APP下载

唯有真情最动人

2024-03-12金良快

摄影世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摄影情感

2017年1月21日,库尔滨河两岸雾凇(航拍照片)。库尔滨河发源于小兴安岭北麓,自南向北流经黑龙江省逊克县。金良快 摄

摄影是瞬间的记录、瞬间的艺术,短短数百分之一秒,凝固永恒,留存记忆。毫无疑问,摄影师的功力,就体现在如何把握这“决定性的瞬间”上。当我们按下快门的那一刻,留存的并不是时间本身,而是人、事物在那一刻所呈现的状态。相机记录下的,是摄影师透过取景器选择后,有所取舍的视角。照片撷取一个时间片段,并让它成为永恒。这个永恒片段客观存在,但又是摄影师的主观选择,是摄影师意志与想法的体现。因此,并不存在一张完全客观的照片。相机犹如摄影师的大脑,他复刻了摄影师内心的投影。

纪实摄影作为新闻摄影的皇冠,在保证记录功能和真实性的前提下,艺术性和感染力是不可或缺的。也正是纪实摄影,把摄影从单纯的记录功能中解放出来,以玛格南摄影师为代表,他们的作品洋溢着个人独到的风格,传递摄影师的见解与看法,披露生活中某一层面的现实,继而引发人们的深度思考。

2011年2月8日,示威民众在埃及首都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舞动国旗。金良快 摄

主题性纪实摄影,如重大的政治、社会事件,抑或是极端事件,如灾难、战争等,是否能记录下事件中最具有感染力的那一刻,是摄影师孜孜不倦的追求。事件的本身,也在赋予影像以感染力,正如罗伯特·卡帕的照片《诺曼底登陆》,在相机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评判标准下,也许其有点脱焦,但完全无损于其价值。

时光荏苒,我从大学毕业进入新华社摄影部工作已近20年。工作伊始,在编辑部做了两年的图片编辑,得益于前辈师友的传帮带,让我懂得了如何去评判照片与欣赏照片。之后就开始了专职摄影记者生涯。回想职业生涯,记忆深刻的多半是参加过的突发及重大事件报道,这也是新闻摄影能大展拳脚的地方,因为越接近现场,影像越震撼。

2023年12月9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金良快 摄

近年来,技术的进步,对摄影行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摄影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机遇。危机,在于摄影装备的简化,降低了摄影的门槛。在人人都有摄影装备的时代,对摄影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冲击。机遇,在于在大变革时代,摄影在重新找寻其定位和意义。随着手机的普及,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新闻摄影对第一现场的定义已经演变成现在进行时,多半是现场亲历者或者监控画面下的爆发瞬间,而不是传统的一地残骸。后发而至的摄影记者,如何体现专业性也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新华社摄影部采访室的前辈李晓果曾说过“万般皆下品,真情最动人”。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摄影记者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阅历与思想深度,才能拍摄出照片背后的情感,最大程度激发读者的共鸣,引起思想和情感上的共振。用影像语言真实再现甚至升华呈现报道对象身上的情感,这就要求拍摄者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记录下情感冲击最大的画面,创作出直抵人心深处的照片。

2023年2月10日,原创芭蕾舞剧《红楼梦》在京首演。金良快 摄

2013年10月16日,在巴西彼得罗佩雷斯的昆塔津尼亚剧院,一名被画了猴子脸谱的学生和同学们一起听京剧讲座。金良快 摄

2013年10月15日,在巴西彼得羅佩雷斯市街头,刚结束街头教学的演员侯美(左)坐在椅子上。金良快 摄

2021年9月14日,在西安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跳水男子10 米跳台决赛中,四川队选手杨健在比赛中。金良快 摄

2021年9月26日,辽宁队球员在比赛中拦网。当日,在西安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排球女子成年组决赛铜牌赛,辽宁队以3比0战胜上海队,获得铜牌。金良快 摄

此外,面对日常新闻,摄影也要有所作为。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容易陷入“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境地,大量的重复和琐碎的拍摄,如果不能保持平常心,一心想着丑化或美化一件事物,运用夸张的镜头或手法去表现,更多的只是一点浮光掠影的皮毛。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初心。摄影的本质是记录,只不过从胶片到数码的跨越,使得记录的门槛和成本大幅下降,似乎人人都会拍照。但照片中反映摄影师的思考和对题材的选择,凸显人性的光辉显得尤为重要。

时代在变化,技术在进步,然而最动人的真情却常在,它永远值得我们去拍摄、记录和传播。我会继续在平凡的生活实践中深挖感人故事,记录动情瞬间,注重以精彩的故事吸引人、用深沉的情感打动人。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摄影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