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人获得感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24-03-11吕催芳周永红王亚丽
吕催芳,周永红,2,王亚丽
(1.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2.重庆市特殊儿童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331)
获得感指的是多元利益主体在改革和发展客观过程中对自身实际所得的主观评价[1]。作为一种主观态度和心理感受,获得感既强调人们物质层面的实际获得,又关注文化精神层面的真实需求[2]。对于获得感的内涵,学界较为一致地同意获得感包含客观获得与主观感觉两个层面[1,3]。前者是获得感的生成基础,强调在国家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收获”,包括收入、报酬等物质层面的实在获得,也包括公平正义、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意义获得[4,5];后者是获得感的约束条件,强调获得感的生成中多种心理活动的调节影响[6],如对参与机会、认同程度、成就水平和满足状况的综合感受。主观感受基于客观获得产生,二者具有一定的因果递进关系[3]。
对于获得感的实际测量,学界存在两种代表性的路径:一是通过对社会调查项目的直接拟合考察获得感的内容多维性和时序差异。如文宏、刘志鹏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SGS)调研数据从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民生获得感对获得感进行测量[7]。吕小康、黄妍利用2006至2015年间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从个人发展感、社会安全感、社会公正感和政府工作满意度四个维度的纵向比较对获得感进行了测量[3]。二是围绕具体研究对象实际需求编制心理测评工具。如何小芹等人通过自编量表从经济条件、家庭支持、人际关系、学校支持、教师关怀、发展机会等六个方面考察了贫困大学生的相对获得感现状[8]。董洪杰等人从获得内容、体验、环境、途径和共享五维度编制量表,考察了中国人获得感现状[9]。
总体而言,现有两种获得感测量路径均不太适用于残障人获得感测评。基于社会调查项目进行回溯式的测量通常项目较少,内容上较侧重于客观物质获得,可能会遗漏获得感的丰富内涵的重要方面,如主观精神获得;基于研究对象实际需求编制的心理量表多局限于具体领域的普通人群,也难以客观全面反映当前我国残障人获得感的需求特点。鉴于此,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残障人群体的需求特点及当前残障人服务工作实际,编制残障人获得感量表,为该群体获得感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1 方法
1.1 问卷的编制
1.1.1 理论建构 从残障人获得感本身的生成逻辑来看,首先,残障人获得感的产生不是来自“给予”,更不是“恩赐”,而是来自“权利”[10]。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是残障人获得感产生的基本要求,需要国家和政府通过各种制度安排保障残障人各方面权益[11],切实提高他们的物质和社会生活水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其次,作为一种心理认知和体验,残障人获得感的生成与其需求的满足程度密切相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方面统合了低层次的生理物质需求和高层次的精神心理需求,较为全面反映了残障人群体的获得感来源的多维性。对于身处弱势的残障人士而言,物质生活和社会保障等物质需要的满足是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要,但其获得感不能止步于物质上的满足感,满足情感和归宿的需要乃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应是残障人士获得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他们不满足于只是被动地得到,也希望自己能参与社会生活和建设进程,并得到社会的承认。只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实现发展,平等分享因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改善的生活条件,他们才能真正享受成就感和获得感,进而上升为幸福感[10-12]。
残障支持理论和我国残疾人支持和服务实践为残障人获得感的丰富内涵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残障支持理论强调,残在个体,障在社会。“残”是个体具有的结构缺陷与功能限制。“残”是否导致“障”,则取决于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社会物理环境、信息环境有无障碍,人文观念有无歧视[13]。“残”通常是由于先天或后天意外所产生的不可选择因素,但“障”更多是由于社会文化认知与思维所造成的人为性障碍[14]。当前“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目标明确要求政府和社会要为残障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服务支持,使得残障人能够在支持协助下独立生活和工作,真正体现残障人士的尊严和自我价值,全面融入主流社会[15-17]。残障人获得感本质上是残障群体评价社会改革方案对自身发展的资源供给程度和发展包容度,与我国当前残疾人社会事业发展具有目标一致性。因此,在内容结构上,残障人客观获得感的评价内容既应有物质生活和社会保障的物质“获得”,也应有人际情感和自我价值的精神“获得”。
获得感是人们对于自身实际收益在特定阶段前后变化的评价,是人们对于自身所得的客观比较和对比后产生的主观感受[2]。因此,残障人获得感不仅取决于其“绝对获得”状况,也取决于其“相对获得感”:个人利益在不同时间前后对比的“纵向获得感”抑或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获得和实现状态对比的“横向获得感”。前者是理解在不均衡状态下持续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枢机,而后者则是把握社会公平正义现实状况的鲜明显示。已有研究提示,对于残障人群体而言,相对获得感尤为重要。作为事实上的弱势群体,发展过程中不断被边缘化的可能性更大,更易产生相对剥夺感[18]。相对剥夺感与获得感是正负极的两端,如果说“获得感”是人们的收益感,那么,“相对剥夺感”则是人们的失落感,具有负能量特性[2]。当他们在与他人的横向比较和时序的纵向比较中,体会到自身的不利方面,则易产生愤怒、不满等消极心理体验[19],会极大地降低甚至消解掉“获得感”,进而影响他们的生活。鉴于我国当前残疾人事业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较之于横向获得感,纵向获得感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中国残障人获得感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
基于上述理论构想,本研究将残障人获得感概念界定为:在当前残障人相关法律及福利政策下,残障人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自身在物质生活、社会保障、自我价值、人际情感等物质及精神获得的主观认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物质生活、社会保障、人际情感、自我价值四个维度的纵向相对比较测量残障人获得感。
1.1.2 项目收集与量表编制 基于理论构想和访谈资料进行项目收集。本研究选取包括6名视障人士、14名肢体障碍人士、2名听障人士、2名智力障碍人士(具备基本沟通交流能力的轻度智力障碍人士。下同)的24名残障人士进行了线上线下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内容包括:(1)您感觉自己的获得感来自哪里?(2)您觉得自己目前的获得感如何?(3)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您的获得感?(4)您希望自己未来获得感能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5)您认为身边获得感比较高的人有哪些特点和表现?
使用Nvivo11Plus对访谈资料进行两次编码,编码的内部一致性达91.3%。同时邀请另外一位研究者对访谈资料进行重新编码,编码一致性达90.6%。编码结果整理如下:与原物质生活、社会保障、自我价值、人际情感的四维理论构想一致,其中物质、金钱、工资、存款、补贴、吃穿、衣食、住房、收入、看病、工作、生活、购买、衣服、衣物、美食、饮食、消费、电影、旅游、经济归纳为物质生活;就业、教育、权利、养老、社保、医疗、服务、政策、障碍、交通、公共、设施、接纳归纳为社会保障;精神、价值、帮助、学习、独立、态度、心理、开心、快乐、尊重归纳为自我价值;家庭、朋友、家人、爸爸、妈妈、爱情、婚姻、恋爱、关爱归纳为人际情感。
基于理论构想,结合访谈编码结果编制量表初始条目,得到80个初始条目的项目库。由24名参与访谈的残障人士、24名未参与访谈的残障人士、5名残障人事业工作人员、3 名心理学专家、9 名特殊教育学研究生对初始条目的可读性、相关性等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最终得到初测条目共40 题,量表采用Likert 5 点记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为1~5分。
1.2 被试
本研究分为初测与正式施测两个阶段。初测阶段选取270 名被试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47份。其中视力障碍者70 人,听力障碍者59 人,肢体障碍者80 人,智力障碍者23 人,自闭障碍15人。男性103人,女性144人。年龄处于14~84 岁之间(18 岁以下60 人,19~35 岁86 人,36~60岁65人,61岁以上36人)。该部分数据被用来对初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正式施测被试共600名,获得有效问卷574份。其中视力障碍者139 人,听力障碍者73 人,肢体障碍者278 人,智力障碍者65 人,自闭障碍19 人。男性312 人,女性262 人,年龄处于14~84 岁之间。该部分数据随机抽取一半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另一半用于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1.3 效标工具
采用董洪杰等人[12]编制的中国人获得感量表作为残障人获得感量表的效标工具。该量表共包括28 个项目,采用Likert 7 点评分,从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评分越高说明获得感水平越高。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4.0和AMOS 24.0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及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2 结果
2.1 项目分析
对初测收集的247份问卷进行项目分析。采用临界比率法和题总相关法对初测问卷的40 个项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所有项目的CR 值均在3.00以上,题总相关系数在0.469~0.817之间。
2.2 探索性因素分析
以初测的247 份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MO=0.875,χ2=2527.25,df=253,P<0.001,说明本样本数据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子,并用最大方差进行旋转,选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4个,累计方差解释率为56.343%。同时删除因子负荷和共同度低于0.4 以及交叉载荷较大的项目,重复多次后,共删除17 个项目。剩余的23 个题目形成正式问卷。采用正式量表调查的287份数据再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0.897,χ2=3251.60,df=253,P<0.001。结合碎石图,最终得到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4个,累计方差解释率58.865%(见表1)。根据理论构想和各因子所包含的具体题项将第一个命名为社会保障,第二个因子命名为自我价值,第三个因子命名为物质生活,第四个因子命名为人际情感。
表1 残障人获得感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n=287)
2.3 信度检验
随机抽取正式施测中的另一半287 份问卷数据,对残障人获得感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遵循自愿原则,对其中的33名被试进行重测信度检验,两次问卷填写时间间隔19天。残障人获得感各因子及总体获得感的信度指数详见表2。
表2 残障人获得感问卷的信度分析
2.4 效度检验
2.4.1 结构效度 随机抽取正式施测中的287份问卷数据,对残障人获得感问卷的四因子结构模型进行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χ2/df=1.665,CFI=0.966,TLI=0.958,RMSEA=0.048,RMR=0.056)。
对287 名残障人数据进行Pearson 相关分析发现,残障人获得感问卷四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88~0.766,四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7~0.938。见表3。
表3 残障人获得感问卷的内部相关矩阵
2.4.2 效标关联效度 残障人获得感问卷各维度及总分与中国人获得感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376~0.799,呈中等程度显著正相关(P<0.001)。
3 讨论
作为一种主观态度和心理感受,获得感的形成与人的需要的满足密切相关。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残障支持理论所构建的残障人获得感多维发展模型符合目前残障人相关法律及福利政策下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要求,据此编制的残障人获得感量表由物质生活、社会保障、人际情感和自我价值四维度构成,因素分析相关结果支持四因子的残障人获得感理论构建模型,与当前残疾人事业发展平等、参与、共享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追求一致[2,12]。
“物质生活”反映了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感知到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物质生活的满足是个体获得感生成的基本需求。我国当前残疾人社会支持工作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工作紧密结合,在制度设计、政策安排、项目实施上给予支持,从而为残障人获得感的生成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障”反映了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感知到的医疗服务、养老保险、就业支持等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支持体系的改善状况。政府对残障群体在医疗、教育、养老和就业等方面的制度、政策及财政支持,全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尊重、关心和帮助是增进残疾人福祉,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推进残疾人平等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20],平等分享发展成果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一环。“人际情感”反映了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日常工作生活中所体验到的人际互动与情感支持状况,“自我价值”则反映了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日常工作生活中感知到尊重和欣赏,积极主动参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人际情感”和“自我价值”两个维度体现了主动接纳、充分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只有实现了社会与残障人之间在心理、情感上交流与互动的认知、认同与认可,帮助残障人积极主动参与社会、融入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追求,保证残疾人真正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4,6,12]。
残障人获得感量表的编制严格遵循心理学量表编制的步骤。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与效度考察结果表明,该量表可以作为测量残障人获得感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