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成因及干预对策

2024-03-11高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青春期

高婷

摘要: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难题,同时也是预示青少年未来可能出现破坏性行为、暴力、药物滥用和犯罪的重要指标。青春期是一个容易出现外化问题行为的时期,了解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成因,对外化问题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对于防范化解青少年成长危机、校园欺凌及预防犯罪等问题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外化问题行为;生态系统理论;青春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5-0004-05

一、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

外化问题行为(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即反映个体对外部环境进行消极反应的行为[1]。 外化问题行为主要指向他人,涉及与他人的冲突,通常表現为违抗、攻击性、违纪、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和脾气爆发等社会化不足的特点[2]。青少年阶段是外化问题行为出现的高发期[3]。一项研究调查了国内7~12年级青少年六种外化问题行为(偷窃、帮派斗殴、逃学、酗酒、离家出走、吸烟)的发生率和预测因素,发现35.1%的被试表现出至少一种外化问题行为,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参与所有被调查的行为,11年级是报告问题行为的高峰期[4]。廖友国、王峥和陈建文等[5]对9253名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骂人、吵架、打架、欺负弱小同学、逃学、考试作弊、抽烟、喝酒等)进行了调查,发现有12%的样本属于高发组,其在大多数项目上都有较高的发生率。外化问题行为可能预示着日后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包括学业失败,甚至精神紊乱(如焦虑、抑郁或成瘾行为)和犯罪行为[6]。因此,了解外化问题行为的成因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对于防范和化解青少年成长危机、校园欺凌及预防犯罪等现实社会问题具有特殊意义。

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为了理解人类的发展,必须考虑其生长发生的整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行为是个人、家庭和更广泛的系统因素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7]。

(一)家庭功能失调

1.父母情感忽视、拒绝和心理虐待

父母情感忽视作为一种看不见但常见的伤害,可能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适应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并导致个体出现更严重的外化问题行为[8]。国内的一项调查发现,男性在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影响下更有可能认同违反道德和规范的行为,从而更容易形成反社会态度[9]。相较于家庭经济因素和父母学历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对流动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更为突出。其中,父亲冷漠拒绝和母亲过度保护是促使流动青少年产生外化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而母亲的关怀则是减少外化问题行为的积极影响因素[10]。

2.家庭冲突

家庭冲突反映了家庭系统内的消极互动风格和非适应性的应对模式,包括争论、斗争、竞争、批评、偏袒和指责等[11]。家庭冲突可以预测更高水平的外化行为,在冲突型的亲子关系中,青少年从家庭中获得的积极强化较少。特别是对于社会奖励动机高的易感青少年,可能会在家外寻求奖励或加强社会纽带,以弥补在家庭背景下缺乏奖励体验的不足,并参与更大程度的冒险或问题行为[12]。父母攻击性的反应风格可能导致青少年情绪调节较差,攻击性更强[13-14]。

(二)越轨(违反规则)的同伴关系

根据依恋理论,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和有效的沟通,便无法形成良好的情感联系。没有了父母的“安全基地”保护,孩子可能会反抗父母,或通过与离经叛道的同龄人交往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15]。父母的缺位或者对孩子情感上的忽视,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更容易受到越轨同伴的引诱。他们通过与离经叛道的同龄人交流来转移情感忽视带来的负面情绪,并通过参与外化问题行为来获得情感支持[16]。遭受父母情感忽视的留守儿童可能缺乏维持正常人际关系的基本能力,因此他们更容易被主流同龄人拒绝,不得不加入越轨的同龄人群体以获得归属感[17]。他们还可能受到同伴压力的影响,不敢拒绝越轨同伴的邀请,从而增加了参与外化问题行为的风险。一项针对4265名青少年的研究报告称,越轨的同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介导了父母心理控制与攻击行为之间的联系[18]。

(三)消极的师生互动模式

表现出外化问题行为的学生往往在校学业表现不佳,在建立社会关系方面存在困难。在一项研究中,这类学生报告了更多的负面师生关系,大多数教师发现,很难与表现出问题或有敌对行为的学生建立积极的关系[19]。一项研究发现,教师更有可能对外化问题行为发生率高的学生的破坏性行为进行斥责;反过来,学生更有可能做出消极的反应和不顺从。这表明消极互动模式会增加破坏性行为,教师与表现出问题的学生的互动更消极[20]。与没有干扰性的学生相比,教师对他们认为具有干扰性的学生报告了更多的冲突,并表达了更多的无助和愤怒[21]。教师倾向于对表现出外化问题行为的学生(尤其是男孩)做出更严厉的反应,表现出更多外化问题行为的学生也会参与更多的师生冲突和负面互动[22]。师生冲突进一步助长了学生的负面情绪,又会进一步加剧学生行为的外部化[23]。

(四)社区暴力暴露

世界卫生组织将社区暴力暴露定义为经历、目睹或听到发生在家庭以外但发生在社区环境中的暴力行为(例如打架、抢劫、人身威胁),这些暴力行为发生在彼此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之间[24]。在充满暴力的环境中,青少年容易形成扭曲的世界观,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并逐渐适应和接受这种行为。曾经受到社区暴力影响的青少年会减少对学校的参与,而这可能会增加加入越轨同伴的机会,最终通过异常行为训练和观察学习表现出更具攻击性的行为[25]。在长期高暴力的社区环境下,初中生更有可能与不良同伴交往,进而增加其出现外化问题行为的风险[26]。

(五)个体特质

1.神经生物学因素

某些生物学特征可能使个体更易受到环境影响。一项研究发现,青少年在经历了高度的家庭冲突,而表现出低水平的腹侧纹状体和杏仁核反应时,家庭冲突并不能预测其外化行为。当社会动机神经敏感性增强时,家庭冲突可能会产生更大的负面后果[27]。

一项纵向研究考察了从青春期中期到晚期,邻里密度和青少年皮质醇活动对外化问题行为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测青少年的攻击性和犯罪行为时,CARAUCg水平调节了邻里密度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发展的影响。对于CARAUCg较低的青少年,邻里密度与犯罪行为之间没有显著关联,而对于CARAUCg较高的青少年,街区密度与犯罪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与情绪不太活跃的青少年相比,情绪高涨的青少年可能感觉到更大的压力,无法控制周围发生的事情和人际关系的变化,因此他们在高密度的环境中表现得更具攻击性[28]。

2.心理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对青少年的行为起作用的过程,往往离不开青少年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逆境信念是个体对逆境本质的理解,包括对逆境原因、结果及合理应對行为的认识[29]。较强的逆境信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个人积极品质,当留守儿童察觉到父母的情感忽视时,对逆境的强烈信念有助于他们准确地理解和接受逆境,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适应逆境。对逆境的坚定信念有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并通过帮助他们在逆境中找到意义来减少外化问题行为[30]。具有冷酷无情特质的个体由于表现为较低的静息心率和皮肤电水平,往往缺乏对惩罚的恐惧,更容易表现出反社会和暴力行为。校园排斥不仅直接导致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增加,而且还通过影响个体的冷酷无情特质,间接加剧了外化问题行为的出现[31]。意志控制是一种与个体对精神病症状的易感性有关的气质成分,它体现了个体对认知过程、注意过程和情绪反应的调控能力。在面对负性事件时,具有高意志控制的个体能够减少消极认知和行为的出现。有研究发现,意志控制能够缓解学习成绩不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32]。

三、外化问题行为的干预对策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需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区及个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

(一)改善家庭功能,增进亲子关系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发展最重要的微系统。亲子关系作为家庭系统中的重要变量,能够补偿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的缺失,从而降低他们出现外化问题行为的风险。研究发现,母子关系显著调节了社区暴力暴露对结交越轨同伴的影响,而父子关系则显著调节了结交越轨同伴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这意味着,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提供支持和保护,降低青少年受到不良影响的可能性[26]。和谐的家庭环境、有效的沟通及父母和青少年之间的相互支持能够帮助青少年面对和解决所遇到的挑战,并适当调节其行为,从而降低外化问题行为出现的频率[33]。由此,一方面,相关部门可制定旨在改善家庭功能的家庭干预计划和父母培训计划,例如为父母提供与子女有效沟通的建议,帮助父母更好地解决家庭冲突,以及为非完整家庭中的青少年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父母应有意识地采取温暖养育方式,改善孩子与外界的互动方式,助孩子健康成长。

(二)减少师生冲突,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质量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具有交互性,学生外化问题行为会引发教师冲突,而教师冲突又可能进一步引发学生外化问题行为,当教师设法增加对有外化问题行为的学生的支持而不是冲突时,可能会打破这种循环[22]。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以作为青少年出现外化问题行为的保护因素,当与教师建立和巩固新的联系时,学生能形成新的心理图式[34]。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可减少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35]。由于积极的师生关系对青少年有着广泛的益处,因此对师生关系进行干预具有巨大的潜力。一项针对1407名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的追踪研究发现,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启动了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能显著减少学生的外化问题行为,降低师生冲突[36]。

(三)培养积极行为,提高学校参与

问题行为理论假设,从事积极行为如亲社会行为,能使个人通过改变其一般行为模式和偏好来控制未来从事问题行为的冲动。当青少年参与亲社会行为时,他们会形成积极的行为模式和偏好[37]。受到社区暴力侵害的青少年可能倾向于减少对学校活动的参与,这可能会削弱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反过来又可能增加他们与异常同伴交往的风险。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满足老师和同学的期望,从而避免偏离正常的同伴群体。因此,学校参与可能是防止青少年与越轨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25]。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可通过设计旨在促进同学之间积极互动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信念,降低个体的敌意性归因倾向。

(四)培养共情能力,学会换位思考

宋平、张卓和杨波[38]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暴力犯的共情水平低于正常发展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共情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够敏锐地体会他人的情绪情感及变化,这使得他们很少与人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他们也能够用适当的方式来化解。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39]。因此,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通过提升其共情能力来减少攻击行为。通过引导青少年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立场,从而建立更加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个体也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善良和理解的心态去对待他人,从事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从而减少冲突行为的发生。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发生率不容乐观,这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体特质都是影响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防范青少年成长危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出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蔡春凤,周宗奎. 儿童外部问题行为稳定性的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1):66-72.

[2]耿梦龙,陶芳标. 儿童内外化行为共病现象及对未来发展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4):637-640.

[3]田菲菲,田录梅. 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影响问题行为的3种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6):968-976.

[4]Chi X,Cui X. 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in a southern city of China:Gender differences in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20(119):105632.

[5]廖友国,王峥,陈建文,等. 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2):297-300,305.

[6]Park S,Kim Y. Prevalence,correlates,and associate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substance use in Korean adolescents[J]. BMC Public Health,2015,16(1):1-9.

[7]刘杰,孟会敏. 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250-252.

[8]Yu S,Liu Q. Self-esteem and hope as mediators in the relationship of parental neglect to adolescents' suicidal ideation[J]. Psychol. Dev. Educ,2020(36):350-358.

[9]王国芳,陈瑶,刘晔,等. 心理虐待与忽视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反社会态度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2,206(3):107-112.

[10]江莹. 父母教养方式对流动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的影响[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9):22-26.

[11]Morelli N M,Hong K,Elzie X,et al. 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family conflict and child behavior problems in families at risk for maltreatment[J]. Child Abuse & Neglect,2022(133):105832.

[12]Turpyn C C,Jorgensen N A,Prinstein M J,et al. Social neural sensitivity as a susceptibility marker to family context in predicting adolescent externalizing behavior[J].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21(51):100993.

[13]Morris A S,Silk J S,Steinberg L,et al. The role of the family contex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J]. Social Development,2007,16(2):361-388.

[14]劉蓓,魏志民,邢晓沛,等. 父母严厉管教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842-845.

[15]Wang Y,Li D,Sun W,et al.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moderated mediation effect[J].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2017,49(5):663-679.

[16]Sijtsema J J,Ojanen T,Veenstra R,et al. Forms and functions of aggression in adolescent friendship selection and influence:A longitudina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J]. Social Development,2010,19(3):515-534.

[17]Rudolph K D,Lansford J E,Agoston A M,et al. Peer victimization and social alienation:Predicting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in middle school[J]. Child Development,2014,85(1):124-139.

[18]Tian Y,Yu C,Lin S,et al.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adolescent aggressive behavior: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as a mediator and school connectedness as a moderator[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9(10):358.

[19]Maldonado C.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children's behavioral and academic trajectories across elementary school[J].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2010(10):6586.

[20]Nelson J R,Roberts M L. Ongoing reciprocal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involving disruptive behaviors in general education classrooms[J]. Journal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2000,8(1):27-37.

[21]Spilt J L,Koomen H M Y. Widening the view on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s:teachers' narratives concerning disruptive versus nondisruptive children[J].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09,38(1):86-101.

[22]Hendrickx M M H G,Kos L G,Cillessen A H N,et al. Reciproc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 and students' externalizing behavior in elementary education?A within-dyad analysis[J].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022(90):1-18.

[23]O' Connor E E,Dearing E,Collins B A.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and behavior problem trajectories in elementary school[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11,48(1):120-162.

[24]Dahlberg L L,Krug E G. 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nd health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J]. Violence—A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2001:3-21.

[25]Lin S,Yu C,Chen J,et al. Predicting adolescent aggressive behavior from community violence exposure,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and school engagement:A one-year longitudinal study[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20(111):104840.

[26]張一波,张卫,朱键军,等. 社区暴力暴露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2):228-239.

[27]Turpyn C C,Jorgensen N A,Prinstein M J,et al. Social neural sensitivity as a susceptibility marker to family context in predicting adolescent externalizing behavior[J].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21(51):100993.

[28]Yu R,Nieuwenhuis J,Meeus W,et al. Biological sensitivity to context:Cortisol awakening response moderates the effects of neighbourhood densi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urs[J]. Biological Psychology,2016(120):96-107.

[29]Shek D T L. Chinese cultural beliefs about adversity:Its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school adjustment and problem behaviour in Hong Kong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J]. Childhood,2004,11(1):63-80.

[30]Yang B,Xiong C,Huang J. Parental emotional neglect and left-behind children's 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s:The mediating role of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beliefs about adversity[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21(120):105710.

[31]张野,韩雪,张珊珊,等. 校园排斥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0,18(3):354-360.

[32]张良,李腾飞,纪林芹,等. 初中生学习成绩对外化问题、抑郁症状的影响:意志控制的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2):304-308.

[33]Cambron C,Kosterman R,Catalano R F,et al. Neighborhood,family,and pee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arly adolescent smoking and alcohol use[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18(47):369-382.

[34]Page T,Eugene D,Morgan C. Children's narrative representations of peers and teachers in 3 new classroom scenario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2021,191(5):685-698.

[35]谢其利,张鸿翼. 师生同学关系和学校态度对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影响的追踪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9):1348-1350.

[36]谢其利,郑惠珍,江光荣,等. 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与小学4~6年级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交叉滞后研究[J]. 心理学报,2021,53(10):1120-1132.

[37]Jessor R. Problem-behavior theory,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nd adolescent problem drinking[J]. 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1987,82(4):331-342.

[38]宋平,张卓,杨波. 青少年暴力犯的共情特点及其对罪犯矫治的启示[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4(4):215-223.

[39]王璐,宋娟,魏艳秋,等. 初中生家庭环境与攻击性的关系:共情的中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9,17(2):216-222.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理论青春期
关注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
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大一新生角色适应问题研究
青春发育期提前的影响
生命的勇敢与脆弱:对《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和《折翼天使》的比较研究
浅谈青春期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会工作服务系统构建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小学教育内容设计及其教育策略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