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思维进阶的意义审视与实践观照
2024-03-10江苏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214101许惠芳
江苏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214101) 许惠芳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语言的丰富源自思维的丰富。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关注口语表达,还要关注思维发展,在表达中历练思维,在思维进阶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一、口语交际中思维进阶的意义审视
由于口语交际评估的复杂性,很多学校要么不设,要么就是以答题的形式融入试卷中,导致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式微。但综观统编语文教材口语交际板块的话题选择、情境创设、要求提示等,可以发现,口语交际对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价值。
(一)语言:落实学科工具性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新课标引领下,口语交际板块的工具性质首先体现在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上。教学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技巧,能使语文课程更好地服务学生的生活,切实体现其工具性特点。其次体现在对口语交际能力的细节要求上。如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提出了“有条理地表达,如分点说明”这一建议。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真正用得到的能力,能够产生学以致用的效益。
(二)思维: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强调“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显然,新课标将思维发展置于语文学习的核心地位。统编语文教材从听、说、听说综合的不同角度,关注口语交际中的思维发展。除了提出有顺序、有条理、有选择的表达,还关注基于倾听的有依据、有重点、能分辨的表达,以及分类整理、汇总概括、质疑批判后的交际表达,涉及理解、分析、综合、概括、判断等多种思维能力,真正指向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进阶:着眼学生终身发展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口语交际与生活必然有着较高的关联度,直接指向了学生真实学力的提升。统编语文教材对口语交际的思维进阶要求,集中体现了这种生活致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学力。如围绕“希求式”交际,统编语文教材在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分别编排了“商量”“请教”“请你支持我”的话题,逐步提出“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的要求。这些要求呈现出从自我表达到交际表达、从专注于说到听说综合的进阶态势,既使学生在情境任务驱动下历练表达,又使学生掌握换位思考等思维方式,指向了学生终身发展必备能力的培养。
二、口语交际中思维进阶的实践观照
作为一个独立板块,口语交际承担了语文教学中以听说为主的语用训练,对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实现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笔者从入“境”、立“案”、设“点”这三方面入手,做了一些尝试。
(一)入“境”:勾连生活经验,激发交际思维
特级教师费蔚指出,所有的思维、学习和认知都是处在特定的情境脉络中的,不存在非情境化的学习。口语交际的学习更是如此,有趣的、生活化的情境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促进口语交际行为的真实发生。
1.关注交际内容,以生动方式入“境”
口语交际内容不同,创设情境的方式也不同。有的适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游去哪儿玩”时,教师可以结合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在课堂伊始,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的情景,把学生带入春的世界。有的可以借助实物来引入。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父母的童年玩具,激发学生交流分享的兴趣。有的需要借助多媒体触发。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熊出没》的片段,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丰富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联想,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2.加强学情分析,择已有经验入“境”
李丽教授认为,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设计的学生交际练习必须具有很高的现实迫近程度,能与现实生活话题保持高度的同构关系。为深化这种同构关系,口语交际教学必须重视学情分析。如某教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前,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口语交际话题进行了调查,通过“你有类似的经历吗?”这一问题,判断学生的经验占有情况。对多数学生比较陌生的话题,如“说服老师办班报”,除了置换成学生相对熟悉的话题,还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旁观案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的同学为什么没能说服老师,进而关注到办报目的没讲清、老师的疑虑未合理应对等不足;再通过补充办报过程,辅助学生表达。对经验占有度较高的话题,如“说服家人养宠物”,则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落实体验。
3.展开整体设计,创系列任务入“境”
统编语文教材编排的口语交际多是一个话题引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拓展话题,创设大情境,并设计一系列进阶提升的小任务,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实现口语交际能力的爬坡生长。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说新闻”。教师可以设计三个不同层级的任务。任务一:我是新闻播报员,要求学生说明新闻来源,准确传达信息;任务二:我是新闻评论家,在任务一的基础上,清楚、连贯地讲述,并发表看法;任务三:我是主播小达人,在任务二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表达看法,关注到表达时的体态和语势。这一任务群的设计,聚焦讲清楚,通过追加要求的方式,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设计了思维梯度,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能力提升需求。
(二)立“案”:推动自主圈谈,深入思维表达
口语交际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平等对话、自主交流的场合。在话题情境的带动下,学生能自由地发言,呈现出话题圈的积极样态。话题圈预案是推进学生自主圈谈的工具、支架,能帮助学生理清思绪、顺畅交流。
1.预案生成
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口语交际的现实情境和目标要求设计话题圈预案。统编语文教材口语交际“小贴士”为预案的生成提供了参考方向。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小贴士”:“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结合“小贴士”,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话题圈预案(见表1)。一方面,抓住口语交际的学习要点,形成包括说明来意、讲清理由、设想疑虑、恰当应对四个方面的横向结构;另一方面,深入理由和应对之法,用列条目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并形成纵向结构,以推进口语交际的学习。
表1 “请你支持我”话题圈预案
2.预案运用
话题圈预案是一个具体化的学习任务,可以一人一案,圈谈前凭借预案思考、记录,圈谈时依案交际,并完善预案;也可以一组一案,根据预案展开交际,并梳理整合形成小组预案,作为交际成果展示。话题圈预案是思维和表达的“拐杖”,学生带着预案展开圈谈交流,能实现有条理、有深度的思考和表达,有效避免了自主交流过程中的随意性和跑题行为。
3.预案迁移
统编语文教材编排的部分口语交际具有很强的生活指导性,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此类口语交际的话题圈预案设计,更要体现一种思维和方法上的迁移感。如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教师可以用图1 所示的预案推进“要不要燃放烟花爆竹”的话题交流。在不同角色情境中,学生能有条理地表达观点和说明理由,这是在口语交际前期不断习得和强化的能力。当出现不同意见时,能在准确把握他人观点的基础上,给予他人应有的尊重,进而合理协商解决问题。预案的内圈部分呈现了可迁移的协商策略。当在生活中遇到不同意见时,学生就能将习得的程序性知识、技巧、方法等直接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合理应对。
图1 “要不要燃放烟花爆竹”话题圈预案
(三)设“点”:聚焦来言去语,提升思维品质
口语交际教学主要依托情境、围绕话题组织推进。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充分参与交际;更要关注交际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行为,在尊重学生表达的基础上,设置思维提升点,促进学生更具思维品质的表达。
1.触发类比点,促进层级发展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学生的表达多呈散点、无序、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学生年龄越小,这一特点越明显。统编语文教材对口语交际思维进阶的目标要求十分明确,如低年级强调“按照顺序说”,中年级突出“清楚连贯地讲述”,高年级则提出“有条理地表达”;同时,提出了学习方法建议,如分点、分类、汇总等。教学时,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传递的信息,引导学生整合不同信息,并将其类化、对比,帮助学生加强思维活动的有序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层级发展。如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师可以先用课件呈现一幅大南瓜图片,并创设情境:“各位小兔,现在你得到了一个大南瓜,你准备怎么把它运回家呢?”学生想出用筐子背、在地上滚、找朋友一起运等方法。教师适时点拨类化:“你想到找朋友帮忙,那想想还能找谁呢?你注意到南瓜像车轮一样,找到了它们的相似之处。都很不错!”这样类化,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在表达最喜欢哪种方法时,就会有显著提升:“我还想到一种工具——小推车,用它运南瓜,比背着更轻松。”“我还可以请大象帮忙,大象力气大。”
2.引燃交互点,实现视界融合
口语交际需要交际双方相互倾听、相互理解,将蕴含着的对话双方的视界相互交合,形成口语交际的“视界融合”。这一过程也是深度理解的体现。倾听与表达相辅相成。只有交际双方互相迁就,才能实现顺畅、有效的交流。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关注到学生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重身份。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来言去语中的交互点,充分体会交际意图,从而突破自身视界,拓展思维,在交际双方的共同建构中,获得语言和思维的生长。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安慰”。教师创设安慰考试没考好的朋友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梳理被安慰者心情不好的原因和安慰者设身处地的应对策略,并追问:“如果你是那个心情不好的人,怎样的话语和方式最能安慰到你?”以此推想交际双方对话的关联性和有效性。学生发现,性格不同,安慰方式、语言也有所不同,被安慰者要看到安慰者的真诚,学会自我开解。在交际双方的视界融合中,学生已能超越自身,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
3.扩展思辨点,生长交往理性
口语交际学习的价值要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课堂上的口语交际虽然只是特定情境中的经验性模拟,但学生在过程中表达的看法、观点、建议,以及语气、态度、神情,往往体现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处事态度、思维方式等。教师要充分洞察逻辑表达背后蕴藏的生活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于话题思辨中生长交往理性,获得生命的成长。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的交流中,学生不仅能结合单元课文、生活和阅读中积累的素材等,针对教材提供的事例发表看法;还能辩证看待事例中的父母之爱,拒绝一味严厉、一味包办,表现出旁观者的理性。教师可以适时追问:“你的爸爸妈妈在你考试考砸时是怎样做的呢?你希望爸爸妈妈怎样表达对你的爱呢?怎么做才能让爸爸妈妈理解你呢?”通过追问,将话题引向真实生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进一步思辨,生成“让父母理解自己”的交际理性。
总之,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充分认识口语交际包含的思维活动,把握思维进阶的要求,在话题情境、生活语境中历练学生的表达,促使学生实现语言和思维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