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孜:推行“大片区”协作机制助力基层监督执纪实现“蝶变”

2024-03-10尼涛

廉政瞭望 2024年2期
关键词:协作区甘孜州执纪

尼涛

“全州大部分乡镇纪委只有两到三名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面对纪检监察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和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人员力量明显不足……”去年以来,甘孜州纪委监委为有效解决基层面广、人少、监督力量分散等实际困难,围绕基层监督工作在全州开展了一线调研。

面对存在的问题,甘孜州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先导和创立作用,有效整合基层监督力量,持续推动州、县、乡和派驻协同联动、深度融合,建立“大片区”协作机制,突破现有格局下基层监督执纪难的瓶颈,通过资源共享、力量整合、信息互通、共同促进,推动基层监督执纪实现“蝶变”。

构建“大片区”协作体系,盘活基层监督资源

此前,乡城县纪委监委受理了县委巡察办反馈的青德镇巴吾村支部书记纳某套取公共服务资金、私设“小金库”一案。但在案件初核过程中,青德镇纪委发现该案存在涉案面广、涉案人员在当地背景复杂,以及老百姓不配合等问题,案件初核工作一度陷入僵持。经过缜密研判,乡城县纪委监委决定启动片区协作办案机制,将案件交由第四协作区查办。经查实,该村党支部书记纳某存在利用编制虚假材料套取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经费,且个人决定将套取资金用于组织村民旅游的行为。最终,纳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是该州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执纪工作中优化工作机制的具体实践之一。甘孜州纪委监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要求,在落实省纪委监委关于片区协作、提升办案质效相关要求前提下,鼓励“基层先试”,选取康定市、泸定县、丹巴县作为东路试验片区试点,按照“就近结合、优势互补、便于协同”原则,将所辖的36个乡镇(街道)、26个派驻纪检监察组、10个纪检监察室划分为9个协作区,建立“分管联系领导蹲点督导,片区协作组交叉监督检查、联合办案、连片督导”的工作模式,开展监督交叉检查177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642个,指导推动县域立案443件50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7人,处分人数同比增长17.8%。

甘孜州乡城县纪委监委第四协作区召开案件分析研判会。(杨田文/摄)

“我们以东路试验片区经验和模式为蓝本,将州纪委监委10个纪检监察室、18个县(市)纪委监委、20个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划分成州级协作片区5个,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74个。”该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协作“大片区”带动所辖协作“小区域”同轴共转,构建由州纪委分管副书记任协作组组长,州纪委常委或州监委委员任副组长,“室组地”单位为成员的“1+1+N”统一指挥调度体系,实行“州纪委常委会管总、联系纪检监察室主导、州级派驻(出)机构和各县(市)纪委监委配合、乡镇(街道)纪(工)委一线主战”的协作模式,凝聚集团作战合力。

据悉,该州还将片区协作工作纳入纪检监察体制年度改革任务,开展片区协作“复盘”行动,通过“正面典型+失败案例”对比分析,以正纠偏、补齐短板,固化形成甘孜州纪检监察机构片区协作机制,作为片区协作工作的“行动指南”。

拓宽“大片区”协作外延,破除基层监督瓶颈

该州纪委监委以片区协作贯通“纪巡审”联动,绘制“纪巡审”监督贯通流程导图,以5大协作区为结构链,贯通纪检监察“日常体检”、巡察“政治体检”和审计“经济体检”,运用共同制定方案、调配人员、分享信息、推进任务、运用成果等方式,贯穿线索发现、移送办理、结果反馈、整改落实等环节,推动联合监督效能提升。2023年以来,运用“纪巡审”联动发现并移送问题线索35件。

此前,色达县纪委监委多次收到翁达村村民举报:村里修建酒店后剩余的款项去向不明。考虑到反映的问题时间久远、村情较为复杂等情况,县纪委监委充分研判后,启动片区协作机制,很快查清了相关问题。该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计等3人因利用职务之便违规保管37万元村集体资金,受到相应处理。

案件的迅速查办,得益于色达县纪委监委通过领导包片负责,室组集中办公联合,巡察、审计协同配合的工作模式,将日常监督、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全部“打包入片”,由4个中心组组长根据案件难易程度,统一指挥协调、统一调配力量、统一把关,构建起县乡村上下联动、统一配合的工作格局。

“案件查办中,根据对案件初步核实,针对财务信息审查量大、时间久远等问题,我们按照片区协作机制迅速与县委巡察办、县审计局成立联合办案组,集中优势力量在极短的时间内查结了案件。”色达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在切身感受到了协作机制带来的优势后感慨道。

在片区协作机制出台后,各县(市)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推广,充分发挥“室”审查调查业务精、“组”专业领域熟、“地”基层情况清等三大优势,集中力量发现、攻坚疑难复杂的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全州18个县(市)纪委监委累计建立片区协作的相关工作机制8个。

如何打破监督信息壁垒,有效提升案件查办质效?甘孜州纪委监委探索构建片区协作信息互联互通格局,共享“码上举报”信访检举平台、案件监督管理系统平台、党风政风大数据平台等智慧监督平台信息数据,运用电子数据查询、电子取证等信息化手段,打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有效提升案件查办质效。

据悉,自片区协作施行以来,该州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联合各县(市)纪委、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就乡村振兴、护航重大项目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检查3轮次,发现问题216个,移送问题线索43条,有效破解基层纪检监察机构不会监督的难题;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2085件、同比增长44.3%;立案978件117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68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25人,收缴涉案资金4300余万元。

深化“大片区”协作内涵,提升办案执纪质效

“我深刻检视自己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将加强对问题线索的管理处置……”近期,甘孜州纪委监委对个别未按要求处置问题线索的县进行了通报,并约谈相关负责人,取消相应评先评优资格。

为将协作区联合效应有效转化为实际成果,该州纪委监委在每个片区明确“1个监督检查室+1个审查调查室”全程跟踪、指导、把关片区内县乡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情况,对问题凑数、成案不多的及时约谈提醒,对方法欠缺、工作不力的蹲点监督指导,对违规办案行为及时纠正。

“在实行‘跟踪督导评价体系后,全州各协作片区共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62个,违规办案行为同比下降13.5%,成效明显。”该州纪委监委案管室负责人表示。

力量整合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发现线索、自办案件、办案质效”等关键目标权重?

“我们通过实行‘室目标与‘组地目标相互挂钩、‘室负责人考核与‘组地业务考核挂钩考核模式,建立‘捆绑考评机制,倒逼各纪检监察机构积极融入片区、主动参与协作,推动乡镇纪委立案477件548人,实现全州289个乡镇均有立案,补齐了乡镇‘零立案短板。”该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此外,该州还把考核结果作为片区内干部培训提能、评先评优、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增加先进片区培训和年度考核优秀名额等方式,最大限度调动协作单位积极性。2022年以来,全州考评年度优秀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12名,提拔重用实绩突出干部8名,向先进片区倾斜培训名额11个。

“接下来,我们将坚持‘执纪为民、大抓基层理念,持续深化片区协作、联动聚力,全方位開展监督检查、案件查办、片区协审等工作,有效整合基层监督力量,放大‘室组地联合监督执纪‘1+1+1>3效应,推动基层监督执纪实现‘蝶变。”甘孜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猜你喜欢

协作区甘孜州执纪
甘孜州启动2021年工伤预防项目活动
教育协作区如何“协作”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安徽亳州:探索以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为载体的体制改革
执纪不因事小而“散光”——不“大小统管”的执纪,就是对企图违纪者的纵容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四川省甘孜州9个不同地理蝗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同课异构:协作区教研的“催化剂”——以初中音乐欣赏课《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为例
农村乡镇成人教育协作区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