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重整河山奔幸福
2024-03-10魏庆
魏庆
1969年7月,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红旗渠,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不仅是一条石砌水渠,更是一条承载着价值追求、凝结着勇气智慧、蕴含着创新创造、流淌着奋进气质的精神之渠,让磨砺千年的民族精神化为有形的“人工天河”,开启“人定胜天”的新篇章。
20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向外国友人介绍,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的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
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挖土石方1818万立方米……从1960年2月到1969年7月,林县儿女自带工具、自备口粮,风餐露宿,在太行山上苦干9年多,建成全长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创造了愚公移山的现代奇迹,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林县位于河南北部、太行山东麓、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历史上就是严重干旱地区。“一部林县志,满卷旱荒史。”1959年,一场严重旱灾再次席卷林县,河道断流、水库见底,有的村子要依靠断崖缝隙流出的滴水度日。
面对天灾,苦熬还是苦干?经过反复调研,1959年林县县委提出从浊漳河修渠引水,当时被称为“引漳入林”工程。1960年3月6日,林縣引漳入林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会上正式命名该渠为“红旗渠”。
这一工程施工量巨大,施工环境恶劣,经费不足,又缺少水利技术人员。怎么办?“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林县县委不等不靠,举全县之力迎难而上,发出“让建设者睡在山崖下、石板上、石缝中,吃杂粮、挖野菜、捞水草,党员干部和团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绝壁穿石、创造奇迹”的号召,林县10万英雄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奔赴修渠工地,劈山填谷,开山凿渠。领导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走在前、干在前,分工时领导干部先试验再给群众定指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酷暑、战严寒,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林县人民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一条“人工天河”。
红旗渠的建成,在林县形成了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网,全县410个村受益,60万人口、3.7万头大牲畜饮用水有了保障,结束了林县常年缺水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当地有效灌溉面积从建渠前不到2万亩迅速上升至54万亩。时至今日,红旗渠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老百姓称为“生命渠”“幸福渠”。截至2020年年底,红旗渠累计引水13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超4700万亩。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用勤劳的双手一锤一钎凿出来的,是他们流血流汗大干苦干实干建起来的。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参观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团结成改造山河的“一块坚硬的钢铁”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修建红旗渠的目的是解决林县人民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吃水和灌溉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林县的缺水问题,作出兴修水利和加快山区建设的重要指示,为林县人民治山治水指明了奋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人民紧跟共产党,改造山河有力量。”林县县委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指示,成立了红旗渠党委会和总指挥部,不等不靠不要,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勤俭建渠,集中力量兴修水利、治理水土流失。“谁受益谁负担”,总指挥部按红旗渠受益面积合理确定各公社大队的工程任务,并制定了各类纪律和制度文件。各公社大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统筹安排劳力和工具,将施工任务层层分解到劳力组和个人,多劳多得工分,多劳多补粮食。党组织成功地将全县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集中起来,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地凝聚着整个修渠大军的意志力和战斗力,党员干部走在队伍的最前头,群众紧随其后,汇聚成了顽强拼搏的钢铁洪流,激发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磅礴力量。
红旗渠纪念馆收藏了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用过的11枚旧印章,每个印章对应着当时红旗渠总指挥部的一个部门。林县县委坚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部署安排交通运输股、物资供应股、安全股等各部门高效协同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投身红旗渠建设的积极性。
1964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党的领导无所不在——记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斗争》,并配发了社论。
红旗渠的成功建成,离不开全县“一盘棋”的组织协调,离不开各单位之间的团结协作、相互支援,离不开各公社大队干部群众的互帮互助、无私奉献,离不开所有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智慧和默默付出,离不开河南省委等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支持。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汇集起了上上下下、四面八方的资源力量,团结成改造山河的“一块坚硬的钢铁”,合力创造出了“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人间奇迹。红旗渠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改天换地的生动实践。
“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吃的自来水,鱼在库中游;遍地苹果笑,森林盖坡沟;走的林荫道,两旁赛花楼;点灯不用油,犁地不用牛;不缺吃和穿,不怕灾年头;生活日日好,山区人民永无忧。”这是1958年林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治山山变样、治水水长流、治穷穷变富”。随着红旗渠的建成和发挥作用,林县人民的这一愿望早已变成美好的现实。
“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依靠集体力量,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建成的。红旗渠工程动工时,我国正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物资匮乏,像钢钎、镐、抬筐这样简单的施工工具都不够用。林县人民不等不靠,没有伸手向国家要投资、要材料,而是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依靠集体力量想办法。1960年,林县县委提出了响亮的口号:“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
没有生产资料,林县人民自己烧石灰、制水泥、造炸药。修渠使用了2740吨炸药,其中1215吨是林县人民自己用锯末、煤面制造的土炸药;使用水泥6705吨,5170吨是自己制造;使用石灰14.5万吨,全部由自己烧制。工具匮乏,林县人民自备生产工具,自己制作修理工具。工地上没有吃住的地方,林县人民自带口粮、自搭炉灶,粮食不够吃就采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修渠工人住山洞、睡席棚。红旗渠工程总投资6800多万元,其中85%为林县自筹。
红旗渠纪念馆里展出了一张照片:一个装满水的脸盆里倒放着一个小板凳,一位农民在旁边认真观察。照片上的农民叫路银,人称“農民水利土专家”,他正在用盆面测量代替水平测量仪进行观测。红旗渠干渠落差仅有10多米,且渠线全部位于悬崖峭壁上,测量和施工难度极大,林县人民用土办法确保了施工精度。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是红旗渠建设主要决策者和组织者。他曾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既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气节,不向别人乞求、立得端,行得正,靠着自己的钢筋铁骨一双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共产党人搞社会主义建设,就得辛辛苦苦出力、精打细算花钱。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自力更生创奇迹,高举红旗永向前,高举红旗永向前。”林县儿女用勤劳的双手重新安排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建设了70.6公里长的红旗渠干渠,干渠加上支渠和斗渠的总长度为1520多公里,同时还修建小型水库48座、塘堰346座、各种建筑物12408座,架设渡槽157个,另外还建起了扬水站、水电站等设施。
2019年9月25日,新中国“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红旗渠建设者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林县人民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气魄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红旗渠是新中国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一个缩影,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生动而具体的诠释,是一面闪耀着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光芒的旗帜,是林县人民树立在太行之巅的一座丰碑,是中原儿女铭刻在太行山上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指出“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岁月轮转,精神长存。
半个多世纪以来,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进、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宋丽群)
1. 2023年9月7日,航拍红旗渠风景区 (焦潇翔 摄)
2. 20世纪70年代,红旗渠建成后漳河水源源流入林县大地,灌溉了干旱的土地 (魏德忠 摄)
3. 2023年9月7日,红旗渠风景区,红旗渠分水闸 (焦潇翔 摄)
4. 20世纪60年代,人工开山建设红旗渠 (魏德忠 摄)
5. 20世纪60年代,青年突击队在红旗渠工地上劳动 (魏德忠 摄)
6. 2023年9月7日,航拍红旗渠风景区 (焦潇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