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易学中的“物质位移”
2024-03-10张华
张华
张 华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出版《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述评》《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阅读哈佛》《全球伦理读本》《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对外汉语:理论与实践》《人文学术:东方与西方》《东学西传:国学与汉学》《文化与全球化》《国际中文教育散论》等著作。
本专栏曾发表有关侨易学的文章,简单介绍了侨易学的缘起和主要内容。其中提到,侨易学是叶隽教授首创的一种学术方法或诠释视角。侨易学的基本理念是因“侨”而致“易”,前者强调空间维度的整合,后者关注时间维度的演进,其中既包括物质位移、精神漫游所造成的个体思想观念形成与创生,也包括不同的文化子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与精神变形。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仔细观察研究对象的物质的或物理的“侨动”或位移,来把握其精神层面的“易变”规律。“侨”源自李石曾的《侨学发凡》,“易”,则来自《易经》。这也构成叶隽提出侨易学的两个理论依据。叶隽希望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挖掘侨易学的丰富资源,确立侨易学研究对象、核心内容、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这一方法分析学术史中的大量案例,以印证和完善这一理论。可以说,侨易学是最能集中代表和体现叶隽教授学术成就的一个术语。
这些年中国国内学术界对侨易学的了解得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在国际上,关注汉学和中国学研究的德国、法国等欧洲学者对此也有所了解。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推动侨易学发展的活动,至今已在《跨文化对话》《安徽师大学报》《社会科学论坛》《复旦谈译录》《亚太语言文化研究》等学术刊物主持过多个专题栏目,并撰写中英文文章,尤其主张把侨易学应用到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构之中,以与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相提并论、并驾齐驱,因为它是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原创性文化理论。当然,在推动侨易学在学术领域应用的过程中,也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带有建设性的批评或商榷意见,如未遵“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说,“有侨必易”无需探讨说,等等。最近,在撰寫英文期刊《亚太语言文化研究》侨易学专栏介绍文章时,再次了解到美国华裔学者顾明栋教授对侨易学当中“物质位移”应改为“主体位移”的一些看法,恰好在专栏文章中有一篇是谈论努比亚神庙“遗产侨易”的文章,所以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关注。
如前所述,侨易学主要讨论“物质位移和精神质变”的关系,而现有的有关侨易学“物质位移”研究所呈现的基本都是人的位移带来的精神变易,其中既包括个体的人,也包括群体的人。也就是说,侨易学的方法可以落实到个体、群体和共同体的不同维度,无论是历史语境下的作家、史学家、艺术家等知识精英个体,还是全球史视角下的种族、群体的流变之路。尽管侨易学随后也曾补充或修正了,以器物、制度、文化为基础的不同文明史层次的主体作为侨易主体,但并无特别的“物证”实例。所以,难怪顾明栋会坚持认为将“物质”改为“主体”,亦即“主体位移导致精神质变”,更能凸显侨易学理论的独创性,且更符合“侨易学”的概念本身,因为“侨居”更多的时候是指向“主体”。并有赞同顾明栋看法的学者就此提出质疑:既然“侨易学”关注的核心是因“侨”致“易”的文学文化现象,是考察侨易主体因为侨居和乔迁而产生的精神质变,那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主体上,或者更明确地放在人身上,是很自然的事情,否则探讨“精神质变”又从何谈起呢?
就此问题,我认为应该特别欢迎这样的讨论,在与叶隽长期的学术交流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他自己也经常说欢迎批评文章,这对侨易学的进步与发展是有益的。但是,我本人并不同意把“物质位移”改为“主体位移”的作法,因为只有按照传统观念中主客二分的模式才有所谓主体和客体,主体指人,客体指主体之外的其他事物,也就是所谓“更明确地放在人身上”。一方面,这种主客二分的模式不符合当代生态存在论的哲学观念;另一方面,即便以主客二分的模式来看,侨易学的“主体”也不仅仅是所谓的人或人群。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伦敦桥整体位移到美国凤凰城的“侨动”事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徽州民居荫余堂整体位移到美国作家霍桑家乡的“侨动”事件,以及闻名世界的努比亚神庙“遗产侨动”事件,均是物质位移,而非“主体”位移,而且这样的物质位移同样带来精神和文化世界的巨大变易。据我所知,目前研究侨易学或运用侨易学进行研究的论文中,还鲜有不选择“人物”作为“侨动”的研究对象,而是选取真正的“物质”作为“侨动”的研究对象者,而在越来越强调器物本身文化价值和作用、“让文物活起来”的今天,侨易学还有很大施展空间。
(责任编辑: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