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智慧解码糖尿病

2024-03-10黄伟毅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2期
关键词:情志健脾气血

黄伟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长期高于正常范围,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典型症状,包括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下降。在古代中医文献中,这种疾病常被称为“消渴”,如经典医籍《金匮要略》和《伤寒杂病论》中均有所记载,并描述了与糖尿病相似的症状表现。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糖尿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技术,积极探索更有效的中医疗法来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旨在帮助患者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糖尿病的病因,中医认为有以下几点:

饮食不当 《素问·奇病论》中记载: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这句话的意思即:长期嗜食肥厚油腻,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湿热内蕴,影响血糖调节。

情志失调 五志过极,如暴怒伤肝,导致肝郁化火,耗伤阴津;或房劳过度,肾精亏损,真元匮乏,均可引发消渴。《素问·阴阳别论》中提到,情志内伤可引发脏腑功能紊乱,其中就包括肝郁脾虚的情况,这会导致脾胃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糖的代谢。

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是糖尿病的内因之一,由于素体肾精亏损、肝阴不足,导致生化环节中的津液生成受阻,从而出现糖尿病相关症状。

先天不足(遗传因素) 先天禀赋不足或遗传因素导致心神亏虚,易因阴虚而患糖尿病。

脾胃失调 中医认为,长期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受损,湿热内蕴,影响食物的后天转化和营养物质的正常代谢;脾胃运化失常还可导致湿浊痰邪内生,阻碍气血运行通路。

气血运行障碍 中医强调气血的顺畅运行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如果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机体机能失调,从而影响糖的代谢和利用。肝主疏泄失常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气滞、血淤等病理过程发生,进一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糖的利用导致高血糖。

肾阴阳失调 肾为生命之根,肾阴阳亏损导致机体内元气不足,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同时,由于肝肾同源,两者之间的功能失调会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加速病情的发展。

在糖尿病的治疗领域,中医和西医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治疗理念和方法。西医治疗通常侧重于使用胰岛素注射或口服药物来精确控制血糖水平。相比之下,中医则更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即根据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来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糖尿病的辨证类型多种多样,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类型及其治疗方法:

肝郁脾虚型 常因情志抑郁或精神刺激而发病,表现为烦躁易怒、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女性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状。《金匮要略》中有记载如“阴痿疟而小便数”等症状,揭示了肝郁脾虚型糖尿病的特点。该书提到了一些方剂,如柴胡疏肝散、柴铃丸等,用于调理肝气、健脾和调和脏腑功能。治疗的重点是疏肝健脾和胃,可采用疏肝健脾益胃的中药方剂,如逍遥散等。同时,患者应避免精神刺激,保持情绪稳定。

热盛伤津型 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形体消瘦、小便频数量多、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燥等。治疗重点为清热生津,降糖止渴。可采用清热生津的中药方剂,如白虎加石膏汤等。张隐庵在《侣山堂类辨》中提到:“病阳明燥热之消渴者,白虎汤主之。”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痰(湿)热互结型 主要表现为形体肥胖、身体困重、口干口渴但饮水不多、大便溏烂或黏滞不爽等。《景岳全书》中提到湿热与糖尿病的关系,并指出治疗时应考虑清热利湿的方法。治疗重点是健脾祛湿或清利湿热,和中益胃。可采用健脾利湿、益胃和中方如平胃散等;或采用清热利湿、和中调糖方如连朴饮等。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油腻、甜食等助湿生痰的食物。

气阴两虚型 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口干咽干、口渴多饮、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等。《伤寒杂病论》中提到“消渴在心”,揭示了糖尿病的特点与心火旺盛有关。治疗时可采用益气养阴之药物如黄芪、太子参、生地、山药、山萸肉等配伍成方来改善症状,《金匮要略》也提到了一些治疗消渴症的方剂,多具有健脾养气、滋阴润燥功效。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脾肾气虚型 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水肿、小便清长或少、夜尿频数、性功能减退等。《气厥论》中提到:“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肾为之主外。”这段话说明了肾气虚弱可能导致厥冷(包括下肢水肿、腰膝酸软等症状),与脾肾气虚型糖尿病的症状相吻合,表明了脾肾功能失调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健脾益肾是此型治疗的关键,可选用如参芪地黄汤等方剂来温补肾气、健脾益肾。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凉刺激,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对于糖尿病,中医主张在治疗的同时,患者需注重日常保健,尤其是在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要采取适度的措施,这与现代医学主张的糖尿病治疗“5驾马车”是相吻合的。

合理饮食,因人而异 中医建议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因体质而异。偏热体质者可选择苦瓜、蒲公英等清凉食物以平衡体内热气;虚寒体质者则宜食用姜、葱等温性食物,并可佐以肉桂、花椒温中散寒。大便干结者宜食白萝卜、菠菜以润肠通便;阴虚者可选百合、黄瓜以滋阴润燥;胃脘满闷者可用荷叶、陈皮以行气化湿。饮食应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以调和气血,减轻脾胃负担。

科学运动,量力而行 适当运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脾胃功能调节。患者应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并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锻炼。注重动静结合,不适合户外运动者可选择室内养生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有并發症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运动方式的安全性。

心理调适,情志平衡 中医强调情志对疾病的影响,因此心理调节在糖尿病的日常调理中不可忽视。患者可通过情志调节方法改善情绪、睡眠及缓解症状。在必要时,可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治疗,以保持心态平和。在医师指导下采用中医外治法如针灸等,也有助于患者心理调适。

总之,中医学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观点,对于糖尿病的防治强调个体化的策略,旨在与现代医学相结合,通过平衡机体脏腑功能、调节情志和改善生活方式来维护全面健康,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全面、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

情志健脾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气血亏虚 日常如何“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