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两份清代告示中寻找笔架茶的历史足迹

2024-03-08穆小婷陆世忠林建勇江丽冰赖铭辉

广东茶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笔架笔架山山民

穆小婷 陆世忠 林建勇 江丽冰 赖铭辉

(清远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清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清远 511500)

引言

清远笔架茶历史悠久,早在1200 年前,陆羽《茶经》记载:“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从地区划分来看,当时清远属韶州管理,而韶州的“清远笔架茶”在当时已经享有盛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先生对笔架茶也赞不绝口,曾在清远游飞来寺时,吟过“愿为中宿客,漫品笔架茶”等佳句。清朝期间,众多史料也有明确记载清远笔架山区的茶叶生产[1-2],如光绪年间《清远县志》记载:“清远茶以笔架山为最,黄藤峡次之,文峒、坝仔又次之。春分采者,曰社前茶;白露采者,曰白露茶。至嫩者名茶菊,稍粗者名上嫩。笔架茶味清香,饮后则凉沁心脾,三伏炎蒸,经宿味亦不变,解暑消滞,功无与比。若收藏年久,可治病。”民国时期,清远茶业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民国《清远县志》卷14《实业》记载:“茶叶一项,各区均有出产,尤以笔架山所产为著名”。到解放前,清远笔架茶已成为广东省的地方名茶,不仅享有较高声誉,并远销海外[3]。笔架茶作为清远市清新区的“土特产”之一[4],外表条索紧结,色泽乌润带青,内质香气清长持久,汤色棕红尚亮,滋味爽口而滑,带甜甘味,冲泡上十次,甘味犹存,有解暑、化痰、生津之功效[5],还素有“七日不挂杯”的特性,广受饮茶爱好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愈加重视以及笔架茶价值的不断挖掘,笔架茶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在清新区太和镇坑口村委会旁,有三块石碑文物,明确记载清朝光绪和宣统时期曾颁布诏令保护笔架山茶农进行笔架茶贸易及生产,充分说明笔架茶在当地的影响力[6],但因受岁月的侵蚀,碑文内容已日渐模糊,为更好地保护好笔架茶历史遗迹,进一步深入了解笔架茶历史上对当地山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笔者对碑内容进行了探究考证,以此为探寻清远笔架茶历史文化提供参考。

1 碑文释读

1.1 概述

《告示》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太和镇坑口村委会旁,总共三块碑。其中最右边的碑和中间的碑属于一份告示内容,两块碑宽度和高度相同,并立坐落,告示落款时间为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廿四(公元1906 年闰4 月24 日),碑额题为“告示”二字,碑高和碑宽分别为:83.0cm 和49.0cm(碑宽包含两块碑一起的宽度)。最左边一块碑告示落款时间为宣统二年四月廿二日(公元1910 年四月二十二日),碑额题为“告示”二字,碑高和碑宽分别为:64.0cm 和35.0cm。三块碑除少量字体损坏无法辨别外,基本保存完好,具体见图1。

图1 《告示碑》现状图

1.2 光绪年间的《告示》碑文及释读

1.2.1 碑文原文

全碑共460 字,碑文原文记录如下:

告示

钦加知府衔賞戴花翎候補直隷地署清逺縣正堂袁为出示晓諭巌禁事现據筆架山民劉廣玉陳平秋等呈稱伊等世居清城后山筆架各家全靠耕山度活所有種植茶笋竹木俱用肩挑来城發賣每日辰出未歸路程共有三十餘里貧民食力辛苦不止萬分不料有外境土豪窥伊挑笋來城發賣路經城外東門岡地方屡被唆使一班無赖顽童二十餘人或聚或散人多不敢下手人少则被攔截将笋各奪各跑追赶則棍恶出頭逞强喝毆於三月廿三日攔搶苗笋三担尾追反被执石拒逐将人掷傷經投縂局郷绅責成始㨜交回此班棍恶屡又入山残害强斬竹木茶笋撞见與之争奪則逾日结党窥伊出入攔路截搶毆打傷人屡有存案村思土霸不法貧民何以聊生叩乞给示晓諭严禁£諭饬該處紳耆責成各村約束子弟传知敢悔等情到縣據此當批販賣茶笋籍資营生如有土恶聚眾攔搶實属可恶候出示晓諭嚴禁£谕該處绅耆约束子弟如敢再行抢夺定即拒案惩究在詞除批揭示出諭安£縂局傳諭該處绅耆约束遵照外合行出示爲此示諭該附城居民人等知悉尔等務宜约束子弟如遇山民挑茶笋竹木来城發賣毋得聚众攔搶滋事倘敢故違一經告發定即拒案惩究其各凛遵毋违特示

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廿四日實立笔架山晓谕

1.2.2 碑文大意

享受知府头衔,并赏赐戴花翎,在清远县担任地方长官的袁知县,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现根据笔架山民刘广玉、陈平秋等讲述: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清城后山的笔架山一带,各家以种地为生,所有种植茶树、竹笋、毛竹、树木的山民,全部要用肩膀挑到城里售卖,每天早出晚归,行走三十余里路程,依靠劳动力生活,万分辛苦。想不到的是,有外来的土豪看到他们挑笋来城里售卖,就在经过城外叫东门冈的地方,唆使一般无赖顽童二十余人,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人多不敢下手,人少则进行拦截,抢夺竹笋后各自分头逃跑,当山民追赶无赖顽童时,土豪劣绅就手持木棍,出头阻拦。其中,在三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又有土豪劣绅唆使无赖顽童逞强吆喝,拦抢了笋苗三担,山民尾追反被拿石头追逐,结果将人掷伤,经投总局乡绅,才将拦抢物品交回失主,然而这帮无赖还是屡屡入山,残害强斩毛竹、树木、茶树、竹笋,如果有山民与之争夺,第二天还会勾结无赖顽童继续拦路抢夺,殴打伤人现象时不时都有发生,当地乡民想不到还能用什么办法来维持生计,现不得不通过告示的方式来告知,请该处土豪乡绅严管各家子弟,并将此告示内容传至各家各户,依据告示内容,如果山民在贩卖茶叶、竹笋等过程中再有土豪乡绅的子弟拦抢山民货物,实属可恶,等出示告示后,请该处土豪乡绅,约束好各家子弟,如果再出现抢夺事件,立即拘捕归案,严惩不贷。此告示除了揭示这件事情外,也是让大家知晓此类似事件,请该处土豪乡绅,约束好各家子弟遵照执行,同时自己也应当做好带头作用。在这里,也告知该处乡民务必约束好各家子弟,如果遇到当地山民挑茶叶、竹笋、毛竹、树木等来城里售卖,不得聚众拦抢,惹是生非,倘敢违背,一经告发,定严惩不贷,请严格遵守,不得违抗。特此告示。

告示于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 年)闰四月二十四日立笔架山,以供知晓。

1.3 宣统年间的《告示》碑文及释读

1.3.1 碑文原文

全碑共245 字,碑文原文记录如下。

告示

钦加同知銜賞戴花翎特授清逺縣正堂随带加一级紀録十次未为出示晓諭事现據后山筆架官山坑内郷正刘广玉郷绅陈平秋職員邱成章等呈稱伊等近山居民種植樹株竹木茶笋雑粮各等項勤俭謀生向皆安堵不料近有無赖郷人三五成羣每日入山時有盗笋偷茶砍树伐竹情事居民向善反被强殴各處無不遭其欺壓有此不法强横残害耕种£乞出示巌禁等情到縣據此除批揭示外合行出示为此晓諭該處附近郷民人等知悉甭等務宜各安耕種彼此£種植均不得稍有妨害倘再有偷窥骚扰情事许各業££各禀控以凴拘究决不寛貸其各凛遵毋违特示

宣统二年四月廿二日寔贴笔架山晓

1.3.2 碑文大意

享受知府头衔,并赏赐戴花翎,奖励为随带加一级记录近十次的清远县地方长官,为了让大家知晓此类事件,现根据乡正刘广玉、乡绅陈平秋、职员邱成章等人的陈述:住在笔架山附近的居民以种植树株毛竹、树木、茶树、竹笋等作物为生,勤劳节俭,一向平安稳定,没想到近来有一帮无赖乡人三五成群,每日入山偷盗茶叶和竹笋,砍伐树木和毛竹,有居民劝其向善,反被强行殴打,附近乡民到处都遭这帮无赖的欺压,有这群不守法的强横无赖残害当地居民,现只能通过当地政府出示告示来禁止此类事情的发生。此公告除了揭示本事件让大家认真遵守之外,也同时告知附近乡民知晓此事的同时,安心耕种生活,彼此不得相互影响,如果再有偷盗等骚扰乡民正常生活的事情,可主动出面指控,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究,绝不宽贷。并请严格遵守,不得违抗,特此告示。

告示于宣统二年(公元1910 年)四月二十二日立于笔架山,以供知晓。

2 告示碑产生的背景

2.1 历史背景

文章所述告示碑产生背景主要依据相关史料记载、相关文献、报道,以及笔者向当地农户走访整理而得,告示碑产生背景如下[7]: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清远县清城人(今属清城区)朱汝珍应甲辰恩科,以殿试一甲第二名钦点榜眼及第,光绪皇帝授予朱汝珍翰林院编修,接着,光绪皇帝钦命朱汝珍回乡祭祖。朱榜眼所到之处,万人空巷,所用物品,即时身价百倍,特别是朱榜眼喜欢品茗的笔架茶,霎时成为省城官宦商贾的追逐目标,一两难求,各地商家也云集清远城,有的甚至深入笔架山抢购茶叶,形成了“抢购风潮”。清远城郊(笔架山下)的土豪劣绅不想出钱收购,便想出一条诡计,偷偷监视挑茶笋等山货来县城发卖的笔架山民,等到他们路经城郊东门岗(今东城东岗一带)时,就教唆一班无赖顽童下手抢夺,这种现象持续良久,屡禁不止,当地山民实在是苦不堪言,直到1906 年,清远袁知县听闻后,立即起草公文,勒石告示,笔架山才又重新恢复了平静。同年,朱汝珍被选派到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攻读法律,相传朱汝珍前往日本留学时,除了带上自己喜欢的笔架茶,还专程带上了两盆用笔架茶制作的“盆景”。据传,在此后一段时间,笔架山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笔架茶也因朱汝珍等爱茶人士的大力推荐以及笔架茶本身的品种优势等出现了短期的快速发展壮大,然而不久之后,偷盗偷伐事件又开始慢慢泛滥。公元1910 年,为了让笔架山山民安心种植茶笋竹木等作物,清远县地方长官再次立碑为示,以此告知各地乡民安心耕种生活。告示对笔架山山民的安耕种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出现过类似偷盗事件,笔架茶也逐渐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2.2 当代历程

通过走访得知,“光绪告示碑”在20 世纪五十年代用作山溪的桥面材料,后来因山洪暴发,冲毁石桥,告示碑跌落溪涧,不知所踪。到了八十年代,在清理河道时,再次被发现。如今,“光绪告示碑”和“宣统告示碑”安放在笔架山坑口村的三圣庙前、坑口桥畔,成为清新区的文物点,有很多笔架茶爱好,为了寻找笔架茶历史踪迹,甚至专门前往坑口查看石碑真容或合影留念,已成为当地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和笔架茶人的骄傲。近些年来,随着笔架茶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在当地政府大力推动下,笔架茶种植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截至2023年10月,种植面积已将近5000 亩,干茶产量175 吨,平均亩产35 公斤,但相比英德红茶等知名品牌,产业规模还不够大,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急需进一步从种植、加工、品牌宣传等多方面发力,促进笔架茶健康可持续发展。

3 告示碑中关于笔架茶价值的挖掘和传承

3.1 告示碑中关于笔架茶价值的挖掘

两块“告示碑”是难得记载清朝时期笔架山一带农业生产、社会现象、社会治理的实物记载,也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对笔架山产茶的实物记载。两块告示碑立碑时间虽间隔四年,但均是为笔架山民在种植茶笋竹木过程中遭受当地土豪劣绅抢夺事件而立,当地官府为此类事件屡出告示,立碑示禁,说明官府对此类事件非常重视。碑中所述“所有种植茶笋竹木俱用肩挑来城发卖”,其中“茶”作为笔架山民种植的“茶笋竹木”四大作物之首,充分说明“茶”在当地种植作物中的重要分量和对当地山民生活的重要作用。“伊等世居清城后山筆架各家全靠耕山度活”中的“世居”二字说明茶不仅是当时的重要作物,种植历史可能更早,说明笔架茶发展历史可能追溯到更早的时代。从以上分析可以推断,笔架茶作为经济作物,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山民的经济收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笔架茶能在世世代代的发展中不断延续,一方面是因为笔架茶具有足够的品饮价值和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当地政府在笔架茶的发展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3.2 告示碑关于笔架茶价值的保护和传承

告示碑作为碑刻史料意义重大,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笔架茶历史发展的有力佐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8-10],我们应该把这些“民间的历史档案”保护和传承下去[11]。一是加强“告示碑”的保护。要加强对石碑的日常维护,包括石碑产生的青苔,周边生长的杂草等,保持石碑的干净整洁。对逐渐模糊的字眼,要进行进一步加深复刻,对碑文进行修复,更好保存文字的完整性[12],目前宣统时期的碑的底部已有部分被损坏,导致部分文字缺失。二是加强对“告示碑”内容的挖掘。因受常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告示碑表面已不同程度风化,部分文字日渐模糊,较难辨认。要加强石碑文字的辨认,通过现代化技术等方式更加精准的辨认石碑中的每一个文字,补充完善缺失的文字,以便更清晰、客观的反映文字内容和内涵[13-14],进一步用通俗的语言对碑文内容进行更加精准的翻译,同时可以通过白话文描述,在石碑旁边树立译文展示牌,方便游客阅览。三是加强对“告示碑”有关笔架茶历史及其产销措施的保护及宣传推广。“告示碑”作为实物记载,是对笔架茶在清朝时期已有发展的最有力佐证,是非常难得的,充分说明了笔架茶的深厚文化底蕴,应充分整理和宣传“告示碑”蕴含的笔架茶文化,挖掘笔架茶历史底蕴,为讲好笔架茶故事、打造笔架茶品牌打下基础,进一步促进笔架茶健康可持续发展[15]。

猜你喜欢

笔架笔架山山民
山村秋日
笔架山探幽
马形笔架山
荆风楚韵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笔架鱼肚制作技艺
低井控区沉积体系研究——以辽河西部凹陷葫芦岛-笔架岭东坡为例
可摇动出笔芯的自动铅笔
可折叠笔架的设计说明
致山民
书案雅物笔架山
基于动力条件改变的笔架山连岛坝侵蚀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