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南细石叶技术及其反映的生业形态

2024-03-07浣发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四川文物 2024年1期
关键词:华南地区台面遗存

浣发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陈伟驹(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杨石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细石叶技术作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高度规范化的石制品生产技术,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及青藏高原等地区广泛分布。近年来,对其技术起源、发展、迁徙及其与气候环境关系的研究成果颇丰[1]。受传统认识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义华南地区的石制品研究较多关注砾石石器[2],零星发现的细石叶遗存往往被忽略。尽管少量报告和研究论文提及存在细石叶技术相关遗存[3],但系统梳理和讨论仍亟待补充。鉴于此,本文综合分析已发表的华南细石叶遗存,对其技术特点和来源及其所反映的生业形态和环境适应意义等进行讨论,以期拓展对华南细石叶技术的研究。

一 华南细石叶技术

(一)时代和分布特征

自20世纪50年代广东南海西樵山遗址被发现以来,迄今在华南地区已先后发现多处包含细石叶技术产品的遗址,本文对其中已发表的数处遗址材料进行了整理(表一)。

表一 华南细石叶遗存发现情况

依据现有的测年结果和出土遗存对比分析,大那乌遗址年代较早,可能处于更新世末期;年代较晚的罕额依遗址、沙溪遗址、卡莎湖墓地则已进入商周时期甚至更晚。可见目前发现的华南细石叶遗存大部分处于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中晚期,以全新世中期最为集中。但总体而言,华南细石叶遗存所处具体年代范围仍需更为清晰的地层描述和精确的测年结果。

空间分布上,华南细石叶遗存以西南及青藏高原边缘地带最为密集,跨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广西的空白地带,在东南沿海的广东地区再次出现。从遗址所处的地貌部位来看,除古椰与西樵山遗址分布在丘陵地带,其他遗址大多分布在5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图一)。

图一 华南含细石叶遗址分布图(包括华北南部部分含细石叶遗址)

(二)代表性遗址及其文化内涵

本文选取中子铺、沙溪、营盘山和西樵山遗址作为代表性遗址进行分析。

1.中子铺遗址

中子铺遗址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近郊的一座山丘上,发现石制品1万余件,其中细石叶技术产品1400余件。遗址文化层较薄,被认为是一处石器制造场。碳十四数据显示其距今6800—6000年。细石核类型多样,包括楔形石核、柱形石核、锥形石核、漏斗形石核等。

楔形石核台面多平坦、缺少修理痕迹,形制与典型楔形石核差别较大,报告将其分为四式。

Ⅰ式:核体较厚,台面近圆形,无典型后缘但有刃状底缘,整体呈锛状,通常为两端剥片,与锥形石核形态相似(图二∶3)。

图二 华南细石叶技术产品

Ⅱ式:核体较高,整体呈扁方体,台面作长方形或方形,无典型后缘但有刃状底缘,整体呈锛状,单面加工,一般仅有一个剥片面(图二∶4)。

Ⅲ式:与典型的宽型楔形石核相似,底缘、后缘明显,剥片面位于一端,疑似两面加工,发现较少(图二∶6)。

Ⅳ式:核体较高,与典型的窄型楔形石核相似,底缘、后缘明显,剥片面位于一端,单面加工(图二∶9)。

柱形石核与锥形石核均为周身剥片,台面较为平整;漏斗形石核台面宽大平整,边缘偶见修理痕迹,使用直接打击法进行周身剥片,从器物线图来看,部分漏斗形石核与华北所见船底形石核相似;简报另外列举了一类斜底柱形石核,核体粗矮而与锥形石核相似,但底部为一斜面,笔者推测部分可能为台面更新石片。细石叶形态规整、数目较多。共生遗存主要是石片石器,少量磨制石器以斧、锛为主[16]。

2.沙溪遗址

沙溪遗址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地处青衣江北岸一级台地。遗址内发现较多房址等遗迹,出土大量陶器、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碳十四数据显示其细石叶遗存年代在距今3170—3030年。公布的细石叶技术产品共33件,占该遗址1985、1986年发现石制品的十分之一左右,数量少、占比低。

细石核以船底形石核和锥形石核为主,报告指出其均由压削法制成(图二∶1、5)。船底形石核保留细石叶片疤数量较多,存在少量周身剥片和两端剥片者。细石核原料种类众多,包括黑曜岩、流纹岩、燧石、脉石英等。共生石器以双肩石锛、石斧等为主[17]。

3.营盘山遗址

营盘山遗址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地处岷江东南岸三级阶地。自2000年以来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发掘,发现大量房址、墓葬等遗迹,出土陶器、石器等遗物。碳十四数据显示其年代在距今5300—4700年。

报告共公布细石叶技术产品171件,其中细石核63件,细石叶108件。原料以燧石为主,有少量水晶、石英岩。细石核依据形态可分为柱形石核、楔形石核和锥形石核,以块状毛坯为主,核体少预制修理。台面较为宽平,多为素台面和修理台面。多见单台面环绕周身单向剥片,楔形石核也进行周身剥片(图二∶7、8)。报告所见细石核保留细石叶片疤较多,整体剥片程度较高,大多处于剥片阶段后期或废止阶段[18]。

4.西樵山遗址

西樵山是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一座古火山,石料资源丰富,被认为是一处史前石器加工场。西樵山遗址的细石叶技术产品原料以燧石等硅质岩为主,并有少量霏细岩、粗面岩,均为就地取材。碳十四数据显示其年代为距今7789—5591年(校正后)。

细石核种类多样,以楔形石核、柱形石核、锥形石核为主,兼有一类特殊的带把石核。楔形石核多为单面修理,修理台面和倾斜台面居多,多见削片生成台面,后缘、底缘修理比较粗糙,部分楔形石核底缘被开发为台面进行对向剥片;有一类特殊的三角形楔形石核选取台面尖窄处进行剥片(图二∶2)。带把石核剥片方式与楔形石核相似,只是后缘处通常不做修理而作为把手,部分把手是不适合剥片的胶结物(图二∶11、12)。另有个别石核在毛坯窄端削片生成台面,再以该台面进行剥片,形似雕刻器(图二∶10)[19]。

5.小结

总体来看,华南地区细石叶技术产品发现数量较少、占比较低,修理较为简单,缺乏系统预制,这与更新世晚期北方地区细石叶技术的普遍流行和高度精细化区别明显。原料利用程度很高,存在大量转移台面和剥片面的石核,例如对向剥片的楔形石核。在技术上,双面加工少见,单面加工痕迹也以少量的大块片疤为主;台面则以自然面、破裂面居多,修理痕迹轻微或不见;常见利用原料自然形态进行改造加工的做法。细石核类型多样,楔形石核、柱形石核、锥形石核、船底形石核等都有所发现。细石叶遗存与新石器文化因素有不同程度的共生,共生遗存包括陶器、磨制石器等,磨制石器类型以斧、锛等木作工具为主。

二 讨论

(一)华南细石叶技术特征分析:原料利用与技术对比

华南细石叶技术产品的特殊面貌是由原料、环境及技术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本文就原料利用策略与技术传统两方面进行讨论,尝试分析其特点及产生原因。

1.原料的强化利用

原料对石制品生产技术的影响已被普遍认识[20]。优质原料的缺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细石叶技术产品在华南地区的发展,细石叶技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受原料可获得性影响而产生较大浮动:西樵山、中子铺遗址分布在燧石产地附近,其细石叶技术产品的数量和比例均较大;沙溪等遗址所处地带缺少优质原料,其细石叶遗存的数量和比例也较小。从宏观分布来看,细石叶遗址也多分布于山地丘陵等原料丰富且易出露的地区,平原地带较少。

在优质原料整体有限的情形下,对个别原料进行高度利用是华南细石叶生产技术的共同特征。这一策略首先体现在优质原料利用程度较高:处于调整和耗尽阶段的细石核多,剥片强度大,拥有发达的更新技术,存在两端剥片的楔形石核、对向剥片的楔形石核和周身剥片的船底形石核。西樵山遗址所见的个别带把石核,其把手部位为不适合剥片胶结物,可见瑕疵原料也被普遍利用。

强化利用的另一方面是对于原料标准的放宽,脉石英等均一性较差的原料在细石叶生产中也被广泛利用(表二)。这既是优质原料短缺时的妥协之举,也是在掌握成熟技术之后的节约策略。这一策略和特点同时也表明华南地区细石叶生产技术存在适应本地原料的特征。

表二 华南细石叶遗址原料类型对比

2.技术与工艺思想的本地化

相比北方系和华北系细石核,华南地区细石核在形态上更为多变,楔形石核的后缘与底缘也常因被开发剥片而缺失。一般认为,楔形石核后缘主要用于固定细石核或辅助剥片,底缘则旨在将剥片力引导到一条直线上并使其及时终止传 导[21]。因此,后缘的消失可能与固定方式变化有关,如西樵山遗址出现的以胶结物作为把手的石核,但这仍需进一步的打制实验和微痕分析进行验证;底缘被开发为台面往往发生在原有台面及剥片方向出现事故废止时,本质上是一种台面的转移,但在华南地区尤其是西樵山遗址多见。

该地区细石核的另一特征是对毛坯天然形态的利用。西樵山遗址所见的三角形楔形石核以磨圆程度低的断块作为毛坯,这类细石核台面呈三角形,整个核体由四个三角形平面相连而成,剥片集中于台面的一个尖端(图二∶2)。这种形态应是为了利用台面尖窄处的天然棱脊进行剥片而省去预制环节,同样也是原料强化利用和简化预制的体现。西樵山细石叶遗存晚期还发现了较多的大型细石核,其剥片面最长者达到6.8厘米,比正常者长了两到三倍,这一由小到大的演变趋势是其他遗址罕见的[22]。

由此可见,华南地区细石叶技术产品出现了一些新形制,这类产品大多优先根据石料的天然状况进行改造加工,修理较少而粗糙,反映出一种简化预制和修理的指导思想。近些年来,水洞沟、泥河湾等地的细石叶研究也表明预制和修理与否并不能完全代表技术的先进程度[23],充分利用石料和因材制宜的能力更能凸显技术的进步性。这一工艺思想和风格与华南本地权宜风格相似,一定程度上结合了本地传统。

综上所述,华南地区的细石叶技术产品显示出较强的本地化色彩,突出表现在生产技术与形态的变化及简化预制和修理的工艺思想。这种技术和工艺思想的变化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本地原料状况,另一方面则可能受到华南本地技术传统的影响。

(二)华南细石叶技术来源

学界对细石叶技术的起源存在一个普遍认识,即因其复杂性,细石叶技术不太可能偶然地在多地区单独发生[24]。基于可以明确标定的技术特征,华南地区的细石叶技术源自外部应是无疑的。贾兰坡曾推测细石叶技术和人群在自华北地区向青藏地区分布时又向东传播,到达云南和广东等地[25];安志敏也曾推测华南地区细石叶遗存与华北地区联系较为密切[26]。

根据本文的梳理,就遗物整体特征来说,华南地区的细石核台面普遍平整而修理较少,更接近华北系细石核的“宽台面”风格,而少见北方系细石核的“窄台面”类型[27]。中子铺、营盘山遗址所见楔形石核在河南灵井遗址有相似者,同样存在较多两端、周身剥片的情形(图三∶1、2)[28],与青海的“拉乙亥工艺”也有相似之处(图三∶3),均倾向于利用块状毛坯,台面和剥片面数量也较多[29]。西樵山遗址和古椰遗址则较为特殊,尽管相对孤立地出现在岭南地区,其预制和修理程度却较其他几处更高,石核形态也与北方典型者更相近,其中似雕刻器石核的工艺思想(日本称广乡技法)在东北有所发现(图三∶4)[30]。除此之外,中子铺遗址共出的陶器可与汉水上游老官台文化比 对[31];刘家寨遗址所见陶器风格等文化特征与甘青地区马家窑、半山文化相似[32];卡莎湖墓地则被认为与卡约文化关系甚密[33]。这些伴生的黄河上游及华北区域的技术风格和文化因素,指示了华南细石叶技术遗存的可能来源。

图三 北方地区细石叶技术产品举例

就地理分布来说,上文已提到该技术人群在华南多依赖山地,故华南东部平原地带几乎没有向南传播的条件;而华南西部地带承接青藏与华北地区,细石叶技术应由这两个地区传入。中子铺遗址所处地区是自古就有的入川通道,故此处的细石叶遗存应可以视为华北细石叶技术南下的明显指示;川西高原诸多细石叶遗址在文化传统上与黄河上游文化有所联系,地理位置也较接近,似乎提供了一条线索,但仍缺乏足够证据。

受限于材料,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还需审慎,目前尚无法得出明确结论。不过,细石叶技术或人群首先进入四川、云南等地并进一步向贵州、岭南地区传播的大致路线是确定的。时间上,华南细石叶分布较为集中的时段是全新世中期。这一时空分布反映的是自冰后期以来细石叶技术与人群逐步向南迁徙的过程[34]。

(三)细石叶技术与生业形态

细石叶技术一般被认为是恶劣环境下人群保持高流动性并进行动物资源利用的特征产物,故这种技术自MIS2阶段(深海氧同位素第二阶段,距今29000—14000年)在华北、东北等水热条件较差的地区产生和发展,进入全新世之后随着气候改善而逐渐消失[35]。华南地区水热条件较好,细石叶遗存也显示出相对不同的生业形态。

细石叶技术产品在华南地区的应用仍表现在对动物资源的处理,尤其显示出广谱性经济的特征。广谱性经济是近年来一些学者根据弗兰纳利(Kent V.Flannery)的“广谱革命”理论提出的概念,指对多种资源进行开发的经济形态,与海登(Brain Hayden)的K-/r-选择资源概念有相似之处[36]。所谓K-选择资源是指在气候和食物资源稳定的环境下产生的体型大、寿命长、繁殖慢的动物(例如牛、鹿);r-选择资源则是在气候变化显著的环境下产生的体型小、寿命短、繁殖快的物种(例如贝类、鱼类、老鼠、坚果等)。广谱性经济在利用K-资源的基础上,还尤其突出对r-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华南的细石叶遗址也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如共生贝类遗存较多(表一)。细石叶对水生资源的开发,在北美洲西北沿海的贝冢遗址中也有所报道[37]。可见,细石叶技术产品在华南等r-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有其特殊的利用方式,这一转变是适应本地环境与经济形态的表现。

同时,华南地区较为丰富的动物资源和良好的水热条件也使得人群的流动性不及北方,表现在细石叶技术产品规模和质量的下降。细石叶技术对于当时的华南先民来说应不是主流或必需技术,这在细石叶遗存的分布和数量上已有所体现。因此,这一技术在该区域所发挥的作用可能具有偶然性和可替代性,往往在原料和技术条件具备的情形下生产,而不及华北和东北地区那么必要和紧迫,细石叶技术在此处可能居于生业经济的补充环节。

华南细石叶遗址的分布区域也反映了这一技术的生态适应倾向:大多数遗址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除去获取石料的考虑,这一地带的气候环境也是狩猎采集的经济形态所必需的,气候与动植物资源的垂直分布要求人群具备流动性和利用多种资源的能力,这构成了细石叶技术产品的发展条件。相比之下,东部地区由于海拔较低、平原较多而缺乏细石叶技术发展的环境,使得南下细石叶技术止于苏北和豫中地区(图一)。需要说明的是,地形作为影响细石叶遗存分布的因素之一,仍需与气候结合来具体分析:南方地区气候较为温暖湿润,只有气温稍低、资源垂直分布的中高海拔地区才具备细石叶技术发展的条件;而纬度稍高的北方地区则普遍存在低温环境,尤其是在冰期。

与北方的典型细石叶技术所处的气候阶段不同,大多数华南地区细石叶遗存处于全新世大暖期,贵州董哥洞等处的石笋同位素数据显示这一时段气候较为温暖湿润[38](图四)。因此,该时段的细石叶技术及生业形态难以用以往的“与干冷气候相关”的模型进行解释。有学者指出晚更新世的气候变迁只是文化系统变化的初始条件,而人类行为模式的整体变动不应单纯归因于环境变化[39];同时,水洞沟第12地点的动物遗存研究显示该时段的广谱革命不是由于气候改变,而可能与人口压力有关[40];部分模拟研究也显示在完全依赖陆生动植物资源的条件下,狩猎采集者在西南地区人口密度较大[41]。因此,人口因素可能比气候因素更多地促成了这一时段细石叶技术与人群生业形态的变迁。

图四 董哥洞石笋氧同位素曲线及部分遗址时间分布图

综上所述,华南地区细石叶遗存反映的是华南山区人群的生存策略。这一时期气候适宜,动植物资源多样且垂直分布,这要求人群保持流动性并具备利用多种资源的能力。细石叶技术产品除了处理动物资源外还介入了多种资源的加工,显示出该地区细石叶人群广谱性的经济形态,与该时段人口压力增加而使人群拓宽食谱、采用多样化利用的策略相符。在农业尚未完全成为经济主体之时,细石叶技术所指示的广谱性狩猎采集经济应是一种补充。随着人口压力增加和气候不断转好,农业经济与狩猎采集经济比重此消彼长,新石器文化因素的逐渐增多和细石叶技术的最终消亡正是这一过程的体现。

三 结语

本文对华南地区细石叶遗存进行了梳理,并围绕其技术特征、来源与生业形态展开讨论。华南地区的细石叶技术存在一定的本地化特征,突出表现在原料强化利用的策略及生产技术上简化预制和修理的工艺特点,这是受环境与技术传统的共同影响而形成的。这一技术的来源目前尚无定论,就已有材料显示,存在从四川、云南向东南方向传播的可能。细石叶技术为适应华南地区环境、资源与人口而产生了新的利用方式,反映出华南山区生态位人群的广谱性狩猎采集策略。当然,华南地区范围广大,各遗址之间生态气候等背景仍有一定差异,这亟待更具体细致的讨论;对于其技术特征、使用时段、来源及其与气候环境、生业经济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材料的累积和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猜你喜欢

华南地区台面遗存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LNG价格大幅上涨
台面都上不了,怎么成功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华南地区醋酸市场行情动态
贵州有的唐代遗存
基于两台面计重设备的云计重平台方案设计
这样的智能厨房台面,你会感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