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池流域“一颗印”传统民居更新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2024-03-07■都江,张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4年1期
关键词:天井民居空间

■都 江,张 宇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体验经济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用户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用户体验向多维感知通道发展[1]。近年来,人们的生活习惯、偏好和建筑环境功能的快速转变,意味着传统村落的原有功能已不再完全支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从而丧失了原有的生命力,我们应该认识到民居更新的社会需求,从用户体验设计的角度切入到民居更新中,运用用户体验设计的理念,解决“一颗印”村民的物质、社会和文化需求与古村落建筑保护和更新之间的矛盾。辛向阳教授在《交互设计:从物理逻辑到行为逻辑》一文中提出了交互设计的五要素:人、目标、行为、手段和场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构就是在特定环境(场景)里通过资源(人、手段)整合,实现一个特定目标的个人或群体行为[2]。作为交互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户体验设计也是如此,它不仅可以运用到产品、系统或服务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到更多领域当中。而在滇池流域的“一颗印”民居更新设计中,设计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建筑外立面的修缮,还要贯彻“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体验的不同层级进行设计,完善用户的整体体验效果。

1 “一颗印”民居发展现状

1.1 基本概况

西南地区是我国传统村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多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大量的民族村寨保留了丰富的人居特色,承载了丰富的地方和民族文化[3]。位于滇池流域的“一颗印”民居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滇池流域“一颗印”传统民居的基本规则为“三间两耳倒八尺”。平面近乎正方形,正房三间两层,较高一些 ;两厢为耳房,耳房矮一些。正房和厢房之间形成一个四合院落,中间为一小天井。门廊在当地称之为倒座,进深约八尺,所以叫“倒八尺”,整体方形如印章,故称“一颗印”[4]。云南“一颗印”传统民居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完整的“一颗印”民居,一类是因地形、资金等原因而修建的“半颗印”民居。但总体上看,滇池流域“一颗印”的民居形式可分为“半院”“二进院”“双拼院”“多拼院”等类型(表1)。传统“一颗印”的平面布局均衡对称,按照等级观念划分,家庭成员各自居住在相对独立的房间[5]。由长辈居住在堂屋两边的正房,处于“一颗印”民居的中轴线上,厢房(即耳房)则处在两侧,整体符合对称分布的特点(图1)。

表1“一颗印”建筑类型

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具有生态、朴实、生活化和人性化的建筑类型[6]。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用地限制的影响、居住人群的变迁、不同家庭的诉求、产业结构的转换等诸多因素的介入,设计师们开始了“一颗印”民居的更新改造,比如卧龙古渔村,因毗邻滇池、背靠七星山,这里成为老昆明传统文化腹地和文化记忆的传承地,有传统的“一颗印”建筑,以及“三合院”“走马转角楼”等民居。卧龙古渔村的民居改造将现有270余栋遗留的老建筑作为载体,采用恢复性建设的手法,让这些老建筑重新焕发光彩,通过对老建筑的恢复性修建再融入活化利用的经营理念,真正让古渔村的人气和烟火气得到重现。除了卧龙古渔村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昆明古村落正在不断地被改造。

1.2 现存问题

村落空心化是当前“一颗印”民居村落的现状,大部分居民的迁出,使得建筑无人居住和使用。目前,“一颗印”传统民居更新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民居更新解决“一颗印”村民的物质、社会和文化需求与古村落建筑保护和更新之间的内在矛盾,将废弃或闲置的民居进行再利用,让“一颗印”民居适应当前新的发展环境,让老建筑重生,延续其价值,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

传统的“一颗印”建筑是当地居民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建造的建筑,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其空间布局和设施结构已经不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具体表现为:(1)旧建筑的建筑材料多为夯土和木材,这两种材料容易被侵蚀和腐坏。昆明“一颗印”民居大多始于明清时期,经过几百年的风吹日晒,极具安全隐患。除此以外,木材的成本非常高,不环保。(2)功能空间过于老旧,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许多旧的空间功能应该被废弃。例如,猪圈放在室内,人畜不分离,这样会导致室内环境的不卫生,对生活品质造成影响。(3)建筑外观方面,不再符合现代审美和生活习惯,“一颗印”民居受彝族“土掌房”和当地地形、气候的影响,三面围墙,一面开放,为了适应当地气候,外围墙体几乎不开窗,窗户少且开窗面积较小,导致室内采光不足,十分不符合现代建筑的理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多数“一颗印”民居不再需要适应山地地形。(4)因云南地处山地,土地资源相对较为分散,使得传统“一颗印”建筑的院落空间布局紧凑,封闭的建筑外形也导致了天井空间过于狭小,天井作为核心,组织着整个建筑空间的秩序,老建筑的天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需求,需要在汲取天井优点的同时,进行改进。

2 用户体验设计介入“一颗印”传统民居更新的意义

如今的用户体验设计已经不单单停留在某个单一领域中,它在不断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在传统民居的更新设计中,大部分都是从建筑本身的角度出发,很少从用户体验设计的角度来考虑对村落的改造。部分现有被改造的村落,正是缺少了对使用者的用户体验分析,才导致不能很好地发展下去。现存的“一颗印”民居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被政府列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建筑,这类建筑需要以保护和修复为主,有名气的建筑会被用来供游客参观,例如朱自清、闻一多故居,这部分建筑的用户需求大多为学习参观“一颗印”民居的相关知识。第二类为空心房,这类房屋的用户已经迁往城市居住,留下了废弃的旧建筑,这类建筑可以更新改造为民宿、餐厅、乡村图书馆、乡村展览馆等,只需适当投入,就可以让老建筑重获新生,发挥其经济效益,增加户主的经济收入。第三类是村民自己仍然在居住的房屋,这部分民居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居住,其用户需求为提升生活的舒适度,满足人们对卫生、舒适、安全的需要。而本文将主要针对第二、三类老建筑进行分析,经过更新后建筑的使用者发生了更加复杂的变化,不同功能的民居其用户的需求也不同,设计师更加需要从使用者的需求入手,充分了解“一颗印”民居用户的具体需求。一个用户体验良好的作品,就不能单单只考虑建筑的功能和外观。用户体验设计通常要解决的是应用环境的综合问题,要综合考虑多种要素,而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是一个重要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对于民居更新也是如此。用户体验设计对于传统民居更新的必要性,其中一个最大的理由是:它对你的用户很重要。而设计师需要根据“一颗印”民居的用户群体进行更新与改造。用户体验设计基于建筑的目的是促进人与建筑的交流,做到有目的地进行改造,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3 用户体验设计在滇池流域“一颗印”民居更新设计中的探索

3.1“一颗印”民居的用户需求

■图1 传统“一颗印”室内布局

几乎在用户与产品的所有“触点”中都会产生个人化的体验[7],但用户群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用户需求的确定是不易的,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现场调查等方法进行了对滇池流域“一颗印”民居居民的调研,了解到了当地居民的用户需求。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居民的用户需求,根据“一颗印”村民的具体需求,来考虑如何对“一颗印”民居进行改造(表2)。

表2 民居更新中用户需求的内容

3.2“一颗印”民居更新设计用户需求层级划分

用户体验设计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对事物的理解是一个从浅到深的发展过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 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需求,结合用户体验产生感官层次、交互层次、情感层次、社会层次、自我层次五个层次[8](图2-图4)。以此来对“一颗印”民居进行不同的更新改造。

(1)感官层次是给人体感官带来刺激的层次,表现为人对事物最基本的认知,通过生理感官对产品进行感知和体验。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种。感官层次在民居更新中对应为建筑的外表、材料、色彩的运用、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及住宅环境安全与健康,提炼出原有旧建筑好的地方,在保留整体一颗印形态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新材料、新技术,使其更加适合现代人居住。

(2)交互层次是指用户与产品的互动与交流,让人们能够自主地去投入、参与到一件事情中来,要通过满足人机安全、使用安全、功能完善的心理安全以实现用户与产品的交互体验。在“一颗印”民居中,注重人的行为细节,通过设计来拉近用户与民居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多地去考虑对室内外空间的使用,以及居民对交往、活动空间等更高功能的需求。

(3)情感层次是指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价值,良好的设计会让人产生正向的情绪价值,通过满足用户的设计需求以实现用户情感上的满足,增加对于产品使用的体验感受。这一层次则要考虑得更为细致,例如邻里交往、友情、爱情、情感归属等,使民居空间获得更加丰富的功能,使用户获得良好的情绪价值。

(4)社会认同层次是指群体对于事物的共同认同,包括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设计师要通过实现用户的被尊重与自我尊重以达到用户在社会层的满足。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逐渐迁往城市,社会认同层次变得更为重要,“一颗印”民居需要通过更新,提高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让年轻人可以认同自己的乡村,这个层次的需求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增强社区凝聚力。

(5)自我层次是用户体验的最高层次,是通过实现用户的创造力与自我价值以满足用户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自我层次要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用户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表现为投资创业、建设家乡、献身乡村公益事业等。通过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家乡变得更美好。

4 用户体验设计在“一颗印”民居更新中的应用

4.1 注重用户感官体验

在“一颗印”民居的建筑外立面改造中,如果采用现代建筑形式,就不符合古村落的整体建筑风格。另一方面,如果保留原有的建筑形式,村民又可能不会接受。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路是保留原有的建筑外立面,同时将内部原有的传统木结构改为现代混凝土结构,通过对建筑内部的改造,达到最终的效果,将“旧”的外立面与“新”的内部空间相结合[9]。

对于材料的运用,应遵循以下两项原则。首先,新材料的使用不能破坏“一颗印”传统民居的整体建筑风格;其次,新材料既要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要与原材料形成良好的结合。而整体的色彩也应该符合“一颗印”红铜色的本色,昆明“一颗印”民居一般以土、木、石、竹等天然材料和砖、瓦、石灰等初级材料建成,保留尚且完好的主体木结构以及夯土墙,而新增加的部分,可以采用混凝土、钢材、玻璃等现代材料,将内部原有的木结构改为混凝土结构,而室内软装可以采用木材,来达到新旧结合,不同材质的混合运用,会增加用户的视觉体验[10]。

“一颗印”民居首先要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可以继续沿用穿斗式木的主体结构,在维持原有的空间布局与结构的前提下,可以对其内部的空间结构进行改造,利用新型环保建材,优化采光与通风等手段,来提高穿斗式木构建筑的内部使用环境。除此外,还要做到人畜分离,将猪圈、牛圈、马厩等迁往室外空间集中安置,消除牲畜的异味,将卫生间设在室内,使整个民居更加整洁卫生。在修复旧民居受损部分时,考虑采用隔音材料、隔墙、双层玻璃窗、隔音地板等新型建筑材料。同时考虑到防火防电的安全性,将夯土墙加涂一层防火层,保障更新后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4.2 实现用户交互体验

“一颗印”的室内空间缺乏对用户行为的关注,其具有明确的空间功能性,交互设计理念下的住宅室内空间应遵循以生活为中心的设计。不单单关注用户的情感,而且要关注用户的生活。在“一颗印”民居的室内分区中,要注重动区与静区、主区与客区、干区与湿区的分布,将有联系的功能空间放在相近的位置。将一楼原堂屋两侧卧室打通用作客厅,客厅可开玻璃窗,与天井相连,保证了客厅的采光。一楼右侧耳房可以打通改造成开放式餐厅;左侧则改为客卧,供客人或家里老人居住。保留了厨房和餐厅的原有功能,改为现代开放式厨房,适当运用玻璃幕墙,既增加空间的采光和通风,又使建筑更加具有现代感,增加与天井景观的呼应。二楼的正房空间宽敞,可以作为主卧,在客厅的正上方,南北开窗,保证主卧采光通风充足。而二楼右侧可连接主卧作为书房或其他活动空间,左侧作为次卧。倒座二层空间狭窄,可用作茶室,一、二楼各设有一间卫生间。室内平面的重新布局,让空间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增加了室内卫生间、书房、休息空间等,重新布置后的内部空间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用户的居住环境也更加舒适(图5)。并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会更加注重与家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和活动,像客厅、茶室等互动空间,以及细部空间的完善,注重对于室内细节的改善,能使整个住宅室内空间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这些细小的空间处理,更能够提高用户的交互体验。

■图3 用户体验影响因素

在满足基本居住功能的前提下,住宅空间也需要与外界环境建立联系。现代住户大多希望可以在舒适的内部空间里与外部景观相呼应,而受云南地形和气候影响,“一颗印”民居的外立面几乎不开窗,所有房间几乎都朝向天井开窗,所以天井的设计则变得十分重要,天井在以前是聚气和聚财之地,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墙院内。而在现代建筑中,其作用主要是通风和采光,这在外立面不通风的“一颗印”建筑中表现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改造时切记不要影响通风和采光,让雨水、阳光等进入到天井,保持天井的通畅。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天井作为休闲区、餐厅区或者花园区,并借助庭院景观实现良好的情绪体验。比如,在下雨后,雨水会汇集在天井,可以将天井规划为水景观赏池,景观水池的四角与上部屋顶四角相互呼应,形成完美的隐形空间。不仅解决了庭院步道与天井雨水频繁漫延的问题,也可以在庭院行走时观赏景观效果[11]。除了用作休闲娱乐空间外,还可以作为户外展馆、晾晒场、露天饭馆等功能空间,发挥其经济效益。

4.3 增强用户情感与社会认同体验

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如何在一个小尺度的“一颗印”民居中兼顾现代居住的舒适度和文化风貌的延续性。其中,对于传统民居中含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肌理抽取及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将抽取后的乡村文化符号融入其中,能够实现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12]。江南民居的双坡屋顶,安徽民居中的马头墙,福建土楼的特殊建筑形态,都是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语言[13]。传统民居的灵魂在于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因此,应将“一颗印”传统建筑的原有特色都保留下来,采取“修旧如旧”的方法来对其进行改造,以保证其历史痕迹的真实性和建筑的完整性。其中,建筑结构、空间格局、建筑装饰、建筑色彩、传统材料等都可以在旧民居中得以提取,并融入现代化的建筑当中。例如,抱头梁、穿插枋、檐枋等部位的装饰图案可以将其保留;不同的图案代表了村民不同的宗教信仰或精神寄托,常见的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等;门窗、隔板上色彩可以继续沿用,黑色和红色土漆是彝族、汉族常用的颜色,而蓝色和绿色则通常是伊斯兰教的象征[14];将拆旧的夯土、木材和砖材加工处理后重新利用,既保留了原生态天然材料本色,又能提高传统天然材料的强度和耐腐性[15]。因此,对旧民居的改造,首先要做到延续其文化风貌,才能使用户对改造后的民居具有情感层次的认同。

除了文化价值外,经济价值也是增强用户情感和社会认同的重要手段。在部分空心房的改造中,空置的民居建筑逐步升级为餐厅、乡村图书馆、展览馆、工作坊等其他用途的建筑空间,体现了更加多样化的空间需求,建筑从单一功能转变为包容多种行为活动的复合功能。在对这部分民居进行改造时,要考虑到经营者、游客、村民的不同使用需求。可以将多个空间打通,以便于用餐、休憩、看书、观展等需要。保留土砖墙、老式门板等体现建筑的原始风貌,选用现代简约风格的家具和饰品,在保留建筑古味的同时,采用现代装饰,做到“古”与“今”的完美融合。在保留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将废弃或闲置的民居进行再利用,发展“体验式”的旅行[16]。例如,在卧龙古渔村古村落复兴改造项目中,设计师通过对传统“一颗印”院落的恢复,形成了展现昆明传统文化与滇池畔典型鱼耕原乡文化的萱草书屋、大师工作室和自然教室等一系列空间文化载体。通过展览、工作坊等形式来宣传“一颗印”古建筑文化以及滇池流域相关知识(图6)。在对“一颗印”民居进行改造时,要注重村民才是乡村的主人,通过老建筑更新,让村民通过自己的经营,从中受益,让古民居成为产业,为农民带来持久的利润[17]。同时,要注重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让有知识的年轻人成为乡村产业的经营者,为其提供政策和场地支持,吸引更多专业的人才来发展乡村[18]。

5 结语

传统民居更新设计尽管是近年来的热点,但从用户体验的视角出发的研究很少[19]。滇池流域的“一颗印”建筑在新时代的用户需求下,用户体验设计介入民居更新已经迫在眉睫,原有的老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在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上的需求[20]。基于此,文章从用户体验设计的不同层级出发,解决“一颗印”村民的物质、社会和文化需求与古村落建筑保护和更新之间的内在矛盾这一关键问题,优先考虑低层次的用户需求,保证基本的安全和生活保障,同时应该注重高层次需求的价值,努力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创造愉悦的用户体验。为了相应地保护和更新这些“一颗印”村庄,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用户体验设计的介入将成为带动滇池流域“一颗印”民居更新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

猜你喜欢

天井民居空间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民居智库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雨天
奇趣民居
校园的天井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