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与应用

2024-03-07王晓莎

中国经贸 2024年2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事业单位评估

王晓莎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事业单位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愈发重要,为了使人民群众获得更高效高质的服务,需要高水平的绩效管理体系来支撑事业单位的运营与发展。绩效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也是确保事业单位有效运作、持续改进和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机制。然而,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解决存在的问题是当前亟需探讨的议题。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特点分析

战略目的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强调与战略目标的紧密关联。通过绩效管理,单位能够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可衡量、可追踪的指标,指导员工行动并实现组织长期目标。这种对战略目的的关注促使绩效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对员工表现的评估,更是一种战略性的引导和驱动力,有助于确保所有行动都与机构的战略目标一致。紧密关联使评估和奖励体系更具有针对性,激励员工朝着机构战略目标前进,促进整体绩效的提升。事业单位通常肩负着社会责任和使命,服务于公众利益,其绩效管理需注重社会效益。明确事业单位在社会中的定位,强调社会责任,通过绩效管理确保组织行为符合其使命,提升社会影响力。事业单位的目标通常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财务、社会效益、服务水平等,绩效不仅体现在财务层面,还要确保绩效管理体系全面覆盖多元目标,使组织在各方面都能取得优异成绩,实现全面发展。绩效管理需注重长期目标的评估与设定,帮助组织保持战略稳定性,确保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绩效管理激发员工主动性,提升工作满意度,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利于人才的引进、长期留存和组织的稳定发展。

资源优化配置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绩效管理体系,机构能够更精确地了解资源分配的效果和使用情况,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优化配置不能局限于财务资源,也包括人力、时间和其他关键资源。通过对绩效指标的分析和评估,单位能够确定哪些部门或活动更有生产力,从而确定应该加大或减少投入的领域。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效率和产出,同时使单位更有能力应对变化和产生的新问题。资源的精准管理也是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之一,为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持。

管理系统化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第三个显著特点是强调管理的系统化。系统化管理不仅是对绩效评估的过程,还涉及整个组织运作的方方面面。明确的目标设定、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定期的反馈和改进机制,与员工发展和奖励相关的一系列管理流程。通过建立系统化的管理方式,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监控和管理绩效,同时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变化和问题。系统化管理还能够促进团队合作,建立积极的工作文化,提高整体绩效水平。绩效管理的系统化使得单位能够更加有序、高效地运转,并且更容易适应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为长期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 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体现在对预算绩效管理概念的理解不够清晰、完整。缺乏对预算绩效管理在战略规划中的角色和重要性的深入理解,存在误认为预算仅是财务规划工具,而忽视其在战略目标实现中的关键作用。误解使预算不被视为战略性工具,无法与长期目标对齐,导致制定的预算与实际战略发展脱节。缺乏对预算绩效管理操作方法的全面认知,存在对预算编制、执行和评价方法的误解或忽视,导致预算制定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认知不足会妨碍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有效应用,影响了预算编制质量、预算执行效率以及对绩效的准确评价。

绩效评价指标不够完善 绩效评价指标缺乏多样性和全面性,导致评价体系过于偏重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同等重要的绩效维度;过度强调财务绩效,忽略了员工满意度、创新能力或者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评估;部分指标难以客观地衡量和量化,导致出现主观性较强的评价结果,难以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成果和绩效表现;某些指标受主观评定或难以量化,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绩效评价指标缺乏标准化或可比性,不同部门或不同岗位的指标体系差异较大,难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绩效比较,使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降低。以上问题导致评价体系的片面性和不够全面,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各方面的工作成果和绩效情况。

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事业单位可能存在风险识别机制不健全的情况,缺乏系统性的方法来辨识和评估潜在风险,导致未能及时发现对组织运作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即便识别了某些风险,由于存在对其严重性和影响范围评估不全面的问题,导致对风险的误判或低估,影响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即使意识到风险存在,也缺乏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存在应对措施不足或不够全面的情况,使对各类风险的应对不够及时、不够有效;缺乏定期监控风险的机制,无法及时发现风险演变的情况;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难以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应对策略。以上问题会使事业单位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影响组织整体的稳定运转和绩效目标的实现。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

转变预算绩效管理方式 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体系是确保组织高效运转和员工能力发挥的关键,转变预算绩效管理方式是构建更有效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一步。确定与事业单位使命和目标相契合的关键绩效指標,指标应该是可衡量的、具体的,并与组织整体战略方向相关联。设定明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包括长期和短期目标,与各个部门或个人相关的目标,确保这些目标与整体战略一致。引入科学、客观的评估工具,如绩效评估表、360度评估或关键绩效指标评估等,工具帮助评估员工在达成目标、完成任务和发展能力方面的表现。建立定期的反馈机制,让员工了解员工的表现如何,同时提供指导和支持以改进绩效,包括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帮助员工提升能力。设计合适的奖励机制来鼓励员工的优秀表现,奖励可以是金钱奖励、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等,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重视团队的整体绩效,并鼓励知识分享和合作,促进整体业绩的提升。定期审查和改进绩效管理体系,确保其符合组织需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使员工能够不断提升技能和知识,适应变化的工作环境和要求。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时间和持续地努力,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组织文化的体现。通过这些方法,帮助事业单位建立起更加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提升整体绩效水平。

实施科学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实施科学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需要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策略。首先,制定清晰的组织目标和绩效指标,指标应与事业单位的使命、愿景和战略规划相一致。确保指标是具体、可衡量的,并能够反映组织整体的绩效。将预算和绩效管理紧密关联起来,预算不仅是资金分配,还应该反映组织目标和绩效指标,确保预算分配与实现绩效目标之间有明确的关系。确定绩效考核的标准和方法,可以采用KPIs(关键绩效指标)、OKRs(目标和关键结果)等方法。标准需要能够量化、可衡量且公平,以便衡量员工和團队的绩效。其次,建立奖励机制来激励员工达成或超越绩效目标,可以是金钱奖励、晋升机会、荣誉奖励等多种形式,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实施定期的绩效评估和反馈机制,使员工能够了解自己的表现,并获得指导和支持以改进绩效。反馈应该是双向的,让员工和管理层都能互相了解对方的期望和问题。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让员工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适应变化的工作环境,提高绩效。最后,建立监控机制,定期评估整体绩效管理体系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绩效管理策略和方法。建立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和文化,鼓励员工的创新、合作和分享,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团队凝聚力。实施科学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需要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实现预算业务风险管理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并实现预算业务风险管理,是确保事业单位稳健运作的重要步骤。建立详细的预算执行计划,确保预算的有效实施。明确资金使用计划、支出安排和时间表,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设立有效的财务监控系统,定期监测资金流动情况,确保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通过财务报告、审计、内部控制等手段来实现。进行全面风险识别和评估,特别是与预算执行相关的风险。考虑到预算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资金浪费、不当使用等,制定应对策略。设立内部审查程序,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帮助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防止财务风险的进一步扩大。提高预算执行结果的信息透明度,让利益相关者了解预算使用情况。同时,加强内部沟通,确保各个部门对预算执行政策和流程的理解和遵守。针对可能出现的预算执行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建立学习型机制,通过对过往预算执行经验的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预算执行管理策略和方法。通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升员工对预算执行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让员工更加注重预算执行细节,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和预算业务风险管理,事业单位可以更有效地运用资源,降低财务风险,确保预算的有效实施,更好地实现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在构建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时,转变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科学的预算绩效体系和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是关键步骤。通过转变管理方式,赋予绩效更灵活、精准的特性,与整体战略更贴合。科学的预算绩效体系确保预算与绩效目标紧密结合,促进组织发展。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确保预算有效落地。步骤相辅相成,共同构建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激发员工潜力、促进团队合作,并为持续改进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邑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事业单位评估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评估依据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