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门年
2024-03-07项宏
项宏
刚进腊月,母亲就打来电话,追问我哪天回家过年,说,如今你爸身体不好,行动不便,今年由你“拜门年”,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必须撑起家里的“门户”。
我说:“离过年还有二十多天呢,我这整天忙得脚跟都不沾地,怎么就急着过年了?”母亲说:“那是你们城里没年味,咱们老家这家家户户早就把年鱼、咸鸭、腊肉晒上了,性急的人家年猪都杀了,你不信问问回家早的人,现在一进村口就能闻到年味。”母亲最后下了死命令,要求我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赶回老家,吃年夜饭,正月初一拜门年。
母命难违,赶紧处理完城里的事,赶在腊月二十八回家。
一进村口,果然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这年味弥漫在空气中,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熟悉、温暖,一张口就能把这温暖吸入身体,让寒冷瞬间离去。车子刚刚停稳,母亲就拉开车门,对于我的晚归多少有点愠怒,等车后座两个孙女甜甜地喊了一声“ 奶奶”,她又立马笑逐颜开,说:“我俩宝贝孙女回来了,这年就团圆了。”父亲也从屋内高兴地蹒跚走了出来,一年多没见,父亲又老了不少,主要是腿脚行动不便。
回家比在城里更忙。早在腊月开始,母亲就开始置办年货,基本的年货也置办得差不多了,但是一清点还是少了不少。比如家里吃的荤菜够了,但是过完年后给亲戚拜年专用的荤菜还没有买齐,与拜年荤菜搭配的礼品也不合适。还有水果、蔬菜等等,今年两个宝贝孙女回来,就不能如往年一样凑合,必须买好的,还有孩子燃放的烟花,也要保证充足。采购的重任就落在我身上,我记了两页纸,母亲还在不厌其烦地交代,生怕我遗漏一项。我看着纸张上的瓜子、糖果数量很多,不解地问:“这么多糖果孩子哪能吃得完?吃多了糖果对孩子身体也不好啊。”母亲说:“两个宝贝吃的糖果我早就准备好了,这是准备正月初一用的,村里孩子不少,平时跟着父母在外打工,过年回来了,到时候都来拜门年,要给每个孩子口袋里都装满。”
母亲对拜门年很重视,不但要求我今年春节必须临时放弃城里生意赶回老家代替父亲到村庄挨家挨户拜门年,同时也准备好瓜子、糖果,让来我家拜门年的大人小孩都有满满的收获。
这几年,城里年味远没有农村年味足,乡村过了腊八就是年,但是过年的高潮还是大年三十。
刚过中午,家家户户就贴好对联,点亮彩灯,整个村庄透亮喜庆。孩子听到远近鞭炮声此起彼伏,也在院子里燃放起烟火。妻子虽然不会做饭,但是也到厨房给母亲打下手,加上大姐和小妹帮忙,不到下午五点,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就端上桌子。这让父亲也很意外,他曾经和我们开玩笑说,你妈什么都好,就是做事细而不快,即使是年夜饭,咱家也是村庄最后一个吃的。
等烧纸祭祖仪式结束后,一家人坐上桌子,满满当当十几口人,这是多年来第一次这么团圆的年夜饭。父母将早就准备的红包发给小辈,小辈也给老人准备了红包,今年给老人准备的红包也有一直单身独居的小叔一份。小叔被我们叫来一起吃年夜饭本就感动,此刻接过红包,眼角有泪,语气哽咽:“你们在外面挣钱也不容易,花钱的地方也多,还给我们钱,小叔谢谢你们了。”见我又拿了一条中华香烟给他,推辞半天,说:“这么好的烟给我抽浪费了。”父亲说:“孩子的心意就拿了吧,明天人家去你屋子拜门年,你还不给人发一支好烟?”小叔低头掩饰眼角泪花,收下香烟,站起来给父亲敬酒,父亲酒量本来就不大,如今身体不好更是滴酒不沾,但是过年了,也象征性地喝一口,喝完酒对小叔说:“老四,明天拜门年你领着小宏子,先从陆老爷子家开始,一家都不能少。”“嗯,我知道。”小叔回答。小宏子是我小名,如今我人到中年,除了父母,没有人这样称呼我。
父亲又交代我,大意是不管我在外面混得如何,但是回农村了就要有农村人的样子。拜门年是咱们这里过年最重要的风俗和传统,你爷爷一辈子,我这一辈子,没有一年落下,到你手上也不能把这传承丢了,以后咱家这门户就靠你撑了。父亲说话艰难,但还是事无巨细,将拜门年的注意事项一一叙述,要我不能出错。又要求母亲准备好明天所用的瓜子、花生、糖果、茶水、香烟、水果,只要人进门,这些东西都要供应上,特别是香烟,无论男女老少,不能遗漏一个人。
正月初一,不到早上六点,母亲就喊我起床,看我穿好衣服,塞了一个保温杯到我手上,又要我吃了几个俗称“元宝”的茶叶蛋,说这样走一圈下来不饿。父亲也早早起床,坐在火炉上,叮嘱我先去小叔家,给小叔拜门年后,和小叔一起先去村里辈分最高的陆老爷子家拜门年,然后挨家挨户,每一家都要去到,不能遗漏,看到不同年岁的人一定要按照辈分称呼,不能“青光”,青光是我们那里的一个俗语,比矫情的语意更丰富一点。
小叔已经起床,简陋的两间屋子收拾得很干净,门上贴着喜庆的对联,屋子里烧着炉火,桌子上摆了果盘,果盘里放着花生、瓜子、糖果,还有一盒打开的中华烟。见我过来,连忙说道:“来,吃瓜子、花生,抽烟,喝茶。”我说:“给小叔拜年了。我妈给我泡了茶,还没喝,烟就不抽了。”小叔硬是给我茶杯加了水,又拿出一支香烟硬塞进我手里,说:“过年就这讲究,这是规矩,自己家人也不能少。”
在小叔家待了三分钟,几个堂哥也来给小叔拜门年,这是我回来过年第一次和他们见面,相互寒暄一番。小叔看几个小辈聚齐,招呼一声,说:“咱们去陆老爷子家。”小叔在前,我们小辈在后,转过墙角,几步走到陆老爷子家,陆老爷子看到我们第一个给他家拜年,满脸欢喜,嘴里招呼我们喝茶,吃糖果,手中香烟已经递到我们面前。“陆爷爷过年好!”我们异口同声地先给陆老爷子拜年,没有去吃桌子上的瓜子、花生和糖果,但是每个人都接过陆老爷子递过来的香烟,印象中,到主人家拜门年时瓜子、花生可以不吃,但是主人家递过来的香烟必须接了,即使你不抽烟,不然会被人说不懂事,甚至说是你看不起主人家,嫌他给的烟不好。同时,主人家招呼客人的时候也需要眼疾手快,特别是敬香烟的时候,不能因为人多而少敬了一个人,这样也会让未被敬烟的客人心里不高兴,觉得你不尊重他。
在陆老爷子家停留两三分钟,陆老爷子跟我们一起去下一家拜门年。同样流程,先是客人给主人祝福拜年,然后主人给客人敬让茶水、糕点、香烟,虽然每家茶水和糕点准备得都很充足,但是客人出门之前都已填饱肚子,所以基本不去拿吃的东西,只接过香烟。客人接过香烟就要去下一家,主人也会跟随队伍,这样队伍越来越长,人越来越多,主人和客人的身份在随时转换,你去别家别家是主人,别人来你家你就是主人。拜门年规矩不少,先从长辈家开始,然后按照辈分一家家走过去,等走到相邻的人家时,你不能跳过其中一家,即使是上一年两家人闹了矛盾,今天也要像没事人一样相互去给对方拜年。说话的时候只能说吉祥话,要说“多”“上”“好”等吉祥语,不能说“少”“下”“不好”等词语。其中最重要的规矩,是必须在上午将村庄的每一家走完,过了十二点,你再去别家,主人就会不高兴了。
因为必须在一上午走完一个村庄,所以每一家只停留三五分钟。即使这样,我从早上六点多出门,一圈走完回到家,也差不多中午十一点了。孩子见我耳朵后和手指缝全是香烟,笑着说道:“爸爸变成香烟刺猬了。”妻子笑着问我:“其他牌子的香烟你也不抽,干吗接这么多啊。”未等我回答,父亲在一边说道:“这是农村拜门年的规矩,不管香烟好坏,人家敬你烟时都必须双手接过,更不能半路扔了,一是对人尊重,另外一个今天扔了东西也就是扔了福气和财气。”
妻子“哦”了一声,小声说道:“你们这规矩还挺多。刚才一下子来了好多人,一进门就说‘过年好。这批人未走,下一批又来了,爸妈讓我接待,我都不知道怎么接待好哈,让他们吃东西也不吃,喝水也不喝,我就仅仅记住不管是男女老少每一个人必须敬一支烟,大家也都很给面子,接过香烟才走。小孩子进门也都问过年好,然后才抓起桌子上的糖果,虽然他们对香烟不感兴趣,不过也都接了香烟。真是热闹、和谐、喜庆。”
要的不就是这种感觉吗?我和妻子说道:“农村人善良,但是也难免有些磕碰,只是再多的矛盾在今天这种氛围里也都自然而然地化解了。”
原来,拜门年还有这个功能,妻子似有所悟。其实,拜门年还有更深一层意义,农村多是小门小户人家,但是从父辈延续下来的“撑门户”观念根深蒂固,也就是守成之子需维持或恢复家业,撑门拄户,让家族血脉和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这拜门年的习俗,拜的是邻人的门面,守的是自家的门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