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4-03-07姜毓锋王泳钦
姜毓锋 王泳钦
[摘 要]为提高学习者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信息时代对数字技术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通过对其实现方式、应用场景以及效果评估的分析,发现数字赋能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和教学效率。然而,数字赋能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升。因此,提出了加强数字赋能工具和平台设计与开发、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和使用能力、加强数字赋能与课程内容融合等建议,以推动数字赋能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中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数字赋能;大学英语;本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4) 02-0088-04
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强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往往忽略了文化价值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数字赋能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数字赋能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体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数字赋能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些研究者主要关注信息技术在本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1]如PPT演示、音视频资料等;[2]有些学者则关注数字化场景下本土文化资源库的构建和管理;[3]还有一些学者则关注本土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的测量和评估。[4] 因此,在数字化时代,如何运用数字赋能来促进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实现更好的教育目标,成了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数字化地图、本土文化传统节日教学、本土文化影视作品欣赏与学习三个角度出发,探讨数字技术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方式、场景以及效果评估。同时,对数字技术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数字技术在本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和指导。
一、数字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赋能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利用数字技术为学生创造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空间,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知识创新和跨文化交流。数字赋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内容可定制化;[5]二是教学形式更加自由灵活;[6]三是学习场景更加多元化;[7]四是教育资源互联互通。[8]
目前,数字赋能已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工具辅助英语学习,例如网络课堂、MOOCs等;[9]二是通过构建数字化本土文化资源库,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本土文化素养提升;[10]三是基于数字化平台开展跨国合作项目,促进英语教学国际化。[11]
数字赋能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数字赋能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2]二是扩大英语教学资源的覆盖范围和质量;[13]三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本土文化素养;[14]四是有助于推进大学英语教学国际化,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15]对于数字赋能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而言,进一步加强数字技术与本土文化融合的研究和探索,将数字技术运用到本土文化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促进作用。
二、本土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本土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价值
本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现象,包括历史、语言、民俗、音乐、艺术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将本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此外,本土文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实践机会,促进英语教育国际化。
(二)本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发展越来越迅速,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项核心能力。本土文化是学习者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和媒介,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本土文化有助于消除文化隔阂,加深相互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外部文化环境,提高其成功交流的概率。
(三)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的不足之处
尽管本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但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部分学生对本土文化缺乏兴趣和了解;二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本土文化教育方法和手段;三是存在一定的教育资源和平台不足的情况。因此,在应用数字赋能推进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时,还需考虑如何有效解决和克服这些问题和不足。
三、数字赋能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数字赋能是21世纪教育的新模式,它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工具,为学生创造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空间。随着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快,大学英语教育中对本土文化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以下内容将结合数字赋能应用的实践案例,分析数字技术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探讨其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教育技术工具在数字赋能中的应用
教育技术工具是数字赋能应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虚拟实验平台、网络课堂、移动学习应用等,这些工具可以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和场景。当这些工具与本土文化教育相结合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本土文化学习資源和交互式学习环境。
以网络课堂为例,通过线上视频直播、在线讨论等方式,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转变为数字化、互动化的学习方式。同时,网络课堂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对于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而言,网络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本土文化知识和体验,同时也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
另一个例子是虚拟实验平台。利用VR/AR等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中展示本土文化、历史遗迹等,可以深入了解本土文化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感知和认知。同时,虚拟实验平台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和现象,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兴趣。
(二)建立数字化本土文化资源库
建立数字化本土文化资源库是数字赋能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通过将本土文化信息进行数字化整理和分类,构建一个全面的本土文化资源库,为跨文化交际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素材和支持。
数字化本土文化资源库可以包括多种形式的文化资料,例如图片、音频、视频、文献等,这些资料可以通过数字媒体平台进行在线存储和分享,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同时,数字化本土文化资源库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增强其创新精神和跨文化认知能力。
(三)利用数字赋能提升本土文化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本土文化课程是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具有重要影响。数字赋能应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提高本土文化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一是通过数字化宣传、推广,扩大课程覆盖范围和学生参与度。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本土文化课程的相关信息和教学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和关注。同时,数字化宣传还可以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本土文化信息,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二是通过数字赋能工具,设计交互式课程,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性。例如,利用在线讨论板块、互动投票等功能,创造一个互动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数字赋能工具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疑惑和问题。三是通过数字化考试、评估,提高本土文化课程的测量和评估效率。例如,利用在線考试平台、自动化评分系统等工具,实现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教师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教学反馈和改进建议。
数字赋能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是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思考过程。教育技术工具的应用、数字化本土文化资源库的建立、本土文化课程的数字化宣传和交互式设计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都有助于提高本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并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支持,其应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尝试和创新,以期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四、数字赋能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数字赋能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正在逐步推广,以下结合三个案例,详细说明数字赋能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实践策略。
(一)数字化本土文化地图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教师将数字文化地图纳入到课程设计中,利用Earth-地球App中的“发现-VR专区”模块,让学生感受真实场景下的本土文化,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土文化。例如课中进行有关“华山”主题的翻译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文本中所描述的场景,通过该数字化地图,学生可以在线浏览、搜索和查询华山的文化地理信息,同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了解本土文化历史、人文风景、民俗传统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围绕数字化地图中的智取华山八勇士、华山论剑、天梯等内容,展开基于数字平台的在线问答、讨论等,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共同探讨和研究本土文化。
通过使用数字化地图,学生不仅增加了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熟悉度,同时也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信息素养,非常符合数字赋能应用的原则,为学生创造了更加自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二)基于数字赋能的本土文化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和实施
针对本土文化传统节日,利用数字赋能开展特色教学活动,助力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师生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和视频制作工具,进行互动式本土文化传统节日讨论。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分享资料、参与问答和讨论等多种方式,了解本土文化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民俗风情、礼仪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教师还引入了数字赋能工具,例如虚拟现实技术、移动学习应用等,主要借助并结合本土文化传统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节)进行互动式体验,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感知和认知。整个教学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和评价,体现了数字赋能在本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三)以数字化平台支撑的本土文化影视作品欣赏与学习
利用在线影音平台,选取了多部中国电影家协会动画电影专业工作委员会推荐的本土文化影视作品,如小兵张嘎、苏东坡、西游记、神笔马良等,并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学习和欣赏。在该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观看、讨论、撰写影评等方式,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影视作品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人文情感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单元内容及电影主题用英语进行文化输出。同时,数字化平台还提供了教学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土文化影视作品的欣赏和研究中来。
通过数字化平台支撑的本土文化影视作品欣赏与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接触到本土文化的精华。同时,数字化平台还可以提供丰富的在线资源和互动式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交流。这种数字赋能应用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也提升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信息素养。
剖析以上三个案例,分别从数字化地图、本土文化传统节日教学和本土文化影视作品欣赏与学习三个角度,详细说明了数字赋能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实施策略。数字赋能具有多元化、个性化、自主化等特点,为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未来,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会进一步推动数字赋能在本土文化教学中的发展,并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支持。
五、数字赋能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中的效果评估
数字赋能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应用效果和实际效益,需要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分析,主要包括从教师参与度、学生掌握度与学习满意度,以及本土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一)教师参与度、学生掌握度与学习满意度的调查评价
为了衡量教师参与度、学生掌握度和学习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在数字化本土文化地图案例中,邀请学生填写一份有关数字化地图的使用体验和学习效果的问卷,从而评估学生对该工具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同时,邀请教师填写有关数字化地图的设计和应用情况的问卷,从而了解教师对该教学工具的使用体验和效果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可以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数字赋能在本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感受,为后续的教学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二)本土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程度的测量分析
除了对教师参与度、学生掌握度和学习满意度进行评估外,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衡量数字赋能在本土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提升程度。运用各种测试工具和指标,例如本土文化知识测试、跨文化交际能力自我评估等,进行测量和分析。在数字化本土文化影视作品欣赏案例中,邀请学生进行本土文化影视作品欣赏后的知识测试,测量其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自我评估情况,衡量学生在该方面的提升程度。通过对本土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量分析,客观评价数字赋能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和成效,同时也为后续的教学改进与完善提供了有力依据。数字技术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需要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估和分析,通过对教师参与度、学生掌握度、学习满意度,以及本土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数字赋能本土文化教育的应用效果和实际成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总之,数字技术已经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效显著。通过对相關案例和实践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数字赋能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本土文化学习;数字赋能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数字赋能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和教学效率,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本土文化教育目标。数字赋能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实际效益。
虽然数字赋能在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在数字赋能工具和平台的设计和开发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和使用能力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要加强数字赋能工具和平台的设计和开发,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实用的数字化本土文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和使用能力,为数字赋本土文化教育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加强数字赋能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注重教学实践和效果的评估,积极探索数字赋能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的新型应用模式。
数字赋能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未来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将为数字赋能本土文化教育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支持和保障,为高校培养更加优秀、全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丹阳,辜向东.信息技术辅助下英语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创新模式探究——以《多媒体与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内容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22(04).
[2]付小秋,张红玲.综合英语课程的跨文化教学设计与实施[J].外语界,2017(01).
[3]汤易.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兼论网络视听说资源库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7).
[4]廖鸿婧,李延菊.跨文化大学英语课程评估量表的构建与检验[J].外语教学,2018(01).
[5]谢幼如,邱艺,刘亚纯.人工智能赋能课堂变革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1(09).
[6]袁磊,张淑鑫,雷敏,覃颖,张文超.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机器人应用前沿[J].开放教育研究,2021(04).
[7]兰国帅,魏家财,黄春雨,张怡,贺玉婷,赵晓丽.学习元宇宙赋能教育:构筑“智能+”教育应用的新样态[J].远程教育杂志,2022(02).
[8]柯清超,刘丽丽,鲍婷婷,黄正华,张思其.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四重机制[J].中国电化教育,2023(03).
[9]周骅,杨嘉浩.突破中国慕课深度发展瓶颈的三个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21(06).
[10]肖维青,赵璧.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重构实践——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包”建设项目为例[J].外语界,2023(01).
[11]吴永和,许秋璇,颜欢,郑浩.数字化赋能未来教育开放、包容与高质量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23(03).
[12]惠良虹,程赟,李晓燕.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数字身份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0(02).
[13]孙田琳子,石福新,王子权,翁可立,谢文斌,赵阳,李婧,权文天,张丽明,林莉兰,洪叶.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20(06).
[14]汪珍.数字时代学校英语教学的生态特征及教学模式研究[J].环境工程,2021(11).
[15]华维芬.数字素养与英语自主学习研究[J].外语教学,2020(05).
(责任编辑:王义祥)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缺失及对策研究”(SJGY20220328);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基于POA的混合式师生合作评价模式和学生投入度研究”(WY2021041-C);第十一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多模态视域下大学生英语口头叙事研究”(ZGWYJYJJ11A170)。
作者简介:姜毓锋(1968—),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王泳钦(1986—),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