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管理及其完善路径

2024-03-07魏惠宇

中国经贸 2024年3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问责审计工作

魏惠宇

随着国家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财政专项资金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管理对于保障资金安全、使用合规及提高资金利用率具有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管理水平,本文将围绕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重要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管理现状展开探讨,并从加强内部控制、强化外部监督、建立信息化平台、完善问责机制等几方面入手,制定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管理的完善措施,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财政专项资金指上级人民政府根据发展战略,为本行政区域和本级人民政府拨付的资金,主要用于社会管理、公共事业发展、经济建设等方面。财政专项资金独立于一般财政预算资金,具有明确的用途和目标,需单独核算,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为避免财政专项资金被浪费、滥用,我国不断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积极开展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虽已有所成效,但依然存在些许问题。审计机构应结合工作现状探索问题所在,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确保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重要性

财政专项资金常涉及重要领域和关键项目,容易成为滥用的对象,开展资金审计工作能够及时发现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漏洞,加强内部控制,保护公共利益。且通过审计可以保证专项资金按照特定目标和要求使用,避免资金、资源浪费,同时保证资金的使用符合相关法规及政策。另外,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需评估项目执行情况,提供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客观评价,并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增加政府财政透明度,提升公众对政府财政管理的信任度。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管理现状

审计制度不健全 审计制度中应明确规定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范围、审计机构主体、审计程序、责任分工等事项。部分地区相关政策和规定不够清晰具体,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度不足,导致审计管理的执行存在模糊性,影响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管理中,监管与审计应为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实际上监管与审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管理严重不足,审计机构未能充分获取监管机构提供的资料和信息,监管机构也没有及时、全面地了解审计机构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结果。此种不完善的衔接会影响监管与审计的有效融合,阻碍财政专项资金使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效率。

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一些审计人员缺乏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观念,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职责认识不足,也未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相关内容。有些审计人员则存在业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新入职不久的审计人员,因其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没有充分融合,且不熟悉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流程和方法,导致审计质量不高。同时,个别审计人员工作中存在违规操作、泄露机密等问题,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另外,审计人员需要与政府机构、被审计单位、其他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但部分审计人员沟通及协调能力不高,审计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可能因协调不善而出现矛盾。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管理的完善措施

完善审计管理制度 明确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目标和范围,包括審计的具体内容、方法、流程、审计人员配置等,为审计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和依据。根据具体审计工作内容制定详细的审计程序,如审计计划的细节、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审核等,避免重复或遗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依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沟通协调机制、问责机制等方面,使一应事宜均能做到有章可循,且需保证所有管理制度落地,以免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积极引进先进审计技术 引进先进审计技术能够增强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但应用相关技术时应确保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合规性,并做好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目前应用效果较为突出的新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一是大数据分析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数据挖掘和模型建立,分析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中的异常情况、趋势和规律,帮助审计人员快速发现问题和风险。二是远程审计技术。通过远程访问和数据共享平台,使审计人员不再受限于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以更便捷的方式获取被审计对象的数据和信息,提高审计效率。三是风险评估技术。引入风险评估技术,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和分析,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四是区块链技术。建立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实现资金流向和使用记录的可追溯和验证,提高审计管理的透明度和防篡改能力。五是云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审计数据的云端存储和处理,通过云端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操作。

加强内部控制 审计机构应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项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覆盖财政专项资金的各个方面,包括资金拨付、使用、核算等环节,划分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保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通过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违规操作。同时,建立健全的审批流程,各项业务活动均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强化审批流程的管理可以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控和把关,避免未经授权的操作。审计机构需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岗位,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问题及风险,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另外,完善信息沟通机制,提升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效率,以便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各部门审计工作的进展,合理规划后续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时间上的消耗。若要全面提升内控效率,还应融入奖惩机制,对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员给予奖励和表彰,而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员,则要按照规章制度予以处罚,激励审计人员自觉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

强化外部监督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通过定期巡查和审计的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规使用。引入社会监督力量,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融合社会力量增加资金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防止违规违纪的发生。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审计结果。增加公众对专项资金的了解和信任,或制定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公众对不正当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行为进行举报,加大惩处力度。另外,媒体是强化外部监督的重要力量,由媒体报道和曝光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结果,能够利用公众关注度和舆论压力,促使相关部门重视问题、高效解决问题。

建立信息化平台 信息化平台可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人为错误、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为审计工作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审计机构应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财政专项资金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整理,通过数据采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减少人为操作和错误。同时引入数据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财政专项资金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异常情况,为审计工作提供更准确、全面的参考依据。开发智能审计软件,实现自动化审计和数据分析,利用智能化软件系统自动审核财政专项资金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提高审计准确性和效率。另外,审计机构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确保信息化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采取加密技术、防火墙等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保障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信息、结果的安全。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力保障。审计机构应根据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通过人才培养计划,系统地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定期组织专业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进行授课,为审计人员提供最新的审计理论、方法和技术培训,使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审计机构还应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补充和壮大审计人才队伍。强化团队协作意识,鼓励审计人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开展交流和研讨活动,分享工作经验和最佳实践,通过交流和研讨,促进审计人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推动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

完善问责机制 明确问责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银行等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问责机制覆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各个方面,不留死角。制定详细的问责程序,包括问责启动、调查、处理和反馈等环节,保证问责程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使问责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应严格按照问责程序进行责任追究,形成有效的威慑力。完善问责机制不应是一时的行为,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定期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进行审计和检查,不断改进和完善问责机制,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合理利用审计结果 审计结果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相关部门应根据审计结果,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质量。同时,审计结果能够明确问题和隐患的存在,被审计单位需根据审计结果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问题的彻底解决。另外,审计结果可以为今后的专项资金管理提供宝贵经验,审计机构应认真总结和分析审计结果,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审计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因此,审计机构应重视审计结果的利用,深入分析审计结果,并将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反馈中体现发现的问题、建议和改进措施等。

综上所述,通过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管理及其完善路径的研究发現,加强财政资金审计管理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保障资金安全,还能确保资金用于规定的项目和领域,提高资金利用率。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地区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管理中存在审计技术落后、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管理效率低下。若要解决上述问题,审计机构应积极引进先进审计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强化外部监督、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全面提高审计机构效能。

(作者单位:右玉县审计局)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问责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让事故问责生威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