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成效实证研究
——以浙江警察学院创新实验班为例
2024-03-06陈东杰韩一士
陈东杰 韩一士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各个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1)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发展经济科技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世界各国都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了积极探索。20世纪20年代,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首先推出了荣誉教育,专门为高水平的优秀拔尖本科生实施个性化教育。(2)参见沈蓓绯:《荣誉学院: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教探索》2010年第4期。50年代,荣誉教育开始慢慢由私立高校推向公立高校,并且形成了荣誉教育的专业组织——全国高校荣誉教育理事会。荣誉教育为美国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称之为“优资教育”,优资生有明确的课程培养目标和专业的优资教师支持,并享受最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只有少数优秀的中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接受精英教育。日本于二十一世纪初陆续推出“21世纪COE计划”和“全球COE计划”,通过创建卓越的国际性教育研究基地来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一流人才。(3)参见李金烁:《日本“COE计划”阶段演变的特点及启示》,《中国高校科技》2019年第4期。韩国在1999年和2013年先后推出“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和“21世纪智慧韩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4)参见赵俊芳、崔鸣哲:《21世纪智慧韩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大学研究生院的硕博研究生中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特殊领域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在地方院校培养能够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带来就业岗位的应用型创业人才。
世界各国都形成了一套适应本国国情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且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可以看出,高等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了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形成并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着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国内高校相继实施各类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设立荣誉学院、创新实验班等形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公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新公安人才的主阵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广西警察学院等多所公安院校相继开设创新实验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浙江警察学院于2019年启动校系两级创新实验班建设,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创新实验班,依托学院的“新公科”专业平台,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实行“1+N”“通识+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更加忠诚可靠、更加专业敬业、更加融通复合”的新公安人才。
目前,公安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经验总结居多,从学生角度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成效的实证研究不多。本文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探讨学校创新实验班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介绍校级创新实验班的实施路径,运用实证方法分析其培养成效并提出优化路径,探索公安院校“新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国内其他应用型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改进提供借鉴。
一、创新实验班的创设背景
(一)中国式现代化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09年,国家为回应“钱学森之问”,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计算机五个基础学科领域培育21世纪杰出科学家,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0所顶尖高校试点建设一批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通过选鉴结合的方式探索拔尖创新学生动态选拔方式,探索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改革。2010年起,教育部又先后会同多个部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法治人才”“卓越农林人才”“卓越医生”“卓越教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等系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教育部门和行业部门协同推进、高校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合作,探索联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新机制。2019年教育部联合多部委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正式全面启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进一步拓展范围、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创新模式,形成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标准、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二)公安工作现代化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公安工作现代化通过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体现实战化特点的现代警务体系,提升数字化时代警务的整体智治水平,实现更高水平的效能警务。(5)参见金诚:《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内涵、 逻辑及实践范式——以浙江的探索为例》,《公安学研究》2023年第5期。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2015年,公安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符合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6)《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2016年1月24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官网,https://app.mps.gov.cn/gdnps/pc/content.jsp?id=7435556。2023年7月31日访问。这一人才培养定位。当前,犯罪形态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叠加,公安实战能力已经从能打善拼的传统能力向科技素养、统筹指挥、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转型。(7)金诚:《基于“新公科”理念的公安实战化教学新体系构建》,《公安教育》2023年第5期。公安院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剑的使命,是公安机关专业人才的教育供给侧。为适应公安工作现代化要求,公安院校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融合公安学与公安技术学,推动专业之间深度融通,与文科、理工科专业交叉融合。(8)参加余湘青、代东旭、缪华栋:《“新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方向与路径选择——公安工作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综述》,《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成立创新实验班,加强公安创新教育,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精准对接公安改革发展需求侧,培养科技素养高、法治意识强、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警务人才,是匹配公安工作现代化对创新人才需求的探索实践。
(三)浙江警察学院人才培养改革的需求
近年来,浙江警察学院的生源质量逐年提高,高考成绩列全省前20%的新生人数在当年入学总人数的占比已经从32.6%提高到93.8%。对于学院的常规教学,优秀的学生存在“吃不饱”的现象,需要提高学习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接受系统的创新教育。同时,要在教育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意味着性格不同、兴趣各异、潜力不一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能够获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个性化的创新能力培养环境。成立创新实验班,提高创新教育系统性建设水平,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也将有助于发现、肯定和培育不同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
二、创新实验班“1+N”“通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国内高校纷纷开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形成了许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体上已经分为“荣誉学院”“专业院系”“校级育人平台”三种主体主导下的“强选拔—封闭特区式培养”“强选拔—半开放式双重培养”“弱选拔—开放闯关式培养”三种选拔与培养类型。(9)参见陆一、史静寰、何雪冰:《封闭与开放之间:中国特色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体系与特征研究》,《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
在管理机制上,根据主导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学校单独设立的与其他二级学院平级的荣誉学院,该类学院一般以培养博且专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例如,清华大学的新雅书院实施文理相长、通专融合、混合住宿、自择专业的“书院制”培养模式;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采用混合班的设置,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专业培养相结合的“2+2”“通识+专业”培养模式。(10)参见邹晓东、李铭霞、陆国栋等:《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二是专业院系开设的各类创新实验班,该类创新实验班一般以培养在某一领域专而精的专业型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例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依托船舶动力学科特色和行业优势,采用以本—研贯通式为主的培养方案,以“重数理、强基础、创新型、国际化”为培养理念,开设“船舶动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11)谭晓京:《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动力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增刊。三是学校团委或教务处主导的校级育人平台,如复旦大学教务处开展的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
在选拔机制上,主要分为“强选拔”和“弱选拔”两种模式。“强选拔”模式通常以优中选优的考试,全方位识别学生,选拔优秀学生加入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弱选拔”模式不设置很高的选拔门槛,一边培养一边遴选创新人才。“弱选拔”模式一般要求高校的生源质量整体较高,对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也比较有限。大部分高校都采取“强选拔”模式。
在培养机制上,主要分为“封闭特区式”“半开放式”“闯关式”三类。第一类是封闭特区式培养,设立成建制的班级,由荣誉学院或二级学院直接管理,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都在该班级内。例如,华南农业大学依托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的优势学科专业开设的各类“丁颖创新班”,直接通过高考招生择优录取,成建制开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12)参见马启彬、林轩东、王少奎等:《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丁颖创新班”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23年第9期。第二类是半开放式的双重培养,学校成立的荣誉学院(创新实验班)与专业院系共同培养学生,分别承担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培养,一般学生在低年级的通识培养由荣誉学院(创新实验班)负责,进入高年级阶段则由专业院系培养。例如,电子科技大学实施的“成电英才计划”,由英才学院与专业学院联合共建,采取“2+2”培养模式,前两年学生在英才学院进行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后两年学生同时进入专业学院,任选理工科类专业和导师,开展个性化培养。(13)参见方曼、张进、虞红芳:《“成电英才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20期。第三类是开放式的课程培养,针对全校学生施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过构建开放的平台促使学生自己“冒尖”,如暨南大学的“5A卓越引领计划”。
(二)公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自2014年起,先后成立“学生网络安全特警队”“网络舆情引导学警先锋队”等12个学警先锋队,尝试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18年开设单独成建制的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实验班,以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系统攻防”和“电子数据取证”两大能力,使学有所好、学有专长、学有余力的学生加速成长、脱颖而出,成为拔尖创新、精于实战的公安专业人才。广西警察学院自2020年起,秉承培养卓越人才的理念,按照“强基创新,重点培养,开拓视野,卓尔不群”的培养目标,先后成立了法学卓越班、侦查学卓越班和治安学卓越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和科研水平,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忠诚可靠、智勇双全,能适应现代警务改革的卓越人才。(14)文燕:《卓越人才培养中的警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以广西警察学院为例》,《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浙江警察学院于2015年成立了治安学实验班,在治安学专业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改革。
(三)浙江警察学院“新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随着“公安大脑”建设和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推进,公安工作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不仅需要精通某一领域的专业警务人才,而且亟需一大批更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警务人才。公安院校之前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是基于二级学院的专业性创新实验班,旨在培养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长”的创新警务人才,不能满足现代警务模式对复合型创新警务人才的需求。
浙江警察学院提出的“新公科”专业平台以创新融合的公安学、公安技术学学科专业体系为基础,通过“专业整合、课程融合、虚实结合、持续改进”等改革措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满足现代警务模式和高素质警务人才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15)金诚:《面向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公安教育》2021年第9期。创新实验班是学校开展“新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学校借鉴国内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结合学校行业办学实际,采用“强选拔—半开放式”模式,实施“1+N”“通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校系两级创新实验班。学校层面由教务处主导,开设1个校级“新公科”创新实验班(公安技术方向和公安学方向),实行“通识+创新”两阶段、个性化培养,旨在培养“更加忠诚可靠、更加专业敬业、更加融通复合”的新公安人才;系部层面依托系部的专业优势,先后开设毒品防控技术人才培养实验班、国际刑警与警务联络方向创新实验班、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人才培养实验班等N个专业性实验班,旨在培养精通某一领域的创新警务人才。
三、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浙江警察学院校级创新实验班依托学校“新公科”专业平台,由教务处、教学系部、学生工作处共同负责创新实验班建设,采取“住宿书院制”“双班主任制”和“创新导师制”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实行“通识+创新”培养机制,构建符合公安院校实际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级创新实验班的培养路线和支撑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新公科”创新实验班的培养路线和支撑体系
(一)人才选拔机制
创新实验班设立严格的人才选拔制度。新生入学后,学校举行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会暨创新实验班选拔动员会,通过往届学生的创新成果展示和创新实验班介绍,激发学生报名参加创新实验班的热情。学校对自愿报名的新生进行资格审查,确定面试学生名单,组织专家进行面试,结合高考成绩、面试表现和专业特长,按照“自愿、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最终分别选拔出30名左右综合素质优秀、具有一定特长和较强创新精神的学生组成公安技术方向和公安学方向创新实验班。“优中选优”的二次遴选制度,保证了选拔质量,把具有较强的求知探索意识和创新潜质的学生选出来。
(二)“通识+创新”培养机制
创新实验班采用“通识+创新”培养机制,开展课程教学。一年级以“通识必修”课程为主,学校聘请校内外优质师资,新设与公安工作相关的人文素养、科技创新、创新思维等方面通识课程,拓展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领导力。二年级开始,学校依托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开设网络安全、公安科技应用、无人机管控、网络舆情应对等方向的“创新选修”课程群,通过专业课程融合,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创新导师制
学校依托校内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研究院、“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毒品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和数学建模竞赛团队、网络攻防竞赛团队、电子取证竞赛团队、生命科学竞赛团队、机器人竞赛团队、法律竞赛团队等金牌创新竞赛团队,建立创新导师库,选聘科研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沟通能力强、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佳的教师进入创新导师库。创新实验班学生在二年级开始创新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创新导师,进入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创新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力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创新竞赛团队、早进教师科研团队,开展创新实践训练,参与科研项目。通过科教融合和赛教融合,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学术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住宿书院制
创新实验班创设于2019级,采用虚拟区队建制,以原专业为主,不统一住宿,平时的教学管理由所在系部负责。从2022级开始,创新实验班实行“书院制”管理模式,创新实验班学生在校四年混合住宿,一年级成实体建制,单独组建区队,二年级区队建制由实转虚,学生回原专业区队,同时开始专业学习。通过“书院制”住宿,增加专业交叉和思想碰撞,促进专业融合和知识复合,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效。
(五)双班主任制
创新实验班设置双班主任管理机制。由公共基础部选聘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学业指导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学业指导、政策解读、创新导师互选、创新成果统计、学习反馈等工作;由学生工作处选派学管干部担任日常管理班主任,负责学生日常的警务化管理、综合素质评价、奖惩和思想教育等育人工作。双班主任管理机制有效衔接教学系部和学生工作处,畅通学生与学校的交流渠道,提升创新实验班服务学生的效率。
四、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的成效评价
浙江警察学院校级创新实验班自2019年开设以来,经过不断探索和改革,已开展了5届,总计培养295名学生,其中第一届学生已毕业。为准确把握校级创新实验班开展以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情况,探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校级创新实验班开展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浙江警察学院创新人才培养问卷。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个人基本情况的调查;第二部分是学生学习投入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包括学生学习投入、课外活动参与、创新及批判性思维、学习效能与目标等情况,采用四分量表,均为正向计分题,即得分越高表示学生在各变量及各维度表现效果越好;第三部分是针对校级创新实验班开展情况的调查(创新实验班学生填写),包括创新导师制度、课程学习、科创实践、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等情况,部分问题采用四分量表,均为正向计分题。
选取浙江警察学院2019级校级创新实验班以及非创新实验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抽样调查,为了调查数据对比的有效性,非创新实验班学生从满足2019级校级创新实验班选拔条件的学生中随机选取。通过问卷星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创新实验班50份,其他区队50份),回收问卷86份(其中创新实验班45份,其他区队41份),回收率为 86%(其中创新实验班90%,其他区队82%),有效问卷为86份,样本有效率为100%。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问卷对被调查学生的区队成绩排名和学生干部经历做了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相比非创新实验班学生,创新实验班学生相对优秀。在学习成绩方面,创新实验班有55.56%的学生成绩排名在区队的前10%,40%的学生成绩排名在区队的10%至40%,只有4.44%的学生成绩排名在区队的后60%,而非创新实验班学生成绩排名分布则相对均匀。在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方面,创新实验班学生大多有相关经历,占比为86.67%,而非创新实验班只有31.71%的学生有担任学生干部经历。
表1 被调查学生个人基本情况统计表
(二)创新实验班和非创新实验班学生的差异分析
问卷从学习投入、课外活动参与、创新及批判性思维、学习效能与目标等四个维度调查了创新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通过统计四个维度的平均值(M),并进行假设检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均值相等检验的p值均小于0.005,在统计学上认为应该拒绝原假设,即创新实验班跟非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存在明显差异,差异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创新实验班与非创新实验班的差异分析
1.创新实验班学生学习投入度高于非创新实验班学生。在学习投入维度上,创新实验班和非创新实验班的平均值均大于理论平均值(M=2.5),创新实验班的平均值(M=2.98)显著高于非创新实验班的平均值(M=2.78),创新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更高。结合具体选项分析,创新实验班在选项“完成作业或课堂讨论时,能综合不同课程或学科的看法和观点”的得分最高(M=3.24),说明创新实验班学生从专业融合的“通识+创新”教育模式中受益,更体现跨专业融通能力。非创新实验班在选项“去图书馆或自习室学习”的得分最高(M=3.17),说明其认为去图书馆或自习室学习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在选项“上课前都会提前预习和完成所有作业”“在课堂上就某一研究主题做有预先准备的报告”“开展网络自主学习(慕课、专题学习网站等)”“在完成一篇论文或项目时会从不同来源整合观点或信息(如中国知网、SCI和SSCI数据库、百度学术等)”“在完成作业或课堂讨论时,能综合不同课程或学科的看法和观点”上,创新实验班的得分比非创新实验班高0.3以上,说明创新实验班学生比非创新实验班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跨专业融通复合能力。
2.创新实验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兴趣高于非创新实验班学生。在课外活动参与维度上,创新实验班的平均值(M=2.49)显著高于非创新实验班的平均值(M=1.98),创新实验班学生更有兴趣参加课外活动。结合具体选项分析,创新实验班在选项“去听感兴趣的学术报告或讲座”“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学科竞赛”“承担或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的得分比非创新实验班高0.6以上,说明创新实验班的创新导师制和科创实践的宣传动员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使创新实验班学生更重视学术活动和科创实践。非创新实验班在选项“参加文体活动(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等)”中的得分最高,说明更倾向于参加文体活动,对参加学术活动和科创训练的积极性不高。在选项“发表学术论文”和“申报专利”中,创新实验班和非创新实验班学生的得分均低于2,学生在这两方面的成果匮乏。
3.创新实验班学生的创新及批判性思维强于非创新实验班学生。在创新及批判性思维维度上,创新实验班的平均值(M=3.27)显著高于非创新实验班的平均值(M=2.88),创新实验班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及批判性思维。结合具体选项分析,创新实验班学生在“会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会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主动发现问题”“喜欢探究事物发生的原因”“面对较复杂的问题,会从不同角度思考”“会对书本知识提出质疑,并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会检查自己在一个主题或问题上的观点的优势与不足”“会试图更好地从别人的观点上看问题,尝试理解某人的观点”“学习改变你理解一个问题或观点的方法”等选项中得分都在3分以上,较为平均,均高于非创新实验班学生,说明创新实验班学生从学校专门为其开设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与方法”等创新教育课程中受益,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更强。非创新实验班学生在选项“会对书本知识提出质疑,并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中的得分(M=2.61)远低于创新实验班学生的得分(M=3.18),说明非创新实验班学生质疑权威的精神较弱,批判性思维不如创新实验班学生。
4.创新实验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目标高于非创新实验班学生。在学习效能和目标维度上,创新实验班的平均值(M=3.33)高于非创新实验班的平均值(M=3.02),创新实验班学生具有更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更强的学习目标。结合具体选项分析,创新实验班学生在“相信自己可以掌握课程中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相信自己可以想到如何去完成最困难的课程作业”“如果自己尝试的话,相信自己甚至可以去做最难的工作”“只要自己不放弃,几乎可以做大学里所有的工作”“即使任务很困难,可以试着去做”“要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这对自己来说很重要”“在大学里的目标之一是学习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在大学里的目标之一是掌握很多新的技能”“完全理解课堂内容,这对自己来说很重要”“提高技能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等选项中得分都在3.2分以上,较为平均,均高于非创新实验班。创新实验班学生更具有自信心,更重视提高自己的技能,表明他们对自我提升和成长有较高的期望。非创新实验班学生也重视提高自己的技能,但在选项“如果自己尝试的话,相信自己甚至可以去做最难的工作”得分最低(M=2.88),说明他们对于自身成长具有一定的期许,但对能否达到要求不太自信。
(三)创新实验班开展情况调查
1.创新导师制实施情况分析。通过对创新实验班创新导师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统计,发现学生对于创新导师制的整体评价较高(M=2.93)。具体从数据折线图(图2)可以看出,创新实验班学生普遍认为学校为其配备了高水平创新导师(M=3.38),且创新导师能够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定期给予指导,对学业帮助较大。但学生深度参与创新导师的研究课题或项目的评价相对较低(M=2.62)。
图2 创新导师制实施测量平均分
2.“通识+创新”课程教学情况分析。通过对创新实验班“通识+创新”课程教学情况的调查统计,发现学生对于“通识+创新”课程教学的整体认可度较高(M=3.42)。具体从数据折线图(图3)可以看出,创新实验班学生对课程授课老师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认为授课教师认真负责且注重启发引导;课程具有前沿性、创新性、挑战性和融合性,能够开阔学科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相比之下,选项“课程设置合理”得分相对较低(M=3.22),有11.11%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符合自己的期望,进一步访谈得知是因为创新实验班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跨度大,对于课程设置的期待有所不同。
图3 “通识+创新”课程教学测量平均分
3.科创训练开展情况分析。通过对创新实验班科创训练开展情况的调查统计,发现学生对于科创训练的整体满意度较高(M=3.51)。创新实验班学生普遍认为,在创新导师的指导下,进入学校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和金牌创新竞赛团队,相比其他同学,有更多学校创新训练和培训信息的来源,有更多参与本专业甚至跨专业科创活动的机会,取得了更多的科创成果,对学习有较大帮助。
4.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情况分析。通过对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情况的调查统计,发现学生对于创新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满意度较高(M=3.49)。创新实验班学生普遍认为,创新实验班的学习经历使他们拓宽了公安工作的视野,提高了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增强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了跨学科知识融通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强化了撰写论文和调研报告的学术能力。
5.人才培养成果情况统计分析。通过对2019级毕业生取得的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创新实验班学生取得优秀成果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学生。创新实验班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竞赛、学术论文发表、知识产权申报等创新创业活动取得的创新创业平均分是其他学生平均分的2.5倍。其中主持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项,占2019级立项项目总数的40%;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62项,其中国家级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26项,人均获奖数量是其他学生的6.1倍。创新实验班3名学生获得校级“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占2019级获得荣誉称号学生的42.9%;8名学生获评省级优秀毕业生,占2019级省级优秀毕业生的22.2%。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校级创新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学习投入、课外活动参与、创新及批判性思维、学习自我效能和目标等方面创新实验班学生都优于非创新实验班学生,取得成果也明显高于非创新实验班学生。这得益于学校为创新实验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条件。
有形的条件包括教育设施、教学与管理体制、科创平台等。学校为创新实验班配备了最强的师资团队、最新的课程、最好的实验条件,集中全校优势资源搭建一个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让学生优先接受创新教育,提早参加科研训练。有形的环境产生优势累积效应,使创新实验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从而取得更好的创新成果。
无形的条件是指创新实验班的学习氛围。创新实验班“优中选优”的选拔机制让优秀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形成人才聚集效应。优秀学生之间的切磋、探讨和争辩,充满合作与竞争和鼓励冒尖的气氛带来正反馈和知识外溢效应,激发学生创造力。荣誉学员称号也激励创新实验班学生设立更高的学习目标,提高自我效能,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学习收获。作为一个优势资源集中的创新平台,它是有形的,但有形的环境条件也存在强烈的心理暗示:作为创新实验班的一员,享受了优质资源,就该比非创新实验班学生做得更好,还不能比其他创新实验班学生做得差。这样的身份认同在客观上营造了一种追求卓越的氛围,促进了优秀学生的共生效应。创新实验班学生在有形与无形相辅相成的学习环境中,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实现了个性化的发展,自然取得了更为突出的成果。
五、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
校级创新实验班的实施和探索已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创新实验班学生取得的创新成果80%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公安实战紧密结合的成果,实现了专业复合、学科融通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并且通过与其他区队学生的组队合作,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提升了非创新实验班学生的科创积极性,2019级全体学生取得的创新成果大幅增加,人均成果数量分别是2018级和2017级学生的2.62倍和2.73倍。创新实验班成为“新公科”人才培养的试验田,也获得了其他公安院校的认可和效仿。但在调查和研究总结过程中,发现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战化教学、创新导师制、制度保障等方面还有优化空间。
(一)升级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培养成效
在问卷调查中,53.3%的学生认为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是创新实验班学习的阻碍因素之一。2019级仅设立一个创新实验班,不分公安学方向与公安技术方向,旨在促进学科交融,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培养方案偏公安技术方向,对于希望专研公安学方向的学生受益不大,71.1%的学生认为需要分成公安技术方向班和公安学方向班。2019级创新实验班采用虚拟区队建制,虽然具有较大的制度灵活性,但在学生交流、跨专业融合、团队协作等方面稍显弱势,62.2%的学生认为应该有实体建制的创新班区队。
浙江警察学院从2022级开始设置公安学方向和公安技术方向2个创新实验班,优化培养方案,分别在公安学和公安技术学科基础上,开展学科融合。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通过选拔进入相应的实验班。并且从2022级开始探索“书院制”管理模式,创新实验班学生在校四年混合住宿,实行虚实结合的建队机制,一年级单独组建实体区队,二年级由实转虚,学生回原专业区队。逐步探索四年一贯制的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促进专业融合和知识复合,提升学生跨学科、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优化创新课程设置,增强育人目标
课堂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课程内容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基本单元”。(16)李北群:《行业特色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探索》,《江苏高教》 2022年第4期。创新实验班增大选修课程所占比重,鼓励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课程学习方案。在对创新实验班学生的调查中,44.4%和31.1%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和课程内容粗浅是他们在创新实验班学习面临的阻碍因素,53.3%和62.2%的学生认为课程学习的灵活性和课程的优化是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进一步访谈得知,创新实验班学生选修了多个创新课程群的课程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但广泛的涉猎面使得部分学生未能在一个方向深入学习,并且把自己置于繁重的课程学习当中。在创新实验班的课程中,缺少论文写作、专利发明等相关课程,创新实验班学生在科创能力养成与成果获取等方面,与同级非创新实验班学生相比,整体上有一定优势,但不明显。在问卷调查中,创新实验班在课外活动参与方面的平均值为M=2.49,低于理论平均值(M=2.5),科创活动参与度不高,73.3%的学生没有参与过学术论文的发表,84.4%的学生没有申请过专利,33.3%的学生没有主持或实际参与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
浙江警察学院应根据几届创新实验班学生的选课及评价情况,调整创新验班通识必修课程和创新选修课程体系,淘汰一部分选课人数较少、教学层次较浅的“水课”,设置符合创新能力和融通复合能力培养需求的“金课”。一是要增设科研方法、论文写作、创新发明等通识类必修课程,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厚实学生开展科研训练的基础。二是要持续更新学科前沿性课程,把教师的科研成果和专业前沿动态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科教融合,提升课程的难度和深度,拓宽学术视野,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厚植学生发展潜力。三是要深化课程的学科交叉性,进一步通过专业整合,课程融合,打破专业壁垒,淡化学科界限,聚焦数字警务、毒品防控、无人机管控、“警务+融媒体”等方向,形成具有特色的交叉专业课程群,将多学科交叉思维渗透入课程和教学实践中,促使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复合,加深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拓宽自身知识面。四是要强化教学师资,一方面增强现有创新课程授课教师的胜任力,通过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要持续挖掘校内优秀教师资源,加入到创新实验班的教学中,提高创新实验班的教学水平。五是要加强课程的实战性,充分利用校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资源,邀请公安实战单位和行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家、行家、骨干、能手”共同授课,提升课程与公安实战的贴合度。
(三)坚持实战化教学改革,强化实战能力
实战化教学是有效达成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公安创新人才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后,需要通过实战来强化自身的能力。目前创新实验班着重于科创训练,相比非创新实验班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训练机会,但实习仍然采用学校标准化的专业实习。在问卷调查中,有55.6%的学生认为外出调研学习机会少是创新实验班学习的阻碍因素之一,有57.8%的学生认为开展实习岗位个性化定制是创新实验班可以改进的地方之一。
在实战化教学上,创新实验班一方面应依托学校构建的“厅校局共建、战斗力标准、数字化赋能、一体化育人”的“1+6+N”的公安实战化教学新体系,深化“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专业实习小学期制。(17)参见金诚:《基于“新公科”理念的公安实战化教学新体系构建》,《公安教育》2023年第5期。对接校局合作单位,深化协同育人,根据创新实验班学生的专业和个人意愿,个性化定制实习岗位,利用暑期等假期到科信、网安、情指等专业对口的岗位实习,通过实习基地优质的实战资源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另一方面应依托校企合作单位,开展校企协作育人,组织学生到公安行业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调研实习,学习前沿技术在行业内的开发应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推进创新导师制度,提升育人成果
创新实验班实施创新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创新导师,开展个性化培养,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创新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问卷调查显示,有37.8%的学生未深度参与过创新导师的研究课题,有31.1%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频率低是创新实验班学习的阻碍因素之一,只有42.2%的学生认为创新导师制是创新实验班学习的助力因素之一,有40%的学生认为增加创新导师指导次数和优化指导内容是创新实验班可以改进之处。进一步访谈得知,不少学生对于导师存在畏惧心理,不敢主动联系导师,也不敢主动参与到导师的科研中;创新导师认为指导的学生课程任务繁重,学业压力大,并且不少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学习以外的任务多,与导师交流次数少,导师难以开展科创指导。
创新导师是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关键,导师指导的认真与否直接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创新导师制需要持续完善。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持续导师的职责,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基础不同,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业指导和科创训练。二是要利用学校11个高水平创新团队的优势,开展团队导师的合作指导,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科创训练机会。三是要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学术沙龙、项目分享会等科研交流活动,加强创新导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助推学生深入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四是要完善校外导师机制,探索双导师制,引入公安实战单位和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家能手共同担任创新导师,指导学生的科创训练。五是要明确创新导师工作量,规定指导学生的次数,并计入教学工作量,进一步激发创新导师的指导热情,提升育人成效。
(五)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助力学习热情
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是创新实验班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学生能力提升的保障,但目前只有24.4%的学生认为创新实验班的激励保障机制是学习的助力因素之一,创新实验班应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一是要规范动态调整机制,细化进入与退出创新实验班的条件。综合考察创新实验班学生,不适合继续在创新实验班学习的学生须退出创新实验班,回到原专业区队学习;大一综合素质测评排名前列且取得一定创新创业成果的学生,可申请进入创新实验,保持创新实验班学生群体的活力和竞争力。二是要完善课程学分折抵方案,学校需统筹各专业通识必修课程和公安基础必修课,明确折抵条件,打破学科界限和专业界限,让学生灵活地选择创新课程进行修读,释放课业压力,增加科创训练的时间,加强创新研究。三是要完善荣誉学员授予办法,强化创新成果导向。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创新创业成果突出的,可授予“浙江警察学院创新实验班荣誉学员”称号,营造追求创新、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挑战性,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四是要提升学生奖励比例,体现优生优奖。奖学金、三好学生、入党推荐等评奖评优中,评选比例适当向创新实验班倾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浙江警察学院将持续优化创新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犯罪形态新变化、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新期待、公安队伍建设新要求,为公安队伍培养出“更加忠诚可靠、更加专业敬业、更加融通复合”的新公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