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以“产业区位因素”单元为例

2024-03-06

地理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区位课程标准教材

童 颜

(四川省成都市航天中学校, 四川 成都 610100)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方面,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设计应该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强调对知识进行有逻辑地整合。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单元教学,让学生建构完整的地理必备知识体系,将地理知识转化为整体性、结构性的系统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林培英教授指出,如果单元教学设计者希望通过单元教学达到知识重组的目的,需要从知识本身出发建立教学线索。在以知识为主线的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重组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总目标和总设计建立清晰的逻辑关系。

一、理论依据

地理单元教学设计需要基于新课程标准,依据地理教材内容,结合学情分析建构单元教学模块。通常以单元主题串联起单元目标设计、单元评价设计和单元教学过程设计。对于地理系统知识的学习,还需要结合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来确定单元地理必备知识,培养地理关键能力,从而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基于必备知识的单元教学操作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必备知识的单元教学操作路径

二、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本文以人教版必修《地理2》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为例,呈现基于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的单元教学设计。

1.单元确定

单元的确定要依据新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以及教材内容。根据《中学地理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确定单元类型并进行划分。“产业区位及发展”单元为内容单元,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单元,如图2所示。

图2 “产业区位及发展”可划分的内容单元

本文以教材自然单元“产业区位因素”为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本章内容将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大单元进行教学。三大产业的区位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区别。

2.单元必备知识

单元教学设计以单元作为教学组织基本形式,在单元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梳理地理必备知识,建构地理知识结构,获得整体性知识。在教材“产业区位因素”这一章节内容中,教材提供的文字内容及案例非常丰富,学生需要在运用教材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或乡土案例,基于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建构和归纳,并通过表格或者思维导图完成初步的知识建构。例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节内容的知识建构如图3所示。

图3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建构

高中学科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高中地理学科必备知识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过程、地理联系和人地关系等方面。基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本文将地理必备知识进一步概括为地理特征、地理联系和地理过程三大方面。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产业区位因素”单元必备知识归纳如表1所示。

表1 “产业区位因素”单元必备知识

3.单元教学目标

“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教学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区位因素。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从两个方面对本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分解,根据学生情况设定不同水平的学业质量标准,根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设计每一节内容的素养目标,如表2所示。

表2 “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教学目标

4.单元教学评价

(1)单元教学评价类型及形式

单元教学评价是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对学生单元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教学活动调整的一种形式。根据评价功能和评价时间的不同,评价类型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在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单元思维结构水平的评价,通过学生对产业区位因素分析所达到的水平,判定学生思维结构是单点结构还是多点结构,是否建立关联结构,甚至形成拓展抽象结构。

(2)单元教学评价思路设计

“产业区位因素”单元通过以“茶”为主题的情境将三大产业融合,对比分析三大产业区位因素,从而整体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评价。具体评价思路如图4所示。

图4 “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教学评价设计思路

5.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1)单元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根据“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教学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本单元的总体教学思路如图5所示。

图5 “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教学总体教学思路

(2)单元教学活动课时内容设计

进行单元教学活动设计前,要分析单元内容课程标准要求、本单元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重难点及单元知识结构,并结合学情分析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三大产业教学活动设计如表3、表4、表5所示。

表3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表4 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表5 “服务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6.教学反思

“产业区位因素”这一章节内容较多,教材上提供的案例情境及图文资料也比较丰富,便于学生通过教材自主学习本章内容。在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以“茶”为主题融合三大产业。在新课教学中利用乡土情境作为主线,以“一境到底”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身边的生活生产情境学习地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及应用地理知识,这要求所选取的情境具备典型性,且对教师深入挖掘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经典案例,结合乡土情境进行教学评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单元必备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思考及建议

1.注重单元必备知识整合,进行单元知识逻辑建构

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单元主题或单元核心大概念,从而整合单元的必备知识,将地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知识重组,确定合理的知识组织逻辑。地理单元教学可以基于地理核心大概念,进行知识的拓展、联系、深入,从而组织单元知识主线教学;也可以基于地理问题探究,针对某个地理问题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组织教学;也可以基于地理实践,对某一个实践主题进行地理知识的整合甚至跨学科的知识融合教学。

2.研究教材活动及案例情境,参考各版本教材进行创新改进

新课程标准强调基于情境的问题式教学和实践教学,地理教材融入了大量的活动及案例情境。例如,教材中实践活动类的情境会提供较为详细的活动步骤,资料分析类的案例情境会提供足够的图文资料,并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具有探究性、阶梯性、开放性的系列问题。将不同版本地理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可丰富地理教学资源。在单元教学案例情境的选取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使用。

3.关注地理实践教学

地理必备知识的学习需要结合地理实践来进行,通过实践学习地理知识、应用地理知识。地理实验探究及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地理思维能力。各版本教材都设置了相关的地理实践活动,如“产业区位因素”章节的地理实践活动设置如表6所示。教师可参考教材活动将地理实践教学融入单元教学中,甚至可以设置以地理实践为主题的单元教学。

表6 “产业区位因素”单元实践活动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地理学习的现代化,同时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在人教版服务业的学习中,教材设置了学生活动“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上海版在教材实践活动中提出利用三维GIS、Meteoinfo软件、AR寻星、3D探索等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学习过程,促进学生面向未来,促进地理学习的扩展和深入。

4.关注真实情境的设计和应用

单元教学设计需要在真实的情境教学中整合必备知识,系统地设计单元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教材的活动及案例情境、乡土案例情境、高考试题中经典试题情境、时事新闻中产生的新情境等进行教学。情境的选择要体现典型性、探究性、思维性和真实性,让学生去解决真实的地理问题,同时适当地融入创新性,解决开放性的地理问题。

戴娜·劳尔在《真实的学习经历》提出“真实的学习经历”应具备四大要素,即真实的情境、真实的内容、真实的参与、真实的观众。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进入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现实世界中,完成相应的挑战性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及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区位课程标准教材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蒙元京畿区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