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环渤海大湾区建设的理论逻辑和动力机制
2024-03-04崔宝敏马兆雯
崔宝敏,马兆雯
(山东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济南 250014)
一、引 言
大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者相连的若干海湾、港湾、临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其以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为最主要特征,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1]。由湾区衍生而来的一种独特经济形态被称为“湾区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湾区经济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增长极[2]。综合国内外湾区实际发展情况,结合本国国情与当今时代背景,我国正式提出建设环渤海大湾区的创新构想。
(一)构建环渤海大湾区的时代背景
当今时代,经济发展进入全球化进程,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趋频繁,构建开放的经济格局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大湾区的构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开放的渠道,打开了本国的门户,搭建了与世界各国沟通的桥梁。同时,湾区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深化对外开放的关键力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性作用。2022年《世界城市五百强》报告显示,世界排名前10的城市中有7个城市属于湾区,施罗德(Schroders)发布的《2023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也显示,2023年全球30个最佳城市大多分布在湾区,可见全球已进入湾区时代。
从全球视野来看,世界顶级城市群大多分布在湾区。美国的纽约湾区是世界金融的核心枢纽,也是当今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还是联合国总部大楼的所在地。纽约湾区坐拥全球7家特大银行中的6家,2900多所世界金融、证券和保险公司,是世界金融的心脏。美国的旧金山湾区则以科技发达而著称,拥有举世闻名的硅谷和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20所著名大学,全美的尖端人才都聚集在这里,也由此创建了谷歌、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其总部也设立在此。日本的东京湾区如今已经是人口多达4400万的全球最大都市圈,聚集了日本全国1/3人口、2/3经济总量和3/4工业产值,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群和国际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商贸中心、消费中心,其湾区港口群年吞吐货物量超过5亿t[3]。得益于大湾区独特的结构特性及发展优势,美国、日本凭借其湾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成功跻身全球经济发展前列。
从国内视野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规划,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而湾区经济正是扩大对外开放、推进陆海空一体化发展的枢纽经济。过去的10年间,我国先后完成了国内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大湾区、北部湾大湾区)的建设。其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和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4];杭州大湾区也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规划,成为整个浙江举全省之力重点建设的目标。目前的环渤海大湾区正处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黄金期。发展湾区经济、构建环渤海大湾区是环渤海城市群主动对接国家政策、适应新时代背景的重大举措。
(二)环渤海大湾区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因其地理位置和传统产业特色明显、人口和区域经济群规模庞大等独特优势,在我国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规划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综观环渤海地区发展历史进程,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专员)联席会(1986年)、“环渤海经济圈”(1992年)等会议和概念的提出,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及周边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区域[5]。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双轮驱动下,北京、天津及周边城市群的关系日益紧密,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以及“环渤海综合经济圈”(2010年)逐渐形成,环渤海地区大多数城市开始进入合作发展阶段[6]。随着辽港集团与山东省港口集团签署《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务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辽宁与山东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带动环渤海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重要支撑。如今的环渤海区域涵盖三省两直辖市,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冀经济体、山东半岛经济区为基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经济体,担负着我国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的重要战略任务。
为持续推动环渤海区域深度发展,2011年至2015年期间,国家针对各省各地精准施策。首先,针对山东半岛城市带,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先后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期,辽东半岛腹地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举措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与此同时,国家部署建设河北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两个新区,深化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2015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落地实施,初步形成围绕京津冀城市群,辐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经济带,横向蔓延的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格局。2018年,中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正式成立,山东作为环渤海大湾区的一个重要支点,正凭借其强劲的新旧动能转换势能催动着环渤海大湾区的建设不断朝国家战略决策层面推进。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题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文章,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形成紧密联系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另一方面要形成能够带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动力引擎。而早在2018年,国务院就区域发展发表了新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北京、天津作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进一步辐射整个环渤海地区。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可以超前谋划和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环渤海大湾区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在已提交东盟秘书处核准书的国家之间生效。同年2月1日,中日韩东北亚三国正式建立自贸关系。RCEP的正式生效以及中日韩首次建立自贸关系为环渤海湾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有助于深层次推进建立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核心、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城市群为两翼的多层次区域发展框架[7]。2022年两会期间,时任天津市十四届政协副主席的李文海提交了《关于积极推动环渤海湾区建设的提案》,指出环渤海湾区已经初步构建了领先发展的空间格局,但仍然需要更完备的湾区经济发展战略,国家的关注点再一次聚焦到环渤海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
尽管发展环渤海大湾区的呼声如此之高,但关于环渤海大湾区的学术研究成果却尚未成形。鉴于此,本文将环渤海大湾区与国际国内五个湾区进行对比,总结归纳世界一流湾区及国内两大湾区的成功实践经验,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基础,以湾区经济带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为指引,在详细分析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整个环渤海城市群基本现状的基础上,阐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协同发展的理论逻辑,探寻建设环渤海大湾区的动力机制,以期加快推动其建设步伐,增强其融合发展水平。
二、构建环渤海大湾区的理论逻辑
环渤海大湾区的构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主流的观点认为,环渤海区域一直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区域平衡和对外开放中发挥着创新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加强陆海空统筹,湾区经济作为统筹陆海空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角度,加快构建环渤海大湾区,推动环渤海大湾区经济发展,形成北有环渤海大湾区、中有杭州大湾区、南有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8],打造中国陆海空统筹的新形态,其理论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构建环渤海大湾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以人为本”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导向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都是我国新时代的主要目标任务。面对新的战略机遇,必须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宽新空间、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动能,推动传统经济活动向更高质、更有效、更持续的方向发展。将环渤海大湾区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其理论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构建环渤海大湾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重大研判:“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处于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湾区经济也已发展为创建现代经济体系和区域经济深化的新型动力源,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和经济增长潜力的环渤海大湾区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具体而言,环渤海大湾区位于东北亚经济带核心区域,有漫长的渤海、黄海海岸线,海洋资源、区位优势突出,港口星罗棋布,有天津、大连、青岛等大型开放港口,并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科技、旅游、经济资源,沿海分布着众多的城市,产业和人口集聚,具备形成特大区域经济圈所必需的发展条件和增长潜力。此外,由于环渤海大湾区为我国覆盖范围最广的湾区,因而其拥有广阔的内需和外需市场,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充分挖掘内需,实现以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发展目标[9]。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环渤海大湾区的经济总值达到1.42万亿美元,拥有62家福布斯500强企业,经济总量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5。因此,构建拥有扎实经济体量基础的环渤海大湾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构建环渤海大湾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一方面,构建环渤海大湾区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培养高技能劳动力。环渤海区域内有两个全球前100的高校,分布着近30所国内外知名高校、超70家科研机构,同时包含北京、天津两个超级国际大都市,仅北京一市就拥有如小米、美团等近百家国内知名科技巨头,具有深厚的科创实力。构建环渤海大湾区,有助于整合区域内高校及科研机构,在不断提升环渤海大湾区科技实力及经济实力的基础上率先突破卡脖子领域,从而加速提高区域内企业协同创新效率。另一方面,构建环渤海大湾区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协同融合。环渤海区域内本身具有梯度合理的产业链,成立湾区更进一步打破了原有的产业布局与“各自为营”的生产模式,在空间上实现了更大规模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化了产业的空间布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打通产业链的各个堵点和节点,完善并升级产业链。环渤海大湾区是我国产业链最重要的节点地区之一,其基础工业、制造业等众多产业在全球产业链条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构建环渤海大湾区是破解南北地区经济失衡的战略重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发展的“不平衡”则首要体现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017年4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同志在山东视察时提出,中国经济走势分化已经从东西差距演变为南北差距。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面临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的压力,北方经济增速逐步回落,南方经济转型升级态势良好,使得南北差距进一步增大[10]。破解南北地区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基于此,建设具有辐射效应的湾区经济已成为必须要快速推动的战略规划。
第一,环渤海大湾区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作用。环渤海大湾区覆盖范围延伸到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辖五省(区)二市;其总面积为112万km2,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2%;人口为2.6亿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20%;共有城市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1/4,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13个[11],其中所包含的北京、天津、大连、济南等均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从而使得整个环渤海区域的经济体量足以媲美长三角区域及珠三角区域,有利于促进北中南经济均衡发展。构建环渤海大湾区使得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协同层级和空间范围上得到深化和提升,不仅可以通过北京及天津的资源外溢来促进华北、东北地区经济结构优化,达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及北方城市转型升级的目的,还可以完善环渤海大湾区的产业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及城市群规划,促进资源科学配置,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大连、济南等北方城市接连被南方城市所超越,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时大连、济南的位次加速下滑,这固然有区域经济专业化分工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究其根本是北方城市市场化短板所致[12]。构建环渤海大湾区,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功经验,在政策的倾斜与支持下有助于深化推动南北方地区人才交流合作,更新北方地区保守的思想观念,缩小南北方市场化差距,有效推进北方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推动北方经济振兴,最根本的是重塑信心。打造环渤海大湾区,使更多的资源和政策向环渤海经济圈更多的城市扩散,凝聚更多的人气,有助于推动“投资过山海关”,让更多的投资者敢于在北方投资、乐于在北方投资,从而促进北方地区推动市场化改革。
综上,构建环渤海大湾区有助于缓解南北地区经济失衡发展的局面,更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跨越新阶段。
三、环渤海大湾区发展的动力机制
世界银行的调研数据显示,全球经济约60%的贡献率来自世界各大湾区,由此而产生的经济辐射作用即湾区经济效益,是世界各国建设大湾区的核心目的。研究湾区经济不同演进时期的动力机制,对于探寻环渤海大湾区发展的动力引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湾区发展的一般特征,结合曹允春[13]、伍凤兰等[14]、冯叔君[15]的研究,在系统动力学的基础上,可以将环渤海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总结为以下三种:基础性动力、内生性动力及外生性动力[13]。本研究建立环渤海大湾区演进的“三力模型”来揭示其不同时期的演进动力,如图1所示。图中箭头的粗细表示动力源在环渤海大湾区演进阶段所起的作用强度大小。在环渤海大湾区的起步阶段,其主导作用动力为基础性动力,外生性动力的作用程度较低,暂时还未形成内生性动力;在发展阶段,主导作用动力为内生性动力,基础性动力作用在不断减弱,外生性动力不断增强,但仍弱于基础性动力;在成熟阶段,基础性动力持续减弱,外生性动力不断增强,此时,外生性动力已经强于基础性动力。
(一)基础性动力
基础性动力,顾名思义,是推动湾区发展的基础源泉,也是建设湾区所必须具有的物质条件,一般来源于湾区基础设施资源的驱动力,对湾区经济的起步及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14]。具体表现为湾区及周边的港口群、发达的交通路网、码头的吞吐量水平、成熟的物流基础设施等。环渤海大湾区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利于抢占湾区发展的制高点,推动湾区持续深入发展。环渤海大湾区的基础性动力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优势明显。在环渤海经济圈长达5800 km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大连、天津、青岛等60多个大小港口,坐拥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密集的港口群。其中年吞吐量超过亿吨的就有天津、青岛、大连、秦皇岛4个港口,以日照、烟台、唐山、黄骅、营口、丹东为代表的颇具发展潜力的港口更是多达十几个。自北向南,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六大港口一字排开,并且都能独当一面。除此之外,大湾区拥有数量极多的海洋资源,天然具有发展海洋产业的优势。首先,湾区内分布着各类深水港口,临港工业极其发达;其次,湾区沿岸的城市,如大连、烟台等人文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可以深入打造休闲经济[16];最后,湾区兼备陆海空优势,交通网络发达,可以兼顾海上港口及陆上腹地开发,进一步拓宽发展领域。环渤海大湾区优势资源的差异性、互补性较为明显,为资源优化配置与产业联动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2)区位优势明显。环渤海地区处于日渐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对外交往的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向南,它连接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向东,它直接对接日本和韩国;向西,是我国京津冀区域及发展优越的中部城市群。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发展。作为中国北方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具备良好的基础,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组合优势尤为突出,同时环渤海地区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洋经济”和“大陆经济”的链接枢纽。
(3)工业基础雄厚。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城市带是中国最早建设的工业基地,目前仍然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重化工业、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产业在全国仍保持着优势地位。此外,环渤海大湾区内还分布着我国三个赫赫有名的工业区,即京津唐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及鲁北工业区。这三大工业区工业发达,产业齐全,经济辐射范围十分广泛。
综上,环渤海大湾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雄厚,基础性动力充足,在环渤海大湾区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关键性主导作用。
(二)内生性动力
内生性动力来源于湾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自发的内在力量。一般情况下,在事物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在事物内部会产生能够推动事物运动的力量。湾区经济的内生性动力就是指产生于湾区内部、作用于湾区发展进程中的力量,如市场集中、范围经济、分工经济、市场网络服务的改进、交易工具的创新等都构成湾区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从“圈层经济”的角度来看,大湾区是聚集要素和资源的区域,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较为完善的市场制度、各种专业化的市场分工。环渤海大湾区的内生性动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市场规模庞大,产业梯度分工合理。环渤海大湾区具有突出的地理优势,湾区内拥有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大连等经济发达城市,其港口发展历时多年,港口腹地的市场发展也颇具规模,区域内内需市场庞大,涉及产业众多。湾区内所拥有的市场规模足以促使分工专业化和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及科研成本,具有巨大的市场性内生动力。同时,环渤海大湾区各城市带通过合理定位各地区产业结构,形成专业化的分工体系,在不同城市之间的错位发展中寻求市场融合,实现更高级更细致的产业梯度转移。此外,环渤海大湾区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强化区域协调机制建设,持续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拥有完善的创新体制机制。大湾区各城市经济带始终坚持市场主导的产业模式,内生性动力充足,在环渤海大湾区的发展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劳动力要素充足,人口红利进一步发展为人才红利。环渤海大湾区涉及城市广泛,区域面积及区域内人口均优于世界三大湾区及粤港澳大湾区。湾区内拥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优秀科教资源,吸引了众多人才集聚,同时依托于顶尖大学进行高端人才的持续培养,为提升后期进入社会的劳动力资源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将人口红利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人才红利,进一步提升区域内科研和生产能力,提升了经济内聚力,助推湾区经济发展。
(三)外生性动力
外生性动力,也称为外源性动力,指外部推动力量对湾区产生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政府及外部环境有意识地对湾区经济发展进行的规划与调控,主要包含政府行为和竞争环境两个方面[17],具体表现在政府政策的指引、国内国际市场的变动、外部竞争等。在湾区发展的成熟阶段,外源性因子影响程度不断加深,辅助内生性动力共同推动湾区经济的发展。环渤海地区始终是区域政策密集区,前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后有雄安新区和滨海新区的战略支持,山东的蓝色半岛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区战略以及辽宁的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等也在持续蓬勃发展。在国家及政府的支持下,环渤海大湾区的外生性动力源源不断地为湾区发展注入力量。
(1)自环渤海经济圈进入公众讨论视野之初,其腹地区域便一直是区域政策密集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战略为例,其将作为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与极具港口优势的天津和极具资源优势的河北进行创新性结合,力图促进分别隶属于不同行政区的各城市群之间加强合作,进而实现跨行政区的协同、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作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已经实施9年,一方面天津滨海新区及河北雄安新区的建设成功疏解了北京非首都功能,另一方面国家及政府对京津冀城市群及周边省份的经济联动与发展都给予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17]。
(2)作为环渤海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山东半岛,其政策类外生性动力充足。首先,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18]。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九大核心区总投资约为1.4万亿元,蓝色经济区对全省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19]进一步为环渤海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引擎动力。其次,党的十九大以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也正式成为国家战略,政府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谋划提出了14条政策措施[20]。比如,在产业集群培育方面,评价结果居于前10位的,省财政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在创新载体建设方面,从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中安排2亿元支持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坚克难。基于此,2021年全年105个“雁阵形”产业集群规模达到了5.7万亿元,154家领军企业总产值突破2.1万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显著成效,[21]为山东省乃至整个环渤海大湾区的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3)辽东半岛城市群在环渤海大湾区的发展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进入21世纪,党中央为推动东北地区工业复兴与发展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目前,振兴战略所确定的社会保障试点、增值税转型、豁免企业历史欠税、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各项措施已付诸实施[22]。2021年9月,国务院批复《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使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优化辽宁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辽宁乃至东北全面振兴的新突破。2018年和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东北考察并做出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谋篇布局、指明方向。东北三省实施发展规划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取得可喜成绩,为辽宁省乃至整个环渤海大湾区的工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环渤海大湾区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环渤海大湾区建设拥有理论逻辑的支持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引擎,但是其发展程度与粤港澳大湾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更无法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提并论。对于环渤海大湾区而言,以高效发挥其优势特征为基础,同时对标世界三大湾区及国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和杭州湾大湾区,直面发展的现实困境,才是推动环渤海大湾区发展提质增效的最优策略。为此,从区域面积、社会人口、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等方面将环渤海大湾区与国际三大湾区和国内两大湾区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
(一)湾区内部发展不平衡
环渤海大湾区的核心发展区域一直是京津冀地区,而北京又是京津冀地区的核心。作为中国的首都及世界一线大城市,北京具有丰富的经济、社会、医疗、教育、旅游等资源,但是当大量非首都功能集于一身时,就会导致北京对周边经济社会资源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从而导致京津冀乃至整个湾区内部区域发展不协调。此外,观察表1可知,总的来说,环渤海大湾区的人口、面积、经济总量等与这五大湾区相比并非处于劣势状态,但为何环渤海大湾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究其根本原因是环渤海大湾区内部各城市群的发展极为不平衡,优势产业一般分布在北京、天津、青岛等国际大都市中,湾区内的其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远不及此,仅北京一市就包揽了湾区内90%的福布斯500强企业和全部两个全球前100高校。虽然湾区内其他城市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具备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不平衡问题突出仍然是困扰湾区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产业结构同构性严重
湾区产业同构性强,区域之间的产业关联少,区域内产业链有些许残缺。以环渤海地区的核心京津冀为例,其各自确定的支柱产业大体雷同。如北京的支柱产业是汽车、电子、建材,天津的支柱产业是机械装备、电子新技术、化工、冶金,河北的支柱产业也是化工(医药)、机械(汽车)、电子、冶金、建材。此外,在环渤海大湾区漫长的海岸线上有着我国许多重要的港口,得益于环渤海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众多港口的吞吐量都处在全国前列,而大量港口的聚集很容易导致恶意的竞争。这种区域性的产业结构雷同现象及大量的同类港口聚集严重破坏了环渤海经济的互补性,阻碍了区内经济的扩散与关联,影响了区域产业链的形成以及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交通路网不够完善
环渤海大湾区内交通网络不够发达,不论是与世界三大湾区还是与国内两大湾区相比,环渤海大湾区的交通状况都不甚乐观。环渤海大湾区建设发展中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难题。众所周知,在烟台和大连之间横亘着一个渤海海峡,地图上两地直线距离仅有150 km,但由于两地隔海相望,需要经陆地绕行或者坐船才能直达。但是采取绕行的方式,必须绕道将近2000 km,为直线距离的10多倍,而坐船通行也要花费将近七八个小时,尤其是船行格外受天气影响,不确定因素众多。因而渤海海峡不仅在地理上阻隔了两个相距不远的城市,在经济意义上更是阻碍了两大物流强省之间的经贸合作[23]。目前,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的跨海隧道仍处于建设之中,跨海难题仍亟待解决,打造立体高效的交通路网及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是环渤海大湾区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
(四)第三产业占比过低
由表1可知,环渤海大湾区仍处于工业经济时期,其服务业占比过低[24]。比较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产业结构是否完善。环渤海城市带的第三产业占比平均不到一半,但世界三大湾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均在80%以上。环渤海大湾区整体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区域协调能力较低,要达到比肩于世界级大湾区的地位还需要一定的努力。
(五)现代教育水平亟须提高
环渤海大湾区内虽然拥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但是与国际和国内五大湾区相比仍有一些差距。由表1可知,在六个大湾区中,环渤海大湾区内全球前100高校数量最少。高等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研创新能力,这就意味着环渤海大湾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环渤海大湾区整体还缺乏区域发展的开拓意识和创新思维。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与国际和国内五大湾区相比,环渤海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应采取有效措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为加快推动环渤海大湾区的构建,应立足于环渤海地区发展实际,从产业结构、交通建设等方面逐一攻破。
第一,健全与完善各区域内协调发展机制。推动环渤海地区全域协同发展,首要任务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一方面,将河北、雄安新区、天津分别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接地和重要承接地;另一方面,环渤海大湾区的其他地区也可以依据自身的禀赋资源,推动北京相关企业分部或高校分校区落户本地,这样既可缓解北京拥堵情况,又可为本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5]。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经济同构占比。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源及产业的合理配置。为解决湾区内产业同构问题,要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政策,同时加强区域内产业间的合作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依据环渤海大湾区对接于国际大湾区的建设目标,其重要发展方向应为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内产业合作与深化应以科技创新为前提,淘汰落后产业,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力点[26]。同时各行政区应精准结合自身地理条件及经济、人文、科教等情况,科学明确发展方向,培养自己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第三,打破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交通瓶颈,推动“路桥经济”发展。要实现环渤海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应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首先,要大力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尽快连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其次,加快建设环渤海铁路、公路通道,构筑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力图实现京津冀的三小时经济圈与环渤海的六小时经济圈[27]。最后,优化整个环渤海大湾区的多种交通资源,让航空、铁路、公路与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其功能最大化,逐步实现环渤海大湾区区域内资源共享及一体化的现代化交通路网。
第四,依托创新经济,将科创放在首要位置。在持续推动环渤海大湾区建设过程中,要将创新经济作为着力点,设立创新区域,强化科技创新。一方面,各地应依托本区域内有效资源建立相关企业,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来优化配置各类创新性资源。与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借助其科研力量,推动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真正实现自身的创新型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政府要出台鼓励创新的相关政策法规,对积极进行改革创新的企业实行减免税收等优惠,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各类创新研发,全方位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第五,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现代教育水平。环渤海区域内教育资源丰富,要通过各大高校持续地为环渤海大湾区培养输送有潜力的创新型人才,并借此抢占产业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推动环渤海大湾区内的现代教育体制改革,将湾区内的大学打造为科教创新的门户,着眼于建设国内乃至国际的一流高校。同时,政府应出台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既能吸引并留住人才,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的积极性。
目前,环渤海大湾区的建设还在持续推进过程中,只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打破行政分割,提高湾区区域经济的现代化和一体化程度,深入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湾区的经验,才能构建世界一流湾区,为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打造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