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24-03-04姬伟
姬伟
沧州大运河是我国南北地区物质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促进了沧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沧州大运河在千百年的历史中孕育出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多样的文化景观。保护和传承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能够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切实提升当地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目前,我国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人民群众的文化认知具有局限性、地方资源开发力度不强和发展模式相对单一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民众文化认知程度,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并探索各种的发展模式,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真正做好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大运河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推动民族融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运河流经的地区孕育出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河北省沧州市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也是大运河流经区域中覆盖范围最广、里程最长的地区,其地理地位举足轻重。大运河贯穿整个沧州市,孕育了大量具有极高社会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而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为深入了解大运河对沧州市变迁产生的深远影响提供了参考。同时,这些文化遗产也为今后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我们需要立足于沧州大运河的发展实际,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全面探索保护和传承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合理措施,为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保护和传承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促进当地文化遗产保护
建设大运河沧州段文化带,保护和传承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大运河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对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以往的文化遗产资源整合过程中,相关主体缺乏全面性的规划,导致其潜力和价值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因此,我们应深刻认识并积极探索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内容,以立体化和全面化的理念指导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设大运河沧州段文化带,充分挖掘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中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不但能够发掘沧州地区的人文资源优势,也可以有效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提升保护质量,全面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目前,河北省经济建设的重点方向是大力促进以文化为核心的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这也是我国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产业相比,现代旅游产业更注重挖掘旅游地的历史文化,这不但能够体现文化多样性,还能全面提升广大游客的人文素养。因此,建设大运河沧州段文化带,充分挖掘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能够全面提升游客对沧州地区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增强群众的归属感。这就需要我们在保护和传承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全面分析其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立足于整体,以全局化的眼光探究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联,真正做到以文化保护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提升当地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国家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大运河沧州段文化带的建设对提高当地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具有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大部分民众往往只关注对经济建设有直接贡献的事物,未能充分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价值。全面推进大运河沧州段文化带的建设,让沧州地区的民众切身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能够为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注入新的活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
文化认知具有局限性
现阶段,沧州地区的民众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还存在认知层面的局限性,对具体的保护理念认识不清晰。例如,大运河张家坟村段存在民众圈地盖房、向运河倾倒建筑垃圾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大运河的生态环境。此外,部分河段还出现了水体污染、河岸坍塌等问题。一些地区对大运河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拆迁、仿建和改建运河周围的古建筑,导致大运河的本真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这体现出了相关部门和部分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差异。
地方资源开发力度不足
大运河沧州段作为大运河通往北京的门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大运河流经区域中最为关键的地理节点之一。同时,作为流经区域中覆盖范围最广的地级市,沧州在维护大运河的完整性和功能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沧州大运河区域内有着诸多文化遗产,还有大量的历史人文资源等,人文特色非常显著。但沧州市的运河文化仅在河北省内小有名气,在省外的知名度较低。沧州市尽管坐拥丰富的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但并没有对其进行充分的开发。尤其是相关部门对这些文化遗产依旧采取粗放型的开发手段,不仅没有充分利用沧州市紧靠北京和天津的地理区位优势,吸引外来投资者,发展旅游产业;同时也没有学习其他运河名城的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策略,结合自身特色展示文化遗产。因此,长期以来,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依然面临资源开发力度不足的困境。
发展模式相对单一
大运河是前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传承和保护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但目前沧州地区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尽管各地市、乡镇都希望借助运河来促进自身经济的持续发展,但各部门只将目光聚焦在运河风景区规划和文化遗产聚集保护等方面,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保护、开发利用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具体表现为打造大运河历史街区、沧州仿古類建筑等,此类行为仅仅停留在对大运河浅层文化的把握,忽视了对深层文化内涵的挖掘。实际上,发展沧州大运河旅游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发展,而要想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必须充分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当地部门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只是简单地照搬其他地区的开发模式,导致沧州市运河景观呈现出“千城一面”的特点。这不但无法充分彰显出沧州大运河的文化魅力,甚至还阻碍了运河文化吸引力的提升,不利于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策略
提升民众文化认知程度
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协作,仅靠某个地区或某个部门无法单独完成,现实的复杂性要求相关地区在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兼顾好自主行为和有序的集体行为,整合各个要素,以实现对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实际,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认知程度,从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大运河决策管理机构,让每个人都能够投入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例如,决策管理机构可以从河北省文旅局、大运河保护专家群体、民间组织和沧州市公民代表中充分选取人才,从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重要性宣传的角度出发,借助多种舆论来引导当地居民全面认识对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发展的现实意义,增强人们对保护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禁止排放垃圾、过度拆迁等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负面行为,借助捡拾运河垃圾、举办“文化遗产伴我行”等主题活动来进一步强调保护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促进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挖掘地方资源
每个地区的文化遗产都具备一定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文化遗产展现出的民俗特色也各不相同。沧州大运河有着悠久的开凿历史和意蕴深刻的审美价值,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为了进一步发挥其内在的价值,必须坚持从沧州的社会实际出发,深入考量当地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资源,彰显沧州大运河的文化价值。而在具体的挖掘过程中则要避免盲目跟风,提前做好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树立整合性挖掘理念,选取具有地域民俗特色的文化遗产内容并加以科学利用,如反映沧州民众勤劳勇敢的铸造文化、享誉全国的杂技文化、尊敬贤人的尚学文化等,并在挖掘的同时加强政府部门和民间企业之间的合作,找准资源利用的切入点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真正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合理配置。
探索多种发展模式
为了进一步丰富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发展模式,一是要强化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沧州位于大运河南北段的交汇地区,在地理条件上具有区域联动的优势,可以整合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区的运河资源,实现优质资源的协同发展,形成开放统一的文化市场。二是要坚持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在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资源中,沧州大运河的河道和周边环境也是大运河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严禁污水排入运河,持续改善河流水质。在维修河道的过程中要做好周边河岸的绿化工作,让生态发展成为沧州大运河的发展常态。三是要积极培育传承人才。为有效实施文化遗产人才战略,相关部门需要积极与沧州各大高校进行合作,开设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并通过政策层面的引导,吸引更多的学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一举措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支持。还要聘请文化遗产研究專家举办学术讲座,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强化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感,通过培育高素质人才推进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大运河这条纵跨中国南北的水上通道成功地连接了五大水系,对沧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沧州地区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推动了沧州及周边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其所孕育出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对弘扬大运河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深刻意义。为了更好地彰显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我们需要全面认识其内在意蕴和保护意义,提出科学合理的传承策略,以各种的形式全力保障沧州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河北省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沧州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课题编号:2023033)。
(作者单位:沧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