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之路
2024-03-04王锦旋
王锦旋
从早期私人收藏物品的珍奇柜到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文物收藏研究机构,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属性日益凸显出来。我国的博物馆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肩负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当前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迎来新挑战。如何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内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促进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当下亟须思考解决的问题。现以中共一大纪念馆2021年新馆开放后的探索性实践项目为研究基础,尝试提出相关应对策略,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覆盖面、精细化和差异化程度,实现升级迭代和提质增效,推动博物馆实现高质量发展。
博物馆的公共性及公共文化服务
博物馆的公共性
从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脉络来看,西方博物馆的创建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埃及亚历山大港的缪斯神庙;直到17世纪80年代,具备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才出现。诞生于1682年,且于1683年向公众开放的英国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开创了将私人收藏公之于众的先河。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巴黎卢浮宫于1793年被改建为中央艺术博物馆并面向公众开放。公共性作为近代博物馆的显著特征,标志着博物馆的发展进入新时代。
从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史来看,虽然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热衷于举办书画古玩鉴赏雅集活动,但当时的活动范围局限于上层社会的私人场域,并不具备公共属性。直到1905年,张謇建立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我国才出现能够启迪民智、具有公共精神的近代博物馆。中国近代博物馆从仅供上层社会人士欣赏和文化精英研究的艺术珍藏空间发展到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文化遗产展陈空间,经历了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的重要变革。
从博物馆学语境来看,国际博物馆协会自1946年成立至今,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过8次修改,始终强调“向公众开放”。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首次将“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纳入其中,这在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博物馆学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22年,第26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通过的最新版定义中增加了关于社区参与的表述,这意味着博物馆从最初收藏展示人类文明发展见证物的缪斯神庙逐步祛魅并实现角色转换,成为融入人类福祉、美好生活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者、服务者和推动者。
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
从文化政策语境来看,201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博物馆纳入公共文化设施行列,而公共文化服务指的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由此可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以下几个范畴:以公众涉及的建筑空间观之,游客中心、展览空间、公教空间、休闲社交空间、纪念品商店等属于博物馆的公共文化设施;以公众获取信息的载体观之,宣传导览册页、融媒体产品、文创纪念品等属于博物馆的公共文化产品;以公众参与的形式观之,教育导览、讲座沙龙、非遗体验、互动戏剧、音乐会等属于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活动。
从行业规范来看,国家文物局于2022年新修订的《博物馆运行评估办法》和《博物馆运行评估标准》对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发展要求。加强对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产出与管理的评估考察,注重数字文化产品服务领域的创新发展,立足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评价博物馆,正在成为业界共识。新的评估办法和标准对一些直面公众服务和公众评价的考察指标进行了强化,成为引领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和风向标。
当前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新挑战
得益于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公民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加深、Z世代“看展式”社交兴起等原因,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公共文化空间。参观博物馆是当下最流行的生活方式之一,彼时的“门可罗雀”到如今的“一票难求”,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博物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给博物馆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
首先是阶段性需求激增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接待观众5.78亿人次,博物馆事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逛博物馆”日益成为人们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小长假和寒暑假期间,部分热门场馆出现“一票难求”现象,即大众传媒语境中的“博物馆热”,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却因为“抢”不到票落寞离去。即使“抢”到入馆资格,入馆体验也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拥挤的展厅、被人流层层包围的热门展品,导致精心制订的展览参观计划沦为在博物馆走马观花。观众无法获得深度文化体验成为当前一些大馆和大展的公众文化服务痛点。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不平衡,给博物馆工作者如何回应公众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公众文化体验的可及性带来新挑战。
其次是知识、审美水准全方位升维的观众与博物馆高品质公共文化内容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社交网络的兴起带来博物馆的知识祛魅,最初仅供文化精英阶层欣赏的高雅文化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和下沉到基層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抖音《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博物馆相关视频播放总量为513.4亿次,相当于全国博物馆一年接待观众人次的66倍。短视频类社交媒体为文物“活”起来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平台,但是线上传播如何避免过度迎合“注意力经济”,避免简单化解读、庸俗化传播、娱乐化倾向,避免陷入流量狂欢陷阱和博物馆核心价值异化,值得深思。面对知识积累、审美水准、个性化需求全方位升级的观众,博物馆如何发挥文物藏品和学术研究的支撑性作用,将细分领域专业性较强的晦涩知识转化为与公众文化心理同频共振的高品质内容产品,找到关于过去的文明与当下人类生存境遇的衔接点,以历史关照当下、连接现实、滋养心灵,输出更多高质量文化内容,是当下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新挑战。
最后是科技的快速迭代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效能提升之间的矛盾。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轮技术变革,给经济社会及其产业布局带来深刻影响,也给文化事业范畴下的博物馆行业发展带来新挑战。一方面,各大博物馆紧跟技术变革趋势,借助新兴科技手段进一步拓宽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的内涵和外延。一批资源集中的大型博物馆在本轮技术变革中率先取得建设成果,以敦煌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代表的大馆快速实现虚拟数智人项目落地,创新文博领域的智能视听融媒产品与数智化体验应用场景,成为打造文博虚拟形象IP和开拓文博文旅行业全新想象力空间的领跑者。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速迭代也进一步拉大了各级博物馆智慧化服务水平的差距,偏远地区博物馆、中小型博物馆由于藏品基础薄弱、人才资金资源配置不足、学术研究成果数智化转化能力弱,无法为公众提供紧跟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的智慧化公共文化服务。而当前大馆以科技赋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模式和经验,并不能以更低成本、更便捷高效的方式向中小馆延伸和推广,提升博物馆行业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能。
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质量的策略
“21世纪博物馆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必须认识到博物馆是为公众服务的,而其未来的成功则有赖于发现并且满足公众的需要。”随着我国博物馆从以“物”为中心到“人”为中心的逐步转型,提供以观众需求为导向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变得至关重要,这涉及博物馆的观众接待、进馆服务、展览陈列、宣传教育、媒体传播、文化创意等各项业务。中共一大纪念馆自2021年6月全新开馆以来,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创新实践,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优化提升观众体验。2024年1月,《一大纪念馆开馆》项目获上海市第十一届优秀公共关系案例(2020—2022)年度特别奖。
拓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物理边界,提升可及性和覆盖面
推动馆藏文物和陈列展览“走出”馆舍,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和覆盖面。《博物馆的系统思维:理论与实践》一书提出,博物馆可以鼓励公众分担部分职责,要求公众作出积极的创造性贡献,回应当地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甚至跨越博物馆的物理边界,将活动转移至公共空间。为发挥革命文物的协同育人作用,中共一大纪念馆策划“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活动,遴选100件革命文物藏品走进校园。该项目深入挖掘馆藏文物的历史价值,整合馆校资源,采用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学校教师合作授课的形式,让平时陈列在博物馆展厅的展品或收藏于文物库房的藏品融入学校思政课、“开学第一课”、爱心寒暑托班等多种教学情境,服务对象覆盖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等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群体,有效拓宽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2023年11月,该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公布的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示范项目。此外,中共一大纪念馆还以巡回展览的形式,将展览从博物馆展厅延伸至文化机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户外广场、红色圣地、边远地区等,为最广泛的受众提供流动公共文化服务。以“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全国巡展为例,该项目自2022年初启动迄今,与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档案馆、党建服务中心等联合举办展览超过200场,吸引300多万人参观。通过馆际合作办展,促进优质展览资源在不同文化机构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有序流动,最大程度地实现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共建共享和协同发展。
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精细化和差异化水平
保障目标观众群、青少年、特殊群体等不同类型观众的文化权益,切实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精细化、差异化水平。美国博物馆学家约翰·H.福克认为,博物馆无法仅仅通过关注博物馆的内容、观众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或其他易于观测的属性理解观众的参观体验,并概括出博物馆观众体验模型。他按照不同的参观动机将观众分为5类:探索者、促进者、体验寻求者、专业人士/爱好者、充电者。面对不同观众群的参观动机和实际需求,中共一大纪念馆创新进馆服务供给形式,塑造多元的参观体验,以回应观众对博物馆文化体验的期待。针对寻求获得更加身临其境体验的观众群,中共一大纪念馆推出《新的新青年》《青春之中国》《红夜》等原创情景党课。观众在展览中,不仅能看到一件件见证峥嵘岁月的静态文物展示,还能通过展厅内一幕幕动态演出的情景故事,获得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沉浸式党史学习体验。针对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青少年群体,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发“初心之旅”教育服务项目,为进馆的小观众提供一张包含填字、绘画、数学题的寻宝图。以此寻宝图为教学“支架”,在这个“第二课堂”中,小小探索者们与NPC展开互动,寻找答案,构建知识框架。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群体,中共一大纪念馆不仅为视障观众提供无障碍绿色通道进馆服务,还在导览过程中放缓讲述节奏,增加更多细节性描述,允许他们触摸展陈中的辅助展品,从而强化他们的听觉和触觉体验,进而保障社会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权益。针对博物馆爱好者,中共一大纪念馆采用“博物馆+戏剧”的跨界融合方式,在周公馆内推出首部实景原创互动体验剧《思南路上的枪声——向着光明前行》。在这个参与式红色文化体验项目中,每位观众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其任务完成度能直接影响剧情走向和故事结局。由此,观众完成了由单向度接受的观看者到多维度互动的共创者的角色转换。
科技赋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升级迭代和提质增效
拥抱Web3.0时代和科技革命,推進智慧博物馆建设,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数智化水平。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推动文化展馆、旅游场所、特色街区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化体验产品,让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活起来”。中共一大纪念馆主动探索博物馆数智文化体验平台建设的新范式,以科技赋能红色文化的数字传播,突破红色文化空间资源分布的地域障碍,试图打造全国首个大规模的红色纪念地串联元宇宙。“数字一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元宇宙应用场景是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的首个应用场景,入选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上海市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建设成果名单(第一批)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该项目立足于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在地性,以中共一大会址及上海612处红色遗址为基础,一方面采用数字孪生手段高精度复刻中共一大会址、博文女校与周公馆3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原生手段打造初心岛与山顶美术馆,扩增红色文化线上空间的叙事脉络,打造数字化时代讲述建党故事、彰显建党初心、诠释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殿堂。未来,观众可以通过更多渠道获取数字一大体验场景,比如一个沉浸式线下数字体验空间、一堂结合数字一大App开发的沉浸式党课等,实现红色文化体验场景从以往的单向性、分散性走向面向未来的交互性、串联性,力求提升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效能。
结论与反思
随着博物馆学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今天的博物馆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缪斯神庙,而是演变为以人为导向和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博物馆应努力拓宽文化服务和内容供给的实践路径,关注文博领域新业态新趋势,精细分解观众需求颗粒度,精准提供更有特色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应理性看待“博物馆热”现象,看到其背后依然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不同规模博物馆之间的差距、高质量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积极整合馆内外优质资源,吸引公众和社区参与,多方联动形成合力,促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提质增效,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一大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