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弱和迂回:一种温和的教育智慧
2024-03-02缪徐
缪徐
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应该逞强,还是示弱?对于犯错学生的教育,教师应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还是暗示迂回、曲径通幽?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妨从一个教学问题、一个故事说起。
浓酸、浓碱都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化学课上讲授浓酸、浓碱使用的注意事项时,我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浓酸沾到皮肤上,用大量的水冲洗之后,为何在皮肤上涂的是碱性较弱的碳酸氢钠溶液,而不是碱性很强的氢氧化钠溶液?浓碱沾到皮肤上,用大量的水冲洗之后,为何在皮肤上涂的是酸性较弱的醋酸或硼酸溶液,而不是酸性很强的盐酸或硫酸溶液?通过思考、交流,学生大多能说出其中的化学原理——酸(碱)性较弱的溶液能除去皮肤表面残留的碱(酸),且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同时还能悟出一个道理:示弱并不是真正的软弱,好多时候,示弱能达到以弱制强、以柔克刚的目的。
电视剧《特赦1959》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王陵基(功德林中军衔最高的四川籍战犯)在报纸上看到了某某人向国家捐献文物的报道,随即向杜聿明抱怨:我也向国家捐献了一大批文物,为何连个回音都没有呢?杜聿明将此事向功德林管理干部做了汇报。管理干部告诉杜聿明,王陵基所捐文物全是赝品,为了不伤其自尊,他们没有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他,建议杜聿明也不要和他直接挑明。杜聿明深感为难,他思虑再三,最终采用了这样的“转告”方式:在一次闲聊中,他对王陵基说,沈醉在军统保密局云南站做站长的时候,曾花巨款买到一批假文物,亏得血本无归。一天,王陵基偶遇沈醉,问及沈醉在云南用真钱买假货之事,沈醉一头雾水,立马否认——我对文物一窍不通,从来没有在这方面做过买卖。王陵基一怔,若有所思,似有所悟……杜聿明不愧是难得的将才,他让沈醉当了一回“背锅大侠”,也送给了王陵基一个“脑筋拐弯”的机会,迂回工作做得很好。
类似的示弱,类似的迂回,我在教育教学中也使用过。
小蒋是一名个子较矮、身材较胖、头发稀少的女生。那天,在化学课上,我发现她的眼神飘忽不定,似乎把心思放在了课桌下。我利用巡视的机会,来到她身后,发现她的课桌下有一张英语讲义,这张讲义很可能是她分神的根源。为了不影响上课,我在她的桌面上轻轻敲了几下,以示提醒。几分钟后,我察觉到她的听课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我又找机会来到她身后。果然,她在看英语讲义,还用笔在上面做了标注。这次,除了敲桌子提醒之外,我还用略带责备的口气说了一句话:“你怎么能这样呢?”没想到,这话引起了轩然大波,她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一边哭还一边申辩:“我一直在看实验、记笔记,没有开小差,缪老师冤枉我啦。”工作了近40年的我,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学生,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尴尬。我恼火,我无助。怎么办?是进还是退?是逞强还是示弱?经过短暂的思考,我选择了后者:“也许是老师的眼神不好,没看清楚,你先别哭。”在小蒋渐渐平息的哭声中,我理着烦乱的思绪、带着从未有过的憋屈上完了后半节化学课,我内心充满了挫败感。
父母离异的孩子,性格上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小蒋是来自这样的家庭吗?课后,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班主任的办公室。班主任说,小蒋的家庭是和睦的,妈妈还是我们的同行——一位小学英语教师。不幸的是,小蒋的大脑里长了肿瘤,目前还不能做开颅手术,只能服药。长期的药物治疗,损害了她的身体。对于小蒋,教过她、了解她的老师都不和她较真;对于生病的女儿,父母也是多有迁就,发现女儿的缺点,不忍心真管,更不忍心严管。是家长和老师的“宽容”,让小蒋有了“想发火就发火”的坏脾气。
得知上述情况后,我上课时的恼火和憋屈很快就烟消云散了。我对自己说:“小蒋是身患重病的学生,是弱者,没必要对她逞强;小蒋是尚未成年的学生,是孩子,在她面前示弱,不丢人!”我庆幸自己在课堂上选择了示弱。试想,如果当时我选择了逞强:出示小蒋开小差的证据——英语讲义,痛批小蒋做了错事不认错还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将其上升到做人要诚实的高度,情况会怎样?按照小蒋当时性格的暴戾程度,她可能会发出更大的哭闹声和歇斯底里的申辩声,甚至还会出现其他的出格行为——我们的教室在四楼,当时教室的门开着,小蒋的座位离门口很近……人过激时,啥都干得出,想一想,真后怕!
在为自己的示弱庆幸的同时,我也找到了迂回的策略和契机。
那天的午自习正好是我值班,巡视到小蒋身边时,我问她:“你妈妈是英语教师,对吗?”她点了点头。拿起她面前已经订正好的化学作业,我又说:“作业中出现的3处错误,都是因为上节课没有听清楚教学要点所导致的,是吧?”她又点了点头。看似闲聊的背后,是我用英语学科以及作业错误在暗示她:你今天在化学课上看英语讲义了,老师原谅你,以后的化学课得好好听哦。
从那以后,我和小蒋之间再也没有爆发过正面“冲突”。在课堂提醒、作业订正、试卷分析、问题解答等过程中,师生之間也渐渐多出了一份默契。那年中考,小蒋的化学成绩达到了班级的平均分。
逞强和直接如凄厉的北风,示弱和迂回似和煦的南风。讲示弱和迂回的故事,并不是说逞强和直接一无是处,而是想说明教育智慧的多样性。拥有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智慧,当面对教育突发事件时,我们就会多一个明智的选择。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师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