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4-03-01张硕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辽宁沈阳110300
张硕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辽宁 沈阳 1103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70例胰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CT组接受多排螺旋CT诊断,MRI组接受MRI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及不同时期的显示值进行对比,明确两种诊断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多排螺旋CT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为88.57%,敏感度为82.86%,特异性为74.29%;MRI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为91.43%,敏感度为80.00%,特异性为71.43%,两者对胰腺癌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P>0.05)。MRI组胰腺动脉期、胰腺静脉期及胰腺延迟期的显示值均明显高于CT组(P<0.05)。结论:对胰腺癌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和MRI检查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MRI在不同时期的病灶显示值高于多排螺旋CT,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诊断方法,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胰腺癌在临床较为常见,属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恶性化程度,患者预后不良,死亡风险较大[1]。胰腺是腹膜后的一个器官,通常情况下胰腺癌的发病位置十分隐匿,且胰腺癌不具有包膜,生长时表现为浸润性、侵袭性的特点,发展十分迅速,虽然很多患者确诊时病灶面积较小,但是多存在远处转移和局部扩散等情况[2]。研究表明,约85%胰腺癌患者确诊后难以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少数患者即使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3]。早期阶段胰腺癌并无明显症状,极易被患者忽视,待确诊后多发展至中晚期,通常已错失手术治疗时机,导致病情迁延,预后不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方法。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诊断以影像学手段为主,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目前应用频率较高的两种检查方法,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两种方法对胰腺炎的诊断价值也在不断提高[4]。但是目前临床关于选择何种诊断方法仍存在一定的争议[5]。基于此,本研究以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7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多排螺旋CT与MRI的诊断效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胰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35)
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穿刺病理确诊;②均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②合并严重精神意识障碍,难以配合检查;③对造影剂存在过敏反应。
1.2 方法
CT 组:诊断方法为多排螺旋CT 检查。使用仪器为Activion16排螺旋CT机,由日本东芝公司生产,进行CT扫描。操作方法:对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设置,其中螺距为0.938/1,层厚为3~5mm,层距为3~5mm,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分别为250~300mA和120kV。窗口参数分别对CT平扫和增强扫描值进行合理设置。首先,明确胰腺部位,实施平扫,肝门至胰腺钩突下段为具体扫描范围。之后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剂量为100mL,通过高压注射器进行肘静脉输注,严格控制输注速率,在注入后25~30s、65~75s、180~200s对患者胰腺动脉期、胰腺静脉期、胰腺延迟期实施增强扫描。指导患者吸气,在吸气时进行扫描,完成检查后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与平面重建。
MRI组:检查方法为MRI检查。使用仪器为Avanto1.5T超导磁共振及体部相控阵圈,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进行MRI扫描。扫描序列主要为脂肪抑制T1WI和T2WI。操作方法:对T1WI序列的扫描参数进行合理设置,其中层厚为3.6mm,重建层厚为2.5~3mm,TR/TE为4.4/1.1,翻转角为12°,重建间距为0;合理设置T2WI参数,层厚为5.5~7.0mm,层间距为1.5~2.0mm,TR为2~3个呼吸间期,TE为102ms。强化前、强化后各阶段扫描使患者在屏气过程中1次完成。在MRI系统的作用下对图像相关参数进行明确,窗宽是图像中信号强度最小与最大值的差值,窗位是其中位数。检查前常规禁食,对患者进行T1WI序列扫描,主要在增强前后胰腺动脉期(注药后25~30s)、胰腺静脉期(注药后65~75s)、胰腺延迟期(180~200s)。肝上缘至胰腺下缘为具体扫描范围。对比剂采用马根维显MRI对比剂,0.2mL/kg,严格控制注入速率,全部序列均采用轴位成像。
治疗方法:早期患者的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结合患者实际选择手术方案,部分采用选择性姑息手术,包括胆管引流术、肝管空肠吻合术等,以缓解其肿瘤负担,促进病情恢复;化疗的基础上采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在肿瘤腔体中植入放射性粒子,通过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使肿瘤缩小,降低对正常组织造成的伤害。本研究中主要以内镜超声引导下植入术及化疗为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1.3 观察指标
诊断金标准为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观察两组病灶在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的显示情况,记录三期的CT及MRI值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对胰腺癌的诊断效能对比
多排螺旋CT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为88.57%,敏感度为82.86%,特异性为74.29%;MRI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为91.43%,敏感度为80.00%,特异性为71.43%,两者对胰腺癌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对胰腺癌的诊断效能对比(n=35,n/%)
2.2 两组不同时期病灶显示值对比
MRI组胰腺动脉期、胰腺静脉期及胰腺延迟期的显示值均明显高于CT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不同时期病灶显示值对比(n=35,±s)
表3.两组不同时期病灶显示值对比(n=35,±s)
组别胰腺动脉期胰腺静脉期胰腺延迟期CT组108.65±12.84 52.31±14.75 56.72±11.34 MRI组118.68±15.72 65.57±15.62 63.67±12.51 t 2.923 3.651 2.435 P<0.05<0.05<0.05
3.讨论
胰腺癌高发且常见,属于消化系统肿瘤的一种,发病原因繁多,病情发展较快,高恶性是其主要特点,早期阶段症状不明显,患者预后不佳,多数情况下患者的5年内存活率较低,相关统计数据显示,5年内存活率仅2%~3%[6]。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且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多存在饮食不当、烟酒史、胰腺炎等情况[7]。早期阶段及时诊治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诊断金标准为病理切片检查,但是多数情况下,发病早期阶段患者并未及时接受相关检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临床诊断胰腺癌提供了更多选择。目前临床对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为超声、CT及MRI检查等[8]。该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采取根治性手术,而早期阶段及时诊断胰腺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病情进展。CT及MRI检查是目前临床对胰腺癌广泛应用的两种影像学诊断手段。
不同于传统常规CT检查方法,多排螺旋CT的检查效率更高,对各期扫描而言,只需要在腹部停留约8s便可完成检查,操作时间更短,检查效率更高。研究显示,该检查方法对肝脏、胰腺等部位的动态扫描效果理想,各期的连续性扫描有助于减少患者呼吸对检查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保证诊断准确性[9]。对胰腺癌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检查后,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增强扫描完成后,结合诊断要求实现对肿瘤位置的薄层重建,加强对层厚的控制,能够清晰显示肿瘤形态及外部轮廓。造影剂则通过高压注射器静脉推注,完成各期扫描,之后对各期强化情况展开分析,能够帮助临床医师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实际情况,对其侵犯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准确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以及周围脏器侵犯等情况[10]。重建图像则需要进行后期的进一步处理,有助于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对MRI检查的原理进行分析,主要为根据组织间氢原子和含量存在方式的差异性获取影像学结果,相较于多排螺旋CT,MRI具有无创的优势,不会产生射线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另外MRI对水分子含量变化的敏感度极高,成像参数与观察视角较为丰富[11]。随着相控线圈技术及相关软件的发展,MRI的扫描效率明显提高,可实现连续、重复性的动态扫描,层厚较薄,对胰腺癌的诊断效果明显提高。MRI可以有效识别微小病灶,了解胰腺周围血管侵犯情况、癌组织扩散情况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其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CT检查。多排螺旋CT与MRI在空间、时间分辨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实际应用中关于两者的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当使用3.0T高场强磁共振,同三维动态增强扫描序列进行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磁共振的诊断效果[12]。因为MRI与CT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效果也在不断提高。本次研究显示,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MRI组的各期病灶显示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胰腺癌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和MRI检查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MRI在不同时期的病灶显示值高于多排螺旋CT,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诊断方法,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