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扎童年沃土的科幻文学精品

2024-03-01韩笑

出版参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科幻轨道文学

韩笑

吴岩是新时期以来不断给人惊喜和期待的科幻作家,他的长篇儿童科幻小说《中国轨道号》(2020年,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将“我”的童年生活和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童年时代同构,以童年梦写中国梦,在儿童的世界再现历史的天空,以儿童的纯真反映世界的本真,透过儿童的眼睛讲述“爱的故事”,是儿童文学宏大叙事主题创作的成功之作,突破了科幻文学描绘未来的创作传统,标示着新时代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已经有了令人期待的新走向。该书出版后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3年内16次印刷近20万册。2021年获第11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022年获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2023年获第2届少儿科幻星云奖。

一、突破科幻文学描写未来的文学传统

科幻文学是未来的文学。在科幻文学长河里,有一类描绘人类对未来太空探索的星际旅行作品,受到儿童读者欢迎。吴岩的《中国轨道号》延续这类题材,讲述童年记忆里的中国载人航天故事。在《三体》《星球大战》这类太空幻想作品风靡一时并进入学校课堂的潮流下,吴岩大胆地将科幻题材拉回到了现实场景中,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

《中国轨道号》以20世纪70年代中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为背景。空军装备研究所(军装所)接受军委下达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国轨道号”项目科研任务,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们也以自己的方式融入这场伟大的事业,在父辈们的引导下,孩子们敢于探索,敢于幻想,敢于奉献,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接班人。小说将儿童个体成长与家国命运前途结合起来,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自觉——“中国人永远会在自己的轨道上飞行”,有着现实主义文学的洞察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中国轨道号》的文学力量来自现实主义的真实书写。小说再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又自强不息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预测了生物计算机、红微子探测器、太空观测站等那个年代的科技幻想,回望了童年时代的“小岩”在小学三年级一年内与“中国轨道号”有关的心路历程。小说中军装所大院的名字、大人和孩子的名字、大院的大致构造,都和作者童年生活过的那个天地相互重合,让你相信这是作者以文学方式再现自己童年生活的自叙传。然而这一切又是作者描绘的文学世界,大院、半圆楼、王府井、北京城等场景描写,不再是“小岩”眼睛里看到的,而是从作者内心深处长出来的。小说以“科幻+回忆录”的文体实验,打通了现实与未来的本质联系,在现实生活的土壤里开出了绚烂的科幻之花,让现实主义创作为科幻文学增添了新气象。

二、多维度构建科幻小说艺术的叙事空间

科幻文学本质上是小说的艺术。为了让小说给人足够的“真实感”,作者对小说结构作了巧妙设计。《中国轨道号》共四章65节,就像65场小戏组成的四幕大剧,上演了1972年北京同福夹道4号大院内,因为“中国轨道号”项目而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系列故事。作者把整个剧情放在童年“小岩”的生活记忆里,以第一人称讲述中国航天科学家忠诚、担当、敬业、奉献的故事为主要剧情,以军装所大院一群孩子的生活变化为情节主线,浸透了作者的匠心与设计,在科幻小说艺术创新上有新探索。

小说四章讲了四段童年生活故事,看似松散却有情节上的连贯性,其实是“小岩”小学三年级一年的校外生活经历。大院是人物出场的舞台,背景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也暗合“中国轨道号”项目在这一年里历经了立项、推进、攻关、完成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也是故事起、承、转、合的四大情节,作者将其设计为小说的《水系》《舱门》《飞壑》《飘灯》四章,让人联想到自然更替与社会发展有着某种微妙统一。

第一章《水系》写道:“我至今仍然记得,1972年那个乍暖还寒的初春,爸爸得到这个消息时声音中透着激动。恰恰是因为他这种不可抑制的激动,让他和妈妈的这些悄悄话,都被我这个机敏的孩子细心地听到了。”一句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在“初春”。第二章《舱门》写“7月3日,第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出现在我们的大院中,他们是即将跟王选一起奔向青海参加探险的小伙伴”。这里的“参加探险”是暑假期间部队为孩子们举办的“火星探险夏令营”。第三章《飞壑》写“有关老汪的故事,是我那个秋天最深的记忆”。第四章《飘灯》写“那个冬天,北京的天空常常阴雨绵绵,这种阴郁的天气也增加了我的惆怅”。毫无疑问,作者在每一章都巧妙地点明时间,春夏秋冬四季成为四幕大剧的内在结构,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潜在线索。

将春夏秋冬四幕大剧串联起来的,是两条平行的叙事主线:第一条以“中国轨道号”项目研制进程为主线,展现载人航天宏大的历史背景;第二条以大院一群孩子的生活为主线,展现“中国轨道号”给孩子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双线并行,各有轨迹,而交集处便是大人孩子共同生活的大院。随着情节的发展,地点也在不断转换,每一章都有不同的场景。季节更替,时空位移,万物生长,人生如梦。一切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发生,每一季都有中国科学家智造的奇迹,都有孩子们拔节生长的声音。

三、在儿童的世界里再现历史的天空

《中国轨道号》是一部纯正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儿童视角讲述童年故事。作者在书前的题记里写道:“每当我怀念过去的时候总能看到未来的影子,久而久之我终于明白,笔下的故事都只是童年的渴望……”可见,《中国轨道号》虽然是“怀念过去”之作,但用意却在“看到未来”;同时《中国轨道号》写的是作者“童年的渴望”,将童年时代沒有实现的愿景复活在小说里了。所以,作者在《后记》里说:“《中国轨道号》是一本假想的自传,是给我自己用来重温过去。”作者把那些“童年的渴望”和“未来的影子”都写进了《中国轨道号》里,表达了两种情感:一是怀念童年,再现童真,在儿童的世界中再现历史的天空,是写过去的现实;二是重温童年,描写纯真,在儿童的世界里实现童年的渴望,是写未来的科幻。现实与科幻就这样融入童年生活里,过去与未来也自然成为儿童形象的双重人格,这也与儿童形象自身蕴含的社会意义相符,儿童代表未来和希望。

小说成功塑造了小岩这个儿童形象。小岩生在军人家庭,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智慧和成熟。一方面,小岩就是小时候的吴岩(作者),作者把自己小时候的生活写在小岩身上;另一方面,小岩又不是小时候的吴岩,是作者以自己童年生活原型再造的一个文学形象,小岩是吴岩小时候的升级版。小岩不是传统意义上听话乖巧的“好孩子”形象,而被赋予了独立思考与行动的有阳刚之气的“小大人”气质。在小岩形象的塑造上,不仅满足了作者的怀旧心理,是作者对童年的告别之作,又表达了“童年的渴望”,是作者写给自己的童年史诗。

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第一章《水系》中,“我”和王选之间因为“火星探险夏令营”名额而发生的矛盾,其实是两个家庭不同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带给孩子的性格冲突。第二章《舱门》中写发生在大院里的“孩子们的战争”,实质是当时的社会矛盾在儿童世界的延伸。第三章《飞壑》写“我”与白发怪人——航天科学家老汪的故事,是一部完全可以独立成篇的“社会小说”。被爸妈称为“老汪”的航天通讯科学家,在“我”眼里“是个单纯的人”,却被社会上当作“怪人”:长相怪、脾气怪、想法怪、行为怪、身世怪,连永别人世的方式也是怪怪的。这些“怪”形象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我”来说,是无法明白的,确是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命运的缩影。

四、抵达儿童心灵的“爱的教育”

吴岩说,“爱这个宇宙、爱你的人生”是科幻写作的密钥。这也是解读《中国轨道号》的又一把钥匙。《中国轨道号》在重温童年中,真实书写了人类最美好的“爱的情感”,有一种抵达心灵的温暖和力量。

爱祖国是一切力量之源。以小岩父母和顾所长等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之所以能创造中国奇迹,源自他们对祖国母亲的爱,这种爱国之情也传递给了孩子们。爸爸给小岩介绍新来的军装所顾所长,说她“是个热爱祖国的洋博士”。顾所长在小岩家自我介绍,说自己“在德国是学生物的”,现在改行做超新型计算机的检测工作,是因为“在咱们这样的国家,大家的专业方向都要根据国家的需要随时转换”。部队机关为孩子们举办“火星探险夏令营”活动,顾所长强调,“入选的孩子一定要热爱祖国、热爱部队、热爱空军特种兵事业的人”(《水系》)。大人们的爱国心也深深感染着孩子们,王选自豪地说:“生活在咱们这个幅员辽阔的社会主义国家真是太幸福了。”周翔有一个愿望,要把首都搬到国家最中央的地方,这样“远离国境线,才能保证毛主席的安全”(《舱门》)。小说最后写军装所为冬冬举办“选墨水”仪式,冬冬“抓起了蓝黑的墨水瓶子,并把它高高举起!”“代表跟随我们的飞船进入幽暗的宇宙,在太空建立保卫和平、防止外来侵略的屏障!”(《飘灯》)“爱你的祖国”与“爱这个宇宙”在航天人的情感里是统一的。

母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母亲对小岩的爱是贯穿整部小说的重要情感线,体现出那个年代难能可贵的进步儿童教育观——尊重、平等,理解、信任,鼓励、引导,无私、奉献。妈妈总是在别人面前夸小岩,说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就像是肯定小岩对数学的热爱一样,妈妈肯定小岩所有的优点并且让这些优点继续发扬光大,让小岩逐渐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当小岩与王选因为争取“火星探险夏令营”的一个名额发生争吵时,妈妈相信小岩会协调好双方的想法做出自己的选择。当小岩因为老汪的遭遇变得极度失落时,妈妈想尽办法要把小岩从那种会浸染一生的忧郁中解脱出来。在妈妈的引导下,小岩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白了生命的價值和人生的意义。小说最后描写的场景是大年除夕晚上,“妈妈搂着我站在雪地里看灯的样子,我永远不能忘怀。我们周围,漫天飞舞的除了大雪,还有我们成功点燃的、通向另一个宇宙的光亮”。温馨甜美的母爱怀抱里有着浓郁的抒情风格和象征意义。

(作者位单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科幻轨道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基于单纯形法的TLE轨道确定
CryoSat提升轨道高度与ICESat-2同步运行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太阳轨道器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