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的华语研究及理论演进*①
2024-02-29郭熙
郭 熙
(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国家语委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2)
一、引 言
国内对海外华语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而真正多面推开则是进入21世纪之后。21世纪以来,华语研究成果纷呈,关注者也越来越多。对既有研究,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梳理,例如郭熙、刁晏斌、李宇明、郭熙和祝晓宏、祝晓宏和周同燕、王晓梅、郭熙等、沈索超和王辉等。(1)郭熙.论华语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6,(2):22-28;刁晏斌.试论建立“全球华语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J].语言战略研究,2017,(4):71-80;祝晓宏,周同燕.全球华语国内研究综述[J].语言战略研究,2017,(1):49-59;王晓梅.全球华语国外研究综述[J].语言战略研究,2017,(1):60-67;李宇明.大华语:全球华人的共同语[J].语言文字应用,2017,(1):2-13;郭熙,刘慧,李计伟.论海外华语资源的抢救性整理和保护[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55-64.就最新的梳理而言,祝晓宏概括出华语研究的两大理念(面向应用、倡导全球华语视角)和模型,(2)祝晓宏.近十余年来的华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 语言文字应用,2021,(3):137-144.沈索超、王辉还通过技术手段,绘制了华语研究的图谱(3)沈索超,王辉.我国华语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1998—2020年)[J].中国语言战略,2022,(1):119-129.。
从华语研究的内容出发,祝晓宏把近年开展的研究归纳为华语学科、华语事实、华语规划、华语传承、华语传播、华语接触、华语社区、华语生活等八大主题。(4)祝晓宏.近十余年来的华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语言文字应用,2021,(3):137-144.事实上,这八大主题的概括,放到21世纪以来的整个研究来看,也完全合适。它比较全面地涵盖了相关研究成果,可惜因刊物篇幅限制,许多成果未能列出。
海外华语研究得到了多方支持。有关方面设立了一系列重要研究项目,还成立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如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项目方面有国家语委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词典》、国家出版重大项目《全球华语大词典》、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境外华语资源库建设及应用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海外华语资源的抢救性搜集和整理”“华二代祖语保持研究”、国务院侨办支持项目“华文水平测试研究”等。创办了学术刊物《全球华语》;一些学术刊物开设了华语研究专题,例如《语言战略研究》开设了“全球华语”“华语传承研究”;《华文教学与研究》开设了“聚焦大华语”“中文作为传承语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语言国情专栏下,有两期围绕华语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语文刊物《咬文嚼字》开设的“华语圈”专栏,刊登了不少海内外华人的华语字词短文,给人不少启发。
21世纪以来在中国展开的海外华语研究,一直跟世界各地的研究紧密相连。不过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合作项目由海外邀请中国学者转为中国邀请海外学者。如《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全球华语语法》等都有大批的海外学者参加。学术期刊也早已打破了国家疆界,如《全球华语》《语言战略研究》或联合出版,或有相当数量的国际编委参与。一些重要的学术会议,如全球华语论坛则分别在新加坡和中国举办。
本文打算在以往讨论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研究阶段对华语的认识,以及由此带动的华语研究的一些进展进行理论探讨,并就未来华语本体研究、华语发展研究和华语传承研究的结合作出展望。
二、发展变化中的华语观
20多年来,中国的海外华语研究经历了正名、工具、资源、遗产、文明的过程。刁晏斌和周连英专门讨论了华语“三观”——资源观、历时观和祖语观,他们对这些华语观的总结对于认识海外华语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刁晏斌,周连英.论华语“三观”[J].励耘语言学刊,2021,(2):266-283.更进一步,如果把中国对海外华语的研究放到更大的语境中,从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观察其研究视角的发展和深化,以及不同华语观对华语研究的影响,或许对于未来研究的深化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华语作为工具
1.交际工具
传统的华语观总体上是工具观,其核心是强调华语的交际功能,这在早期的华语研究中占有统治地位。作为交际工具的华语,自然而然地被视为一种符号系统,对它的研究也就集中在本体方面。21世纪以来,华语本体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各地华语的特点,包括语音的特点、词汇的特点、语法的特点等;它与中国普通话,传统上使用而且今天仍使用于中国台湾的“国语”的关系,与汉语方言的关系,如何认识各地华语变体等等。词汇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有《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6)李宇明.全球华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李宇明.全球华语大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语法方面,邢福义2011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目前已经出版了香港卷、马来西亚卷、美国卷和新加坡卷;(7)田小琳.全球华语语法·香港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郭熙.全球华语语法·马来西亚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陶红印.全球华语语法·美国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周清海.全球华语语法·新加坡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4.依次还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缅甸、泰国、中国台湾和澳门卷,有的即将出版,有的还在研究中。其间还出版了各种各样的著作如郭熙的《华语研究录》、祝晓宏的《新加坡华语语法变异研究》、陆俭明的《新加坡华语语法》、刁晏斌的《全球华语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李计伟的《华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8)郭熙.华语研究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祝晓宏.新加坡华语语法变异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陆俭明.新加坡华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刁晏斌.全球华语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8;李计伟.华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还有一批相当数量的学术论文,如王彩云、李计伟、赵敏和方清明、王晓梅、齐环玉等(9)王彩云.马来西亚华语介词的变异[J].汉语学报,2015,(2):72-81+96;李计伟.基于对比与定量统计的马来西亚华语形容词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42-49;赵敏,方清明.马来西亚华语口语里的代词“酱”[J].汉语学报,2015,(4):69-74+96;王晓梅.马来西亚华语口语中的疑问成分“做么”[J].汉语学报,2016,(2):81-88;齐环玉.“源方言”与马来西亚华语的形成——以补语标记“到”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73-83.,成就相当可观。比较起来,华语语音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还停留在特点和现象的描述上,(10)语音方面的成果主要是海外汉语方音的记录和分析,如:陈晓锦.马来西亚的三个汉语方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赵敏.印尼廖内省巴淡市闽南话的语音特点[A].刘新中.南方语言学(第21辑)[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3.需要进一步去挖掘。
就地域来看,海外华语本体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在东南亚。已有的大多数成果均以寻找特点为动力,在描写比较方面成效尤其明显。所谓全球华语,本质上就是多样化的华语,有的形成了自己的系统,更多的还是零星的变异。以马来西亚华语为例。与世界上其他地方不同,马来西亚华语自成一家,是一个具有系统特征的区域华语。汉语三大方言——闽南话、粤语和客家话是华人的源方言,对马来西亚华语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同时,我们也看到,语言没有统一疆界,在互动当中发展。
从交际工具出发,也还有不少认识上的分歧。一些学者认为,海外华人说的华语是一种新方言,不标准,主张实行海外华语标准化。这跟他们不了解海外实际情况有关,更跟华语观的差异和观察视角分不开。华语观会随着认识的深入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变化的华语观则又会影响对华语的认识。笔者早期对海外华语的研究之所以集中在“共同语”上,主要是出于工具的角度来比较“域内外汉语”的异同,试图对这些差异等进行“协调”。(11)郭熙.域内外汉语协调问题刍议[J]. 语言文字应用,2022,(3):33-39.《全球华语词典》的编写实践和全球华语语法的分区域研究,促进了描写的深入,而描写的深入,则又加深了对各地华语的认识。(12)赵敏.多区域华语比较研究的现状、特点与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149-156.
2.认同工具
在交际工具之外,传统上也会说到语言是民族纽带、思维工具之类,但多是一笔带过,少有围绕这些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和认同、语言和身份关系的认识,催生了语言认同工具说,这使学界开始注意研究海外华语与华人身份建构的关系。2010年之前,人们在谈到海外中文教学时,更多是从教学对象的角度,认识到华人和非华人分属不同的学习群体,更多关注的“一语”还是“二语”。认同工具说的引入,提醒我们从教育目标上来区分华文教育和一般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两者的教育目标有着重要差异:华文教育是通过华文教学维持或帮助建构华人的身份认同,旨在传承中华文化;非华人的中文教学是一种语言文化传播,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并进而交流互动。(13)郭熙,雷朔.论海外华语的文化遗产价值和研究领域拓展[J]. 语言文字应用,2022,(1):38-46.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郭熙、王文豪等在推动华语研究服务海外华文教育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14)郭熙,王文豪.论华语研究与华文教育的衔接[J].语言文字应用,2018,(2):2-10.具体国别的相关研究,如李岘、曹贤文等、雷朔、王玲等对美国的研究,(15)李岘.美国加州地区华语使用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曹贤文,金梅.美国新泽西州华二代华语传承调查研究[J].语言战略研究,2021,(4):44-55;雷朔.旧金山华裔生祖语保持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王玲,支筱诗.美国华裔家庭父母语言意识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0,(3):28-36;陈雯雯.巴西新“华二代”祖语传承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王丹萍对新西兰的研究、李国芳等对加拿大的研究、陈雯雯对巴西的研究、李春风对缅甸的研究等,(16)李国芳,孙茁.加拿大华人家庭语言政策类型及成因[J].语言战略研究,2017,(3):46-56.陈雯雯.巴西华文教育现状探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5,(2):1-11;王丹萍.去殖民化理论视角下的新西兰语言生活研究[J].语言战略研究,2021,(5):38-48;李春风.缅甸华语传承模式研究[J].语言战略研究,2021,(4):19-28.也都有很多新的发现。
交际工具、认同工具遇到矛盾时如何取舍的纠结还在继续,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研究空间。周明朗在讨论全球华语时,同样显示了这种思考。他指出了全球华语的三大特征,包括全球华人大多放弃方言,转用普通话;世界各国的各级学校采用普通话、汉语拼音、简化字为华语教育的标准等;全球华语标准语在传播中出现新的变异现象。其深层原因就是语言认同的差异。(17)周明朗.全球华语大同?[J].语言战略研究,2017,(1):18-24.认同带来许多文化层面上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华语研究中重视文化的重要性,(18)邢福义.关注华语词句的文化蕴含[J].汉语学报,2016,(1):2-12+95.王汉卫在华文水平测试研究中特别强调对文化的重视(19)王汉卫.华文水平测试(HSC)的基本理念[J]. 语言战略研究,2016,(5):58-65.。这就又有了新的问题:华语传承教育中语言和文化孰先孰后?郭熙提出应文化优先,(20)郭熙.服务海外华语传承之思考[A].任弘,周静琬.华教播种者——纪念董鹏程先生文集[C].台北: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2021.但这方面的研究更多还停留在理论逻辑推演方面,期待有更多的研究来证明。在相关矛盾处理方面,学界已经有过一些探索,例如有学者曾就世界各地中国话和汉字使用,提出“多样普通话”、香港的“一刊两字”、澳门的“繁简由之”等。(21)郭熙.我的20年华语研究之路[J].中国语言战略,2023,(1):16-35.
(二)华语作为资源和文化遗产
1.资源观
21世纪初,语言资源观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在语言资源观的影响下,海外华语作为一种资源被明确提出,海外华语资源库建设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华语资源问题后来又被提升到需要抢救的高度去认识。(22)郭熙,刘慧,李计伟.论海外华语资源的抢救性整理和保护[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55-64.我们认为,海外华语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更是社会凝聚与动员的力量。对于每个人来说,也是个人的资源。它们是中华语言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进行抢救性搜集并开发、利用和保护。在重视文献的同时,我们开始大量搜集信息资源、口头资源、景观资源,(23)例如,王晓梅.语言景观视角下的海外华语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65-72.把华语文学、口述史、历史文献等系统联系起来,对华语资源有了全新的认识。“海外华语资源抢救性搜集与整理研究”“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和重大项目。在前期摸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对华语资源的构成、性质和意义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努力从实践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使华语研究的历史纵深感得到了体现,在学术层次上有所提升。(24)郭熙.我的20年华语研究之路[J].中国语言战略,2023,(1):16-35.关于华语资源问题,郭熙等(25)郭熙.我的20年华语研究之路[J].中国语言战略,2023,(1):16-35.已经有过不少讨论,这里不再赘述。要说明的是,从近年的进展和更广的范围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华语资源不仅属于中国,属于华人,也属于那些华人所在的国家和地区,也应为那些国家或地区所共同拥有。一些华语所在国家的政府或机构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2.遗产观
对海外华语资源的搜集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当今正在使用的、或曾经使用过的海外华语还是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代代海外华侨华人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资源和遗产有交叉,但关注点不同,前者重在共时态的开发保护,后者重在历时态的发掘继承。(26)郭熙,雷朔.论海外华语的文化遗产价值和研究领域拓展[J].语言文字应用,2022,(1):38-46.王文豪考察的“爪哇华语”就是这样的一笔遗产:(1)它是口语;(2)它被冷冻了30多年。(27)王文豪.爪哇华语语法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0.爪哇华语使用者的华语习得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完成的,说出来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印尼华人使用的口语。就笔者所看到的资料,这种语言的“复活”只在希伯来语中发生过,“但它是一种几乎和人造语言一样的语言……当然,语音和语法结构是希伯莱语的”(28)Bolinger,Dwight.语言要略[M].方立,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844.。
近年来,在华语遗产发掘方面取得不少进展。主要体现在对南洋华语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方面。晚清以来,南洋成为海外华人最为集中的区域。李计伟、王文豪等发现了大批的华语文献,这些文献跟早期的现代汉语材料,还有现在的马来西亚华语、新加坡华语的一些典型特征来做比较,有助于重新认识各地华语之间的来源。(29)李计伟.传承语的保守性与东南亚华语特征[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9,(3):85-93;李计伟.南洋华侨的祖语传承:应变与植根[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56-65;李计伟.新马华语史的一个断面:以《蕉风》(1955-1970)为语料的考察[J].全球华语(Global Chinese),2021,(2);王文豪.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变迁与华语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66-72;王文豪.早期南洋吧城华侨语言使用情况研究——基于华侨历史文献《公案簿》[J].中国语言战略,2022,(2):18-26;赵敏.多区域华语比较研究的现状、特点与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149-156.徐新伟近年致力于做海外汉字研究,在早期文献整理中,有很多有价值的发现。例如,国内的一些“死字”还在海外顽强地“活着”,成为海外华语发展的重要见证。(30)徐新伟.新马泰主要华文媒体非通用规范汉字略论[J].语言文字应用,2018,(2):20-26.祝晓宏对南洋华文教材基本面貌的勾勒和发掘,给新时代的国际中文教育带来不少启示。(31)祝晓宏.试论早期南洋华文教材的基本面貌与当代价值[J].语言战略研究,2021,(4):56-64.2023年,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周在贵阳举办,我们明确提出,南洋华语及其文献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它们不只是属于华人,也属于所在国家和地区,值得各国各界共同搜集、整理、发掘、研究。这一建议得到了一些东盟国家与会学者的积极回应。
(三)华语作为文明
华语和文化的关系一直受到关注,近年来的一个变化是,华语文明的话题也开始逐步浮出水面,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华语传承。
1.华语文明
郭熙2023年正式提出了华语作为文明的主张。(32)郭熙.华语文明 生生不息[J].语言战略研究,2023,(1):1.这个认识实际上已经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之前,2019年国家语委的课题指南中设立了“新时代城市语言文明建设研究”的重点课题,就是希望在语言文明研究方面做出新的探索。郭熙(33)郭熙.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语言文明[J].语言战略研究,2022,(3):11.在方小兵(34)方小兵.从文明语言到语言文明:论“语言文明”概念的层次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35-41.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指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明,应树立新的语言价值观,应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语言文明。他强调,华语文明具有和合性和非排他性,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地随着华人播迁到世界各地,与当地文明和睦为邻;华人在传承自己语言文化的同时,不断促进与其他文明的互鉴。就南洋华人来说,一方面与祖(籍)国保持着密切的横向联系,彼此共鸣共振,沟通中国与南洋;另一方面在坚守与应变中演绎着中华语言文化的纵向传承。南洋华语和以南洋华语为基础的新马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南方三大方言在东南亚的落地生根,客家话在东马、毛里求斯成为当地华人通用语,都是明证。(35)郭熙.文明华语 生生不息[J]. 语言战略研究,2023,(1):1.
华语文明视角的提出,有利于更好地解释海外华人的祖语传承,华语和非华语之间的文明分享。近年来,马来西亚华文小学非华裔生的比例逐年攀升,在2023年的世界中文大会上,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主席吴恒灿报告说,该国华文小学中的非华裔生的比例已经达到23%(36)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学习中文在马来西亚非华裔群体已蔚然成风[EB/OL].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08/c1002-40134956.html.,其中原因很值得进一步研究。李宇明在肯定语言文明传统含义研究成果的同时指出,用“语言文明”指人类通过语言文字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或储存在语言文字中的人类文明。研究这种“广义”的“语言文明”,是要认识人类社会如何利用语言文字创造文明与传承文明,是要认识语言文字对人类社会的群体及个人一生所起的作用。(37)李宇明.文明语言与语言文明[A].陈新仁.文明语言与语言文明,新时代城市语言文明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
2.华语传承
与华语文明密切相关的是华语传承。在海外华语研究中,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是华文教育。它的本来之意是用华文开展教育,涉及语言文化传承的方方面面;不幸的是,它在不少场合被当作华文教学的同义词,其传承文化的主旨却被忽略了。近年来,我们开始倡导华语传承这个概念,例如,把原来的华文教育口述史改为华语传承口述史等,以引起更多方面的关注。目前,华语传承这个概念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正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38)刘慧.柬埔寨华人家庭语言规划与华语传承调查研究[J].语言战略研究,2021,(4):29-43;姚敏.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华语社区与华语传承[J].语言战略研究,2021,(4):11-18;郭熙.海外华语传承的历史经验与国际中文在地化传播[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46-55.林瑀欢对海外华语传承的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概括:(1)领域不断拓展;(2)观察视角更加多元;(3)研究重点因区域而异;(4)理论探讨不断深化;(5)传承路径、对象、影响因素诸方面研究不平衡。(39)林瑀欢.海外华语传承研究综述[J].语言战略研究,2021,(4):65-78;郭熙.华语与华语传承研究再出发[J].语言战略研究,2021,(4):9-10;姚敏.“大华语”视角下的汉语国际传播策略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9,(1):20-26.祝晓宏则从家庭、社会和国家几个单元总结了华语传承的9个方面(见表1)(40)祝晓宏.近十余年来的华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 语言文字应用,2021,(2):137-144. :
表1 华语传承的9个方面
基于上述认识,郭熙、祝晓宏建议将华语传承规划独立出来,作为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一部分,当下应积极开展海外华语传承维营机制的形成、海外华语传承意识的形成以及建构海外华语传承的体系(如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家庭使用、网络空间)拓展的研究。(41)郭熙,祝晓宏.海外华语传承规划应进入国家语言能力建设视野[J].语言科学,2023,(6).华语传承的核心是传承中华文化和文明,教华语只是手段。华语传承手段的时代化、现代化,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长远看,许多以往或多或少被忽略的领域,例如海外华文文学这类移民文学对华语传承的作用,都可以进入未来的研究视野。文学家笔下呈现的南洋华语传承状况给人的认识更加直观,马来西亚华人作家白蒂的短篇小说《第二代》、新加坡华人作家希尼尔的微型小说《变迁——20世纪末南洋刘氏三代讣告实录》展示了华人移民语言传承的代际差异及其困境。
可以看出,从工具到资源、到遗产,再到文明,这几个阶段对华语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内涵的加深、外延的扩大、视角的多样,不是更替。这些华语观的形成和华语研究布局的发展,是基于华语研究的拓展和深入,从中可以看到华语生活对华语使用、变化、发展和传承的影响,看到语言生活研究与华语研究的互相促进。华语资源观和遗产观的出现,对于资源搜集和发掘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打破了传统语言研究的边界,使得研究范围得到了扩展,实现了“从语言出发的研究”的新尝试。比较起来,华语文明的话题还在“预热”阶段,但前景可期,比如华人华语符号及其谱系的建构以及数字传播就是一个值得大力研究的课题。
三、概念、对象及方法的探索
概念是聚焦对象的术语,也是理论的基础。20多年来,华语、祖语和华语视角作为主要概念对研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华语
华语观影响到了理论方法的探索。海外华语本质是新的语言变体。早期对华语的关注主要是“正名”。正名研究牵涉到不同的华语观,不同学术背景使得对海外华语的认识呈现多样化。华语性质认识是华语观的最基本体现。对华语性质的认识经历了“标准”“核心”和“基础”3个阶段。(42)郭熙.论“华语”[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2):56-65+75.刁晏斌、李宇明则都非常重视它与台湾国语之间的源流关系。刁晏斌重新定义华语为以普通话和传统国语为基础的华人共同语,李宇明也提出了类似的认识;赵世举重视华语的历史流变和共识格局的关系,强调它是全球华人共有的语言。(43)刁晏斌.论华语的基础及内涵[J].全球华语,2015,(1);李宇明.大华语:全球华人的共同语 [J].语言文字应用,2017,(1):2-13;赵世举.华语的历时流变和共时格局及整体华语观[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7,(6):27-35.多种界定,概念种差上的调整,反映了人们对华语属性、来源和发展等认识的深入。(44)祝晓宏.近十余年来的华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 语言文字应用,2021,(3):137-144.李宇明等还提出了大华语的概念。华语、大华语、全球华语,实际上是同一概念,他特别强调了这些术语之间的关系,希望以“大华语”起到凸显作用,让更多的人重视华语的跨国跨地区性(45)李宇明.大华语:全球华人的共同语 [J]. 语言文字应用,2017,(1):2-13.。《全球华语词典》和《全球华语大词典》乃至后来的“全球华语语法”基本上都是沿着这样一个思路展开。华语这个术语的出现曾受到一些质疑,认为它就是汉语,提出“华语”只不过是“标新立异”。事实上,华语这个术语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展示了它不再是传统上所提到的汉语。它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46)郭熙.论华语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6,(2):22-28.用世界的眼光、从全球的视角来看华语是一个重要的演进,更何况它还有对全球华人共同体建设的标识作用。
跟华语概念相关的不只是内涵。如果用一个更广泛的华语概念的话,方言也应该包括在内,南洋时期使用的华语即是包含方言的,彼时常见“谙多种华语”之语。郭熙2004、2006和2010年历次修正华语的定义,直到编写《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语法描写等,都一直沿用华语作为全球华人共同语的思路。(47)郭熙.论“华语”[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2):56-65+75;郭熙.论华语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6,(2):22-28;郭熙.华语问题——答旧金山华文电视台“八方论坛”主持人史东问[J].北华大学学报,2010,(1):37-42;郭熙.我的20年华语研究之路[J].中国语言战略,2023,(1):16-35.《全球华语大词典》开始关注文化,而随着资源观的进入,方言开始受关注。在海外华语资源的搜集,海外华语传承历史经验的总结中,为了不和已有的华语概念混淆,采用了“中国话”的表述。(48)郭熙.海外华语传承的历史经验与国际中文在地化传播[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46-55.事实上,华语遗产和早期传承媒介就是方言,因为早期移民是没有现实涵义上的华语的,华语标准语在海外的传播也是随着“国语运动”才开始的。历史上,书面语是统一的,但说话时则说各自的方言,即华语可以多样,华字仅有一种。印尼的一些文献,例如庭审记录采用统一的书面语记录,(49)王文豪.早期南洋吧城华侨语言使用情况研究——基于华侨历史文献《公案簿》[J].中国语言战略,2022,(2):18-26.但当时说的应该是方言。事实上,不同学者的华语外延上也有“涵盖普通话、台湾国语、港澳中文、海外华语标准语及方言”“专指海外华语(不含方言)”广狭两种理解。(50)祝晓宏.近十余年来的华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 语言文字应用,2021,(3):137-144.
(二)祖语
祖语概念源于对海外Heritage Language这一术语的翻译,但在涵义上有所不同。(51)郭熙.论祖语与祖语传承[J].语言战略研究,2017,(3):10-19.它的提出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化海外华语与华人关系的认识。对许多海外华人来说,华语实际上只是一个祖辈的语言,是一个身份标志和文化符号,不再是母语。在实践上,祖语学习是一种语言文化传承教育,不同于母语教育,更不同于二语教学。在此基础上,祖语传承和祖语保持研究也走到台前,主要成果有方夏婷、林瑀欢、陈雯雯,韦九报,雷朔、王汉卫,白娟,王晓梅等。(52)方夏婷.澳大利亚华裔中学生祖语学习与认同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韦九报.日本华裔生祖语传承个案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4):86-95;韦九报.日本华裔学生祖语保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韦九报.祖语水平保持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在日华裔青少年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21,(4):104-115;王汉卫,白娟.华二代祖语保持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3.2023年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菲律宾华人祖语传承、日本华语祖语保持等课题都在其中。事实上,祖语保持和祖语传承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郭熙构想的华语传承话语体系就包括祖语保持。(53)郭熙.华语规划论略[J].语言文字应用,2009,(3):45-52;郭熙.试论海外华语传承话语体系的构建[J].语言文字应用,2023,(2):2-10.推动祖语传承是为了祖语的保持,而祖语保持的状况可以反映各种传承努力的实际成效。华二代的语言生活状态和语言元素发生变化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祖语保持中看到的某些“语言磨损”“语体萎缩”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祖语传承主动应变的结果,是一代代华人语言文化植根于当地社会的必要手段,是祖语新陈代谢的表现。
王晓梅、梁小柔对马来西亚雪兰莪州沙叻新村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例。该村是一个颇具特点的华人聚居区,论文对该村华人祖语传承的历史、现状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分析了它的走向和背后的影响因素。它经历了从单一方言群聚居到多方言群杂居的变化,目前则面对人口外流所引起的人口老化等问题,进而威胁到祖语传承。跨方言群通婚、华语教育普及等因素是促成该村祖语更迭的主要因素;而当地华人社团是华文教育的坚定支持者。(54)王晓梅,梁小柔.马来西亚雪兰莪州沙叻新村的祖语传承研究[J].全球华语,2024,(1).该研究是总结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祖语传承经验的重要尝试,对祖语传承研究的理论、方法的丰富很有意义。多方事实证明,祖语传承过程中想要完全保持祖语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华语视角
华语作为研究视角的提出是这一时期理论方法探索中的一大进展。祝晓宏指出,华语视角是方法论上多角度全方位的一种。它是吕叔湘先生通过对比来研究语法的继承和发展,本质上是把华语看做一种观察对比工具,通过世界各地的华语工具,可以进一步认识语言的变异和发展,分析解释华语的变化。(55)祝晓宏.华语视角下“插”类词的语义变异、变化与传播[J].语言文字应用,2011,(2):77-83.刁晏斌认为,华语视角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全球的华语视角可以扩大视野。从长远看,华语视角对现代汉语研究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56)刁晏斌.从“华人社区”到“全球华语社区”——两岸四地语言差异与融合观念的演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5.正因为如此,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全球华语比较研究中心。
在华语视角的影响下,取得了不少成果。华语视角下的语言规划、华语视角下的新词语研究、华语视角下的词语变异研究及华语变体演化的平行对比等都有不少新的发现。王洁指出,不少所谓新词语,实际上就是在华人社会互动下形成的;(57)王洁.区域变异与互动视角下的华语新词新义研究[D].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祝晓宏在华语视角下考察了“插”类常用词的语义变异、历时变化和跨区域传播,证明华语视角应是汉语视角的一种有益补充;(58)祝晓宏.华语视角下“插”类词的语义变异、变化与传播[J].语言文字应用,2011,(2):77-83.郭熙以华语为视角考察了“讲话”类词群在不同的华语社区的使用,“讲话”和“发言”之类词语在中国大陆已经层化,成为标示使用者身份的符号,但在海外华人社会还保持着原来的含义(59)郭熙.华语视角下的“讲话”类词群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12,(4):2-9.。刁晏斌开始进行理论探讨,通过比较发表了大量的成果。(60)如:刁晏斌.论华语词汇中的外来移植义——以马来西亚华语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21,(2):65-77;刁晏斌.再论华语词汇中的外来移植义[J].世界华文教育,2021,(1):65-77.等等。这些以全球华人母语使用的视野观察各地的使用差异,有助于对词义和用法演变过程的认识。王晓梅专门论述了全球华语研究的古、方、普、外4个视角。作者认为,进入21世纪,汉语研究的视角开始由以普通话为核心转向全球华语,这一转变反映出中国在语言规划方面也开始采用全球的视野。(61)王晓梅.古、方、普、外——论全球华语研究的四个视角[J].全球华语,2019,(1);刁晏斌.华语研究方法论的探索与思考[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2,(3):1-8+67.
(四)深度田野调查
关注变体是社会语言学的传统。作为变体的本体研究在方法上也深受变异社会语言学的影响;同时,本体研究需要以事实描写为基础,用不同的方法围绕着语言事实来做,尤其是词汇语法历史、生活跟相关的理论。海外华语研究深受描写语言学的影响。关于华语状况的研究方法多样,成就斐然,刘华和张馨月用计算语言学的方法对印尼华语书面语开展研究。(62)刘华,张馨月.基于风格计算的印尼书面祖语代际传承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3,(2):31-42+85.重视口头调查是这一时期的一个特点,包括语法研究。通过深度田野调查,特别是半结构化的访谈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从中发现华语本身和华语传承等,都有非常大的研究空间。(63)刘华,郭熙.海外华语语言生活状况调查及华语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建设[J].语言文字应用,2012,(4):125-133;林瑀欢.海外华语传承研究综述[J].语言战略研究,2021,(4):65-78;林瑀欢.印度尼西亚华人祖语传承研究[D].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访谈比发问卷要难得多。郭熙重视华语研究中的田野调查,曾对新加坡的华语做了40个点的华语调查,(64)郭熙.新加坡中学生华语词语使用情况调查[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4):27-33.后又带队开展大规模的海外华语传承口述史访谈。目前,已经调查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谈对象达350人以上。(65)郭熙,祝晓宏.海外华语传承规划应进入国家语言能力建设视野[J].语言科学,2023,(6).
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情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言语社区。不同言语社区研究方面,有必要提及王晓梅在国内出版的第一部以中文著述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66)王晓梅.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作者在实际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结合一系列实证研究,讨论了社会语言学领域所关注的多个议题。时间跨度将近二十年,地域则跨越马来西亚的南北中,记录了当地华人社会的语言现状与变迁。语言状况、语言认同、语言态度、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各种各样的语言竞争,语言维护与语言转用、华语的传承和传播、华语规划和华文教育管理,以及关系到语言本体的词汇借用、语法复制等。
四、未来的研究
21世纪以来,关注海外华语的人越来越多,其范围已经跨出了语言学科。海外华语研究从现象、特点比较到理论方法的探索,落脚到解决实际问题;从名称到各种各样的语言事实收集再到建设资源库,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一步步走来,很艰辛,但很有成就。全球观、层次观、历史观、发展观、新语言价值观、语言文明观,逐步走到台前,这些都给未来的海外华语研究拓展了新的空间。
未来的华语研究,有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是新型华语社区调查研究。华人社会在变化,正在告别传统的华人社会;华语社区也在变化,也正在告别传统的聚居形式,传统华校也将不复存在。这些构建华语生活的必备条件正在改变。未来世界各地的华语生活,从有边界物理空间的华语社区,迈向无边界的虚拟现实——言语社区。在新形态华语社区语境下,如何开展华语研究,赓续文明传承传播,扩大传承传播力,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思路。
二是华语发展变化研究。华语自身也在变化。2007年,笔者在荷兰莱顿大学举行的城市语言调查国际研讨会上,以《华语的“向心化”和“当地化”》为题,提出华语传播具有双向性,向心化和当地化共生的观点。多年下来,这一认识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华语主体在扩散的同时,也有股股暗流在反向涌动。遵从语言发展规律,各地华语向华语核心区靠拢是大趋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阻碍或者阻隔,力主保持多样性,也属自然。例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近年越来越强的的呼声,就是要保持当地华语的特异性。每一个地区都有权利去自我选择。无论是华语的多名,还是各地华语有异却“疏而不离”,都可以看出影响语言因素的多样性。政治、国家、民族和文化认同,语言本体及其介质,语言接触等等,无一不在影响着华语的发展。从各地华语及其使用的情况看,向心化和当地化这对孪生兄弟将会一直形影不离。由于语言政策、语言地位、语言规划和语言环境的不同,由于国家、民族和文化认同上的差别,向心化和当地化的主导方向会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说,核心区语主的“实力”(包括如经济、人口、文化认同、汉字为介质下的共同书面语等)将是影响华语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核心区华语传播得越广,使用华语的人越多,华语变异和变化的机会就越大。华语的所谓“方言化”现象等,并不意味着华语的“污染”,在某种意义上却是华语生命力的表现。事实促使我们在研究不同的语言变异和变化的问题时,除社会语言学常用的调查分析外,还要从语言传播的角度审视这些现象,充分考虑到所研究语言自身的特点和不同的视角。这将有助于对全球华语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的认识。
三是结合的研究。本体研究、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势在必行。本体研究方面,寻找华语特点一直是华语研究者的“兴奋剂”。在现象层研究阶段,这无可厚非。然而,情况非常复杂。马来西亚有系统的华语,而印尼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印尼华语;东南亚模式也不能推到欧洲和北美。随着研究的深入,会发现很多情况下找不到特点,而没有特点本身可能就是一种“特点”,需要进一步深挖。而趋同性则正在“磨损”特点,从《全球华语词典》到《全球华语大词典》已经给予充分的证明。今后,除了马来西亚,可能很难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整体来进行描写进行分析的“华语”。如何在对各地华语本体描写的基础上,结合资源搜集、文献整理、遗产挖掘,认识华语发展规律,使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处发展,需要对华人社会历史、语言历史的进一步挖掘。要真正走入华人的语言生活里面。语言智能技术给语言研究带来了新的科研条件,但无法取代田野是不争的事实。华语已经经历了3次传播,(67)郭熙.海外华语传承的历史经验与国际中文在地化传播[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46-55.未来的华语传承,任务更加繁重。进一步总结海外华语传承历史经验,使成果服务于未来的国际中文教育,做到传承与传播协同发展,还需更多的研究。做好华语传承和传播研究并付诸实践,是华语本体研究、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三结合的最终归宿。
回望来时之路,汉语从中原雅语、北方官话、民国国语发展到海外华语、全球中文,这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的创造性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深邃魅力让我们不能不对华语研究的未来充满遐想。中华文明和中华语言是一条水乳交融、奔腾不息的大河,事实证明,中文走向世界,华语自是潮头先锋。21世纪以来的华语研究,牵引着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百余年来华语的形成、发展和应用,不过是汉语数千年前进河流中最为激荡的一股洪流。汉语研究前景有多大,华语研究就有多大!
(本文写作中得到李计伟、祝晓宏和王文豪的热心帮助。谨此志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