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级秀场后台:穿衣工的江湖

2024-02-29陈彤

青年文摘 2024年4期
关键词:刘阿姨穿衣后台

陈彤

10月的上海仍然暑气未消,时装周期间的新天地比平日里更加热闹。打扮入时的男男女女从车上一下来,就有许多拿着长枪短炮的街拍“老法师”冲上前去将其团团围住,闪光灯像烟花一样渐次绽开。

绕过街拍的人群,就来到了秀场后台的入口。头小腿长的模特妆发已经齐备,正排成整齐的一列等待开场。佩戴着耳麦的秀导不停地来回奔忙。化妆师的腰间围着巨大的挎包,时不时用让人炫目的动作从包里掏出一枚腮红、一块粉饼,在模特的脸上扫扫弄弄,做最后的修补。

唯一清闲得有些格格不入的,是一群穿统一黑色T恤的阿姨。她们一边悠闲地啜饮着保温杯里的茶水,一边用上海话聊些家长里短。

就在此时,前场灯光渐暗,时髦的电子乐响起。模特们听从秀导的指挥,踩着鼓点,有秩序地出场。回过神来才发现,刚才那群姿态悠闲的阿姨此刻已全然进入战备状态。她们站到各自负责的衣架前聚精会神地等待,神态很像等待枪响的短跑运动员。

这场秀上,每一个模特都要换两套造型。龙门架上贴着模特在试衣时拍下的照片,衣架上挂的单品和这些图片一一对应。伴随着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开场的几位模特已经走完一轮,重新回到了后台。一时间,感觉有人按下了一台巨大机器的开关,每一个人都开始高速顺滑地运转起来。

阿姨迅速地帮模特脱去了衣服,过程中不忘把领口撑大,妆面完全没有剐蹭。紧接着,新的衣服也已经就绪,模特一伸手,衣服就顺势套了上去。换完装的模特们迅速入列,等待着第二次走上T台。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般畅快。

15秒。这就是后台换装的标准时间。而那群阿姨,就是时装产业里朴素却关键的工种:穿衣工。

时尚行业以外的人,或许很难理解这个工种存在的意义。说起来,穿衣不过是人人都会的基本技能。但在争分夺秒的后台,却不是一件易事。速度要快,造型要准,妆发还要纹丝不动,每一点都做到全面,是要费一些功夫的。

后台穿衣工,在巴黎、米兰、纽约、伦敦这样的传统时装之都已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顶级品牌愿意花钱雇专业穿衣工有他们的道理。从小处说,专业穿衣工在细节上遵循一系列约定俗成的规矩:必须穿黑色的衣服,至少在大秀开始前一小时就位。即便在后台遇见明星名流,也绝不能上前搭讪合影。

从大处说,专业穿衣工最重要的功用就是,确保T台上走出来的每一个造型都符合设计师的想象。有些品牌会在秀前特意为穿衣工举办一次培训,确保他们理解设计师对造型最细微处的要求:袖子卷几分,纽扣解几粒,衬衣下摆露出几厘米才最为美妙……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微末细节在一个贩售美的行业里却异常关键。许多经验丰富的穿衣工,甚至會在秀前自行了解设计师的风格和最近几年的作品。

人群里有一位长相温和、把眼镜架在头顶的阿姨,她就是今天这群穿衣阿姨的领队:刘阿姨。

国内的时装周里,以上海时装周最成气候,这里也是许多国际奢侈品公司中国总部的所在地,所以能为穿衣工这个行业提供大量的机会。

上海时装周这样的旺季,阿姨们的工作排期更是早早被预订一空。

刘阿姨第一次做后台穿衣的工作,是在1996年。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大学生设计师大赛,刘阿姨承担了在后台帮模特换衣的工作。

当时整个时尚行业仍然处于“懵懂”的状态。没有人告诉刘阿姨要注意什么,也没有人总结穿衣工作的流程,她只是把自己生活里一贯的麻利和细致用到了后台上。

没有想到,这次经历却意外地成为一个契机。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牌开始进驻中国,办秀、办活动的需求应运而生,刘阿姨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品牌找上门来。于是她集结起身边一群年纪相仿的小姐妹,正式组建起一支专业的穿衣团队。如今,团队里的成员大多都和刘阿姨一样,年纪在60岁上下。

“×××很早就请过我们的!”刘阿姨不无骄傲地说出一个奢侈品牌的名字。她指的是该品牌进驻后不久的一次活动。一开始,总部派来的讲师对刘阿姨的团队还多少有些将信将疑,但这群阿姨展现出了超凡的动手能力,再复杂的花样都能立刻学得有模有样。

还有一次,另一个国际大牌在中国办秀,由品牌创始人老先生亲自坐镇。他对刘阿姨团队的态度同样也是经历了从“怀疑”到“信任”的转变。大秀圆满结束之后,老先生没有立即和圈内的名流们推杯换盏,而是径直走到后台,给每一位阿姨都送上了一份品牌的礼物以表感谢。

“我们知道衣服怎么穿好看。”刘阿姨说,“纽扣掉了,不要你说,阿姨会给你补好。领口走光太厉害了,阿姨会帮你缝两圈。香奈儿那种上面都是钉珠的衣服和七浦路批发的衣服拿到我们手里,都是一样仔仔细细对待的,没有区别。”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50期,本刊有删节,李雅璋图)

猜你喜欢

刘阿姨穿衣后台
脾气暴躁的刘阿姨
难以分类的垃圾
后台暗恋
拿第一
自在才是我的穿衣态度
穿衣取经
圆月亮
前台、后台精彩花絮停不了
有范穿衣也是性价比王
以“后台”的名义节省电池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