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4-02-29许卫新

商场现代化 2024年4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摘 要:内部控制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能够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而且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文章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以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阐述企业内部控制体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问题的具体对策,以此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高质量发展

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风险日益凸显。如何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企业亟需面临与解决的问题。内部控制是重要的管理会计工具之一,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成效。因此在新发展階段,企业要立足服务项目、加强项目产值、细化经济指标,做到“逆序递推,动态规划”,全面提升内部控制工作水平。

一、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意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管理者与全体员工实施的、旨为实现企业各类控制目标的过程。实践证明在新发展阶段背景下,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助于防范经营风险,维护企业信誉。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减排增效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传统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尤其是高能耗的经营方式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企业浪费现象突出。企业通过优化内部控制体系能够站在企业战略目标视角重组与优化业务流程、将风险防范意识融入经营决策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经营过程的风险,还能通过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维护企业良好的信誉,增强企业软实力。其次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财务报告是企业管理者以及社会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制定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确保财务报表信息准确无误至关重要,通过优化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识别与纠正财务报告中的不真实信息。例如通过财务管理模块能识别会计制度规范性的落实情况,确保所有会计科目能够准确规范,并将各业务风险进行量化管理,利用内部控制模块降低错误发生的风险,保障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最后有助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企业各项业务呈现数字化发展趋势,虽然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但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困境,例如企业合规性问题、企业财务人员专业技能不高等问题。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则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其通过强化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细化企业战略目标等带动企业螺旋式上升,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基于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企业加大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力度,但是由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项系统工作,需要各方参与,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内部控制环境相对薄弱,组织架构设置不科学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是推动内部控制体系落地见效的基础,虽然当前企业普遍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然而通过调查不难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水平一般,尤其是内部控制环境及组织架构设计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一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虽然企业不断规范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内部控制在基层却缺乏相应的支持,尤其是企业基层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认为内部控制属于财务或者审计部门的职责,而经济活动业务部门只需要按照内部控制体系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即可,基层员工参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二是企业组织架构设置不科学。基于传统经营管理思维的制约,企业在组织架构设置上虽然采取董事会管理模式,但是企业的内部控制仍然由财务部门和法务部门组成的人员承担,并未设置单独的内部审计岗位或者机构,暴露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例如根据对某企业员工的调查显示,只有5%的员工认为企业组织架构设置合理,75%的员工则认为企业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造成此种现象与企业缺乏创新意识有很大关系,企业习惯于传统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在组织架构设置上更加倾向于选择垂直化的组织架构体系,不愿意选择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体系。

2.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无法识别风险关键点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与防范风险的关键手段。目前企业在风险评估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缺乏专门的风险控制机构。风险评估需要专业的人员从事该工作,但是目前企业并未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风险控制机构,缺乏对风险评估的统一领导。二是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风险评估需要建立在对企业各项业务深度分析的基础上,需要通过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管理流程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评估。但是目前企业对于项目风险的评估更多是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甚至部分企业未建立风险防范预案,结果导致企业在发生内部控制风险时,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三是无法识别风险关键点。企业风险因素比较多,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及时识别与控制关键风险点。但是受限于内部控制制度、人员专业技能等因素的制约,企业在关键风险点控制方面较弱,尤其是不能在第一时间控制关键点,反而将精力放在非关键风险点的防控上,结果导致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加大。例如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应收账款风险比较大,需要企业加大应收账款的催缴工作,但是企业反而将精力放在扩大赊销业务层面,则容易诱发资金流断裂等风险。

3.内部控制活动不规范,采购流程有待优化

内部控制活动不规范、财务风险行为频繁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的主要表现。一是企业在执行招投标环节中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确保项目安全的重要举措。但是通过调查,企业在项目评审中存在执行力欠缺、招投标流程透明度不高等问题。二是企业债务规模控制力不足。资金流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保证资金流稳定是企业占据市场主动权的基础要素。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优化,尤其是金融风险防范政策的不断完善,金融信贷审批条件越来越严格,企业资金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其仍然采取盲目赊销或者垫资的方式,企业应收账款比例越来越高,而且应收账款账龄在3年以上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企业债务规模控制力度不足现象较为突出,成为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企业采购流程有待优化。采购环节是最容易爆发财务风险的环节,尤其对于基建企业而言,由于采购物资规模比较大,因此做好物资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至关重要。当前企业在物资采购环节虽然实行招投标制度,但是其在具体实施环节存在“一支笔”的现象,甚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物资采购存在流程混乱、重复采购等问题。

4.内部监督弱化,问题整改不到位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内部监督是督促内部控制制度落地见效的重要手段。虽然企业普遍建立了内部监督审计体系,但是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职能弱化、监督整改不到位的现象。一是企业内部审计效果不理想。内部审计不仅是发现问题的手段,也是强化工作人员内控意识的有力途径。但是根据调查,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时,其主要是审计部门对项目合同、采购合同等业务材料的审计,内部审计具有滞后性,缺乏对项目全过程的审计监督,难以从源头消除风险。二是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最终目标。然而部分企业将精力放在内部审计监督环节,而对于发现的问题并未进行整改,结果出现屡次审计屡次发现的恶性循环现象。

三、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问题的具体对策

1.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优化企业组织架构

面對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遵循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要求,企业要围绕数字化转型要求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以健全的组织架构体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企业要改善内部控制的人力资源环境,树立全员参与内部控制体系的氛围。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参与,只有全员真正参与到内部控制建设中才能发挥内控的作用。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求,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也在不断发展。例如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内部控制专业知识,还要懂得信息操作技能。因此企业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宣传,让基层员工认识到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且从本职工作出发面致力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做好人力资源培训,将内部控制教育培训融入新员工入职培训等环节,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完善企业组织架构,明确内部控制岗位职责。为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要遵循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原则,以推动数字化转型为目的对现有的组织架构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一方面企业要在内部设置风险管理机构,由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要设置投资管理部,对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形成项目标前策划、标后策划、标后预算、过程管控、成本核算以及考核兑现的闭环管理模式。其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项目的开发与投资谈判、决定企业投资项目的重大事项、针对投资项目内控要求提出优化业务流程的建议,完成企业经理层交付的其他事项。

2.完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精准识别内控风险关键点

为了及时识别风险,企业要本着高效、安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精准识别内控风险关键点:一是企业做好风险信息的收集与辨识。辨识风险是内部控制管理的第一步,也是评估风险的重要因素。识别风险就是对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和分类管理。传统的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更多依赖于管理者的主观意识,这样难以客观地评估企业风险。因此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方法,从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收集相关资料,并且建立风险因素清单,筛选清单风险因素,建立风险目标。当然在风险评估上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内部控制体系目的,设计三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二是精准识别风险关键点。通过运用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表,准确找出内部控制风险的关键点,围绕风险关键点建立相应的改进方案,结合企业风险容忍度和风险偏好选择接受、回避、分担以及削弱等应对方案,确保企业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三是持续监控风险关键点。完成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在整个过程中实现对关键风险点的监控。了解风险关键点的变化趋势,并且梳理风险关键点发生的原因以及内在机理。同时企业还要重点关注可能变为风险关键点的因素,及时制订相应的应对方案。

3.规范内部控制活动,优化采购流程

相对于企业而言,为了不断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优化采购流程,降低招标流标率。采购环节是企业控制成本支出的主要环节,完善采购业务流程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各种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变化,企业需要及时修订采购流程,做好物资的优化配置。例如在物资采购时,企业需要利用业财融合系统对采购申请项目进行审核,根据企业的库存以及采购物资的食材价格等实施相应的采购方案,避免出现重复采购行为,以此降低成本。二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做好内控活动的监督。企业要及时遵循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落地见效。例如在应收账款管理上,企业需要严格按照防范风险的原则控制应收账款的比例,避免出现催收不及时等现象。

4.发挥内部监督效能,强化问题整改力度

内部监督是防范风险的关键手段,在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效能,将问题整改作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首先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将内部审计监督融入内控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各项业务中。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发挥业财融合系统的优势,将财务风险审计与业务审计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做好重点项目的审计工作,及时披露内部审计结果,以此发挥全员参与效应。其次企业要强化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内部审计监督人员要强化对问题整改的监督,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问题整改进度、整改落实方案进行审计监督,将问题整改到位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结束的标志。

综上所述,在新发展格局下,企业要立足服务项目、加强项目产值的原则,持续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防范风险,从而助力于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路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的反思探索[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11):151-153.

[2]郑骏鹏.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内部控制防范策略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3(16):105-108.

[3]刘钊.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10):170-172.

[4]夏彩霞.会计信息化视域下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产经,2022(18):64-66.

[5]孟宪玮.大数据背景下内部控制流程的优化[J].市场研究,2020(6):70-71.

[6]彭芳媛.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9):191-193.

作者简介:许卫新(1987— ),男,河北井陉人,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