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向度
2024-02-29索世帅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从逻辑向度上来说,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从价值向度上来说,蕴含着政党、国家、人民三重维度的价值指向;从原则向度上来说,要遵循融通中外、纵观古今、上下联动、知行合一的基本原则;从路径向度上来说,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人民立场、强化批判反思、广泛凝聚共识,探寻提升文化话语体系阐释力、说服力、引导力、传播力的建构路径。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4)02-0004-06
“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立足新时代,话语体系建构的重点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话语体系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建设作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工程的重要“子集项”。因此,从逻辑、价值、原则、路径四重向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加强这一体系的建构,既有利于增进全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也有利于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进一步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构建的逻辑向度
在全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的新时代,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内在要求的自觉践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统优势的继承发扬,是对党在新时代实现文化使命所面临挑战的现实回应,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理论逻辑: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内在要求的自觉践履。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可行性在于有坚实的理论根基和价值支撑,能够从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资源中获得思想理论力量。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话语构建的思想,一方面,把对文化话语的研究与文化话语权争夺和人类文化解放结合在一起,对抗市民社会的权力和资本逻辑以此建构无产阶级主体的阶级意识,通过阶级分析深刻揭示了文化话语的内在规定、根本目的及适用范围。马克思恩格斯在1850年发表的书评中尖锐地指出由贵人、贤人和智者来进行阶级统治的荒谬性,强调:“特权阶级现在即使不成为十足的贵人和贤人的阶级,至少也是说话时‘吐字清晰’的阶级;而被压迫的阶级当然是‘哑巴’,是‘说话吐字不清晰’的阶级。”这里,“吐字清晰”和“哑巴”的划分变成纯粹自然的历史的阶级差别,就是有无文化话语权的结果。另一方面,通过对文化领导权与政治经济领导权、新型政党与无产阶级文化理论教育等关系的科学分析,深刻地揭示了文化领导权的发展规律和实现手段。在对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理论实践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唤起人民的集体意识,增强“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通过教育和自觉学习从外面灌输“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等,为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初步探索提供了重要思想保障。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强调和对无产阶级话语权的追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得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话语构建的思想蕴含着鲜明的人民性和科学性,体现了其价值逻辑与真理逻辑的辩证统一。
历史逻辑: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统优势的秉承发扬。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和历史根基。回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在话语阵地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在话语内核上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话语队伍上始终坚持文化发展创新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和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话语策略上始终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在话语传播上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等,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话語体系建设的认识境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独特优势,在时空推进中对文化话语体系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宝贵经验。
实践逻辑: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是对党在新时代实现文化使命所面临挑战的现实回应。“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既是一个深刻的思想理论命题,也是一个生动的时代实践课题。首先,从文化发展的维度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亟须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话语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巨大进展和辉煌成就,但其文化建设实践和经验是以西式为主他者话语体系难以解释甚至是不愿承认的,我们亟须一种“表达自我”的话语体系解释其合理性和正当性。其次,从学术创新的维度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亟须将构建文化话语体系作为生长点和突破口。当前,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上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失语尴尬位置,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创新滞后于实践创新的现状和矛盾亟须将构建文化话语体系作为生长点和突破口。最后,从国家形象的维度来说,新时代中国加强对外文化传播能力和提升国际话语权亟须文化话语体系的有力支撑。针对西方有些国家一味鼓噪各种论调、恶意制造各种陷阱和扭曲中国的国家形象的情况,为消除“崛起中的烦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是加强对外文化传播能力和提升国际话语权、重塑国家形象、终结西方话语霸权的必然之举和现实之需。面对机遇和挑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就须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这篇“锦绣文章”。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构建的价值向度
基于文化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时代定位是新型文化话语体系,其蕴含着三重维度的价值指向。新时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构建的任务、目标、现状表明,供给一个能够充分体现政党文化建设思想、支撑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以及反映人民群众美好期盼的體系结构势在必行。
政党角度: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是实现党的文化战略目标和文化使命、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内在规定。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认为,政党是代表特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的由其部分最积极分子所组成的具有共同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而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拥有鲜明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是政党区别于其他利益集团或社会组织的根本特性和独特标识,不同的政党代表的阶级立场和利益是不同的,由此对应的文化话语体系也具有本质差异。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战略行动的目标纲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也是党长期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场域保持领导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但是,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具体的,并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新时代建构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是党在治国理政文化实践中牢牢掌握无产阶级文化领导地位的题中应有之义。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有利于提高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推进文化建设事业纵深发展;有利于紧紧跟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现党的文化战略目标和文化使命,维护党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只有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党才能在西方话语垄断下的文化传播现实图景中有效解决话语面临的现实问题,不断取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胜利。
国家角度: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是助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因此,我们党必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和执政能力,协调各方力量助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文化的力量是最深厚的最广泛的,我们要推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文化的力量助推社会主义强国梦。新时代的历史定位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中也蕴含着“话语强起来”的时代深意,而文化话语体系的建构是“话语强起来”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强国梦的必然要求。当前,面临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在文化发展方面我们仍然处于挑战和机遇并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西强东弱”的话语局面尚未根本扭转,文化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未解决,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推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民角度: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内核、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所在。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这不仅体现于经济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也体现在文化繁荣上。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在社会转型当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破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正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定是一个艰巨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发展到了新的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由之前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呈现出许多新的时代特征。这一主要矛盾在文化话语领域具体表现是概念、话语和理论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由之前关注“有没有”变为现在更关注“美不美、好不好”,而文化获得感直接影响人们“美好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效应对外部文化威胁以及内部文化矛盾,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思想引领,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内核的价值指向,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之举。
“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在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强制手段或经济手段,还需要依靠“文化话语体系”构建安全屏障,发挥其凝聚、融合和教化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构建的原则向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构建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要“融通中外”,也要“纵贯古今”;要“上下联动”,也要“知行合一”。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论为指导,并遵循一系列具体原则,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
融通中外:把握好话语特色与话语担当的交流原则。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既要牢记初心、不忘本,坚持文化话语体系的民族特色,也要勇于担当、开新篇,体现文化话语体系的世界担当,在“融通中外”的交流过程中统筹好其独特性和普遍性的关系。一方面,坚持文化话语体系的民族特色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应用之义。各民族的文化话语体系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也不例外。在讲述中国文化故事、描绘中国文化谱系、展示中国文化优势的过程中,要注重经验总结性、系统全面性、规律揭示性的“三性合一”,着力提炼能够体现中国立场、文化精华、思想价值的标识性关键性概念、范畴和观点,合理展现中国文化独特的演进历程、内在机理及显著优势。另一方面,体现文化话语体系的世界担当是促进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之举。各民族文化话语体系都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也是世界文化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在提供其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和追求世界共同价值的中国智慧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研究世界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在普遍性维度将“陈情”与“说理”、“自讲”与“他讲”结合起来,打造开放融通、互学互鉴且世界不同民众听得懂、听得进、叫得响、传得开的人类共同话语,增强中国特色文化话语的真诚感和信赖感。
纵贯古今:把握好话语继承与话语创新的发展原则。我们要构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不是封闭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开放系统,关键要在“纵贯古今”发展过程中寻求话语继承和话语创新的有机统一,这也是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自身生命力的重要彰显。一方面,话语继承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信仰基因,凸显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的历史性。构建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不能脱离话语传统从头再来,任何时代和任何形式的话语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的批判性继承,民族和国家的话语创新就会失去根基,人民对话语创新也不会真正信服认同。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挖掘和盘活传统经典话语资源,构建话语发展的原创性阐释体系。另一方面,话语创新就是要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步伐,彰显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的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新实践带来各个领域的新变化,要求文化话语体系创新为话语传统注入新的时代和实践精神,构建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
上下联动:把握好话语规范与话语通俗的协同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建构不是一个自我命名、自我参照、自我确认就能实现的单一工程,而是一个需要政治导向、理论引导、大众广泛理解和吸收的综合系统,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上下联动”协同过程中处理好话语规范和话语通俗的统一。一方面,话语规范就是要在构建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中将政治性、学理性和大众性结合起来,推动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的良性互动和同频共振,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的高度契合。另一方面,话语通俗就是要在构建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中将宏大政治叙事向日常生活叙事转变、从理论学术话语向大众通俗话语转变,选择雅俗共赏、符合群众需要且具有积极导向的文化话语,选择贴近生活实践、“情”“意”互现的叙事形式,实现其有效的思想传递、意义表达和话语链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在实现“上下联动”协同过程中既要避免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自我循环”,也要克服错误学术话语解读的“理论陷阱”,还要防止大众话语陷入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泥潭,才能形成话语共振的强大合力,增强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的穿透力和影响力。
知行合一:把握好话语意识与话语自觉的实效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不是“书斋里的语言”,而是对社会现实的能动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现实。正如列宁所言:“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也就是说,要获得“人的思维客观的真理性”,就需要主体立足社会现实进行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进而再指导其社会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构建的主体与客体互相融合,在“知行合一”过程中坚持话语意识与话语自觉的一体,方能发挥其最大实效。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构建要有问题意识。它并不是任何形而上抽象主观的方法论,而是通过批判否定实事求是反映新时代的客观要求,通过经验总结求真务实提出新实践的时代任务。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构建要有行动自觉。话语主体不仅要有问题意识,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行动自觉,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转化为实践自觉,以此推动时代步伐和指导社会变革。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构建要有话语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源于实践归于实践又通过实践检验,要在主体的情感共鸣、价值认同、理性升华过程中坚定话语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构建的路径向度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既是时代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正如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性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也有其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站在新时代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要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具体统一,切实提升文化话语体系的阐释力、说服力、引导力和传播力。
突出问题导向,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阐释力。“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对时代问题高度敏感、自觉探索、有效解答,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和优良传统,也是党攻克难关、奋勇向前的必要条件。从革命、建设到改革,就“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是什么”“怎么做”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都坚持以重大时代问题为导向,着力推动发展并形成对应的话语体系,提升了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阐释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还存在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也需要勇气和毅力来有效抵御和化解外部的文化威胁和内部的文化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精确研判破解诸如文化产品、文化消费、文化“双创”、文化国际传播等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平衡不充分的阶段性现实性矛盾,提炼出一系列言简意赅、内涵明确且思想深刻的标识性概念、话语和理论,形成能够反映解读中国文化建设实践、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原创性阐释体系。
坚持人民立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说服力。立场代表所处位置和所报态度,“为谁说话”关系到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根本理解和认同程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要站稳人民立场,要善于把“我们想讲的”与“民众想听的”融合创新、科学互构,话语贴近群众、服务大众生活,其话语体系才能赢得人心、获得认同。新時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文化话语权提升必须直面的现实语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坚定人民立场,一方面要落实在对人民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充分凝练上,挖掘群众各种精彩故事和典型事例,从中提炼生活议题话题,引起群众情感共鸣;另一方面要落实在人民利益关怀和价值诉求言语表达上,聚焦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注重文化话语权益的兑现,提高民众参与程度。当然,在“讲故事”和“讲道理”融合过程中,不能靠话语的强势生硬推销,而要依靠“互联网+”赢得传播优势,在文化润物无声的熏陶中逐步实现对民众的价值传输。
强化批判反思,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引导力。话语体系是否具有批判力和反思力是衡量话语体系科学性与真理性的重要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要具有科学性与真理性,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批判反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引,“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批判扬弃其他社会思潮,同时反思总结自身经验教训,才能引导人民群众将“批判的武器”变为“物质的力量”。为此,应做到:一要辩证扬弃社会上存在的其他社会思潮,全面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的主要表现、现实危害、产生原因及纠错理路,帮助人民群众提高辨别力,同时在构建过程中对有些思潮合理成分也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要“一刀切”“全面否”;二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进行话语反思,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文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思想道德等文化实践经验教训选择合宜融通的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去诠释,提高话语叙事、加工、推广的能力;三要掌握意识形态舆论场主导权和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社会主义前进方向。
廣泛凝聚共识,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传播力。思想共识是话语认同和话语传播的基础,其表达效果直接关系到文化话语体系能否被理解、接受和传播。中国现有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能否转化为相应的话语优势走向世界,这是话语体系建构的最终判断标准。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理论中的中国”“发展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话语世界化的过程,我们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独立性,但并不排斥与世界上其他类型的文化话语体系的交流和开放,我们渴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这就需要理论界、学术界融合中、西、马各种理论资源来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原创性话语的研究,贴近世界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愿望,创设世界性议题,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量变到质变长期积累积淀的过程,决不能搞一哄而起的概念、范畴、理论的“大跃进”,而是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把握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07.
[3]列宁专题文集 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
[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
[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92.
[9]列宁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4.
【责任编辑:雨蕙】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核心内涵及其历史地位研究”(18AKS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哲学新论”(21FKSA003)。
作者简介:索世帅(1990—),女,山东青岛人,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