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身处
2024-02-29徐善来
徐善来
从身体到内心的自我试炼,是每一个女性通往强大的必经之旅,她们在感受力量的累积.感悟身体的指引,探索心之所向。无论在赛场、舞台还是聚光灯下,她们都在以自身之力,塑造自己在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因为芭比可以是任何样子,女人也可以是任何样子”,去年夏天上映的电影《芭比》中,这句将芭比与女性类比的台词激励了无数坐在银幕前的女性。虽然这句话看似合理而直白,但真正实现芭比可以拥有“任何样子”,从创作者RuthHandler到Mattel公司,经过了几乎半个多世纪,尤其是近十年来,芭比的形象设计已不仅仅是服装与角色上的变化一这个从面容到身形早已被固定为“完美榜样”的玩具开始令人感到熟悉又陌生,她们被赋予更多元的肤色、身材,甚至还推出了“平足版”。
一方面,这些普遍被视作积极的改变,说明这一经典形象越发注重塑造的女性面貌与当下时代呼声的联结,而另一方面,尽管芭比想要排列组合出无数形象来作为现实女性的多元投射,但正如现代社会中每一位女性都是自我且独特的,那种表面上的数量的累加显然无法追赶上现实个体意识觉醒的速度。
究其根本原因,当今社会的女性力量远远无法仅以几个方面的维度作为指标来衡量,她们投身于自己热衷探索的领域,通过不断地亲历和感知,内化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评价标准,用自我去肯定自己,用当下承諾未来。而由此所展现出的女性力量,是身与心的合二为一;她们在释放内在能量的过程中,也在享受着身体与心灵的彼此支撑、相互平衡与内外赋能。本次,我们邀请了三位活跃在不同领域的女性,看她们如何用身体和语言来传递力量之美。
“柔软又有力量”,刘胡懿可这样描述自己的身形。自从去年参加第三届“你好,新面孔”,参与《服饰与美容VOGUE》的拍摄后,想必大家已经对这个时刻充满笑容的丰腴女孩印象深刻。如今镜头前的她看上去非常专注坚定,但在正式成为模特之前,她并不是个喜欢拍照的人。
刘胡懿可从小就是家长口中的“胖娃娃”,随着年龄增长,青春期的她开始意识到身材管理的重要性,从减重训练营到把“撸铁”当作爱好,她收获了更乐观、更开朗的自己。“我发现这个过程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身材上的变化,还是一种身心的愉悦,运动流下的汗水让我感到很满足。我开始慢慢享受这种状态。”日积月累的机能提升,让她意识到塑造身体的过程,重点并不是达到他人想象中的完美,而是为自己的健康生活做支撑,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身体能量的流动。
大学刚刚毕业时,她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直到一位模特经纪人告诉她,这种状态下的她完全可以尝试着进入模特行业,“你不需要为了做模特而丢弃自己原本的样子”。
这个突如其来的身份并不在刘胡懿可的意料之内,但或许正因为那种与行业的距离和陌生感,让她敢于突破业内的陈规,以真实的自己去打动工作团队。而在模特工作逐渐走入正轨后,刘胡懿可也在尝试新的运动方式,进一步调动身体潜能,比如做瑜伽。“我发现瑜伽会带给我很多启发,让我的柔韧性变得更好,在拍摄过程中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也不再吃力。”从切身体验出发,她也感觉到瑜伽和模特工作之间存在的微妙关联,“瑜伽的体式都非常简单,但需要不断精进,去突破身体原本的边界,就像在工作中一样,通过每一次拍摄、每一次创作,去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在,进而触发身体表现力的更多可能性”。
“我觉得女孩子们有不同的身材尺码是很正常的,真的没什么,我也不会觉得被冒犯,反而我乐于接纳自己现在的样子。我就是我,在当今这个时代,大码并不代表着否定。”她坦率地接受自己被归类在“大码模特”的范畴,“每次看到自己拍摄的片子,看到画面的感染力,包括很多网友对我这种状态的积极评价,我就会觉得很满足,觉得自己身体力行地去展现也能影响到别人,这本就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我不知道如何定义美的标准,我只知道当发自内心地感到自己是健康、自信的时候,我真的美爆了!”
面对镜头,在油彩.布料和发辫围裹的躯体之下,樊小芸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拍摄现场。在这个由各种美术装置搭建的空间中,作为专业舞者的她充满张力,关联到场景中的要素,而在肢体的微妙变化中,两种相反方向的力量正相互拉扯、对峙,逐渐达到一种平衡的美感。“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感受到的更多是平衡的反向,为了追求平衡,反而需要关注正向之外的牵制,即便在画面中是静止的,但从化妆老师在我身体上的绘画,到走进这个空间展开创作,身体始终是在流动的,力道也是如此。”
这与樊小芸平日训练中所遵循的节奏并无二致。通常情况下,每天六七个小时的训练已经成为她的习惯,从开发课、练习素材,到排练作品,再到正式演出,身体始终是主角,与周遭产生联结,展现力量之美。不过,对于舞蹈中所展现的力量,她有一些不一样的理解:“力量并不单纯指那些可见的、可捕捉的形态和结果,它不是单一的定格造型,而是通过持续的时间和空间累积所产生的,也包括对引力和重力的感知,可能并不是我主动向身体去施加的力。有时候即便是主动运用那些力量,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感觉。”
相对于“发力”,樊小芸更喜欢把现代舞中身体延伸出的力视作一种联结,“跳舞不是在背动作,不是在记动作,而是你的生命体验在那一刻释放,在那一刻去联结当下的人、当下的空间、当下的时间、当下的灯光、当下的音乐和身边的伙伴,每一刻都是不一样的,包括你今天的心情,虽然动作可能一样,但整体的感受已经不一样了。久而久之,你会对生活中的变化更加敏感。与其说现代舞是一个舞种,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
她的成長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小时候的她被电视中舞蹈演出的美感而深深吸引,经常躲在家里,关着门,对着镜子看自己摆出各种动作,即使是停电了,也会忍不住跟着影子去舞动身体。或许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知。真正成为一名专业舞者后,舞蹈带给她的已不再只是美感的体现,相反,这种向内取悦自我的方式,随着身体动作和眼神,成为她与这个世界联结的媒介。“以前我是个说话都会很害羞的人,但当我成为了现代舞舞者后,我对外界的感知度和敏锐度都在提升,可以放松地打开自己的意识,可以在任何环境中都非常放松,内心也会更平静。”
樊小芸说,没有一场演出是一样的,现代舞的主观性非常强,这个过程绝不是还原排练好的动作,即便是对一个作品烂熟于心,也总有不能掌控自己的时刻,每当这种“意外”出现,她更希望把自己完全交给身体。“在我的经历当中,我会希望我的身体先行,我会非常相信引导者,非常相信我的身体。当我不断地去产生联结的时候,和自我对话的时候,身体会告诉我应该如何做,而不是我用固有的思维去指导自己的行动。”
如今,樊小芸依旧在探索身体在未来能够开启的更多可能。对她来说,排练每一支舞蹈的过程,都是让自己去适应编舞家所创的身体语言的逻辑,用自己的身体去掌握其表现的规律,进而传递编舞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尝试新的舞蹈总会经历丢掉自己的包袱和意识的阶段.让身体完全沉浸在另一套逻辑和系统之中,她将这种不可避免的状态比作钥匙和锁的关系,“当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作品,借此身体被打开后,可能也会发现身体以往未被发现的一面”。
助跑,引枪,投掷步,出手——一掷之下,毫厘之间,胜负已定。标枪运动的竞技过程就是如此干脆直接。虽然完成整个动作不过十几秒,但对于赛场内拼尽全力的运动员而言,这是要在瞬间调动起全身力量的过程。“大家普遍会对我们投掷类项目产生误区,总以为是手臂力量影响了投掷的距离,实际上,它需要我们运用到整个身体的动力链,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其实是全身的力结合到标枪上的结果;”刘诗颖思路流畅地讲述她投身标枪运动这十几年的体会,“单纯的上肢力量是薄弱的,我们需要把全身的力量转化成爆发力,而这种转化其实是很难的。”
比身体能量更难转化的是心态。在三年前的第32届夏季奥运会上,刘诗颖站上了女子标枪最高领奖台,也是首位获得这一项目奥运金牌的亚洲运动员,媒体用“一投制胜”形容她高昂的竞技状态。但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刘诗颖坦陈,每一场比赛都是与自我较量的过程。她还记得第一次登上奥运会赛场的那种紧张无措,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四年的训练,我仅仅用一个小时就摧毁了。”赛场成绩与训练表现之间的巨大落差,让她一度陷入自我否定,“其实最难突破的是心理这一关,与其说是别人赢了你,不如说是你认为你自己输了”。
刘诗颖几乎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去比赛,去感受心理的变化,去和心底的意识对话,才让自己慢慢从情绪的低谷走出来。“我学会了把这种心理状态赶出去,我会想方设法把标枪投得更远,证明给潜意识中的自己看,这种自我否定是完全错误的。”在一次次心理的低谷中,刘诗颖训练着自己触底反弹的韧性,“从开始焦躁不安,到遇到困难能够很平静地去面对,再到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与失败共存,我的心态就在这些情绪的反复中升华了”。
每当再次拿起标枪,刘诗颖都会不断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找回最初对这项运动与生俱来的热爱。“我相信我的直觉一定不会错,我可以放下我所有的顾虑,关注自己,尽情享受比赛。”这种心无旁骛的状态,让她的身体与心理融会贯通,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内在与外在、有形与无形的力量共同汇聚,创造了突破自我的可能。这种状态带来的积极能量,不仅适用于场上,也包括场下。随着大赛经历的丰富,刘诗颖也必须要克服与经验相伴而行的岁月的阻力,她会尽可能跟上队里年轻队员的训练步伐,“即便体力上可能没有办法立刻回到以往最好的状态,但我希望努力克服这种瓶颈,怀揣着年轻的心态,来消化掉这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心态支撑着如今的她继续探索身体的能量,在一次又一次动作的反复中感受新的突破点,即便是几十次、上百次的累积,只要能够看到变化,这种自我实现和超越的喜悦足以化解任何身体上的痛苦和煎熬。
竞技体育是迷人的,也是残酷的,成绩的起伏与心理的波动往往相伴而行。在这次采访中,她直截了当地表示自己刚刚挺过了一段低迷时期,尝试着改变训练环境后,她似乎又找到了自己最开始的感觉。“给失败多一点耐心”,是刘诗颖如今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从我的内心来讲,当我能够很自豪地说出人生已经没有遗憾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胜利和冠军的光环,而是在面对每一次失利的时候,我都没有放弃。只要还在坚持的路上,就有机会达到不一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