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锅炉爆管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2024-02-28陈升志袁道朵
陈升志,袁道朵,刘 丽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六盘水 553028)
前言
某钢厂干熄焦锅炉建于2011 年,锅炉型号为Q177∕980-71.25-9.8∕540。自投产以来,锅炉运行效果良好,吨焦产汽率达到设计值0.54 t,为提升该钢厂自发电量及自发电率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鳍片蒸发器先后出现2 次爆管,一、二级过热器、吊挂管等出现管壁磨损严重、管壁减薄等现象,为干熄焦锅炉及干熄焦炉安全、连续、稳定运行带来影响的同时,也损失了发电量。
1 事故经过
某年8 月5 日,正在监盘的岗位人员发现锅炉出、入口负压变正压,同时锅炉主蒸汽温度从533 ℃急剧下降至463 ℃、汽包水位从65 mm 急剧下降至-46 mm。一岗位人员立即加大锅炉补水[1],另一岗位人员到现场检查后发现锅炉出口膨胀节处向外淌水,同时二次除尘向外冒蒸汽,干熄炉H2含量从1.858%逐步上升至9.149%。岗位人员判断锅炉可能发生泄漏,立即汇报申请停炉,停炉后检查为鳍片蒸发器泄漏,停炉后期因泄漏水量较大,锅炉底部冷灰斗内积灰与积水造成冷灰斗超重,锅炉冷灰斗从转向风道膨胀节处脱落(见图1)。
图1 锅炉冷灰斗超重脱落
2 原因分析
通过检查,发现鳍片蒸发器泄漏点位于鳍片蒸发器检修口(见图2)。
图2 泄漏点位置
此次事故,鳍片蒸发器共有3 个漏点,其中2 根鳍片管磨穿漏点,1 根鳍片管磨损严重,产生爆管,根据以上检查,对造成爆管的原因进行分析。
2.1 鳍片蒸发器排查
由于鳍片蒸发器检修口是凹槽形状,循环气体流通过程中,在此处产生节流,使循环气体流速加快,加速鳍片管磨损速度,导致爆管。
2.2 焦粉颗粒排查
循环气体中携带焦粉,其中粒度超过2.5 cm 的较多(见图3),大颗粒焦粉在流通过程中增加锅炉内部换热管的磨损,特别是在鳍片蒸发器检修口凹槽处形成旋流,加大鳍片管的磨损。
图3 锅炉焦粉颗粒测量
2.3 循环通道排查
锅炉底部沉积焦粉堵塞部分气体循环通道,在底部产生第二个节流口,正常运行状态下循环风量为12.5 万m3∕h,但在通过变窄的通道时,循环气体流速增加,加速了锅炉内部换热管的磨损。
2.4 数据分析
干熄焦锅炉入口负压统计数据详见表1,锅炉入口负压在-1.8 kPa~-1.3 kPa 之间的运行时间较多,不满足-1.2 kPa~-0.8 kPa的控制要求,由于负压较大,导致大量大颗粒焦粉不能完全从一次除尘器除去,进入锅炉内,造成管道磨损。
表1 干熄焦锅炉入口负压统计数据
3 其他隐患
在停炉后,除对上述爆管点进行检查外,对一、二级过热器、管网蒸发器、省煤器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测量,发现一、二级过热器受热管减薄较严重。
3.1 一级过热器检测情况
共有36 根换热管,管子规格为∅33.4 mm、管壁厚度为4.5 mm、材质为12Cr1MoVG∕GB5310。磨损处壁厚≤3.0 mm。
3.2 二级过热器检测情况
共有33根换热管,管子规格为∅34 mm、管壁厚度为6 mm、材质为12Cr1MoVG∕GB5310。磨损处壁厚≤3.8 mm。
3.3 吊挂管检查情况
因焦粉颗粒磨损、高温硫腐蚀等原因,吊挂管迎风面部分防磨瓦损坏严重(见图4)。
图4 吊挂管防磨瓦迎风面损坏严重
3.4 切管检验情况
对一、二级过热器及爆管管子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其中Cr、Mo、S均有不同程度的偏低,成分相差不大(详见表2),但2 根漏水管道硫含量略高,管道表面硫腐蚀严重。
表2 12Cr1MoVG管子化学成分分析 %
经分析,一级过热器硫腐蚀面主要位于出口迎风面,二级过热器硫腐蚀主要位于出口背风面,由于12Cr1MoVG 材质钢金属壁温≥350 ℃时发生硫腐蚀,当温度达到500 ℃,硫腐蚀是350℃的6~8 倍,若温度达到750 ℃则是500 ℃的6~10 倍。而二级过热器至鳍片蒸发器段的入口烟气温度均超过350 ℃,处于硫腐蚀温度区域,故一、二级过热器及吊挂管防磨瓦均受到高温硫腐蚀,导致管道及防磨瓦减薄、受损。
大颗粒焦粉尺寸较大,不能通过鳍片蒸发器之间的间隙,焦粉堆积并在气流作用下产生旋流,增加鳍片管磨损。
4 整改办法及措施
4.1 鳍片蒸发器结构优化[2]
对鳍片蒸发器爆管鳍片管及旁边磨损严重的2 根鳍片管进行更换,共计更换5 根鳍片管,同时加装防磨护板,在检修口加阻力挡板,减缓循环气体对检修口的节流冲刷,见图5。
图5 鳍片蒸发器结构优化
4.2 过热器加装护板
对一级过热器壁厚<3 mm 的管子、二级过热器壁厚<4 mm 的管子全部更换,并对二级过热器第一排管子加装防磨护板。
4.3 吊挂管加装双层护板
将吊挂管防磨瓦由一层防护增加为两层防护,提升吊挂瓦迎风面抗冲刷磨损和高温硫腐蚀能力(见图6)。
图6 吊挂管双层防磨瓦
4.4 增加排灰装置
在锅炉底部冷灰斗安装2 个排灰阀,每周的周一、周三、周五定期排灰,观察排除灰中焦粉颗粒度,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调整,及时排除集中聚集在冷灰斗中的灰,减轻冷灰斗重量,保护冷灰斗。
4.5 工艺操作优化
对工艺操作实行精细化管理、操作[3],控制锅炉入口烟气温度<980 ℃、锅炉入口负压>-1.2 kPa、锅炉主蒸汽温度控制在520~540 ℃、主蒸汽压力控制在<9.3 MPa,同时调整干熄焦炉定修频次,从每个月一次定修调整为2 个月一次,减少锅炉启、停次数,保障锅炉在参数稳定的环境中持续运行。
4.6 技术升级
为彻底解决过热器因高温硫腐蚀造成的过热器管子腐蚀减薄,防止爆管事故再次发生,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1)更换锅炉内一、二级过热器管子,采用耐腐蚀、耐高温效果较好的TP321H 材质管子代替原有12Cr1MoVG 材质管子,同时在一、二级过热器前喷涂3层防磨、防腐蚀涂层,替代笨重的防磨瓦。
(2)如鳍片管蒸发器鳍和鳍片省煤器节距偏低,会导致大颗粒焦粒不能流通,造成焦粉堆积,影响锅炉热效率并造成磨损。为此,将鳍片蒸发器鳍片高度调整为20 mm、鳍片管间节距增加到14 mm、厚度调整为1 mm;将鳍片省煤器鳍片高度调整为16 mm,鳍片管间节距增加到10 mm、厚度调整为1 mm。在不影响锅炉换热效率的同时,减少了鳍片蒸发器和省煤器迎风面焦粉堆积的现象,焦粉堆积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未观察到明显焦粉堆积。
4.7 复查
采取上述措施后,在后续2 次检修过程中,对一、二级过热器、吊挂管防磨瓦、鳍片蒸发器鳍片管等进行检查,运行效果良好,未出现高炉硫腐蚀、减薄、焦粉堆积严重等现象。
5 结束语
干熄焦锅炉的安全、连续、稳定运行与锅炉的操作调整、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密不可分。某钢厂针对干熄焦锅炉运行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了锅炉的运行效率,为干熄焦系统稳产、高产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