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研究

2024-02-28叶湘虹何红杏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胜任高校教师要素

叶湘虹,何红杏

(1.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都要和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可见,发挥课程思政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各类课程教学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责任人。基于此,于当前“大思政”背景下,深入研究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针对性地构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对其所必备的胜任力维度及其具体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内涵阐释与理论基础

了解事物的本质及理论渊源是研究问题的逻辑起点。构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应首先明晰研究对象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它的理论基础。因此,本部分将主要分析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本质内涵和理论基础。

(一)内涵阐释

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逻辑学中通常遵循“属加种差法”的定义逻辑,在确立事物基础属概念的前提下增添限制词语以缩小外延。关于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相关概念的界定,需从胜任力概念入手,逐一延伸至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

1.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概述。胜任,可从“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周易·系辞下》)的古语来理解,有承担得起、经受得住之意。从字面意义来看,胜任力即胜任的能力,与“能力”对等。本研究所指的“胜任力”是“能力”本质、表现和使用场域的具象表达,侧重于描述影响个体工作绩效的关键驱动因素,是指个人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所具备的一系列影响工作绩效的特征要素的集合,包括个体的人格、动机、知识和技能水平。随着研究场域的扩大,胜任力逐渐延伸至以“唤醒个体的天赋潜能,使他们进入幸福与意义的生活状态”的教育领域,教师胜任力、高校教师胜任力因此而生。高校教师胜任力表现为高校教师在不同教学背景下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等外显的行为特征和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个人认知、个人特质等内隐德性与个性特征的集合,是针对高校教师职业表现和工作要求形成的一组特质。而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则产生于“高校教师胜任力”与“课程思政”本质内涵的融会中,是指高校教师在系统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科学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思政认知、态度价值、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等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的集合。这些特质集中体现为教师坚定的信念、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落脚在具体行为中就是能够较好把握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规律,在教学中以理论观照现实,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3]。

2.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概述。胜任力模型与胜任力内涵紧密相连,是完成特定岗位任务需要具备的胜任力要素的集合,反映特定工作岗位上推动个体成功的动机、知识、技能和品质。胜任力模型具有方法论的向导功能,旨在为具体工作或特定角色提供一个成功的先行指示标准,帮助个体了解从事某一工作应当具备的能力、个人在工作中的优势、提升改进的领域、职业规划与发展的方向等[4]。胜任力模型常用于管理学、人力资源和教育学领域,多以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和工作分析法进行模型构建,其内容随特定的工作要求、岗位职责而变换。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就是基于典型的胜任力模型,结合高校教师职业特点与职责要求、课程思政内涵与外延构建起来的模型,集中反映了教师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集合,包括课程思政意识、师德师风、知识素养、能力素质和个人特质。其中课程思政意识、师德师风和个人特质为里层胜任特征,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为表层胜任特征。

(二)理论基础

理论作为解释世界的一种形式,为世界本源的追溯提供了一种阐释图式,有助于澄清和说明世界的运动规律。在本研究中,系统分析和深入探究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需在整体架构和内在逻辑上有思想和理论作支撑,而胜任力理论和高校教师发展理论则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持。

1.胜任力理论概述。有关“胜任力”问题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 世纪初泰勒关于“时间动作研究”的理论,即采用时间-动作分析法来识别工人胜任某一具体工作的胜任力要素,在此基础上对工人进行系统的培训,并要求工人达致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为胜任力的研究打下了基础[5]。而后,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在探究“卓越工作绩效的原因”中正式提出了胜任力概念,为胜任力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了技术路线。在胜任力的研究当中,核心议题在于胜任力模型的建构。当前,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为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冰山模型由动机、特质、知识和技能构成,其中知识与技能属于“冰山之上”易见易变易测量的内容,而动机和特质则属于潜藏于“冰山之下”难见难变难测量的部分,对人的行为和表现起关键性作用[6]。洋葱模型将个人的胜任特征比作洋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最表层为知识与技能,最里层为动机与个性,中间层为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最表层能直接通过后天有意识学习得以提升,而中间层和最里层均不易受外界力量的变化而改变[7]。以胜任力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构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指标要素的选取提供了方向参考,即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既要考虑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表层胜任力,也要深入分析其潜在胜任力。同时,也要注意区分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与高校教师其他胜任力,尽可能准确概括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要素。

2.高校教师发展理论概述。教师发展是教师的生命潜能和个体价值在教育场域有意识地延伸和扩展[8],是将抽象复杂的教学活动直观可视化为颇具真理性的稳固体系,以指导教师分析、诊断教学活动,时时自省、升华,为教师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早期的高校教师发展主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专业知识积累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随着高校教育内涵式推进,才更为全面地注重高校教师的整体性发展,包括个人发展、教学发展、专业发展和组织发展等多维辩证统一的综合性发展。研究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归根结底是对教师发展的研究,旨在为高校教师知识储备、师德涵养、教学技能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等提供前瞻性指引。高校教师发展理论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的建构机理

构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是一项复杂且严谨的工作。本研究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以三个步骤构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首先,通过政策文本、工作内容和文献研究初步提取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词语;其次,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从被试的访谈内容中二度撷取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要素;最后,基于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最终确立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

(一)初步提取胜任力词语

选择恰当的胜任力要素是构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的首要之举。本部分运用主题分析方法,从政策文本、工作内容及相关文献中提取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词语。

1.基于政策文本提取。政策文本作为法定文本,具有权威性、完整性、丰富性,对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发展具有前瞻性指导作用。本研究通过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收集并整理了教育部有关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文件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包括《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8 份文本。通过精读课程思政相关政策文本,参照“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研究”[9],提取描述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关键词语,再对关键词进行拆解、合并、提炼,并施以关键词编码分析,共获得39 个胜任力词语。

2.基于工作内容分析提取。工作内容分析是对与某一特定工作相关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与处理,包括对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职责的分析以及完成这项工作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等内容[10]。基于工作内容分析提取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要素,必须对高校教师落实课程思政这一具体教学任务作细致入微的深层分析,以提取完成其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胜任特质。在本阶段的研究中,将严格按照6W1H原则予以分析,即谁来做(Who)、做什么(What)、何时做(When)、在哪做(Where)、如何做(How)、为什么做(Why)、为谁做(Whom),详见表1。

表1 基于工作分析提取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要素

结合基于政策文本提取的胜任力词语,辨析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工作职责,将成段的分析内容化为直观可视的描述条目,用以分析、提炼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胜任力,共获得30 个胜任力词语。

3.基于文献研究提取。本阶段依托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综合素养”“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从中提取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要素,共获取相关文献154 条,剔除明显与主题词不相关的文献,得到41 篇相关度较高的文献。

结合基于工作内容分析提取的胜任力词语,通过关键词编码分析,对41 篇文献进行梳理、整合和研读,共计编码477 次,获得37 项胜任力要素。其中师德师风、立德树人、思政知识、教学设计能力、专业知识、思政思维、资源建设能力、教研双修能力统计频次均在10 余次及以上,新增了三观端正、立德树人、宜人性、守正创新、课程思政态度、言行雅正、反思自省等7 个胜任力要素。

(二)二度撷取胜任力要素

为保证要素的科学性、适用性及有效性,本部分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的质性研究模式,从微观层面对高校优秀教师进行深入访谈,细致追问,挖掘有效信息,从访谈内容中提取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特征要素,对初步提取的胜任力要素进行整理与筛选、补充与完善。

1.访谈准备及实施。本研究选取了14 名访谈对象,均为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1)请您分享4—6 件您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感到最具有成就感或挫败感的事件;(2)您认为自身具备的哪些胜任特质对您处理这件事起到了推动或阻碍作用;(3)您认为高校教师如何才能胜任课程思政。访谈过程中,访谈者依据访谈提纲、访谈进度、访谈者与受访者的关系等因素,跟进了部分个性化的访谈问题,以便帮助被访者再现事件的原貌,深入挖掘隐藏在访谈内容中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要素。

2.访谈结果分析。将整理好的访谈文本导入MAXQDA2022,开展胜任力要素提取工作。首先,根据初次提取的胜任力词语,用主题分析法对照访谈文本中体现的胜任力要素进行逐一比对、归纳、整合、提炼、编码,并且在相应的位置做好标注。其次,再借鉴“扎根理论”的思维方法,对行为描述不同但反映要素相似的内容或内涵相近的概念进行归纳合并,再次优化胜任力要素,最终获得28 项胜任力要素,详见表2。

表2 基于访谈提取的胜任力要素

(三)构建胜任力模型

为了建立经得起推敲的胜任力模型,还需要借助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大样本的数据分析。本部分将结合前文的胜任力要素,基于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最终构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

1.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的测量工具是自编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重要程度量表》,被试为“双一流”高校、非“双一流”高校、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在职任课教师。共发放问卷550份,其中回收534 份,剔除问卷中未填写完整的、答案呈现一定规律的、整份问卷答案相同的、作答时间低于1 分钟的无效样本9 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25 份,回收率95.5%,调查对象的描述性统计详见表3。

表3 调查对象描述性统计

2.信度与效度检验。本文采用SPSS 22 专业数据统计软件进行计算,用克隆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值)进行信度分析,以KMO和Bartlett检验衡量问卷效度。若Cronbach's Alpha系数大于0.80,表示信度非常好;以KMO值大于0.70表示效度较好,适合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信度与效度分析

由表4 可知,被测量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57,说明各个变量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可信程度较高;KMO值为0.953,大于最低标准,效度较好;Bartlett球形度检验4 782.410,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数据呈球形分布,各个变量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独立,通过了Bartlett检验,问卷具有结构效度,可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3.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素提取,以Varimax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a.旋转在13 次迭代后已收敛。按大小数值排列,删去绝对值<0.5 的系数,最终提取5 个因子,样本总解释率为73.194%,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详见表5。

表5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要素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由表5 可知,自信心、发展他人、终身学习、亲和力分别占有两个维度,属于同一纬度上内容含义与其他项目交叉较大的题项,将其剔除,余24 个题项,最终得到包含24 个胜任力要素的五维胜任力模型。其中因子1 包含课程思政态度、课程思政意识、课程思政思维3 个要素,主要体现了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课程思政认知;因子2 包含坚定理想信念、潜心立德树人、恪守学术规范、坚持言行雅正4 个要素,主要体现了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师德师风;因子3 包含思政知识、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5 个要素,主要体现了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知识素养;因子4 包含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力、课程思政课堂驾驭力、课程思政价值引导力、课程思政教研双修力等5 个要素,主要体现了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能力素质;因子5 包含“三观”端正、团队协作、反思自省、守正创新、敬业奉献、宜人性、成就动机等7 个要素,主要体现了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个人特质,详见表6。

表6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

三、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的指标阐释

(一)课程思政认知维度

课程思政认知维度主要包含课程思政态度、课程思政意识和课程思政思维:具有课程思政态度,意味着认同课程思政理念;具备课程思政意识,有将育人意识落实到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课程思政思维,善于提炼思政元素,并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教学资源,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育中融入价值指引。

(二)师德师风维度

师德师风维度主要包含坚定理想信念、潜心立德树人、恪守学术规范、坚持言行雅正。坚定理想信念是指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把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贯穿教学始终,主动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潜心立德树人是指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时刻牢记教书育人使命;以学生为导向,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照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恪守学术规范是指秉持学术良知,抵制学术不端,坚守学术理想;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自律,大公无私。坚持言行雅正是指谈吐大方,举止文雅,作风正派;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三)知识素养维度

知识素养维度包含专业知识、思政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通识性知识。专业知识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熟悉专业基础理论,了解学科前沿和学科热点,具备学科思维。思政知识是指具有丰富的思政知识储备,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具备思政思维。心理学知识是指了解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征、接受特点,给予针对性引导;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教育学知识是指熟知教育学理论知识,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依照相关理论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使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融会贯通。通识性知识是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社会学、逻辑学、伦理学、文学、美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涉猎和深入的了解,可以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或学科成果而将其融入课堂,丰富课程思政内容。

(四)能力素质维度

能力素质维度包含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力、课程思政课堂驾驭力、课程思政价值引导力、课程思政教研双修力。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力是指高校教师要善于萃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炼富有特色的课程思政资源,再将其整合优化,建设结构科学、内容丰富、彰显特色、切合主流并与时更新的课程思政资源库。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力是指能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意、有机、有效地融入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使专业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并能根据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改进、完善以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课程思政课堂驾驭力是指能够把握专业知识体系、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借助先进教育技术载体,严谨有序地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使思政元素的导入与专业教育的切换自然流畅,使分散在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内核、思政元素及思政资源转化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力量[12]。课程思政价值引导力是指对国家方针政策、热点事件的本质内涵、价值意义有独到的见解,对社会发展、学术热点、学生行为等判断符合实际,并能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正能量的引导。课程思政教研双修力要求教师追踪理论前沿,关注社会热点,潜心钻研学术,积极申报相关课题,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究新方法,具备交叉学科研究能力。

(五)个人特质维度

个人特质维度包含“三观”端正、团队协作、反思自省、守正创新、敬业奉献、宜人性、成就动机等。“三观”端正是指思想端正、行为正直,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持有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生活,积极为社会贡献力量。团队协作是指能够在群体中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团队合作中通过观点的碰撞,从而使思维受到启发、产生灵感以及形成创新的成果。反思自省是指保持自我跟踪和自我监督,多维重塑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定位中把握课程思政教学宗旨、在反思中提高教学水平、在自省中提升教学实效。守正创新是指既能恪守课程思政教学传统教学方法,又能突破旧思维、探索新方法,以持续增强课程思政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亲和力。敬业奉献是指富有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充满干劲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持之以恒进行课程思政研究,并能以研究成果优化教学效果。宜人性是指具有信任、诚实、利他、谦虚、顺从、善良等特质,对人性持有积极的看法,期待通过自己的行为或者付出让别人受益。成就动机是指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能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全面系统地更新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结构,有强烈的创新意愿,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四、结语

本文基于胜任力理论,将胜任力与课程思政融合,提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该模型以课程思政意识为前提,以师德师风为核心,以知识素养为基础,以能力素质为关键,以个人特质为保障,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的动态系统,可为高校教师发展、课程思政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当然,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多变的系统工程,会随着新事物的发展而变化,本文所构建的模型还是初步的,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发展与提升。

猜你喜欢

胜任高校教师要素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也谈做人的要素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