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对中风偏瘫患者心肺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4-02-27任韶凯王雅慧邓孟龙樊森朝倪学翊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头皮心肺有氧

任韶凯 王雅慧 马 迪 邓孟龙 樊森朝 倪学翊 徐 泉△

1安阳市中医院康复中心,河南安阳 455000 2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 102218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偏侧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是脑梗死、脑出血等临床常见病的总称。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研究表明,中国脑卒中发生率在2030年将会比2010年增加50%左右[1]。中风偏瘫患者久坐不动,缺乏有氧活动,常导致心肺功能及体力逐渐下降[2];而充分的有氧运动对于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独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头皮针、电针、腕踝针、耳穴等多种治疗方案对于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疗效显著,但目前关于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较为少见。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4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入组的患者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中途出院,1例患者病情变化;试验组有3例患者中途出院,1例患者病情变化;共有7例患者退出研究。最终,对照组和试验组各有20例患者能够耐受评估与治疗,完成治疗方案。对照组男13例,女7例;脑出血8例,脑梗死12例;平均年龄(60.75±11.85)岁,平均病程(1.69±0.84)月,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5.47±3.12)kg/m2。试验组男11例,女9例;脑出血6例,脑梗死14例;平均年龄(61.75±7.70)岁,平均病程(2.11±0.97)月,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3.98±4.36)kg/m2。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脑出血或脑梗死类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伦理审查编号:20236-0-0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诊断[4],第一诊断为初发脑卒中(脑梗死或脑出血),经CT或MRI确诊;②年龄18~85周岁,意识清醒,能正常合作;③为单侧偏瘫,生命体征平稳,能够耐受有氧运动训练及心肺运动测试;④无脑外伤史,无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等脑实质及中枢神经受累史;⑤具有小学及以上的文化水平,对研究人员的观察和评价具有良好的依从性;⑥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符合入选标准但未签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②进展型脑卒中;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④认知功能障碍或有精神症状、痴呆及各种失语症,不能配合完成康复训练者;⑤瘫痪侧肢体有严重痉挛或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者;⑥有严重感染或严重合并症(心、肺、肝、肾)者;⑦重度骨性关节炎、重度骨质疏松。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根据康复评定情况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训练方法主要包括患侧肢体肌力训练、诱发肢体分离运动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立位平衡训练、重心转移训练和步行能力训练。每次康复治疗时间为30 min,2次/d,共60 min/d,每周5 d,连续治疗4周。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头针并同步有氧运动疗法,具体如下:①头皮针治疗,根据头皮针的标准线取穴[5]。患者仰卧,取顶中线(在头顶部正中线,属督脉,自百会穴达前顶穴)、病灶侧的顶颞前斜线(在头部侧面,自前顶穴达悬厘穴)和顶颞后斜线(在头部侧面,自百会穴达曲鬓穴)。针刺方法:常规消毒后,用0.30 mm×40 mm不锈钢毫针,按上述穴区两针对刺或接力刺,针身与皮肤呈15°刺入,到达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阻力减小,随后将针沿头皮针穴线推进0.5~1.5寸,再进行运针,捻转200次/min,每次持续捻转1~2 min,留针45~60 min;留针期间,每隔10 min运针1次,直至出针,出针时可用消毒棉球压迫针孔片刻。1次/d,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②有氧运动训练,采用全身功能康复系统(型号:XPace600,北京蝶禾谊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全身功能康复系统有测量心率的功能,训练中选择统一速度通过调整负荷来调整心率,每次训练先进行5 min的热身运动,再进行研究要求强度的有氧运动,最后进行5 min的整理过程,整个过程有专人指导,每天训练30 min,每周5 d,共4周。治疗前心肺运动试验测试所得无氧阈水平心率为运动标准,作为有氧运动训练强度。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进行评估,共50项,最高总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进行评定,以患者日常实际表现作为评价依据,评价内容包括吃饭、穿衣、修饰、如厕、洗澡、小便、大便、转移、上楼梯、活动等,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心肺运动试验:应用肺功能测试系统(型号:MasterScreen GareFusion Germany 234GmbH)评估患者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peak VO2)。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FMA评分、BI评分、peak VO2数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FMA评分、BI评分、peak VO2比较

3 讨论

中风偏瘫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后遗症,轻者尚可活动,重者则可能完全丧失活动能力,给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偏瘫系由于大脑受损后其运动中枢或下行纤维传导通路异常,无法正常传递信号,导致大脑无法正常支配肢体活动的一类病症;其中,患者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影响其预后。针对中风后偏瘫,目前以系统性康复治疗为主要方案,且早期康复能加快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有氧运动是指在氧气充足条件下进行有节奏的持续运动,运动强度多为中等以上,全身大肌肉群均参与其中,多用于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对于脑卒中患者,有氧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对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有着深远影响[6]。中风偏瘫患者多伴有氧代谢及运动能力下降;调查显示,脑卒中后30天峰值耗氧量便明显下降,半年后测得数据较其同龄正常人下降了25%~45%[7]。因此,适当的有氧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益处颇多,应早期介入。

头为诸阳会,又为精明之府,与全身脏腑息息相关,因此临床多选用头部穴位调理一身之阴阳。《太平经·灸刺诀第七十四》中有载:“灸刺者……三百六十脉……外出周旋身上,总于头顶。”又《千金要方》言:“治半身不遂,失音不语者,灸百会、本神、风府、神庭等。”本研究所选用的朱氏头针结合了经络及解剖学知识,再配合呼吸、吐纳,以达到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的作用。研究表明,头皮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有关:调节神经递质,促进脑功能重塑,调节神经电生理,改善头部血液供应,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减轻炎症反应等[8]。相对于常规针刺方案,头皮针疗法选穴少而精,接受度高,安全性及有效性已经得到认可。

本研究选择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和顶中线,有助于振奋阳气,并通过调节脑内葡萄糖代谢发挥治疗作用,对于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平衡障碍及言语障碍等均有良效。顶颞前斜线位于人体头部外侧面,接近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路线,位于运动皮质区。有研究发现,针刺顶颞前斜线对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言语功能效果明显,其起效可能与运动相关脑区的功能重塑有关,尤其是双侧小脑、健侧基底节为主的锥体外系运动调节中枢[9]。此外,亦有学者认为其作用机制类似于特殊的磁刺激,但尚需要验证[10]。顶颞后斜线同样位于头部侧面,是主要用来治疗对侧肢体中枢性感觉障碍的标准线;其起于百会,止于曲鬓,沟通贯穿了督脉、膀胱经、胆经、胃经等多条经脉,可有效通调脑部的经气循行,并间接影响多个脏腑[11]。顶中线则由百会至前顶,循行于督脉之中,属于阳中之阳,因此有振奋阳气、醒脑摄尿、活血化瘀的作用,为人体的“阳中枢”,尤其顶中线所过之百会穴为“百脉所会”。针刺顶中线可以疏通多条经脉经气,如出针时能挤压出少许血液尚可增强活血化瘀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心肺及运动功能,再次证实了头皮针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性,同时还显示了头皮针可改善中风患者的心肺功能。

综上所述,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头皮针联合有氧训练能更加有效地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心肺功能,对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也会产生间接的良性影响,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便早日回归家庭、社会。

猜你喜欢

头皮心肺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让头皮爱上做SPA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