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天津科技金融发展的路径分析

2024-02-27张志华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1期
关键词:天津高质量融资

张志华

一、前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能够引导资源有效配置、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金融业如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科技金融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科技金融实践不仅活跃了我国的创业投资活动,强化了资本市场的引导功能,实现了普惠金融的深度发展,而且对培育高精尖产业,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揭示科技金融内涵与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天津在推动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成效和不足,结合天津实际提出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的实践路径。

二、科技金融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金融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我国科技金融更是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随着我国科技金融的深入发展,如何准确阐明“科技金融”的内涵和本质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在国内,“科技金融”一词最早在1993年提出,并于同年成立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学术界对科技金融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始终未给予“科技金融”一个明确、完整、科学的定义。在众多研究成果中,2009年,赵昌文等学者首次对“科技金融”给出比较完整的定义,即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安排[1]。2010年,房汉廷对科技金融的实质进行了归纳,指出科技金融是企业家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商业活动过程中的融资行为,是技术革命驱动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燃料”,是科技被资本孵化演变为一种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是同质化的金融资本通过科学技术异质化配置,获取高附加回报的过程。2011年,洪银兴通过研究,指出科技金融是金融资本以科技创新尤其是以创新成果孵化为新技术并创新科技企业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内容的金融活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本文比较赞成赵昌文等所给出的科技金融定义,即: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轉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融资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三、科技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国引导科技金融向科技创新活动融资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取得丰厚的科学技术成果,并把这些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投放到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提升其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增加产出,由此推动我国的生产力不断增强,使得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够充分享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宝贵财富。在以科技金融推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有助于推动国家经济朝向现代化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丰富和增加政府用来促进社会发展的资源。

(一)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

科技金融的作用在于通过金融机构给予科技企业及其创新活动充足的资金支持,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使科技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随着科技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逐步降低,企业利润进一步增加。企业利润增加不仅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而且在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动下,国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更进一步促进了企业投资,最终使经济实现良性增长。除此之外,科技金融还能够通过产业关联、技术扩散等手段加快经济增长速度[3]。

(二)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金融的发展增加了创新成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能够全面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科技金融的发展还有利于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业者全面提升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劳动力资源。针对消费者而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和综合服务水平提升,在为其提供多样化选择同时,还能节约消费成本[4]。科技金融能够有效丰富金融市场结构,降低系统性风险,有效提高市场效能,进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金融可以帮助科技企业缓解创新资本配置不足问题,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科技创新的成本,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速度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同时,科技金融可有效帮助科技企业实现风险管理并实现风险分散,从而使科技企业创新成功率得到提高。此外,科技金融的信息识别功能有助于推动科技企业将创新资源从低效项目转入高效项目,从而使科技企业的创新效率进一步提升[5]。

(四)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和资源等方面呈现出的局限性和约束性日益凸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经济转型的必要性。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两个领域的传统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还为新兴产业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6]。科技金融不仅可以直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可以通过改善三次产业占比、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以及改变需求结构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再由产业结构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内涵中的五大发展理念。科技金融不仅可以直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且还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科技金融-产业结构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

四、天津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就

1.科技金融生态建设持续加快

近年来,天津持续推进科技金融生态建设,初步形成了包括政策供给、资金供方、资金需方和专业服务机构等在内的完善科技金融生态,逐渐打造了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科技金融服务为依托的运行模式。在天津科技金融生态体系中,科技企业持续创新并在市场中产生有效价值,各类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和专业服务,科技资源、科技产品与资金供给之间实现高效转换,政府提供有效政策支撑,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的良好科技金融生态。

2.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天津始终注重科技金融政策引导、支持、保障功能,制定了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主要包括专项投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股权投资类支持政策,政策性融资担保产品、“雏鹰”企业贷款奖励、打包贷款补贴等债权融资类支持政策,“瞪羚”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和领军培育企业股改奖励、中小企业股改、企业上市等股改上市类支持政策,以及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考核补贴等[7]。

3.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特色鲜明

天津积极搭建市、区两级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其中,市级专业化平台服务全市科技中小企业发展,主要采用培训活动、项目路演、挂牌仪式、专业沙龙、评比大赛等形式开展,不仅为科技企业提供面对面的融资对接服务,还为企业提供人才、法律、财务、股改上市、战略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区级综合服务平台主要服务本区中小型科技企业,完善区内科技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的沟通合作交流机制,有效缓解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8]。

4.科技企业融资渠道逐步拓宽

目前,天津辖内浦发银行、天津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均已成立科技支行,根据科技企业特点,加强科技数据共享利用和信贷模型建设,建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供适应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特点的信贷产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便利性持续提高。成立多支政府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以股权投资的方式给予科技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积极开展股权融资探索创新,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水平。积极支持科技企业改制上市,发挥天津股权交易所、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作用,对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不足

1.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不够健全

政策工具不均衡,创新资源投入政策偏多,而创新成果转化政策明显短缺,创新成果产业化政策严重不足。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缺乏保障,在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缺乏相关制度细化。科技金融政策宣传不到位,对科技金融政策的解读较少。

2.科技金融环境有待完善

天津各部门在科技金融工作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工作合力有待增强,科技金融工作效率有待提高。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突出。市、区两级服务平台效能有待进一步增强,科技金融政策、人才等信息的发布和更新处理不及时,科技与金融对接效率不高,科技企业融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有待丰富

直接融资规模偏低且结构不够合理,债券融资成为科技企业的主要选择,股权融资占比较低,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的规模相对较低,创业风险投资规模偏小。商业银行融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针对科技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方式和流程都较为单一。创投体系不健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的分层格局尚未形成。

4.科技金融风险补偿机制亟待健全

政策性担保覆盖不足,政府性融资担保存在供给不足、准入门槛过高。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科技企业覆盖率不高,部分担保机构出于风险考虑,拓展科技企业业务的动力不足。科技企业参保不足,保险公司对科技保险的供给不足。由于缺乏专业团队,科技保险业务普遍偏少。

五、推动天津科技金融发展的路径

科技金融的功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高度契合,不仅有助于提升金融的普惠性和韧性,也能进一步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天津正处于由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迈进的关键时期,努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对于天津实现“一基地三区”战略定位,打造全国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和产业创新中心,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

健全并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各种制度机制,提升不同单位间的协作水平,构成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强大政策力量。基于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细化政策内容。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体系,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关键环节,打通难点、堵点,推动形成良性循环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创新政策推送模式,实现“政策找人”。简化政策兑现流程,让科技企业足不出户享受政策红利。

(二)健全科技金融市场体系

推动科技企业积极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大上市培育力度,健全服务机制,着力拓展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探索科创企业债券发行新模式,积极培育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大力推进科技保险创新发展。不断完善科技型企业担保增信机制,增强政府性担保机构实力,探索建立政府性担保机构资本补充长效机制。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更好发挥政府性担保增信作用。引导商业银行搭建完善科技金融专营体系,增加纯信用类贷款投放,细化落实尽职免责制度。

(三)创新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适度扩大信贷风险补偿金额度,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从不同领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鼓励银行联合融资担保、保险以及创业投资机构等金融机构共同建立平等的科技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积极探索开展科技保险风险补偿。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不断提高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的评估能力。根据产业发展导向、贷款担保形式等,实施差异化的风险補偿比例。

(四)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

丰富市、区两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利用大数据等相关技术,输出对科技企业的精准画像,助力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联通风投创投机构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对接机制,完善一体化的创业投资项目服务体系。广泛组织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担保、创业投资机构等机构,强化科技金融产品推介。灵活运用线上+线下模式,搭建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零距离交流、低成本融资平台。举办科技金融论坛,专题辅导科技金融相关知识,交流科技与金融结合经验。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金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科技金融的功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高度契合,积极发展科技金融不仅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有利于金融创新和金融的持续发展。天津要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健全科技金融市场体系、创新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为加快实现“一基地三区”战略定位,推动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引用

[1]张韩珺,葛佳,郭冰沁.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2(22):112-114.

[2]陆岷峰,张玉洁.中国科技金融创新模式选择的争论评析与思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5):90-94.

[3]邓志敏.科技金融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科学管理研究, 2019,37(04):146-150.

[4]奉琪麟.基于科技金融、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3(08):144-147.

[5]陈云燕.深化科技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J].投资与合作,2023(05):1-3.

[6]汪淑娟,谷慎.科技金融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经济学家,2021(02):81-91.

[7]任祝.天津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21(01):28-32.

[8]刘东岳.天津市科技金融创新生态体系研究[J].天津经济,2022(01):18-24.

猜你喜欢

天津高质量融资
如果天津有“画”说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融资
融资
天津卷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天津之眼》
7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