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对策思考与分析

2024-02-27吴岩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1期
关键词:黑龙江黑龙江省贸易

吴岩

一、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黑龙江作为我国东北部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推动中俄贸易的关键区域。龙江丝路带、东北振兴、“一带一路”倡议的高速推进,更进一步为黑龙江在对俄进出口方面,以及贸易的发展方面提供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需要立足新时代背景,发挥我国东北部地区的地缘优势,以黑龙江为对外贸易的重点,通过发挥对俄贸易的龙头作用,将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依托网络发展线上经济,扩展对外贸易渠道,释放更多发展动能,为黑龙江对外经济贸易注入活力,促进中俄贸易取得高质量的跃升,全面实现我国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

二、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现状

(一)黑龙江省有着地缘优势,对俄贸易口岸建设成效显著

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接壤,在边境沿线3000多公里,我国建设多个一类开放口岸,绥芬河口岸、黑河口岸、通江口岸等经济贸易口岸的运行,为中国与俄罗斯贸易往来提供先决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在经济贸易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出入境旅游业、交通技术设施、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黑龙江与俄罗斯的经济贸易合作提供了助力,交通布局的完善,也为边境沿线口岸货物运输提供便利。

在黑龙江对俄贸易口岸中,绥芬河口岸可直接对接俄罗斯格罗捷阔沃和波格拉尼奇两个城市,公路、铁路运输网络的建设,可以保障口岸连续通关,促进中俄两国商品的不间断运输。而黑河口岸和同江市口岸处于黑龙江边,可通过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客运船舶、轮渡船,直接利用水路运输将商品运输到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还可通过跨江大桥直通欧亚大陆,促进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贸易运输,并利用良好的货物运输条件,降低跨境贸易成本。近年来,中俄贸易货运量稳步提升,使黑龙江进一步深化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提升中俄运输效率,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黑龙江省有着政策优势,促进地区产业互补

2022年,中俄贸易额达到1902.72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黑龙江省政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政府多次针对经济贸易开展洽谈会,并利用黑龙江官方政府的优势,进一步促进中俄经济合作,为中俄贸易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俄罗斯动力学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交流日益密切,成立的中俄合作交流中心,能够将我国科研专家指派到俄罗斯进行学习和交流,科技成果的互享,能够利用全新的科技带动贸易合作,增强两国之间的亲密程度[1]。而要想保持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中俄双方单方面地接收进口容易使贸易关系短暂,双方必须各有所长,在产业结构上形成优势互补,才能推动中俄贸易关系长久,合作逐步深入。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产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优势,食品、玩具、智能手机、服装、家用电器等商品属于俄罗斯生产量较少的产品,我国对俄罗斯进行制造产品的出口,不但能够增加我国产品在俄的市场份额,还能够使我国不断扩大产业的消费市场,拥有俄罗斯较为庞大的出口商品空间。而俄罗斯经济支柱为能源出口,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轻工业发展缓慢,汽车工业也受到其影响。而我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对于能源需求量较大,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使二者能够通过产业的互补,保持长久的贸易往来关系,并通过中俄在经济贸易上的深度合作,推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也为黑龙江边贸发展带来良好的前景。

三、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存在的問题

(一)出口商品结构不平衡

2022年中俄贸易总额中,我国对俄罗斯出口761.23亿美元,从俄罗斯进口1141.48美元,在资源类产品中,俄罗斯向中国出口8625万吨石油,向中国供应155亿立方米天然气。从进出口情况来看,我国出口主体集中度较高,以中小制造企业为主,纺织、服装、鞋类、机械部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较少,对黑龙江经济的拉动效应不足。而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增加了进出口安全风险,也大幅度降低了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价格优势[2]。而进口主要以资源类的国有企业为主,我国对俄罗斯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但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的进口产品较少,服装类、鞋类、纺织品主要通过边境旅游的方式进行输出,输出量不足,使中俄两国逐步形成一边倒的贸易格局,我国对俄贸易主体结构不平衡性增加,有可能对黑龙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俄罗斯贸易政策多变,阻碍企业对俄投资

首先,俄罗斯对外贸易政策有着较强的不确定性。很多地方政府发布的政策和条例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在对外投资方面,俄罗斯地方政府在经济政策的限制下,使外资企业发展受限,也为我国企业的投资带来一定的阻碍。其次,税收负担沉重。当前,俄罗斯远东地区针对中资企业征收的税款较多,各种产品税和所得税累积,占用企业较大的利润空间,而中资企业税收压力不断增加,限制企业在科技、产品创新上的投入。很多在边境口岸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自身出口能力不足,抵抗风险能力较低,处在俄罗斯不稳定的经济环境中,容易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动较大,出现较多的运行风险,不利于企业长久可持续的发展[3]。最后,俄罗斯拥有更多的货币主动权,落实的贸易结算政策不利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当前,在中俄贸易市场中,俄罗斯处在卖方的位置上,并要求中俄贸易以卢布或者美元结算为主,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较少,我国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也逐步降低,导致很多企业在进行钢材和能源进口时,只能选择现金交易的方式,这种交易方式容易引发较大的资金风险,也不利于双方贸易规模的扩大。而依托现金交易的实体贸易活动,也阻碍线上经济的发展,影响黑龙江对俄贸易的高质量运行。

四、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对策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重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

更好地推进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质量提升,必须重视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以更好地提高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商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切实解决出口商品结构不平衡以及缺少自主品牌等问题。第一,黑龙江省应坚持以充分发挥对俄经贸合作优势为目的,积极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转型发展,打造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集群,满足俄罗斯对高端制造与服务业的现实需求,进一步优化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中的商品结构,实现需求与产品紧密对接[4]。第二,加强技术与品牌创新,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扩大自贸区对俄出口商品种类与数量,增强对俄出口商品多元化与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出口商品附加值与品牌影响力。第三,利用俄罗斯矿产能源和资源优势,与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扩大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黑龙江省应大力丰富绿色农业进出口商品种类,把好绿色农业产品质量关,通过线上线下搭建销售渠道,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实现对俄贸易长足稳定跨越式发展。第四,秉持着“质量第一,口碑至上”发展原则,加大对俄出口商品资金投入力度,引进新方法、新技术与新手段,不断提高对俄出口商品质量,并通过宣传推广,扩大在俄罗斯的知名度,创造满足当地消费者需要的中国品牌。

(二)完善对俄贸易政策法规,营造良好投资发展环境

积极完善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政策法规与法律体系,能够有效应对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营造良好投资发展环境,引领对俄贸易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其一,善于利用法律智库,成立专业法律咨询机构,以应对俄罗斯严格多变的法律体制为前提,建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针对俄罗斯法律变更实时信息、贸易政策调整、经济与文化信息等多方因素,建立科学的法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俄贸易潜在风险评估。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对外贸易战略规划,增强法律风险意识,有效规避法律风险,促进对俄贸易稳定发展。其二,由黑龙江省政府牵头与俄罗斯政府签订相关贸易协议,保障双方能够在稳定、和谐的营商环境中开展经贸合作[5]。其三,成立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实施监督、管控黑龙江省与俄方合作的相关企业,定期进行检查、审核与沟通,解决黑龙江省对俄企业在对外贸易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对俄经贸政策,努力维护好外贸企业在对俄经贸合作中的合理需求,强化基础保障。其四,紧密结合发展实际,积极参考借鉴中国与俄罗斯国家政策法规特点,完善有关招商引资、市场准入、审批许可、金融货币以及通关审查等一系列制度体系与政策法规。结合黑龙江省经贸特色创新制度内容,利用制度加强对俄贸易行为的规制、约束和管控,强化监督管理效果,加强企业自律和他律,营造公平竞争的对俄贸易投资发展环境。

(三)以自贸区发展为契机,打造对俄贸易跨境产业链

一方面,应选择以自贸区为基点,将提高优化企业商品质量、产业配套能力以及结构作为扩大对俄贸易的着力点,将靠近俄罗斯国度的黑河、绥芬河等自贸片区作为打造对俄贸易跨境产业链的重要区域。加强进出口加工园区建设,不断扩大对俄出口,实现进口资源落地加工增值,提升全省对俄贸易企业发展水平[6]。另一方面,应重视开发科技含量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项目,重视提升此类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推进贸易和投资改革创新,深入开展区内产业链与供应链开放招商,重点打造开放型区域贸易投资环境。通过重点培育产业集聚发展增长,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跨境电商以及跨境能源资源合作等重点产业发展平台,通过招商引资,促进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新发展。

(四)把握“互联网+”发展机遇,建立对俄电商综合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推进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应重视把握“互联网+”创新发展机遇,以互联网为平台,完善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带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在具体实践中,为更好地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全新发展机遇,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针对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积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提供税收支持,加大电子商务产业支持和帮扶力度,以促进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稳定发展,形成一套系统的电商发展体系,必须大力发展新基建,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为对俄贸易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7]。然后,基于B2B、B2C等运行发展相对稳定的电子商务平台,开通专门的对俄贸易龙江电商服务平台,组建专门服务于对俄贸易的跨境电商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或是选择与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合作,开通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有利于通过建立合作关系,获得此类早已发展成熟、运行稳定、结构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背后庞大的物流系统支持。进一步减少电子商务产品销售和交易时间,提升对俄产品出口效率,构建健全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其次,应深入分析、把握黑龙江省地理优势,整合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市场优势资源,积极探索创新商业发展形式,扩大电子商务发展范围。其中,可选择大力发展电商进口业务,与中国邮政等知名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针对偏远地区、乡村、乡镇等农副产品,建立系统、完善的物流体系。加强网络设施搭建,支持偏远地区电子商务体系搭建,进一步改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此外,鼓励口岸城市农产品买卖需求与电子商务平台紧密对接,借助各大电商平台推广、宣传黑龙江省内的农副产品,能够有效解决农村、乡镇绿色原料出售困难问题,帮助乡村实现共同富裕。

(五)打造对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库,强化人才支持

为更好地促进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长久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库建设,明确认识到充足的人才力量支持是保障对俄贸易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组建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技能良好,且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骨干人才队伍,才能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质量和水平,带领对外贸易工作改革创新开展。因此,在促进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进程中,必须重视精心打造黑龙江对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库,建强对俄学科群、组建对俄智囊库、扩充对俄人才库,多措并举强化人才支持。首先,建强对俄学科群。应重视发挥高等院校在促进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政府引领和指导,鼓励有条件的省内高校积极开设俄语专业亚专科,如外事俄语、科技俄语、文旅俄语以及金融俄语等等。积极改进办学模式,采取中俄联合办学、赴俄实习留学、线上自主学习以及课外社团活动等办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人才俄语知识储备与运用能力,建强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涉俄专业学科群,走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其次,组建对俄智囊库。加强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持和助推作用,尽快建立统筹全省对俄研究顶尖成果的对俄合作动态研究中心智库,完善配套政策与激励机制,整合研究资源,精选骨干力量。深入分析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现状,结合实际加强研究,努力推出系列对俄合作重大咨询建议,成为全国、全球性对俄合作权威智库。此外,扩大对俄人才库。应重视将涉俄专业教育、俄语应用、俄语文化等相关教育渗透到初高中、中专、职高以及技能培训、就业培训、继续教育等多个环节,建立一条系统、完整的对俄教育链,以此来不断扩大对俄教育深度和广度,扩大人才规模。同时,还可选择拓宽俄籍毕业生在黑龙江省创业发展的渠道,不断积蓄和扩充黑龙江省对俄人才库,强化人才力量支持。

五、结语

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接壤,在对俄贸易上有着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能够通过密切的贸易往来,带动黑龙江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前黑龙江在促进对俄贸易方面没有建立企业联合机制,进出口产品结构不均衡,而难以扩大出口规模,影响黑龙江对俄贸易的发展。对此,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落实品牌化的发展战略,打造对俄贸易跨境产业链。与此同时,把握住网络发展的机遇,建立对俄电商综合平台,通过线上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以促进中俄经济贸易为中心,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并建立对俄贸易的人才库,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推动中俄贸易往来,逐步提升我国贸易服务水平,为黑龙江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开创黑龙江对俄贸易的新局面,从而加快推进东北经济的振兴。

引用

[1]王杰华,乔立群.西方对俄全面制裁下我国对俄经贸、金融合作政策建议——以黑龙江省为例[J].黑龙江金融,2023(01):49-55.

[2]郑鹏程,王文博.俄乌局势对中俄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以黑龙江省情况调查分析为例[J].黑龙江金融,2022(10):51-53.

[3]李娜.自贸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对俄贸易法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以黑龙江省黑河市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04):16-18.

[4]迟宇超,崔磊.“龙江丝路带”背景下复合型对俄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黑龙江东方学院贸易经济专业为例[J].智库时代,2019(47):172-173.

[5]宋琳琳.深入开展对俄合作构建黑龙江省开放新格局[A]. 2018研讨会专刊[C].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五国十三校《东北亚学术论坛》文集编委会,2018:233-237.

[6]关兵,和聪贤.出口贸易可持續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为例[J].北方经贸,2016(02):1-2+7.

猜你喜欢

黑龙江黑龙江省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Write a caption
贸易统计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弃风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