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发电企业融资风险及对策分析

2024-02-27郑豪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1期
关键词:发电新能源融资

郑豪

一、前言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对能源的需求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为保障社会获得的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全社会普遍提高了对新能源的重视。党的二十大对“双碳”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建设目标,同时国家“十四五”规划对“双碳”以及新能源发电也有了重大的政策倾斜,在一定程度上为推动我国能源企业创新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发电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其建设运营需要投入大量的电力机械设备,因此,在引进先进技术装置、改造现有电力系统时,应首先保障企业具有充足的资金,以便为落实资金统筹管理规划、扩大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运行规模提供有力保障。当前,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融资空间较为广阔,为进一步规避各类融资风险,相关企业应优化现有企业融资风险应对机制,对各类风险隐患做好预警,在保障广大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条件下,满足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全方位促进新能源发电企业的长效健康发展。

对发电领域而言,在实际开展各项发电项目建设期间,企业需要引进并投入大量的资金,但由于目前新能源发电领域飞速发展,运营规模快速增长,将使得发电企业面临各类风险隐患问题,严重阻碍新能源发电企业的有序发展。基于此,文章以新能源发电企业融资环节为核心,分析其融资特点、原则及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隐患问题,并由此提出可行的融资风险应对措施,以有效破解我国新能源发电企业融资难题。

二、新能源发电企业融资特点

新能源发电企业实际上就是以新能源电力为产品进行生产、开发、销售的单位,主要可分为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等不同领域,通过分析其实际运营过程,可知其融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融资金额大。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目前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技术和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考虑到新能源发电企业大多属于重资产项目,如风机、塔筒等大型设备单项资产高,太阳能光伏板等装置需求量大,因此,新能源发电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以满足技术和设备的更新需要。另外,由于新能源发电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相较于火力发电模式而言实施功率不太稳定,加之各省市限电政策的影响,因此与资金投入额度相比,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有限。因此,新能源发电企业为实现长久发展,就需要主动进行融资,以高额投资引进高端发电设备、前沿技术及高质量人才,组建完善的技术研发团队。第二,融资周期长。新能源发电企业的整体项目推进流程较复杂,加之在企业运行期间对于人才、装备、技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将使得新能源发电企业对融资周期的管理较为严格。以当前常见的风力发电企业为例,从投资建设到实际获取经济效益,需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其融资周期被拉长,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融资难度。第三,融资风险高。在新能源发电企业运行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方可在后续获取到收益,但由于运营周期较长且利润受电价的波动影响,因此,将极易导致新能源发电企业面临各类财务问题,实际融资风险系数较高[1]。

三、新能源发电企业融资原则

第一,把控融资成本。融资成本实际上就是企业在筹措资金期间消耗的一部分资金。融资成本是影响新能源发电企业融资成功率的关键因素,若是项目投资后获得的经济效益高于原本的融资成本,企业可考虑开展融资活动;反之,若是预期项目收益低于融资成本,则企业无法在项目建设中获益,甚至导致企业亏损,则此时企业应立即停止融资计划。第二,规划融资规模。从实际情况来看,以往享受国家补贴的老项目具有较为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可获取较大的盈利,但受到平价时代的影响,新项目不再有国家补贴,将严重限制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际获取的利润较少,由此,各财务工作人员应主动落实各项融资规模设计工作。若筹集到的资金较少,将影响新能源发电企业各项目的有序推进,导致部分环节出现资金短缺等问题,进而影响企业整体收益状况;反之,若资金筹资较多,将使得一部分资金闲置,在此条件下,企业的实际负债压力增大,其承担的财务风险也相应提高。由此,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在设计融资规划期间,应以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为参考,分析其资金数量、债务风险、国家宏观政策及政策偏向等因素,全方位控制融资费用。第三,保持企业控制权。受到市场发展的影响,企业在开展融资活动期间,无可避免会让渡部分控制权利,影响其经营独立性及自主性,此时,融资额度的增加将使得企业管理人员持股占比减少。在此条件下,若企业在运营期间遭遇其他竞争对手的狙击,将导致相关管理层逐渐削弱对企业的影响力,甚至丧失企业控制权,阻碍其有序运营。此外,企业本身也需要定期向股东支付红利,由此将使得其账面流动资金缩水,造成利润分流,损害新能源发电企业短期运行效益,并对其长期发展建设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在落实各项融资活动期间,新能源发电企业应把控好融资规模,牢牢掌握企业控制权,为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2]。

四、新能源发电企业融资风险

本文以某集团下属的新能源发电下属公司为例,该公司位于S省省会,主要负责开展大西北地区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与运营,截至2022年年底,该区域公司共下设28家子公司,装机规模超300万千瓦,总资产约127亿元。考虑到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整体装机容量较大,且在项目建设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整体建设周期相对较短,因此用于建设与运营的专项资金主要由总公司进行统一管控,并随着建设项目規模不断扩大,其公司的相关财务人员面临着极大的投资风险。

第一,企业在开展前期建设时要投入大量资金,且各类设备的日常运行及维护也需要资金支持。受到当前行业发展政策的影响,老项目可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政策享受到部分国家补贴,但由于国家补贴主要以统筹规划的方式进行发放,将使得补贴款项无法及时兑付。同时,新项目取消了国补,售电单价较低,因此将极大影响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资金回流。第二,发电行业本身极易受到国家政策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例如,若是整体经济发展环境一般,将使得大型实体经济、用电量大的工业企业减产,造成用电量锐减,电量供大于需,此时各地区将依据自身状况对发电企业进行限电;而若是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将极大促进未来经济复苏,此时社会的用电需求量提高,新能源发电企业可能不再受限电因素影响,但短期内产出电能不满足社会用电需求,造成电量供小于需,不仅影响新能源发电企业自身发展进程,同时也可能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从实际融资情况来看,新项目的上马资本金配比最少要做到2:8,即20%的自有资金,80%的融资,但考虑到平价项目的资金流入较少,无法支撑项目建设期需要,将提高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运营风险,甚至引发资金链的断裂,波及整个发电企业的财务系统[3],因此就需要企业引入贷款或者融资租赁等方式进行新一轮的融资。但融资机构更倾向于对新项目进行融资,所以企业被迫只能滚动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健康运作。

五、新能源发电企业应对融资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做好前期准备

第一,引进合理的开发形式。为保障各类新能源发电项目科学落实融资管理机制,上例S省的区域公司依据现有成功建设项目案例选择资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合作,加大项目开发建设力度,打造区域发展优势,以便在后续工作中形成统一管控,为创建综合管控中心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参考规模效应的内涵及特征,主动与当地各金融单位进行协商研究,以便获取充足的资金,避免重复提交多次贷款申请,降低工作效率,满足多组新能源发电项目共同投产的建设目标。

第二,全方位防范投资风险。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各项目公司或各场站位于不同省市,其融资管理工作覆盖面较广且工作要点较多,加之各地政策略有不同,各省银行或其他融资机构的融资政策和方式也有所不同,故极大提高了融资管理难度。对此上例S省的区域公司主动寻求集团或总部的支持,利用高层渠道与银行的总行或其他融资机构的核心部门进行商议或谈判,进而了解最新的融资谈判技巧及金融优惠政策,全方位提高了自身财务管理水平。此外,该区域公司在发电项目推进前全方位开展了前期调研、风险评估、资产评估、法律尽调、财务尽调、效益预估、可行性分析等工作,在融资谈判期间积极开展章程审查报批及项目增资扩股合约签订等工作流程,定期完成项目财务信息的收集,落实银行账户、税务、工商等部门的登记或变更工作。由此,该区域公司通过全程参与各类财务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类财务风险问题,进一步为后续发电项目的经营、融资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按规定办理产权明细。该区域公司积极推进明确产权等工作,落实具体的项目负责人,定期汇报工作进度,以便实现各地区发电项目的有序推进,保证项目建设运营手续齐全,满足融资贷款的条件,为后续开展新一轮融资工作奠定基础[4]。

(二)开辟融资渠道

上述S省的区域公司在实际运营期间,通过权益融资、银行贷款、融资租赁、银融通、多方保理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融资。例如,融资租赁主要是以售后回租的方式实现资产的有效流动,抓住政策机遇获得的经济效益,保证资金合理使用效率。流动资金贷款相较于银行贷款,在企业急需流动资金的条件下,可以快速获取资金,提高发电场站的实际融资工作效率。另外,该区域公司也利用了集团企业融资的方式,在集团内开展融资活动,并由总公司牵头与各金融机构建立联系,充分发挥规模化工作优势,降低融资成本。

(三)抓住政策机遇

该区域公司时刻关注各类金融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国家政策优势,用好政策性贷款,紧抓新能源债务宽松政策,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开展各类融资活动。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树立创新意识,依据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融资方法。对于老项目,主动与各金融机构开展深入的交流沟通,积极探索全新的融资品种,选择优质的融资方案;对于新项目,抓紧与各金融机构签订合约,进而有效规避由金融机构自律性政策调整而导致的资金成本增加问题,同时也主动与多家银行沟通协作,以多轮对比、谈判磋商的方式,以提前还款、降低利率、高息置换等手段实现资金成本的降低,进一步实现降本优化,为公司利润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四)建立防范体系

为避免出现融资风险,新能源发电企业应提前开展风控管理作业,全面提高自身风险预警能力。通过加大财务管理力度,落实财务信息、报表分析工作,明确把握新能源发电企业开展融资工作前后的变化,做好全过程监管,及时找出融资风险,并制定合理的措施进行防范。例如,上例S省区域公司建立了还本付息台账,对还本付息时间节点建立提醒机制,避免出现逾期还款导致信用等级下降等问题。该企业设立了较为科学、专业的融资管理工作团队,针对各项目公司各场站分散在不同省市的情况,进行财务的集中管理,财务部门统一设在区域公司进行集中办公,落实财务共享工作模式,引进了大量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普及了各类风险管理知识,完善了现有风险管理机制,优化了激励制度,将岗位竞争、薪酬待遇与职工的绩效考核结果相结合,确保债务融资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保证管理成效[5]。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当积极创建融资测算模型,按照现有利率、融资金额等因素明确测算边界条件,并深入分析企业当前账目可用现金流、盈利及还本付息能力,以此预测未来一阶段的企业融资需要,以便在融资过程中精确筛选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融资模式。另外,企业也需要提前做好融资备选方案,主动与多家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深入合作,结合预先制定的各类融资规划方案,挑选与当前合作单位条件相近的金融机构,将其作为备选项,确保在出现融资放贷风险期间,可与备选单位合作,保证新能源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

(五)優化竞争机制

新能源发电项目实际上也属于竞价活动之一,因此项目所享受到的补贴有限且对电价波动的抗性较差。另外,当前的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引进了各类辅助分摊电费、高电价项目执行标准等考核细则,将导致各新能源发电场站的运营压力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降低项目成本,各场站应以达到零亏损及预期盈利标准为运营目标,在经上述区域公司的总公司同意后,可获取企业总部共享中心的支持,主动与当地国开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金融单位取得联系,进而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创建平等、公正的行业竞争氛围,进一步满足减少支付利率、提高贷款效率的发展目标,并灵活利用低利率贷款置换内部委贷资金。从以往的工作经验来看,该公司创新了如下多种融资方法:

第一,获取本地银行支持。当下属单位通过总公司的审批同意后,需在项目建设前对其工作利润、可行性等进行分析,并与当地银行分行达成合作协议,利用银行提出的各项新能源开发扶持政策,实现资金合理倾斜,确定具体的放贷条件,并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融资合约。同时,也应当主动利用低利率贷款置换内部委贷资金,尽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财务支出,保证公司的实际利润收益达到预期的要求。

第二,加深与其他地区分行的合作关系。虽然当前下属建设单位已经与本地建设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并签订具体的放贷合约,但考虑到该银行利率较高,因此并未落实具体的放贷作业。此时,该单位可与农业银行等金融单位进行洽谈,并签订与之前放贷合约相似的纯信用贷款合同,确保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委贷资金的置换,有效降低贷款成本,提升公司的经济收益。

第三,可与当前合作的银行签订长期互利合作条约及各类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在实际开展融资活动期间,总公司与S省的农业银行分行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推動下确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后续在S省其他地区落实新能源建设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四,针对同一新能源项目可同时与多家金融单位签订合作条约,以便加快形成竞争态势。在融资作业期间,为加快抢电价项目落地速度,下属单位创新了上下协同、提前介入的工作模式,并在协商谈判环节与多家金融单位接触,掌握各类融资政策及优惠条件,签订较为具体的合作协议。若在项目考察后满足银行预先设定的要求,则可立即开展放贷作业,加快项目落地。以G市某新能源发电项目为例,当地下属单位同时与农业银行、国开行达成协议,在签订了低利率贷款合约后,与农业银行开展深度谈判,决定相应的补充贷款条约,调整了贷款利率,形成了健康、有效的竞争机制。

第五,加强过程管控。在实际工作期间,区域公司首先以部分地区为试点开展融资管理工作,并总结成功的工作经验,使其落实到其他地区的项目建设中,对贷款合约开展全过程管控,做好进度协调工作,保证贷款合约及放贷落地工作的可控性,确保合约签订后可在最短时间内开展委贷资金置换作业[6]。

(六)提升信用等级

第一,企业需强化自身综合管理水平。应按照规定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条例,在企业内部树立安全生产理念,确保企业融资过程的规范性及标准性,同时做好团队管理建设,引进先进的ERP全面核算管理体系,以便对各生产要素进行集中管控。第二,坚持按期还款,保障企业信誉。企业应重点提高资金预算合理性、资金调度灵活性,明确具体的应收账款期限、还款高峰期、政府补助到账时间,提前归还所欠债务,坚持按期还款,保持企业的良好征信及信贷记录,为后续融资工作创造条件。第三,按期结清供应商已付账款,提高企业的谈判能力,进而争取较长的还款期限,使得企业可利用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各项资金成本,达到减少隐性成本、盘活资金的目的。

六、结语

综上而言,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当前的新能源发电项目融资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展,但新能源发电企业目前已进入“平价期”,固定资产的投入与回报比率不匹配,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和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为达到金融及新能源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相关发电企业应结合自身运行特点,对现有融资方式进行调整,从做好前期准备、开拓融资渠道、抓住政策机遇、建立防范体系、优化竞争机制、提升信用等级等角度入手,强化融资风险防控管理,进一步为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创新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减轻企业的运营压力,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常态化发展。

引用

[1]刘焱.新能源光伏发电企业融资风险及应对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4):96-97.

[2]肖霞.风力发电企业融资租赁模式研究[J].中国外资,2021(02):82-83.

[3]庞润生.火力发电企业融资方式探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11):29-30.

[4]王祖兰.海上风力发电企业项目融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探析[J].财会学习,2020(13):68+70

[5]张鑫超.新能源产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江门市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0(25):427-429.

[6]曹文博.贵州金融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研究[J].现代金融导刊,2021(08):37-43.

猜你喜欢

发电新能源融资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摇晃发电小圆球
摩擦发电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5月重要融资事件
“新能源门”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