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金课”标准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4-02-27李月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2期
关键词:两性金课创新性

李月军

(湛江科技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广东湛江 524094)

2018 年11 月24 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时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了“金课”的标准是“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1]。高阶性是指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是指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是指课程要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和教师一起跳一跳才能够得着,教师要认真花时间、花精力、花情感备课讲课,学生课上课下要有较多的学习时间和思考做保障[1-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3]。结合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形式、思政育人、实践创新三个角度,围绕“两性一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让“学生忙起来、技术强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培养具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家国情怀的数据库工程师。

1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两性一度”的标准及课程教学现状,剖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的“三性”问题如下。

(1)教育形式的单一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缺少师生互动,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课程测评多以作业或笔试为主,费时费力,结果滞后,难以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课时有限,无法对重难点深入讲解剖析,影响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统一的课堂教学,无法实现分层教学和因材实教[3]。需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无缝接轨,“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和“学”都活起来,体现“两性一度”的创新性。

(2)思政育人与专业课程的耦合性欠缺。传统专业课程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课程育人浅尝辄止,育人效果不明显。需围绕课程知识主线,寻找思政教育的“触点”,精心设计思政内容,发挥课程思政的隐形教育成效,实现思政育人与课程的紧密耦合[4]。

(3)实践创新与行业需求的脱节性。在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的原理与应用内容是分离的,与实际问题联系少,导致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实践教学通常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不足[5]。需将课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与行业对数据库人才的需求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项目实施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体现“两性一度”的高阶性和挑战度。

2 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及举措

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三性”问题,遵循“两性一度”的标准,对课程进行了“三合”的教学改革。通过多维度整合教学内容实现了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多角度融合教学育人实现了思政育人的耦合性、多形式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实践创新的紧密性。围绕“两性一度”的“三合”推动“三性”的课程改革思路如图1 所示。

图1 围绕“两性一度”的“三合”推动“三性”的思路图

2.1 多维度整合教学内容,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度”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过程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项目教学三部分,围绕面向产出的人才培养需求,整合国家级工程师考试内容、就业面试内容、校企合作的企业项目,有效解决实践创新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培养具有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数据库工程师,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度”。课程内容整合如图2 所示。

图2 多维度整合课程内容

理论教学在达成课程知识目标的前提下,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了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中级数据库工程师考试内容,以证促学,使学生内化、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与行业所需技术接轨,同时增加MySQL 数据库程序员面试及笔试内容,为学生求职筑牢基础,由知识学习进阶到问题解决。

实验教学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设计性实验,学生根据验证性实验的练习独立完成设计性实验题目,进一步巩固加强数据库语句的使用。为了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又增加了全国技术水平考试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SQL)操作题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项目教学中的项目要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项目案例大部分来自校企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训练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多角度融合教学育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知识主线,从理论、实验、实践三个角度,深入剖析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并重的数据库工程师。部分思政案例如表1 所示。

表1 理论、实验、实践三角度思政案例[6-10]

将思政认知考核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技能元素合二为一,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2.3 多形式混合教学模式,提升课程的“创新性”

课程主要采用CITP(案例Case +自主学习Independence +课堂讲授Teach +项目Project)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运用课前线上自学、课堂线下提升和课后线下巩固的“教学三步走”,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以学生为中心,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1-12]。

课堂授课过程采用原理与应用结合的教学模式,先提出问题,再通过原理知识给出解决方案,最后通过数据库语句借助工具实现。教学过程设计为四步:引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方案、问题实现,助力学生学以致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通过多种形式的混合式教学,教师实现了对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程监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11,13]。

(4)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采用“成果导向、过程考核”的多维动态评价策略,其中,过程性评价分为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个部分,具体考核项目及评价方式如表2 所示。

表2 课程考核项目及评价方式

3 结束语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围绕“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经过“三合三性”的改革和实践,实现了课堂由传统向智慧、知识向能力、灌输向实践、封闭向开放的转变[1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不断迭代更新任务案例和数据库工程师考试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教学质量;结合企业项目、竞赛题目等实践项目内容,不断更新实践题目,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挖掘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启发—赋能—成长—成才”的理念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两性金课创新性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受控两性分枝过程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论《紫色》中的两性和谐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性质、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