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伯治庭园酒家氛围营造中陈设艺术价值呈现★

2024-02-27杜肇铭唐博唯

山西建筑 2024年5期
关键词:庭园酒家陈设

朱 煜,杜肇铭,唐博唯,余 蔓

(1.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51)

“陈设”最早出现在《后汉书》中,其中作为动词表示布局和安排,作为名词则指展示的物品和装置。在空间设计中,陈设艺术被赋予了重要的功能。它不仅可以丰富空间层次,还有美化空间、调节色调、营造氛围等作用。此外,陈设艺术既具备观赏性,又融合了实用性,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因此在空间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庭园酒家是莫伯治对于传统岭南庭园建筑迈向现代化的大胆构想,是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中第一阶段探索出来的优秀作品,兼具实用和观赏功能。庭园酒家中的陈设艺术在多个方面与传统岭南陈设相似,不仅展现了地域文化和传统技艺,还融入了酒家的兴衰历程、豪门贵族的历史变迁以及近代岭南庭园的现代演变等故事,在氛围营造中独具一格。陈设艺术在酒家的氛围营造方面具有丰富价值,挖掘其价值并赋值当下陈设艺术研究与实践是促进现代陈设艺术发展的有效方法。

1 庭园酒家的创作历程及作品中陈设艺术设计的特点

1.1 庭园酒家的创作历程

莫伯治是广东东莞籍建筑工程师,于193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工学院。他在青年时期深入田野,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抗战获胜后,他迁往我国香港并继续从事工程营造业务,提升设计视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恢复因战乱而破坏的市民生活经济需求,政府努力重建城市,在经费紧张、任务艰巨的情况下,莫伯治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扎根广州开始了他的创作历程。北园酒家(如图1所示)始建于1958年,是莫伯治最早开始设计的庭园酒家之一。梁思成先生曾对其建造给予高度赞扬,称其为建筑与园林环境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1959年入选《建筑十年》一书。北园酒家的成功使莫伯治对于运用岭南庭园的探索充满了信心,为其后续的建筑创作之路奠定了基础,尽管当时经济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建设经费,但正是莫伯治对旧物旧料的精准运用,使得北园酒家成功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陈设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在整体上流露出强烈的本土气息,尽管其造价不高,但处处体现出陈设艺术的精妙;泮溪酒家(如图2所示)则是莫伯治在1960年继北园酒家建设完成后的又一个庭园酒家设计,它具有精巧玲珑的庭园空间和华丽精美的陈设艺术。该酒家在1983年获得了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是莫伯治获奖作品中最早的一个;南园酒家(如图3所示)始建于1963年,是莫伯治在园林酒家中的一次大胆创新。相较于北园酒家和泮溪酒家,莫伯治在设计思想上更加成熟,将现代化设计与庭园酒家更深入地融合。在南园酒家中,西方设计思潮与岭南传统文化的碰撞无处不见,是庭园酒家迈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2 庭园酒家的陈设艺术特点

1.2.1 陈设艺术蕴含岭南特色

莫伯治的创作思维与岭南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着极高的吻合度,具有经济实用的务实态度、兼容并蓄的包容观念以及求新求变的超前意识等思想方法[1]。岭南文化所倡导的追求自然、融合创新的精神也融入了庭园酒家的创作之中,岭南园林所展现的自然精神和生活写意,在庭园酒家中充分得到体现,尤其是后期改造时大量采用旧物旧料,当中大多有着重要的岭南文化价值。以泮溪酒家为例,其陈设艺术精美绝伦、富丽堂皇,蕴含大量岭南瑰宝和珍贵工艺。园中大量的岭南家具与窗户、屏门、花罩等相得益彰,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岭南文化的最美一面。

1.2.2 陈设艺术记录历史传承

陈设物品背后的故事,是更值得人们探究的。庭园酒家的陈设摆件大多来自于广州市内的豪宅大院和周边城镇的传统民居,包括一些传统工艺构件、艺术品和明清时期的家具等,都是莫伯治及其同事长期深入民间考察收集而来。与当前的新材料和新设备相比,庭园酒家中的陈设艺术展现出独特的人文情感,这种情感是无法被复制的,因为园中的每个陈设都体现了莫伯治大师独特的巧思,这种巧思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它代表了陈设物品所承载的记忆和精神的传承。

1.2.3 陈设艺术展现多样形式

庭园酒家的陈设艺术品展现出多样的装饰手法和制作工艺,这些手法在窗格门扇、屏风花罩、石雕砖塑、诗书画联和家具摆件等方面得到了体现,因此呈现出各具特点和风格的形式。而南园酒家的陈设艺术则更加丰富多样,以岭南传统文化为主线,吸收了更多外来文化元素,同时保留了许多蕴含着岭南传统神话故事的石雕和木雕等作品。在室外陈设上,大量运用盆景作为点缀,并引入了一些具有东南亚特色的摆件,使其陈设艺术呈现出多样形式。

2 陈设艺术在酒家空间氛围营造中的作用

2.1 空间体验的审美提升

北园酒家采用大量旧物和旧料进行建造和装饰,陈设艺术带给人们强烈的历史文化氛围。泮溪酒家则收集了众多豪宅大院中的精品装饰,从而营造了浓郁的豪华精美之感。陈设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人类对美学的追求和表达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空间设计中运用陈设艺术是提升空间美学价值的重要手段。庭园酒家的食客们不仅追求菜肴的味道,也赏识能够提升审美价值的饮食环境。传统装饰等各种陈设艺术的运用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酒家建筑空间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为顾客提供了更加满意的用餐体验。

2.2 陈设物件的情感认同

地域文化对不同区域的陈设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些陈设艺术中,生活伦理、道德观念、艺术与美学思想表现各异,同时艺术装饰或摆放方式的不同也为人们提供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验。因此,陈设艺术可以看作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个人审美意识的差异,某些陈设艺术作品往往能够为特定群体带来强烈的精神感受,许多陈设艺术品还记录了不同时期的历史和人文,蕴含着时间和故事,观赏者可以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去感受其中蕴含的精神文化,甚至从中产生共鸣。

2.3 精美作品的寓意寄托

在重建北园酒家的过程中,由于建设经费有限,设计师们只得深思熟虑,精打细算。为此,莫伯治等人多次前往广州周边地区,收集流散在旧建筑材料店的废弃物料,并在设计过程中对这些旧料进行选配和整理。这些旧物料中涵盖着众多珍贵的陈设艺术和装饰工艺,包括传统民间木雕制品、历史悠久的老字号茶楼摆件,以及豪门宅院的重要装饰品等等。这些物品来自于广泛的地区,包括佛山、中山、顺德、新会等地。除了北园酒家外,这些民间陈设艺术同样出现在多个园林和酒家中。在经济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庭园酒家重建后的陈设艺术保留了丰富的岭南民族文化宝藏,其传统装饰工艺精美独特,同时传承了其中蕴含的美好涵义。

3 陈设艺术在庭园酒家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3.1 华丽精巧的窗格门扇

在莫伯治庭园酒家中,窗扇门格大多采用各种套色玻璃蚀刻的旧“满洲窗”,点缀于前厅、大堂、房厅和水榭等处。套色玻璃蚀刻是粤中民居的一项工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一定的艺术价值,这些琉璃透花窗(如图4所示)是由莫伯治收集旧琉璃和素烧透花窗件,结合创作而成的陈设艺术。与岭南的满洲窗相比,琉璃透花窗的成本更低,在艺术效果表现上,琉璃透花窗不仅具有透花窗的特性,既增加了墙面的通透感和空间渗透感,有利于室内外通风换气,同时也增加建筑的观赏功能[2]。莫伯治巧妙地将从民间乡里收集到的旧琉璃和素烧透花窗进行结合,很好地创新和发扬了岭南民间透花窗的特色,同时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3.2 巧夺天工的屏风花罩

在建筑风格的设计中,庭园酒家追求轻快、开阔的氛围,善于利用屏风和花罩等元素,实现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例如泮溪酒家采用了八幅精美的屏门(如图5所示)作为门厅的装饰,在大厅中还使用了钉凸工艺的“洋藤贴金钉凸花罩”,而北园酒家的大厅则是“到脚通雕花鸟屏门”[3]。庭园酒家中的屏风花罩常以荔枝、喜鹊、松鼠和葡萄等传统岭南元素为主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这些装饰元素的目的并不在于切断空间,而是提供过渡、指示和提示的作用,常常起到“隔而不断”的装饰效果(见图6)。

3.3 美好寓意的石雕砖塑

在庭园酒家的水景中,许多石雕作品展现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各种造型奇特的龟蛇石雕(见图7)。在岭南地区,龟蛇神话雕塑是常见的文化元素之一,代表着龟蛇二将的神话传说。由于龟和蛇本身分别象征着水和火这两大元素,因此这两位魔王又被称为“水、火二将”。因此,龟蛇的雕塑通常也与风水五行密切相关。此外,庭园酒家的砖塑亦体现了地道的风水元素,并利用雕琢、刻画、浮雕等技法创造出丰富立体感的装饰效果。北园酒家广泛采用黑色水纹装饰的砖塑修饰其建筑,以呼应其柱子、石雕等风水元素。相比之下,泮溪酒家和南园酒家则更多地运用精美的砖塑来营造氛围,展现出其浓郁的岭南庭园风格。

3.4 名人雅士的诗书画联

清朝时期,广州的茶楼酒家逐渐发展壮大,其建筑风格吸收了岭南园林的精华,并且受到商业经济的影响。许多园林酒家都是由一般园林或豪宅私园改造而成。虽然由于酒家的商业属性,在庭园和建筑方面并未进行太多的创新,但是在陈设艺术上,这些酒家保存了大量岭南传统风格的装饰和家具。因此,这些酒家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聚集于此,留下了大量名人字画,成为庭园酒家陈设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郭沫若曾为北园、泮溪、南园写诗,北园还留下了刘海粟的画作和墨宝,赵朴老、老舍、黎雄才为泮溪题词作画,而承祚、容庚、黄笃维、秦萼生等学者和书法大家则为南园书写匾额对联[4]。大量的名人画作和墨宝形成了庭园酒家独特的陈设艺术,也从侧面反映了岭南文化的高度繁荣(见图8)。

3.5 岭南风韵的家具摆件

在富丽堂皇的泮溪酒家,善用明、 清时期的酸枝家具(见图9)、瓷画挂屏、瓷器古玩、 仿古灯具、奇石摆件等丰富陈设效果,通过门帘地毯、窗纱帷幔等布艺给酒家环境增添无穷的韵味和价值[5]。这些陈设艺术的表达方式在广府豪门和岭南四大园林中都有体现。在庭园酒家里还有许多中西合璧、风格独特的岭南家具,岭南家具在木雕的各种雕刻技法运用得淋漓尽致,雕刻面积宽广而纵深,有的家具雕刻装饰面积甚至高达之八十以上,雕刻和镶嵌技艺堪称一绝[6]。

4 陈设艺术在庭园酒家氛围营造中的价值呈现

4.1 传统工艺再现的价值

当游览广州三大庭园酒家时,人们不难发现它们的陈设及装饰极为华丽,充满了岭南传统技艺之精华。在这些酒家中,泮溪酒家尤为引人注目。当人们踏入泮溪酒家大厅时,会看到迎面而来的八扇精美的屏门,其格心采用了蚀刻书法套红色花玻璃,镶嵌楠木海棠透花边,裙板则是楠木博古浮雕[7]。周围环绕斗心格扇和色彩雅丽的套花玻璃窗心,使得整个大厅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氛围。在为空间分隔方面,西侧用的是木刻钉凸、洋藤贴金花罩,东侧则采用双层海棠透花镶套色花玻璃贴金大花罩。此外,当人们走进泮溪山馆楼上时,便可见楼西面正对荔湾湖,烟水空灵,视野开阔;而楼东南则临内院山池。楼内的装修精细,特别是窗心格扇的套色花玻璃、斗心、木刻钉凸、木刻花罩等雕饰(见图10),无不彰显出高超的手工艺价值。岭南传统技艺在泮溪酒家的陈设艺术中得到充分体现[8]。

北园酒家的装修中,则以采用各种套色玻璃蚀刻的旧“满洲窗”为主要特色。而套色玻璃蚀刻则是粤中民居的典型工艺品,充满了地方风味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北园酒家的陈设中,还有许多采用双面贴金镂空工艺雕刻的木刻屏风(见图11)。数十年来,多位名人大家都在北园留下笔墨,后装嵌雕刻于木屏风中。虽然材料依旧是旧木料,但由于其具备极高的收藏纪念及文化历史价值,因此已远远超出了材料成本本身,具有极佳的收藏价值。这些宝贵的岭南传统技艺凝聚于北园酒家的陈设艺术中,为游客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在泮溪酒家的营造中,莫伯治也是强调尽量利用地方旧有装修材料,既符合节约资源和勤俭办企业的精神,还可以保存民间流散的建筑工艺精品。

4.2 艺术氛围营造的价值

以北园酒家为例,其大门是一扇铁力木雕花门,原本属于江太史府的大门后来被转移至越王府,并在1958年由越王府转赠至北园酒家作为酒家的大门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现如今已被搬入房厅室内作为装饰(见图12),极具历史韵味。在园内还有大量历史悠久的满洲窗和各式木雕制品等,这些陈设物件多数是莫伯治从民间收集到的旧物旧料。实际上,这些珍贵的装饰材料和摆设物品都来自新中国成立前的豪门大家,北园酒家中的一些装饰材料和家具摆件就是从江太史府“移植”过来的。这些颇具历史气息的陈设艺术给予了北园酒家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营造出了一个广受广州乃至岭南人民赞誉的庭园酒家。

4.3 广府文化传承的价值

无论是早期的茶楼酒家,还是莫伯治建设的庭园酒家,其中的陈设艺术都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后期改造后,这些酒家大量采用旧物旧料进行装饰,这些陈设艺术中多数都具备重要的岭南文化价值。在装饰手法上,这些陈设艺术采用了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和彩绘等方式。每一种手法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呈现的特点和样式也各具不同。这些传统的陈设艺术通过这些技法进行装饰,讲述美好寓意和神话故事,体现了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见图13)。这些陈设艺术代表了文化与技艺的传承。

南园酒家的陈设艺术更是体现了地域文化精神中对自然的追求和创新的融合。园中大量使用岭南派盆景(如图14所示)来进行装饰。岭南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技艺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享誉国内外,并成为岭南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9]。其表现形式与岭南四大园林颇为相似,体现了岭南文化中对自然的追求。此外,园中还有大量金属装饰和彩象等雕塑进行点缀,这些艺术品多了一抹异域风情。这些陈设艺术融合了西方文化和东南亚文化,丰富了陈设艺术的表现,并突显了岭南文化中创新的融合精神。

4.4 世俗情感认同的价值

江太史府是一座仿北方宅院建筑,同时融合了岭南特色。宅中间隔采用满洲式玻璃门窗,每一间厅房主题各不同,按照名人山水、花卉、花篮、扇面、古鼎及古钱等,烧成红色、蓝色、翠绿及磨砂种种式样,极具精美。这些陈设艺术代表了当时贵族的典雅之风。江孔殷作为高踞广州食坛首席之名的美食家,其私厨所创的菜式尊称为“大史菜”,各大酒家竞相仿效。江太史府的陈设艺术见证了江孔殷的坎坷故事,以及他在当时广州食坛的地位和名声。虽然江家在清灭亡后屡遭变乱,早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但是江太史府的内置和陈设仍然保留着贵族的典雅风范,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这些陈设艺术更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意义[10]。

北园酒家的陈设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江太史府的装饰材料和摆件,以此丰富酒家传统岭南韵味所展现的历史故事。百年前的美食豪门与当今的庭园酒家交相辉映,深刻地凝聚出了酒家丰富的文化记忆。北园酒家的陈设艺术不仅为庭园酒家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承载着历史故事,这使得它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江太史江孔殷的孙女江献珠曾到访北园酒家,一旦踏入大门,她便感到仿佛回到了儿时的家园。即使她儿时卧房里的满洲窗也已变成北园酒家的窗扇门格,但是通过这些陈设艺术品,她的记忆仍然得到了涌动式的再现,令她不禁失声痛哭。

4.5 美好寓意寄托的价值

在北园酒家的房厅室内,雕刻了大量的飞罩、落地罩、花罩等装饰物件。这些艺术品主要采用浮雕、通雕等岭南木雕手法修饰而成,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与文化价值。这些装饰品的主题多以荔枝、喜鹊、松鼠、葡萄等元素为主(见图15),并且充满了岭南地区的浓郁文化氛围。其中,松鼠葡萄、花饰以葡萄枝藤组成大面,在枝藤上散布枝丫和绿叶,并以精湛的雕刻技巧呈现出堆叠繁密的葡萄果实和栩栩如生的松鼠形象。在清代,这个题材在岭南地区尤为常见,葡萄象征着五谷丰收和富贵,而成串的葡萄还寓意“多”的含义;鼠被视为十二生肖中的子,象征着“多子”之意,因此,葡萄松鼠的设计给人留下了“多子”“丰收”“富贵”的美好印象[11]。

5 结语

当下的大量陈设艺术,在功能和形式上颇多建树,富有情感和烘托空间氛围的陈设却越来越少。莫伯治庭园酒家的陈设艺术独具特色,背后蕴含丰富的价值,在庭园酒家的氛围营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陈设艺术不是纯粹的“拿来主义”,许多的室内外陈设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更具时代的需要,将功能或者形式进行调整,加上时代的因素,进行活化。它不仅仅是陈设艺术,更是承载历史故事、传统技艺乃至地域文化的特色载体,为现代酒家氛围营造提供宝贵经验价值。

猜你喜欢

庭园酒家陈设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宋·王安石《咏竹》
嘉庆时期味馀书室的功能与陈设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里巷庭园
简述罗布林卡格桑颇章陈设幢幡的保护与修复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戏问花门酒家翁
明式家具重寻苏州庭园的精致生活
谈日本的大名庭园
流光恬语 软装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