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域下苏锡常都市圈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2024-02-26夏语曼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苏锡常都市产教

夏语曼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2020年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布《教育部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探索形成以城市群为载体、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力和对外输出实力的职教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教新高地和样板。《实施意见》提出,以苏锡常都市圈为改革先行区、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标杆区,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1]。政策层面对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和苏锡常一体化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指导。在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有强烈的经济属性,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苏锡常都市圈高职教育现状出发,结合当地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探讨产教融合视域下二者协同发展的路径。

一、苏锡常都市圈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特征分析

(一)苏锡常都市圈经济发展分析

苏州、无锡、常州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地处以南京、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经济带,临长江环太湖,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南鱼米之乡。地理位置天然相连,吴文化深深植根于此,苏州、无锡、常州等三市及其所辖市(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相似的特征。苏锡常都市圈不仅是全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更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名列前茅。根据江苏统计年鉴计算可得,2021年苏锡常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 529.16亿元,占江苏省的39.13%,人均GDP为17.73万元,江苏省人均GDP为13.68万元,高出江苏省人均GDP4.05万元。

通过对表1的分析计算来看,苏锡常都市圈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07∶47.84∶51.09,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06∶44.49∶51.45,苏锡常都市圈第一产业比重低于江苏省2.9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于江苏省3.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江苏省0.36个百分点,相比江苏省产业结构而言,苏锡常都市圈第二产业占比较高。苏锡常都市圈是较早实现工业化的地区,优良的工业体系为如今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表1 2021年分市分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表2 苏锡常都市圈2018—2021年产业结构比较(单位:%)

从表2三市产业结构比例来看,三市产业结构趋同,其中,第一产业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则稍微震荡,常州、无锡呈现轻微上升趋势,苏州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也是上下波动,总体呈现轻微上升趋势。苏锡常三市产业结构相似,之间存在一定的竞合关系,同时也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三市又各自拥有特色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苏锡常一体化理念的提出及相关政策的发展,将有力推动苏锡常都市圈产业的协同发展。

苏锡常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对于深入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拥有相似的深厚的基础,三市制造业较发达,拥有相似的基础,开发程度高、区域壁垒低,三市共同创新,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建智能制造新高地;另一方面,地域等方面的条件,有利于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跨区域一体化布局,苏锡常都市圈积极推动产业融合、企业融通,共建研发平台,共享资源、协作创新。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生动力。苏锡常三市产业结构趋同,但产业缺乏分工,产业群而不集,导致三市之间竞争大于合作的状态由来已久。2020年,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两次召开,提出共建太湖湾科创带,以此为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苏锡常都有各自雄厚的产业基础,苏州重在创新发展信息技术、软件、5G关联制造等计算机信息产业,无锡重点推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链、创新链建设,常州重点培育高端装备、电力装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型纺织等制造业集群。目前,三市在产业定位和分工上仍未达成共识,三市需携手明确产业分工、调整苏锡常都市圈产业结构,改变竞争大于合作的状态,有序推动产业集群、产业链、创新链的建设。

(二)苏锡常都市圈高职教育特征分析

苏锡常都市圈共有高职院校34所,其中,苏州17所,无锡10所,常州7所。截至2021年,高水平学校有3所,分别是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学校有5所,分别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占江苏省“双高”院校总数的40%。苏锡常地区高职院校分布密度较高,教学质量在江苏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苏州高职院校有5所坐落在苏州国际教育园区,其他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区县(除了常熟市以外),无锡高职院校有8所坐落在无锡藕塘职教园区,常州高职院校有5所坐落在常州科教城。三市高职院校分布较为集中,大多坐落在各地的综合性职教园区。三市的职教园区包含教育、实训、科研、孵化、创新创业、文化等多种元素,是全国职业教育集约化的示范地,也为政府、行业、企业逐渐融入高职教育奠定了基础。

从类型来看,在34所高职院校中,有24所是理工类院校,占比近71%。从专业设置按产业分类来看,与苏锡常都市圈三次产业结构比重1.07∶47.84∶51.09相比,第三产业专业布点数占比较高,尤其是苏州和无锡,常州专业布点数在第二、第三产业上分布较为均衡。三地专业布点数排名靠前的专业是第三产业里的电子与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以及第二产业里的装备制造大类。

(三)苏锡常都市圈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其运行效果不仅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是直接影响区域产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效果。苏锡常都市圈高职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转型期,《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意味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开始进入全新的时代。区域经济的兴起、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的创新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幅提高。

1.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有机融合

产教融合是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的融合,是跨界、跨部门的融合,不仅是产业、教育系统的融合,更需要从社会生产资源配置的视角来研究[2]。从社会生产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首先表现为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的有机融合,表现方式为“创新多元办学方式方法”。办学主体不仅是学校,企业、行业、政府也应参与到办学中来。苏南地区高职院校多是以政府主导的办学模式,近几年院校不断进行创新改革,探索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创新办学模式,推动现代职教体系的有效发展,争当国之示范。苏南地区高职院校包含农业、理工、商业、艺术、师范、医学、综合等类型,其中根据苏南经济发展特征,理工类高职院校占比最多。随着高职院校的升本情况发生,在办学层次上新增了职业本科院校。苏州国际教育园区在办学体制上不断创新,涌现了专本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股份制办学、集团化办学等办学模式。

20世纪初,苏锡常地区确认了现代物流信息、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行业板块,并基于此逐渐确立行业职业教育集团,以深化政、校、企、行之间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发挥集团办学、区域合作办学的资源共建共享、知识有效开放、专业产业联动发展的有效作用。

2.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办学教育与企业的融合

如果说创新多元办学是产教融合最提纲挈领的步骤,那么加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与企业的融合就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方法。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围绕区域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与区域内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共同开发课程设计、教学资源。近几年,苏锡常确定近百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江苏汇博机器人、北京华晟科技、北京精雕集团、海克斯康、华为、吉利集团等较多国内领先企业都在共建名单之列。通过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组建职教集团(联盟)、区域“立体化”布局校企合作基地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苏锡常都市圈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有效沟通渠道,进行方案共商、资源共建共享、制度共管共治、学校企业共赢,实现学校与企业在师资、育人、技术、资源等方面的融合。苏州市职业大学成立东南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共建面向千亿级产业的“苏州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合体”和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苏州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苏锡常高职院校依托企业、集团、联盟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资源的融合运用,提高学校办学育人及企业运作的质量和效率。

3.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

专业是院校办学、培育人才的基本要素,是连接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的重要纽带。随着国家提出的建设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何为产业集群,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形成的有机整体[3]。产业集群这种国家乃至国际提出的产业结构新形态,需要高职教育在专业形态设置上作出积极反响,产业集群的人才资源要素需要产业集群里各要素与高职院校共同建设。苏锡常地区逐渐形成了软件和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集群,以科教城、产业园区、高新园区建设为空间载体,以高校教育为人才支撑,深刻连接产业与专业融合发展,赋能苏锡常区域经济发展。苏锡常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积极共建产教融合联合体,紧跟产业集群发展,积极调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根据产业群内在构建逻辑,优化专业群内涵式建设。苏锡常高职院校对接各大产业链,以园区为依托,与企业、行业共建产业学院,构筑产教融合平台、载体。

二、苏锡常都市圈高职教育服务苏南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0年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苏锡常都市圈成为全国深化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示范区和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标杆区”,“产教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以若干龙头产业园区为载体,围绕千亿级产业建立20个左右产教融合联合体,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良性互动机制逐步成熟”[1]。如前所述,苏锡常都市圈高职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促进苏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产教深度融合的视域来看,高职教育服务苏南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苏南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偏差

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方面来看,第三产业相关专业布点数占比较高,与苏锡常地区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存在偏差。苏锡常三市产业错位发展、相辅相成,协同推进各大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行区域一体化建设,同时各市产业发展具有其明显特色。苏州发展的重点产业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无锡则重点聚焦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大力发展,常州继续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汽车及核心零部件、轨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而基于这些主导产业的专业建设并没有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随着这些高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大量需求高技术复合型人才,而这个重任将大部分落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上。就目前来看,苏锡常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专业设置前期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而有些文科类的专业设置成本较低、前期准备工作较少,很多学校重复设置此类专业,而对于前面准备工作复杂的高新专业则设置更新较少,例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而对于一些传统的制造业相关的专业则更新较慢,对新兴市场发展的敏锐度不高[4]。

(二)高职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与苏南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偏差

苏锡常地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科研创新能力较弱,且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不畅通,导致高职院校闭门造车的现象仍然存在,不能很好地服务苏南经济快速发展。首先,与苏锡常地区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科研方面的经费投入远远落后,在纵向课题的申报上,高职院校也要比本科院校难得多,在高精尖科研设备上的更新速度也落后于本科院校;其次,高职院校不仅需要理论水平高的教师可以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也需要拥有实际工作经验和较高动手能力的高级技师人员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主体,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应当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才能作出企业需要的科学技术研究,才能真正推动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而目前苏锡常地区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多是以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为主,企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对较少,就目前来看“双师型”师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最后,企业、行业与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机制的不完善也影响了高职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产教融合是企行校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这一理念已成为共识,但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阻碍了企业技术难题的攻克、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实际应用、产学研发展、技术服务与资金到账等。

(三)产教融合不充分,不足以推动苏南经济的发展

产教融合路径不畅通、沟通不充分,在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产业升级的协调性方面,沟通不及时,专业设置滞后于产业的发展,例如现在苏锡常地区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职院校此类专业设置较少,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模式设置方面多以系统性、长期稳定性为标准,这与苏锡常地区日益变化的产业发展存在差异;在企业面临创新、转型的问题方面,企业对于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需求,高职院校还未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院校对于区域企业的技术难题、项目开发等承接力量不足,就目前来看,在校企合作中,主要是就业名额成为双方条件,这对企业效益并没有很大改善,企业参与合作的兴趣并不浓厚,很多合作流于形式;在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方面,多是以教育部门的拨款为主,缺少其他形式主体资金的投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仅需要吸纳行业企业中的技术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知识资源,还需要吸纳资本资源,企业是以效益为目的,投入的资金需产生利润,职业教育与企业应以利益共同点为基础,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5]。高职教育助力区域经济发展需大力实施产教融合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产教如何充分融合、具体如何执行,还需继续探索。

三、苏锡常都市圈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方法探索

苏南地区经济发达,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氛围活跃,在这样的经济背景和相关政策支持下,苏锡常都市圈高职教育如何与苏南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落实。

(一)立足苏锡常都市圈产业发展特点,构建协同发展型专业、专业群

首先,政府部门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根据区域产业特色,引导苏锡常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做好特色专业、专业群的建设。专业设置对于市场变化敏感度的提升,还需政府、行业的积极支持,建议政、企、行、校联合研究,出具细则,搭建平台,定期公布产业发展、布局、规模等的实时动态,预测产业发展的走向,为高职院校设置协同发展型专业提供判断依据。

其次,高职院校需加强区域特色专业群的建设,苏锡常三市比邻,交通发达,在产业相似的同时又各有特色,拥有完整配套的上下游产业链,这为专业群的建设提供了区域优势。苏州重点发展信息技术、软件、5G关联制造等计算机信息产业,无锡重点推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链、创新链建设,常州重点培育高端装备、电力装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型纺织等制造业集群。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应根据各市主导产业链,结合院校自身发展情况,牵头组建或配合组建相关专业群。

最后,高职院校需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群,确定核心专业和辅助专业,确定产业链上下游专业,例如,苏南地区把智能制造放在突出建设的地位,对传统的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化生产,提高智能制造生产质量的核心专业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决定了产业链的升级和提高质量,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则是制造业的基础专业,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起到了技术支撑的作用,工业机器人专业则为产品工艺提升智能化,工业产品质量检验专业则是生产线完成后产品质量的保证。

(二)对接苏锡常都市圈一线岗位,活跃师资力量,加强产业学院建设,畅通校企合作路径

苏锡常地区产业技术发展迅速,高职教育教学相较于产业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校所学内容与进入工作实践中的内容有差距,也导致了学校无法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

高职院校应深入岗位一线,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同时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本科院校、兄弟院校、科学研究院等组织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产业学院有助于学校、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有助于学校、企业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师资建设、科技创新等。以产业需求为培养人才的目标,以产业链建设为专业群建设的目标,通过产业学院加强与一线产业的融合链接,校企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参与建设专业、专业群等。提高产业学院科技创新的能力,要将科学创新的意识融入企业生产全领域,同时融入教育教学中,要意识到科技创新的主体不仅包括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也包括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发现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协同创新解决问题,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技术攻关、技术升级,盘活利用校企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研发成本等。另外,应该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加强校企师资互通,为学院师资力量注入新的活力。一方面来自企业的管理者、技术技能人才、行业精英等可以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指导学校的项目设计、各项竞赛等;另一方面,学院的师资也可以参与企业员工的培训,如指导理论基础、科技发展前沿等。

(三)聚焦苏锡常都市圈经济发展特色,深化产教融合,增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苏锡常都市圈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是基于苏锡常地区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整合多方资源参与产教融合建设,积极倡导多元办学,苏锡常三市政府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合作,负责产教融合相关政策的颁布和督促实施,同时也要服务和协调各方,与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共建相关主体的利益驱动机制。高职院校负责调研分析产教融合实施环境,制订实施方案,作为产教融合的牵头单位,高职院校需了解企业、行业的利益诉求,结合自身优势找准融合点,解行业、企业之所需,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企业也需提高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意识,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中来,对于核心问题、技术瓶颈等可以与学校共同研究、委托学校研究[6]。

四、结语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是产教融合的重中之重,苏锡常高职院校大多坐落在各市的综合性高职园区内,苏锡常地区需促进专业建设和产业联动发展,行业通过建立产业链、产业群,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则顺应产业建立专业群,共同促进园区的转型升级,促进苏南经济的协同发展。苏锡常高职院校应加强内涵式建设,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增强专业建设、技术研发等能力,为区域产业输入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科研成果,从而更好地服务苏南地区企业、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苏锡常都市产教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机电项目浅析
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双创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