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横向融通的双精准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
2024-02-26刘松
刘 松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广东 韶关 512126)
2022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强调“打造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融通,促进教育与培训相关成果、成绩融通互认,推进职业教育深银行建设,对新招、在岗、转岗等职工进行技术技能培养培训,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路、新方向。职业教育从发展现状来看,能够体现出中国特色,但离世界水平仍有不小差距;从发展阶段来看,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职业教育聚焦于体量发展、解决规模问题,重点解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够不够”的问题,但对人才培养质量优秀率、企业对人才需要契合性远远不达标。职业院校如何“精准培养”产业转型所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现阶段要积极探索研究的问题[1]。
一、问题解析
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行动领域的“职业”是学习领域的“专业”的基础,要求专业设置与职业分布相衔接,专业教学与职业工作过程相一致,专业建设与产业职业发展相适应。学校主导的职业教育强调“能力本位、职业发展”,企业主导的岗位培训强调“生产本位、企业认同”。在十多年校企双元育人的合作与实践中,也显露出校企横向融通欠佳问题[2]。
具体表现在:一是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资源没有互补,表现在学校偏向系统性、普适性优势,企业偏向真实性、针对性优势,它们各有侧重,但对教学内容为主线整合不能互补融通。二是学校和企业的教学管理模式差异较大,表现在学校注重能力测评,可持续性好,企业注重绩效考核,约束力强,但两种模式没有产生协同效应。三是学校和企业的利益诉求差别大(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表现在职业能力要求的对接是教学内容对接的基础,但教学标准与企业标准的关注点不同,造成在教学实施、考核评价时出现混乱[3]。
二、解决思路
(一)宏观抓手
1.进行内设机构调整与改革
通过建设相关校企合作机构平台,统筹管理全校校企合作工作;以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达到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协同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2.开展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
大力实施“订单班”“中国特色学徒制”等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与头部企业或特色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学徒制人才培养。做到产业需求与学校供给精准对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方通过主动提供顶岗实训、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程教学便利来增强学生的就业意愿,解决企业“用工难”和学生“就业难”的矛盾[4]。
3.整合实验、实训硬件资源,统筹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充分协同统筹实践资源,服务在校学生培养与在岗学员培训,形成了国家、省级、校级等三级实训基地体系以及“校内外实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4.主动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要瞄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新动能,通过职业教育集团、产业学院或其他共同体建设推进,发挥产教融合联盟内企业、行业协会等对产业新趋势、行业新动态的敏锐性和前瞻性,做好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聚集、开发、配置的工作,促进人才供需平衡,努力提高区域内专业-产业契合度、学校课程-企业技术契合度[5]。
(二)执行策略
精准协同与恰当融通是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精准,与粗放相对应,意味着从广度向深度转换,从大而浅向小而深转换。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意味着职业教育发展不能千篇一律,应对准专业特点,对准企业要求,谋精准;近年来虽有进步,但离达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双精准”聚焦职业教育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两大属性,其目标是通过完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改善校企互不理解、“语言”不通、各自为政的校企横向融通欠佳局面[6]。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作企业,企业也一样选择合作学校,通过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精准施策,使得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达到最佳状态,以校企职业技能培养横向融通为目标,促进校企精准对接,实现精准育人,促使校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适销对路。
这些问题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学校的学历教育与企业的岗位培训很难精准融通,在能力要求、学习内容、学生/学员管理等方面格格不入。为此,需要构建一个优势互补、利益兼顾的融通平台,实现“职业能力对接岗位要求、工作任务对接岗位职能、课程任务对接培训项目”等三个对接,回应企业和学生/学员的利益诉求,针对学生、学徒、学员的三种“订式培养”模式,借助“资源、管理”两个平台,将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整合,通过“教学资源与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包括能力内容、工作过程、能力要求等三个维度能力模型,以模型的“工作过程”为核心,构建职业能力模型,实现能力与要求融合,实现“能力内容”和“能力要求”的融合,再逐步实现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的融合。给校企双元精准育人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一个新的选择[7]。
三、体系构建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全新应用,它更加强调企业在校企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需开展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岗位素质与职业能力分析,发掘出工作过程中最重要、最频繁、最贴近生产一线以及最跟随技术及设备发展的“原子”状态的职业能力“要素”及其要求,是校企职业技能培养横向融通的基石。在体系构建上要联合行业龙头或行业协会,以“标准应用”“订式培养”“模块化组合式资源整合”等三个方面为抓手,分别完成“学历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双元化”“企业培训订制化”等三个任务;达成从“能力本位、行动导向、职业发展”到“素质本位、个人发展、终身学习”的转变,达到以“生产本位、能力跟随、职业认同”为目标的职业培养培训,实现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校企职业技能培养横向融通的双精准育人体系也在这个解构到重构的过程中得以实现[8]。
上述三个任务的核心是融通,面向现代学徒、订单学生、企业学员,通过构建“三个对接(职业能力对接岗位能力、工作任务对接岗位职能、课程任务对接培训项目)、三种模式(企业学生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学生订单班培养模式、企业学员订制培养模式)、两个平台(教学资源与信息管理平台、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实现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融通,打造以人为本的个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培养模式。
四、实践路径
(一)以资金与政策激励等方面推进职业教育横向融通的实施
从前面的分析得知,职业教育横向融通的“政行企校生”等各参与方中,只有“校”在主动性、资源投入度、协同积极上保持较高热情。企业与学徒虽然受益度高,但获益难以短期兑现,造成企业持续性较差,生源短缺。
以在企业中获得多方认可度最高的“先招工后招生”模式为突破口,加大资金的投入,鼓励各方参与职业教育横向融通的热情与动力,创建企业、学校、学徒、师傅“四赢”的局面;给予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培养补贴或给予税收优惠;给予企业导师以相应的报酬和荣誉激励;加大对高职院校参与现代学徒制等产教融合的专项资金投入;给予学徒一定的学习补贴。
(二)构建“三个对接”的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融通途径
在教学内容和组织上,采用层次递进的“三个对接”方法,完成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典型工作任务和企业岗位职能对接、课程任务和岗位培训项目对接,解决教学内容和培训项目融合;在教学运行与管理上,运用“工学一体化、学分互认化、管理平台化”,解决校企合作教学管理融合。
1.在教学内容和组织上,运用“三个对接”方法,解决教学内容和培训项目的融合[9]
(1)在能力分析阶段,进行专业教学标准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 通过专业教学标准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使学校了解了企业的职业能力要素和职业资格要求,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厘清了自身的需求,明晰了新进员工和现有员工与需求之间的差距,甚至对员工可能达到的理想高度有了目标。
(2)在任务提炼阶段,进行教学标准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企业岗位职能对接。 同时要求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能力分析以企业岗位专家为主体,学院课程专家全程参与,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之初就充分体现了“校企联合”,并为方案制订准备了能力要素、培养规格和教学素材。
(3)在内容构建阶段,运用“模块化组合式”资源整合模式,对课程任务和企业岗位培训项目进行对接。 同时要求“双主体”“双导师”,并以产教融合的“实岗培养”为主。通过协同为人才培养准备和预热了丰富的“双导师”资源,对在“双主体”之一的企业主体中实施“实岗培养”的场地、设备、工作条件、劳动组织、培训组织也进行了全面梳理。
2.在教学运行与管理上,运用“三化”方法,解决校企合作管理的融合[10]
(1)工学交替,实现工学一体化。 工学一体化是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专业培养的学生既有在校学生也有企业职员,学习内容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岗位工作任务,与企业的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实现工学一体化。
(2)学分工分转化,实现学分互认化。 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需要为此作出专项规定。虽然企业有较为完整的职工培训,但这些培训脱产时间很少,且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之间的融通,就需要有一个介质,即学分。在完成标准对接和制度对接的基础上,进行“学分互认”。
在校生通过参加企业培训,当学历教育课程与企业培训模块一致时,学校认定企业培训成绩为相应学分;在校生可以通过参加企业技能比武、技改研发等成绩进行学分转换,获得相应学分。当学生在校选修的技能课程模块与企业培训模块相关时,企业内容培训课程可以免修,直接认定学分 。通过“学分互认”,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得到互认和统一认证,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3)发掘融通途径,实现管理平台化。 通过发掘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融通途径,构建两个平台,实现管理平台化。一是构建教学资源与信息管理平台,为标准对接进行教学实施和执行提供指导性依据;二是构建校企合作教学管理平台,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现代学徒制“双主体”管理。
(三)搭建“两个平台”,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企业标准岗融通
1.教学资源与信息管理平台
开展平台建设,描述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素,确定其职业资格要求,既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又是进行职业能力评价和培养标准制定的依据。平台建设主要包括课程资源、导师信息、课程选择、教学标准、成绩置换与管理等五大模块,梳理合作企业岗位的学习地图,完成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的能力与课程对接表,以此构建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的模块化双元人才培养的资源平台。
根据人才能力培养的递进关系分为基本职业素养培养阶段、职业基础能力培养阶段、职业专项能力培养阶段、职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段等四个阶段。根据已有的专业能力定起点,因材施教。更为重要的是围绕设备及其技术形成的模块化课程可以根据培养时间的长短灵活地增减,这为两年学制转化为三年学制提供了便利条件。
2.校企合作管理平台
通过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构建职业教育横向融通的“协同育人平台”,实现“双主体”管理、“双导师”评价,及时掌握企业、学生/学员信息。以此构建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的模块化双元人才培养的执行管理平台。
在研究中发现职业教育横向融通的教学组织实施难度较大:企业在生产任务和培训任务之间会明显向生产任务倾斜;学徒所在岗位分散,倒班情况普遍,集中连续的培训困难;学徒精力有限,难以兼顾工作和学习;招生信息渠道狭窄,受众面小,等等。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定制一个全省统一的职业教育横向融通的教学管理平台,指导校企协同运作,实现校企生共享资源,提高效率。
(2)将企业培训和学校培养衔接起来,针对学徒的能力起点、受训经历、创新水平的不同,实施弹性学制,建立学分(工分)银行,实现学分(工分)互认。
(3)双导师队伍建设实施融通培养的关键要素,由合作企业与学校进行双主体培养,双导师队伍是整个教学组织和实施的关键,头部大型员工培训体系健全,企业导师资源丰富,为职业教育横向融通的实施提供扎实基础。
(四)实施多层次“订式培养”的“三种模式”,打造“双精准育人体系”
在各方面调研中,企业明确表达对业余班、网络班、自考班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认可,对教学模式与方法提出了诸多改革建议,而这些建议又与职业教育横向融通的改革方向不谋而合。
一是实施在岗实岗培训,明确以任务、项目和模块完成培养,改革原有集中讲授教学的传统模式;二是结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与竞赛、参与技改项目、撰写论文等设计任务、项目和模块;三是通过面向企业学生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面向订单学生的订单班培养、面向企业学员的订制培养,打造“双精准育人体系”,以“校企职业技能培养横向融通”新机制实现专业群与产业发展相融通。模式对照表见表1。
表1 订式培养双精准育人体系建设对照表
(五)强化专业教学标准与评价方法的建设
1.构建行业协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机制体制
在德国“双元制”下的现代学徒制中,行业协会发挥了中立第三方的重要作用:第一,是联邦和州两级标准在校企实施中的审定者和监督者;第二,是校企合作的协调管理机构,是“培训合作”的管理者,职业教育资格审查者;第三,是职业教育证书考试的组织者;第四,有时还能组建学徒培训中心,是学徒的集散平台。可以借鉴这一机制体制保证学徒培养的质量,提高文凭公信度,确保了学徒规模和数量的相对稳定和持续。
2.开发全省统一的职业能力测评方法和技术
评价与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员工/学徒的全面发展,在评价主体上以企业评价为主;在评价标准上结合岗位标准、技能鉴定标准、技能竞赛标准、项目标准和论文标准等五个标准;在评价方法上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与反馈为一体的多元化评价模式。统一的职业能力测评方法和技术是省级标准的重要支撑,并且专业教学标准与具备行动导向的测评方法和技术结合,不但更加易于操作和实施,公信度也很强。
五、研究总结
从企业订单式、订制式育训实践,到适应产业技术的持续更新以及学生职业胜任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构建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的模块化双元人才培养的资源平台,在适岗、在岗、转岗等阶段实现全流程的合作与培养;向管理模式相似的上下游公司开展克隆式推广;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综合协同利用、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的协同管理、学校与企业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协同调整等校企融通功能,达到实时响应产业动态调整的“三个对接、三种模式、两个平台”校企“双精准”人才培养的目的[11],促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现职业教育精准培养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