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侧眼眶不同病理类型肿物1例

2024-02-26付天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4年2期
关键词:海绵状鞘瘤眼眶

路 璐,张 驰,付天英

(1.河北省眼科医院眼特检科,河北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医学影像科,3.麻醉科,河北 邢台 054001)

患者女,65岁,3天前因“头痛”于外院经CT检出双眼眶内肿物;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双眼周边虹膜激光切除术后5年。查体:血压126/52 mmHg;专科检查:左、右眼视力均0.5;右眼球向前上方突出,下转受限,眶下间隙触及肿物前缘,边界不清;左眼球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超声:左眼球后类圆形占位病变,边界清楚,内回声少且较均匀,透声性强,可压缩性小;右眼球后边界清楚、回声密集、分布均匀、透声性及可压缩性均中等的类圆形中等回声区。CT:双侧眼球后类椭圆形软组织病变,边界清晰,密度均匀,CT值约50 HU,眶内段视神经受压偏移;右眼球受压轻度凸出。MRI:左球后肌锥内1.8 cm×1.5 cm×1.4 cm不规则占位,T1WI、T2WI均呈低信号,内见斑片状T2高信号;右球后肌锥内2.3 cm×1.2 cm×2.1 cm占位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信号均与脑皮质相当,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图均呈等信号;增强后左侧病变不均匀强化,右侧病变呈渐进性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 TIC)均呈“持续上升型”(图1A~1D)。影像学诊断:左眼眶内神经源性病变,右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于全麻下行双侧眼眶内肿物切除术,分别于左、右眼眶肌锥内见包膜完整的灰白色、紫红色肿物。术后病理:光镜下于左侧病变内见交织成束的梭形细胞,核呈卵圆形,排列成栅栏状(图1E);右侧病变富含血管窦,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组织丰富(图1F);免疫组织化学:左眼眶内病变S-100(+)、SX-10(+)、GFAP(-)、SMA(-)、STAT-6(-)、CD34(部分+)、CD99(弱+)、Bc1-2(+)、EMA(-)、Ki-67(+,热点区10%)。诊断:(左眼眶)神经鞘瘤、(右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本病例报道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22KY007)。

图1 左眼眶内神经鞘瘤、右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 A~C.眼眶轴位MR T1WI(A)、脂肪抑制T2WI(B)、ADC图(C); D.TIC图(实线为同层面动脉TIC,短虚线为左侧、长虚线为右侧眼眶内肿物的TIC); E.左眼眶内肿物病理图(HE,×100); F.右眼眶内肿物病理图(HE,×40) (绿箭示左眼眶内病变,红箭示右眼眶内病变)

讨论眼眶内原发良性肿瘤中,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其次是神经鞘瘤。本例同时存在左眼眶内神经鞘瘤、右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实属罕见。海绵状血管瘤超声特点为回声密集、均匀,透声性中等,具有可压缩性,CDFI基本无血流信号;神经鞘瘤内回声少且较均匀,透声性强,压缩性小,CDFI可于实体细胞区见红、蓝血流信号。海绵状血管瘤MR 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而神经鞘瘤多呈不均匀强化,可与海绵状血管瘤相鉴别。最终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利益冲突:全体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路璐指导、图像分析、撰写、修改和审阅文章;张驰图像分析和处理、撰写文章;付天英数据分析、查阅文献、审阅文章。

猜你喜欢

海绵状鞘瘤眼眶
心脏恶性外周神经鞘瘤伴咯血1例
悲伤
《眼眶病多学科协同诊疗》新书发布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观察
想要醒得快?早起揉揉眼眶
胃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临床治疗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MR磁敏感成像技术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