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教育为路径推进中学生独立品格培养
2024-02-26张艳霞
张艳霞
[摘要] 劳动教育是学生独立品格培养的出发点和基础路径。本文尝试在家校共育中,以劳动教育为抓手,在日常生活、学校课程、社会实践中推进学生独立品格培养,引导和动员家长积极参与、更新教育理念,在交流与沟通中实现家校共育。
[关键词] 家校共育;劳动教育;独立品格培养
品格培养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而独立品格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中学生独立品格的培养包含四个方面:独立、独善、独思和独到。独立意味着自己去做,独自寻找内心的节奏,努力体验生活的美好,养成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主管理;独善,是从自律的角度,于无人处需慎独,涵养自己的精神世界,扛得住压力,经得起波折,坚持自己的信念;独思,是指独立思考,高效学习,用理想的灯塔、思辨的火花、高效的前行姿态,使得自身思想越来越深刻、自由和强大;独到,是用独到的见解和见识、独特的方式和方法,关注公共事务,勇于承担责任,博爱、济众、协作,对社会负责。独立品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责任心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随着身心的发展,初中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但他们的自身能力暂时达不到内在需求,急需学校、教师帮助其养成独立品格。
一、“知之、好之、乐之”,发挥学校在独立品格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品格教育领导者之一的托马斯·里克纳把品格培养分解为认知教育、情感教育、习惯养成。以劳动教育为路径,针对学生独立品格的培养,学校可以按照“劳动文化养人、劳动课程育人、劳动实践促行”的逻辑顺序开展实证研究,加强数据积累、数据分析,整理典型案例,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力量,借助体验式、浸入式、融合式等实践方式,从知、情、意三个维度,立体、全面地促进学生独立品格的培养。
(一)“知之”——明晰独立品格的重要性
班主任要面向学生和家长两条主线推进工作: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挖掘其中蕴含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让学生意识到唯有生活独立、精神独立、经济独立,才能成就精彩人生。通过主题班会、墙面文化宣传等方式,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独立品格对于个人生存和发展、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性,在耳濡目染中进行品格浸润。开办家长学校、家长课堂,更新家长教育观念,破除教育一元论、二元论影响,引导家长树立全人教育理念,明晰独立品格对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决定性影响,以及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独立品格培养的重要意义,在深入交流中挖掘家庭資源,推进共融共通,打通劳动教育路径。
(二)“好之”——在课程中笃志成长
本校围绕独立品格培养,以劳动教育为路径,自主开发多元化、特色化的独立品格培养课程,如生活课程、心育课程、生涯规划课程、思辨课程、责任担当课程等,以情感体验、知识建构、实践活动为手段,通过体验式、浸入式、融合式等实践范式,多角度、全方位助力中学生独立品格的养成。
(三)“乐之”——全身心投入独立品格培养
在课程建设中,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以日常生活管理、卫生习惯养成、校内外公益活动等为活动目标,组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营造独立品格培养的场景体验。例如,举行以生存技能考核为主的寄宿生生活技能大赛、星级宿舍评比、军训拉练,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开展志愿服务,从自我服务延伸到社会服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品格。
二、促进学生精神发育,发挥家庭在独立品格教育中的共育作用
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在意识上树立劳动观念,那么家庭教育中更多的是劳动教育的落实。在教育一元论价值影响下,大多数家庭以成绩为导向,忽视劳动教育,学生仅有的劳动以自我服务居多。
在当下的家庭教育中,以下三种状态出现频率最高:第一,把劳动教育异化为惩戒教育的一种,犯错之后要接受劳动教育,如罚洗碗、打扫卫生等,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劳动价值观。第二,学生养成独立品格的需要和劳动教育功利化的矛盾。家庭教育中存在为劳动而劳动的现象,使得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较为模糊甚至发生偏差,同时家长又期待学生能养成独立品格,承担本年段应该承担的责任,如自主学习等。第三,把劳动教育具象为劳动知识的识记、学习某些简单技能或者才艺等,如有些家庭一掷千金,送孩子去参加某些拓展活动、才艺竞技,即便拿个“优秀”回来,依旧没能改变孩子在家庭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这些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是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够,独立品格的培养沦为空谈。
家庭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包括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等,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提升至较高阶段时才能实现。家庭作为学生品格培养的主要阵地,也是劳动教育落实的重要阵地。我们如何在家庭教育中通过劳动教育这个抓手落实独立品格培养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守正劳动观念,突出独立品格培养价值
第一,树立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观念。陶行知先生说:“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更美好。”劳动不仅为幸福提供物质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体验,家长要努力营造劳动环境,帮助孩子体验劳动乐趣,激发独立品格养成,从而产生幸福感。第二,意识到劳动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品格教育方式。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增强体魄,独立自主,磨炼意志,焕发热情,释放潜能,踏实苦干,努力奉献,提升个人品质,完善内心,砥砺精神,完成自我实现。
(二)丰富劳动实践,优选独立品格培养路径
家长可以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家长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劳动,接受劳动教育,强化实践体验,赋能终身发展。
家庭中劳动教育的内容丰富,如衣物打理、一日三餐、家居清洁等,这些都是独立品格培养的重要依托。我们不妨以装扮自己的房间为例,布置一项任务作业。
装扮要求:1.整洁有序:(1)床上用品自己换洗;(2)彻底打扫,收拾衣橱;2.突出特色:给自己的房间取个名,做成特色门牌贴在房门上。
注意事项:1.全程独立完成;2.有前后对比照片;3.有特色门牌照片;4.房间名字及其寓意用50字左右解释;5.班级投票评选“最美小窝窝”。
这是一项以学校为主导的劳动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既有体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既有基础要求,又有特色要求。在体力劳动和基础要求中,学生不断习得新的技能,产生战胜挫折的成就感,掌握独立必备的生活技能。在脑力劳动和特色要求中,学生体验美好,掌握属于自己的节奏,碰撞出思辨的火花,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学校和家庭给予的场域支持内,彰显学生的独特性和主体性,感受劳动成果被欣赏的成就感,在喜悦与充盈中唤醒学生的个人意识,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品格的过程。以劳动教育为路径,家校携手推进中学生独立品格培养,有助于根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思维,为学生打造生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