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王羲之
2024-02-25深海水草
深海水草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唐朝人刘禹锡吟诵这首诗时,秦淮河畔的乌衣巷已是寻常百姓的居所。然而,在诗成五百年以前的东晋王朝,这里居住的是当时最显赫的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王谢两族子弟世代官居高位,所出的名臣良相数不胜数。他们掌握着权柄,也代表着魏晋士族的风骨。
有那么一个雪天,乌衣巷中的一位王家子弟被雪后初晴的景致挑起了兴致,信手挥笔,给友人写了一封短札,内容只有28个字,跟现代人发一条微信差不多。然而,它却成了书法界的一幅经典名作,流传千古。
这位王家子弟,就是被后世誉为“书圣”的王羲之。而这封短札,就是名扬天下的《快雪时晴帖》。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这就是王羲之这条“微信”的全文了,意思是说,王羲之拜上:刚才下了一场雪,现在天气转晴,佳妙。想必你那里一切都安好吧。那件事情没有结果,心中郁结。不详说。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亲启。(注:此为一种解读。)
短札以“羲之顿首”行草开头,以“山阴张侯”行楷结尾,笔画圆钝,笔势含蓄自然,钩挑折转都不露锋芒,充满了意态和情趣上的美感。
说起来,《快雪时晴帖》并不能算王羲之书法中的巅峰之作,他的行书第一公认是《兰亭序》,楷书代表作也有《黄庭经》《乐毅论》等,《快雪时晴帖》只是他随性写就的一封行楷书短札。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幅作品才有着独具一格的气韵。
换句话说,《快雪时晴帖》可能不是王羲之书法作品中最好的,却是他作品中最“萌”的。因为王羲之在这封短札中写出的不只是书法,还写出了“书圣”本人天然率真的性情。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个千百年来站在中国书法界之巅的男人,其实是个很有个性的性情中人,有很多幽默的逸事。
琅琊王氏自古人才辈出,从魏晋到唐末,这个家族至少有600人名垂青史,光宰相就出了92位,是名副其实的第一豪门,能生在这个家族的都是“投胎技术型”选手。
王羲之父亲早亡,一直跟着伯父王导生活。王导是位很厉害的角色,他是整个东晋士族阶层的精神领袖,时人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可见王导权势之盛。
然而,王羲之对名利却没有过多的追求,他的理想国就像他的书法一样,是一个纵情自由的世界,没有官场俗世的阴霾笼罩。
一般人有了王导这样的长辈当靠山,梦想都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但王羲之偏偏不是。长大后,他在朝廷做了个秘书郎,后来做过征西将军参军、长史、临川太守、江州刺史、会稽内史,都是普通的中基层公务员。他一生唯一一次求官是求任宣城太守,还不是因为事业心,而是因为宣城山清水秀,盛产文房四宝。
王羲之的这种心态,从青年到老年都没有变过。不管是王导劝说还是朝廷召唤,他都对做官这件事兴趣缺缺。
入仕前——
王导:乖仔去做官吧,跟着伯父有肉吃。
王羲之:我不要。
辞官后——
皇帝:爱卿回来吧,想做侍中还是吏部尚书?
王羲之:想种田。
王羲之的字平和从容,人却素有“骨鲠”之名,为人十分耿直。与他同朝为官的人里还有一个耿直的人叫王述,用王羲之的好友谢安的话来说,王述这人“去了皮都是真率”。
王羲之和王述同姓不同宗,两人性格相似,偏偏只要碰在一块儿就水火不容。
王羲之:给大家讲个笑话,有个人吃鸡蛋夹不到,就气得把鸡蛋扔在地上,鸡蛋滴溜溜乱转,他就冲上去踩,踩又踩不碎,就捡起来咬破再吐掉,哈哈哈哈哈。
王述:日常黑我你够了!
后来王述的母亲过世,王述回家守丧,王羲之来会稽接替他的职务。按照常理,他至少应该去王述家吊唁三次,但他只去了一次就再不上门,两人因此成了宿敌。
王羲之还和亲友说:“王述顶多做个尚书,到晚年可做个仆射,再想谋求会稽这块宝地就难了。”
结果造化弄人,王述做了扬州刺史,成了王羲之的顶头上司。王羲之本来就不爱做官,现在居然要在王述手底下做事,这口气无论如何咽不下去,干脆辞官了。
这时候王羲之的孩子气就上来了,他很负气地和儿子们说:“我的才能绝不亚于王述,官位相差这么悬殊,一定是因为你们不如他的儿子王坦之!”
躺着也“中枪”的王献之等人十分无语——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永和十一年(355年),王羲之在父母坟前立誓再不为官,之后的人生他说到做到,直到去世也没有回到官场。连死后朝廷的追封,儿子们也遵照他生前的意愿没有接受。
在仕途上没有过多欲望的王羲之,生活也过得非常理想化,行事全凭一心喜好,旷达天真。这种在乱世之中奇迹般保全下来的性情,与他的书法风格水乳交融,造就了一种别具韵味的风致。
王羲之有多任性呢?看他的婚姻经历就知道了。
当时太尉郗鉴想和丞相王导结亲,要把女儿嫁到王家。王导也不含糊,让郗鉴派人上门随便挑。王家的适龄男青年们听说郗太尉要选女婿,都很重视,每个人都收拾得温文儒雅,展示出了良家士族男子的美好风貌。
郗家人:嗯,这个不错,这个也可以……咦,东床上还有一个?他是在露着肚皮吃东西吗?好特别!
这个全程不在状态,只顾着在东床上露出肚皮吃吃吃的家伙,除了王羲之,还能是谁呢?
然而,这番“爱谁谁”的作风,竟然意外赢得了郗鉴的认可,郗鉴认为这就是他心目中的好女婿。后人遂把“东床快婿”作为佳婿的代称,称呼别人家的女婿叫“令坦”。
辞官后的那些年,王羲之如同出笼之鸟,在吴越山川中尽情游历,每天垂钓射猎,与道友采药服丹。
他种的桑果枝繁叶茂,鲜花争奇斗艳,他“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遇到甜美的果子,就切开分食,自得其乐,只觉毕生别无所求。
这个时候的王羲之曾由衷感叹:“我卒当以乐死。”
——我终将快乐而死。
远离俗世,隐没于山水林泉,是王羲之的梦想,就像《快雪时晴帖》字里行间的那份从容简单一样。史书中记载他的书法“及其暮年方妙”,和他晚年退隐山林的梦想实现不无关系。
命运的走向何其不可预料,梦想的擦亮或消磨又是何其令人感叹。王谢堂前的紫燕终将飞入百姓家,但千百年前的某一天,那一道快雪時晴的佳景,既没有被错过,也没有被忘却,而是幸运地留在了王羲之的笔端,以王羲之的方式舒展在黑白之间,永为世人称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