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川源:先找到“我”,再找到“我们”

2024-02-24王卓尔

传媒评论 2024年2期
关键词:新闻奖长三角基层

文_王卓尔

杨川源

浙江广电集团融媒新闻中心主任助理、高级记者,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中宣部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全国十佳出镜记者,先后10余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60 余次获得浙江新闻奖。2020-2022 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23年,浙江广电集团专门为她建立“川源蹲点工作室”,并在全省市县设立“基层观察点”。她蹚出了一条增强主流媒体舆论引领力、感召力的创新实干之路。

2023 年的最后一天,杨川源参加了杭州市上城区弯湾托管中心的新年联欢会,不是作为浙江广电集团的记者,而是作为一名普通嘉宾。一到现场,她就迅速融入了这个由50个心智障碍青年家庭和志愿者们组成的大家庭。因为同为亚残运会火炬手,她与弯湾托管中心的创始人徐琴老师相识,开启了一段与弯湾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情缘。虽然手上不带工作,但那天她还是没能忍住,时不时举起手机拍了起来,“好吃吗?”“这是巧克力味的吗?”“要上台了,紧张吗?”屏幕之外,是她爽朗的笑声。

这是杨川源一年中难得的放松时刻。就在几天前,她还在为记录弯湾的新闻专题片《演出之后》忙碌着,连续两周奋战在机房。用她自己的话来讲:每天睁开眼睛是弯湾,闭上眼睛还是弯湾。为了把内心的感受和新闻背后的深意表达清楚,文稿、剪辑、配音被她一遍遍推翻重来,为的就是让这一年“在一个温暖的故事里收尾”。于是,两个多月的拍摄、100多个小时的庞大素材被精心剪辑浓缩到15分钟里,许多个“一瞬间”让人潸然泪下,又如沐阳光。

那天还有一个“意外”。原本第一批被邀请上台发言的她,一再推辞,坚持站在最后一排,为台上的孩子们加油鼓劲。最后一批颁奖嘉宾要上台了,主持人再次点了她的名字。没想到,走上台的她,话还没说出口就哭了,两个月来憋在心底的话一股脑喷涌出来:“对不起,没有早一点和大家在一起,没有陪你们走过那段最艰难的路,这是我作为一个记者的失职……”台上台下,真情与泪水交融。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包裹着她,让这位看起来风风火火的“女汉子”觉得,自己藏在心底里的柔软被读懂了,以及那份竭尽全力捧出的真诚。

一直鼓舞这位奋战在新闻一线22年女记者的原动力,也正是一份不变的真诚和爱。22 年来,她笔耕不辍,脚步不停,越挫越勇,以心换心地挖掘浙江大地上的好故事,结识了无数从“陌生人”到“铁哥们”的好朋友。她坦言,自己更想做的,正如弯湾倡导的理念:帮助他们,减少帮助,让每一组报道成为一次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让有限时长的新闻,发挥无限空间的价值。

挣扎与坚持

团队伙伴认知中的“川源姐”算不上一个“聪明人”,她的经历甚至有些“大长今”。2006年,她接受组织安排,从主持人转型为新闻记者,开始了极其痛苦的一个阶段。原来只需要念递过来的稿子,现在却要和其他记者比拼写稿。没有关系网,没有采访条线,甚至连打电话都是件痛苦的事,“给陌生人打电话,我不知道前三句该说什么,容易把天聊死。”每天,她翻报纸找选题,可是等其他同事拍完回来,她的选题还没着落。那段时间,她经常梦到自己“明天就要考试、今天却还没复习”。

转机来自于一场新闻行动。2006年,正值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卫视策划了大型年度新闻行动《新长征路上的浙江人》。作为出镜记者,杨川源加入重走长征路的团队,历时7个多月,先后跨越了8个省,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被困信丰、高温中暑、严重晕车等一系列考验。也是从这时开始,她学会放下焦虑,在一次次新闻寻访和铿锵有力的出镜中找到了自信。用她自己的话说,她的新闻“长征”正是从那一年开始的。

紧接着,她开始在各种直播及报道中崭露头角,2008年还在央视新闻协作系列奖项评选活动中入选“全国十佳出镜记者”。然而,刚刚走出困境的她,面临的转变与挑战依然一个接一个。2010年,在中央提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氛围下,杨川源被从专栏部调到了《浙江新闻联播》,熟悉了民生节目话语方式的她感到无所适从,时常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甚至做好了去当编辑的准备,然而,在提出转岗请求时,被领导拒绝了。

2014年年初,杨川源接到浙江省“清牌减负”主题报道的任务。她凭着记者的职业敏感和责任心,想要搞清摘牌背后的难言之隐,硬是把主题报道做成了调查报道。她和团队多次来到余杭、临平、平湖等地深入了解情况。为了拉近距离,她每天与基层干部一起上班、搞活动、做台账,熟悉他们的工作流程,也逐渐了解到,并非摘了牌就能解决基层形式主义层出不穷的问题。

然而,正在纠结如何构造成片的时候,因为保留的素材超过了时间期限,竟然全部被删了。面对重拍,她没有抱怨和退缩,而是着手更深入、更精准的“再观察”。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基层牌子何其多》余杭庙前社区大门口从外到内连数18块牌子的“名场面”。成片完成后,她和团队才恍然大悟:原来主题报道还可以这么干!这给了她创新主题报道莫大的信心。

重复与差异

过去的2023年,杨川源有一半时间在路上,做了近50 个选题。曾有人问她:有没有印象特别深的报道?她回答:印象都很深。这五个字其实分量很重,因为她对每个报道都全情投入,全力以赴。

这或许有些不可思议。因为现实工作中,不是每个选题都能打动人心,意义深远。更多时候,记者面临的是重复的劳动和疲惫的身心。在20 多年的职业生涯里,杨川源难道没有懈怠的时候吗?

2023年11月21日,杨川源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卫视记者,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分享她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报道《数字化改革之道》的创作经验,以及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带来的基层改革推动力。当天,她带来的改革话题,振奋人心,赢得了在场中央领导及全国新闻界代表的高度认同和好评。但其实,杨川源在前一天晚上因为过度疲劳引发肠胃炎,整晚没怎么睡。回到杭州,她又马上投入数贸会、义乌改革开放45周年蹲点工作中。报道播出后的第二天,免疫力下降的她终于被流感放倒了。住院的日子里,杨川源还在调度团队推进蹲点,不能落下进度。这股怎么也不能“躺平”的劲儿,正是因为她深知,解决问题必须“盯、关、跟”,一条报道不仅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广大受众的简单连接,更是相互间信任的建立,宝贵的支撑。放不下,也正是因为这份信任不能断,报道要一直围绕人,讲述人,激励人。杨川源一直相信,主流媒体的记者用蹲点的方式到老百姓中去,全过程都有价值。虽然屏幕前的观众看不到,但老百姓看得到。“如果举起话筒才聊正事,聊完后就觉得这件事和自己再也无关,这样的报道即使再精彩,也是失败的”。把做一个报道变成做一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利己与利他

2023年9月中旬,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川源蹲点工作室”推出新媒体节目专栏《一瞬间》,用小切口讲大道理,从亲历者、观察者的角度反映社会情况、引发观众共鸣。比如,《一瞬间:在一起就会了不起》以“弯湾”学员语晨因为没得到倒垃圾的机会放声大哭作为开端,这在正片中只是作为演出之后的一个变化,而在新媒体端,这一哭,哭出了受众的好奇,哭出了亚运给弯湾的孩子们带来的改变,也哭出了传播的价值。

按照杨川源的理解,短视频的“黄金3秒”是传播中利他性的集中体现,从受众的角度去思考他们需要什么?“我”能给什么?怎么给更有价值?这也正是传统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寻求的转变:找到共鸣的触点。换句话说,必须花时间,锲而不舍在新闻现场“蹲”。为了找到触点,可能要花一周、两个月,也可能是三年甚至更长。比如,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典型报道二等奖的作品《阿伟书记的承诺》,杨川源团队联合多地媒体跟踪拍摄了4年。而所投入的时间,主要都用在如何更贴近基层、如何更真实地展示采访对象的状态上。她把自己交给现场,把现场的主动权交给采访对象,不对他们做任何预设。这让不少与杨川源合作的摄像记者改变原有工作方式,养成全程录制的习惯。

更难能可贵的是,当很多人都认为“三连冠”后,她可以歇一歇的时候,杨川源反而变得更加时不我待,要把“三连冠”转变成深化媒体融合的推动力,带着全省基层记者一起干,一起强起来。在浙江广电集团上下一致地推动下,2023年6月8日,首批“川源蹲点工作室——基层观察点”正式挂牌,为的是连通省、市、县三级主流传播平台,共策划、共开发、共传播,引导各级记者蹲下去,发现基层好新闻。但其实,从虚到实,从工作群到观察点,工作室已成立三年多了,成员也从最初的190人增加到240人。当队伍越来越庞大的时候,她思考的是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和人力,精准发力,在各地带出一支专门做蹲点报道的团队,通过创优提升积极性,逐渐提高队伍素质。

浙江新闻界的老前辈、《浙江日报》原总编辑江坪老先生曾给杨川源团队写过一篇寄语,其中提到:一,要有赤子之心,听党的话,讲党性是第一位的;二,要有竹子品格,要正直、讲真话、实事求是;三,要有钉子精神,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四,要有轮子作风,要24小时关注新闻事件的发生,随时准备出发。

“四子”要求也是杨川源对自己的鞭策。回顾并不算平顺的职业发展之路,现在的她更加笃定,自己追求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成功,而是为像她一样愿意扎根基层、踏实做好新闻的记者闯出一片新天地,提供一个新可能。不管前面是山是海,她说,干就行了!

以下是我们与杨川源的对话。(传:浙江传媒研究院,杨:杨川源)

传:您从业20多年的履历非常瞩目,让人羡慕,同时,能够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也是很不容易,想知道让您能坚持这么多年的事件或者瞬间是什么?

杨:其实我没想那么多。但我是个比较倔的人,有两个想法:第一,我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我;第二,我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我的片子。要做到这两点,我不能停下来。人一辈子中的高光时刻转瞬即逝,追求的过程却色彩斑斓。如果你在为失败而失落,应该抬起头,回头看看,一定会发现那是因为还不到时候,我们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走,都是为了迈好下一步台阶。

传:那下一步台阶是什么?

杨:就是要让大家一起提高起来,“水涨”才能“船高”。我希望让所有人都敢于成就自己的“高原”。慢慢看到小伙伴强大起来,发现基层的干部群众愿意把自己发展中的困惑告诉你,那才是一种踏实的成就感。

传:您觉得您的成功经验可复制吗?

杨:能复制的是理念,而不是方法。理念决定方向,方向对了,面对不同的问题,才能找到最佳方法。新闻传播在更大程度上是一门经验学科,一门社会学科,是对记者人生阅历,价值观最直接的一种展示和检验。我常对身边的伙伴说: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片子,见片如面。所以,当记者要更鼓励大家“于无字处读书”,向生活学习。

传:每年做那么多选题,您如何找到对选题的兴奋点?

杨:我觉得兴奋点其实就是不断跟过去做得不一样,去掉套路,去找适合每个选题的方式方法。没有一条片子是可以通过所谓的模式和经验去制作的,要以初学者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选题。

传:听说您每年互联网大会开拍前都会焦虑,会去西栅街上买定胜糕为自己鼓劲加油。现在很多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在面对面采访时都显得有些“社恐”和焦虑。您现在还会焦虑吗?如何消除焦虑?

杨:焦虑没法消除,很多记者面临一种“职业态”和“自然态”之间的转换或拉扯。职业态中,面对被采访对象时,你可能刻板地停留在简单的问题层次上;回到自然态时,其实你会对那些问题不屑一顾。面对这种焦虑,我们首先要学会自洽,积极地在职业态和自然态之间找衔接点,让现场每个提问的角度是你在下班之后再碰到这个人也很想问的。尊重自己的第一感受,尊重被采访对象的第一感受。所以年轻记者也不用过分担心,多去关注别人,保护好自己的好奇心,从有价值的传播中找到成就感,得到激励,这对于减少焦虑有所帮助。

传:您曾说您喜欢记录各种各样的人,“人”对于您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杨:可能性。通过记录各种各样的人,我们能够看到自己,去想明白我们应如何对待和解决类似的问题,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比如在陈立群校长身上,我们学到怎样坚持做一件事,怎样忘我,去成就更多人;在阿伟书记这个不会掩饰情绪也不会说漂亮话的村支书身上,我们看到人就应该活得真实,要敢于做看起来很傻或很吃亏的事。这样的例子我们每一次蹲点都会有。所以我希望我们蹲点团队可以越蹲点越豁达,越进基层越智慧,越深入故事越温暖,这是我在记录各种各样的人的时候,最大的期待和感受。

传:对于今年的工作您有何重点打算?

杨:继续单点突破,整体提升。首先是理顺川源蹲点工作室的体制机制,并不断提高基层观察点数量、扩大覆盖面。我们有一个比较创新的“复盘会”机制,以开放课堂的形式定期对过往报道做一次整理,来提升观察点的内容建设。目前看来,大家参与的期待值和积极性都非常高。同时我们还要开展一系列基层采风活动,让大家在实战中锻炼,让更多年轻记者崭露头角。第二是全力做好省委宣传部、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交给我们的“第一视点”栏目的宣传报道工作。我们把它当作蹲点工作室在激活主题报道资源中很重要的一个实践基地。我们发现,地市的报纸、广电融合之后,有了大量的历史新闻素材。怎样利用好历史资源,把浙江故事讲得更有含金量和历史纵深感,也是我们把规定动作变成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载体。第三就是“一瞬间”栏目。去年年底,“一瞬间”栏目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创新理论传播工程”扶持项目,是全国唯一一个理论节目新媒体传播轻量化转型的案例,从延伸传播空间和提升理论程度的方向来说,我们计划扩大两支队伍:智囊团队伍和基层观察员队伍。既要高质量完成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又要充分激发创新力和主动性,对于观察点的小伙伴是不小的考验。其实大家都从内心期待好新闻,如果一年中能够记录更多好的瞬间,我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也是对职业历程的一个交代。我在改革的路上,也正是这样一步步找到自己,找到“我们”的。

全国市县媒体融合发展长三角研究中心揭牌

本刊杭州1 月26 日讯 1 月26 日下午,由中国报业协会、中国传媒大学、浙江省报业协会联合组建成立的全国市县媒体融合发展长三角研究中心在浙江杭州揭牌。

市县媒体融合发展长三角研究中心旨在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心将联合组织开展长三角地区市县媒体融合调研工作,发布调研成果,推荐优秀典型案例;开展长三角地区市县媒体融合创新骨干人才培训,组织专题学术研讨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主动推进和强化长三角地区的新闻合作,集聚和整合各类资源,共同打造长三角主流媒体合作平台,助力推动长三角地区的新闻事业繁荣兴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供有效舆论支持。

据悉,全国市县媒体融合发展长三角研究中心秘书处设在浙江省报业协会。

沈报偕

猜你喜欢

新闻奖长三角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基层在线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走基层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