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4-02-24高文涛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第一中学

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整体基础

高文涛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第一中学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仅利用填鸭式、灌输式等教学方法向学生传递其基础内容、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听课质量并不理想,致使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兴趣越来越低。若教师一直拘泥于这样的教学环境,那么将很难提高学生在初中时期的数学能力。为化解刚刚提到的教学矛盾,教师需要利用新时期背景下推出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的优势,引导学生抓好基础内容、理论知识的重难点部分,这是一种新型、高效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基础内容、理论知识整理和归纳,形成一个新的教学单元。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极易加强数学课程与基础内容、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且帮助学生尽快地把握。为此,在进行新时期背景下的教学任务时,教师应当花费较多的时间、空间进一步探究、熟知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对现阶段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影响、作用,间接达到目前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初中数学教师展开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新时期推出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念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其一,将单元作为学习单位,按照目前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理念,围绕某一主题或者活动进行整体化的思考、设计等;其二,促进目前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进而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其三,带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由此发现,大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科整体性、学生主动性和学习真实性的高效化教学方法。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数学科目教学过程中,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的基础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情况需要及时地了解、熟知,才会切实掌握教学时基础内容、理论知识的重难点部分,长时间下来,有利于教师在准确、精准的基础上分析基础内容、理论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并间接完成大单元整体教学任务。

另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习惯于拆分单元之间的基础内容、理论知识,就是将单元有关的基础内容、理论知识划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教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学生接受的速度快,学习效果也会有着明显的提升。但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将单元涉及的基础内容、理论知识整合起来,长时间下来不利于学生对基础内容、理论知识系统化的掌握,更不利于学生对基础内容、理论知识进行较长时间的探究、研究。那么在大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避开这些问题,把单元中的基础内容、理论知识以连贯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基于上述教学背景,既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复习,还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现阶段教师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对大单元整体教学缺乏认知

由于“双减”政策的实施,加上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科目比较多、时间紧、任务重,导致教师并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整体的教学,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数学科目,教师的教学时间少,所以一般以单元基础内容、理论知识拆分的方法教学,因此在进行教学任务时,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学生单独基础内容、理论知识的掌握、运用。不难看出,教师缺少对学生整个单元的教学,使得学生在这一时期的知识框架单一、未能拥有发散性的数学思维。

(二)教师教学过程中重点多,但教学效果依旧不佳

在初中教学体系当中,牵扯的基础内容、理论知识很多,虽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在基础内容、理论知识上呈现分散的特征。如一些学生在解答习题时没有出现问题,然而应用到考核中却出现诸多的问题,只是会单独运用数学科目中的基础内容、理论知识,若需要两个及以上的知识、内容相互结合,反而找不到解题方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初中学校教学体系不完善

学校作为管理教师的机构之一,在教学任务中重视课时方面的管理,以学生分数、成绩作为目前评判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标准。不难看出,学校缺少对教师实际教学效果的评估、监督以及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等综合技能的培养。如在向学生传递基础内容、理论知识时,教师以学生成绩、分数为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自我发展,这往往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数学探索、探究。

(四)教师的授课模式受到明显的限制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大纲,由国家、地方等统一管理,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需在指导、引导下进行。为尽快完成上级布置的教学任务,教师要以数学教材为中心,以向学生传递基础内容、理论知识为主导。由此发现,学生在其中只是承担着接收基础内容、理论知识的角色,并没有参与较多的自我分析、自我探究等活动,在一定程度脱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往往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形成,长时间下来极易降低学生对数学科目基础内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教师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若想改变如上情况,就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思考、探究现阶段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的优势,以此确保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进度、学习进展。

三、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一步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展现大单元教学方法的优势,进一步突破传统时期单一、低效教学方法的弊端。

(一)确立教学过程目标,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任何一个科目来说,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都需要明确其教学目标,以此为学生指明相对应的学习方向。因此,教师在运用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将数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理论知识作为主要的依据,展开指向性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过程,才能使得学生清楚自身在这一时期的学习任务、学习方法,间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以及锻炼学生在总结等方面的能力。和传统阶段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相比,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能真正满足初中时期学生的数学需求。

例如,在“因式分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把握“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技巧,一定程度上明确学生在“因式分解”课堂中的学习方向。在大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熟知课堂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将“因式分解”基础内容、理论知识和“一元二次方程”基础内容、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应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降次方法引入本节课“因式分解”基础内容、理论知识的重难点部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在相应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本节课“因式分解”概念的理解程度,同时为后续“一元二次方程”基础内容、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长时间下来,有利于强化学生在数学科目的逻辑思维,且间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质量。紧接着,教师运用互联网技术搜集、整合有关“因式分解”的基础内容、理论知识的数学习题,检验学生学习“因式分解”的基础内容、理论知识重难点部分的实际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利用较多的时间、空间观察学生在解答“因式分解”问题时的表现、状态,以此进一步化解学生可能遇到的解题困难。

(二)设计核心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初中数学科目教学中,教师应当围绕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的核心内容设计大单元主题,进而将明确的数学基础内容、理论知识作为大单元整体教学时的核心问题。比如,在“一次函数”“勾股定理”等内容的教学中,若教师直接将大单元教学的核心问题传授给学生,将会导致学生无法尽快地理解、熟知其基础内容、理论知识,间接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及时将核心问题拆分,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多个小问题,以此帮助学生完全掌握大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内容、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熟知“勾股定理”在证明、应用方面的基础内容、理论知识,及时将“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作为本次大单元整体教学核心问题,带领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正方形”基础内容、理论知识,间接发现三角形与正方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借助这样的方法极易使学生推导出本节课“勾股定理”的计算规律。例如,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利用刚刚提到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解读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数学思维。与此同时,教师为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空间,要求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搜集、整合推导“勾股定理”计算方法的有关资料,使学生在多元化思路的基础上加深其对基础内容、理论知识的印象。

(三)进行多样化活动,扎实学生数学基础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内容,具有明显的逻辑性、规律性。教师在应用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整体性、科学性,间接为学生营造一个极为浓厚的教学氛围。因此,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切实有效落实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相关要求,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熟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技巧。当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经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化的探究活动。尤其在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建立联系,以此强化学生在这一环节的数学能力。紧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平行四边形”的数学竞赛,其中正确率最高的学生为此次数学竞赛的冠军,由教师给予冠军相应的物质奖励及鼓励。选择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锻炼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有效巩固学生掌握的基础内容、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等综合技能。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从科学、合理的角度评价学生参加此次数学竞赛的表现、状态,使学生清楚、发现自身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基础内容、理论知识中的不足之处。

(四)利用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一直是教师教学时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能够加强学生之间沟通、互动等方面的频率,进一步激起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质量。为此,教师应当在大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同时在结合单元主题的基础上尽快探究、思考有关的基础内容、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会间接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技能,切实培养学生在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深入回忆、回顾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涉及的基础内容、理论知识。为确保大单元整体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按照学生之间的数学能力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数学小组,同时在思维导图方法的帮助下组织学生整理、归纳“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有关特征、相似关系等。紧接着教师随机抽取某一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代表向班级其他小组学生依次展示、说明。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合作能力、数学能力等综合技能。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为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空间,才能让学生真正发现数学基础内容、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夯实学生在初中时期的数学基础。最后,教师依据学生表现情况布置小组形式的作业。比如,应用绘画等方法进一步思考、探究“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单元基础内容、理论知识的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为保障学生在这一时期的数学进展,教师应当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利用大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主要结合自身之前的教学经验以及目前优秀教师的教学技巧进一步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与传统阶段教师采用的填鸭式、灌输式等教学方法相比,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真正符合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数学科目基础内容、理论知识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强化学生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整体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