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劳动教育游戏化的探索

2024-02-23闫岩

文理导航 2024年6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劳动教育策略分析

闫岩

【摘  要】劳动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以幼儿为主体,以具体的劳动任务为载体将幼儿培养成具有劳动能力、劳动意识的人才。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劳动教育游戏化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紧扣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生活场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拟定丰富的游戏内容。通过游戏与劳动要素的结合,孩子们逐步学习到相应的劳动技能并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品德。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劳动教育;策略分析

3~6岁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这时,如何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日常的教育与引导中,教师紧扣幼儿的实际情况并贯彻劳动教育游戏化理念。凭借小游戏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孩子们逐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本文将从具体的案例出发,深入分析劳动教育游戏化的贯彻方式。

一、调动参与积极性,培养劳动精神

(一)区角活动游戏化,调动参与积极性

一直以来,区角活动都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在日常的教育与引导中,教师可以将劳动内容融入区角活动。这样一来,幼儿不仅乐于、能于参与劳动游戏,还能在劳动实践中提升劳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区角开设“小厨房”。在此过程中,幼儿在彼此的合作中洗水果、洗葡萄、洗蔬菜。与此同时,针对幼儿想要参与做饭的想法,教师亦可以制定一些简单的菜谱。通过捏卡通馒头、饺子,孩子们感受烹饪的乐趣,在后续的成品分享中获取自信心。

为了培养幼儿识别物品的能力、货币交换的算数能力,引导他们感受售货员的繁忙,教师拟定了一个主题为“日用小超市”的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首先搜集幼儿想要购买的商品。通过一系列的师幼互动,教师罗列出一张日用品清单并在后方匹配以不同的价格。接下来,孩子们被有序地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考虑到游戏的完整性,教师设置工作者和顾客两种角色。其中,工作者包含收银员、理货员等职位。根据要求,教师会提前发放100交易币,随后,顾客尽可能地按照清单内容采购商品。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为10分钟,当收银员收取交易币并发放相应的商品标签后交易完成。此外,当商品数量快速减少时理货员要及时补充商品标签。

通过生活环境的构建,幼儿不仅能快速进入游戏状态,还能从游戏中感受劳动者的辛苦。考虑到游戏活动的完整性,教师适当融入成果分享等環节。凭借真实、生动的分享,孩子们逐渐意识到:劳动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二)组织户外活动,增加劳动要素

从以往的教育经验来看,如果教师仅围绕户外器械设计游戏经常会让幼儿产生倦怠感。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教师适当增加劳动要素并借此机会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教育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改革:其一,将社会发展趋势或某一具体劳动场景转化为游戏规则、内容。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感受具体的劳动形式。其二,合理利用场地中的器械并营造出一种负重的状态。通过相应的户外游戏,幼儿逐步感受到劳动的意义。

以“搬运游戏”为例。根据游戏内容,孩子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运送一定重量和数量的橡胶块。考虑到游戏的竞技性,教师提前规划好运送路线并拟定下述游戏规则。“在5分钟的时间内,大家要利用小推车将起点处的胶块运送至终点处,码齐。”由于游戏未明确一次搬运几块胶块,所以,各小组积极探索“如何快速运送胶块并摆放整齐”,从后续的反馈来看,有的小组有意识地将组内成员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身体强壮的幼儿负责运送,一部分细心的幼儿负责摆放。凭借高效的幼幼互动,每一名幼儿都能在提升合作能力的同时理解劳动精神、品质。

劳动要素的合理引入旨在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劳动精神。依托适当的小游戏,幼儿不仅能感受游戏的魅力,还能形成对劳动一词的初步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保障者的角色。

二、设计多元能力,培养劳动能力

(一)贴合日常生活,设计多元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说的日常生活仅包含幼儿在幼儿园一日三餐的生活,即盥洗、用餐、穿衣、如厕等。从以往的教育案例来看,如果教师仅输出具体的方法往往会降低师幼互动的效率。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贴合日常生活,设计多元游戏。在游戏内容的驱使下,孩子们感受劳动的乐趣,形成劳动意识。一般来说,幼儿的实践能力有限,所以,教师要把控游戏难度,确保其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

以“桌凳归类”游戏为例。在此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室内不同颜色的椅子放至一处。接下来,孩子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椅子按照颜色放至指定的区域。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和竞技性,教师将幼儿合理划分至不同的小组并记下每一组的归位时间。从实践效果来看,每一小组都能在竞争意识的驱使下快速完成归位。当游戏结束后,教师阐述归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除了归位桌椅,归位思想还体现在哪些方面?”随后,幼儿紧扣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展开分享。比如,有的幼儿认为,在游戏区结束游戏后要及时地把玩具归位。再如,有的幼儿认为,在阅读区结束阅读后要及时地把绘本归位。

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基于丰富、有趣的小游戏,幼儿既能认识到“自理”的重要性,又能遵循游戏流程提升自己的劳动能力、自理能力。

(二)贴合幼儿实情,设计多元游戏

一般来说,不同年级的幼儿其认知规律、实践能力均有所不同。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重视劳动教育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完整的、大块的劳动任务分割至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年级。比如,小班幼儿的实践能力、认知能力均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可以将认知课程与劳动游戏结合起来。通过认识更多的生活用具,孩子们逐步形成劳动的概念。再如,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其实践能力、认知能力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时,教师可以将具体的劳动内容融入游戏。

比如,在小班,教师组织了一次“劳动工具大比拼”的游戏。根据游戏内容,幼儿需要精准地说明PPT中出现的生活用具是什么,以及该用具的具体用途是什么。考虑到游戏的竞技性,教师不仅展示了铁铲、锄头、拖拉机、收割机、纺织机、吊车、缝纫机等生产工具的图片,还将幼儿有序地划分为6个小组。接下来,各小组将在3分钟的时间内进行抢答,如果幼儿的回答是正确的,则该小组积一分。反之,如果幼儿回答错误则该小组扣一分。凭借多个回合的抢答,孩子们逐步增加知识积累,形成对生产、劳动的初印象。“在教室中,我们能看到哪些劳动用具?”这时,孩子们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展开分享。比如,有的幼儿分享道:拖布、抹布都是劳动用具。再如,有的幼儿认为:扫把是劳动用具。

劳动能力的培养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的游戏设计中,教师既要考虑游戏的趣味性,又要考虑游戏的教育意义。通过生活场景与游戏内容的结合,孩子们逐步提升自己对劳动的理解。

三、贴合劳动教育,深化游戏内涵

(一)深化小游戏,形成劳动习惯

教师开展劳动游戏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幼儿掌握某一项技能,而是让他们形成劳动习惯,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参与劳动。为了最大程度地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教师要将劳动训练经常化、制度化。一般来说,幼儿的年龄尚小且缺乏自律意识。这时,教师既要确保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又要让他们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养成劳动习惯。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名幼儿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做好全程的引导。

为了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教师拟定了一个主题活动。根据活动内容,幼儿将根据自己的意愿竞选为期1天的值日生。在此过程中,值日生要辅助教师完成教室、活动区的清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提前在黑板上罗列出值日生应做的事项。接下来,值日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就会在指定的位置打钩。每当一天的学习任务结束后,教师都会预留出15分钟的时间用来复盘。这时,普通幼儿结合自己的直观感受点评值日生的实践情况。与此同时,针对形形色色的点评,值日生亦要予以及时的反馈。比如,有的幼儿认为,值日生没有在游戏结束后将玩具归位。再如,有的幼儿反馈,该值日生早上迟到了。基于幼儿间的互评,教师肯定值日生的优秀之处,基于其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

劳动游戏的深化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幼儿也很容易丧失探索积极性,这时,教师要予以充足的耐心和精力。一方面,针对幼儿轻言放弃的行为,教师要从肯定、鼓励的角度出发让他们产生坚持的动力。另一方面,针对幼儿错误的劳动意识和想法,教师亦要予以及时的纠正。

(二)实现家园共育,提升教育效果

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因此,教师除了要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劳动要素,还要重视家园共育。一方面,教师积极与家长沟通并形成家庭、幼儿园两手抓,共同提升幼儿劳动能力的局面。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家长明晰“劳动就是要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基于这一理念,家长要放手让幼儿在家中从事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久而久之,孩子们不仅能感受劳动的魅力,还能意识到“劳动一事不能让其他人代劳”。

以“食物大作战”为例。根据游戏要求,家长可以提供一些现有的食物,比如胡萝卜、红薯、韭菜、番茄、生菜、牛肉、黄瓜、草鱼、茄子、鸡蛋、芒果和桃子。接下来,孩子们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划分标准将以上食物进行分类。从后续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家长会要求孩子根据肉、水果、蔬菜、蛋、鱼进行分类。“芒果、桃子是水果,我们在存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鲜。同时,我们也要尽快吃掉它。胡萝卜、韭菜、生菜、茄子都属于蔬菜,但胡萝卜的保质期最长,所以,我们可以最后吃它。”通过高效的互动,幼儿既能知晓食物的分类,又能从食用方法中了解食物的基本特点。

考虑到家庭与幼儿园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劳动游戏并發送至家长处。在科学的引导下,幼儿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并提升劳动技能。此外,家长亦可以创新劳动游戏。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游戏,孩子们逐步将幼儿园教育的成果与家庭教育的成果联系起来。

总之,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育与引导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劳动教育的效用,教师贴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并适当地融入游戏要素。通过多元的小游戏,孩子们既能感受劳动的乐趣,又能提升劳动能力,形成劳动习惯。

【参考文献】

[1]金效斌.幼儿园劳动教育之生活化劳动课程实施路径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3(7):7-9.

[2]谢玉香.新时代幼儿园生活化劳动教育实施策略初探[J].成才之路,2023(13):101-104.

[3]林梅军.从“自发”到“自觉”:回归生活的幼儿园劳动教育[J].天津教育,2023(18):177-179.

[4]施梦瑶.家园联合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路径[J].新课程研究,2023(14):99-101.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育劳动教育策略分析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教育券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