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圈”红色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对策
2024-02-23冯政龙
冯政龙
[摘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着丰沛的红色资源和较为发达的文旅资源,为实现红色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但成渝地区红色文旅融合也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消费能力不足和经济转化效能不高等若干问题。因此,提升成渝地区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程度,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关合作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高质量的红色文旅空间。
[关键词] 红色文化;文旅融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作者单位] 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党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川渝两地为努力打造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经济快速转型升级,建立了很多跨省市的协调议事机构,并达成了共同发展的协议。2021年11月25日,重庆市文旅委发布了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明确指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深化合作、加强联通、联合推广、优化环境、强化联动等五项具体措施。其中,着重指出要加大对红色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同年12月15日,四川省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规划指出要加大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弘扬长征精神,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实基础
红色文化历史资源丰富。川渝地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涌现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发生了在党史国史上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由此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旅资源,例如红色人物纪念馆有广安市邓小平故居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綦江区王良将军故居、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川陕苏区城口纪念馆等。2000年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红色文化的发掘,将原红岩纪念馆与歌乐山革命纪念馆资源整合,成立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旗下包括了红岩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以及周公馆等一系列红色资源,使红色文旅业快速发展,成为重庆旅游的一张名片。
城市规模和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市规模持续扩大,为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基础。根据2021年出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大体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到2022年常住人口高达97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近7.7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近6.4%。成渝地区交通运输发达,强化以重庆、成都“双核”联系及对外联通、开放辐射为重点,统筹推动大中小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多种运输方式高效协同、多类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为带动其红色文旅融合提供了运力支持,发达便捷的城际交通,将有利于拓展旅游市场,使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能享受到便利,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不同区域间文旅资源的互联互通。
面临的挑战
地区红色文旅经济发展不均衡。成渝地区文旅产业发展在西部地区具有强大的内生驱动力,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较表现也较为优异。然而,必须承认的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6个城市红色文旅产业发展并不均衡。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红色旅游禀赋有所差异,部分城市虽然拥有一定的红色资源,但相较周围城市而言缺乏竞争力。二是不同地区间和区域内城乡差异较大,不同城市间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以及服务水平不同,因此导致区域间红色文旅融合协调发展存在一些挑战。
区域红色文旅消费水平总体不足。随着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成渝两地都高度重视城市文旅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城市文旅融合发展。例如,重庆于2023年发布《重庆市“十四五”旅游营销奖励方案(2023)》,鼓励各区域各单位组织出台具有特色的,能吸引人的营销方案,鼓励大众前往重庆进行旅游消费拉动经济等。尽管成渝两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文旅业的发展,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各区域在红色文旅消费方面确有不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区域红色文旅产业在空间上就存在差异,公共旅游文化资源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由红色文旅带来的消费拉动经济的效应也有所不足。成渝地区的红色文化消费能力及周边产业的发展水平相较北上广等一线发达城市仍有较大差距。
红色文旅经济转化效率总体不高。文旅融合的本质是实现旅游者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具体而言是要让游客既是旅游的参与者,也成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而红色文旅融合就是在文旅的基础上,努力加入红色文化因子,赋予其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红色文旅融合的快速发展需要多方共建,调动一切積极因素参与和转化,包括文化资源、市场资源、旅游资源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种类型的资源禀赋相对优异,因此如何实现资源的整合,充分调动市场因素,使各市域能快速实现资源互补,促进整体的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就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优化策略
健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首先,要构建政策体系。政策支持与规划是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石,成渝两地政府应当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整体做好谋篇布局,制定出相关的产业政策,大力支持红色文旅融合发展,为红色文旅产业发展释放出更多的政策红利,要在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计划中融入红色文化因素,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促进旅游业提质升级。
其次,要加强部门协作。做好跨部门协作是实现红色文旅融合的关键,红色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各部门、各领域的共同合作,宣传部门应当加大对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的宣传与研究,旅游文化部门可以根据相关红色资源作出系统开发和整合。重庆市于2007年成立了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单位为全资拨款的正局级事业单位,隶属重庆市文旅委管辖。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成立后,充分整合了抗战时期南方局的各遗址,并将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区革命地纪念馆等联系起来,形成了符合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的红色文旅专线,推动了重庆老城区文旅业的较快发展,形成了标志性的旅行打卡点。同时,各部门还应当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协调资源、信息和政策,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为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再次,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人才培养是健全体制机制的基础保障,文化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产业,尤其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文旅业更需要专业的人才作为支撑。因此要推动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就需要建立相关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红色文旅融合领域的专业人才,包括导游、策划人员、文化传承师等,为红色文旅融合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从三个方面着力:第一,成渝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可以联合成渝地区的相关高等教育學校,培养红色旅游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建立起良好的党史学科基础,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同时可以开设当地的民俗民情课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二,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红色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同区域或跨区域联动编写相关红色旅游教材,加大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并要求旅游从业者按照教材进行讲解,既要坚持红色文化的严肃性,也要坚持融入趣味性。第三,完善红色旅游从业者的相关培养机制和考核机制,可以定时定期与其他红色文化开展较好的城市进行交流,同时鼓励更有创新性和创造力的人才涌现,使红色文旅行业拥有更多的生机活力。
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成渝地区有较为发达的交通运输产业,目前成都已经建设有2个4F级国际机场,重庆市区现有江北国际机场和在建的璧山正兴机场。同时,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纲要,成渝地区一小时高铁圈、空铁联运和城际交通的发展,将极大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产业发展的吸引力和便捷程度。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要做好交通规划,完善基础设施,交通布局时要科学谋划,充分考虑成渝地区红色文旅业的发展,尽量缩短相近旅游区的交通时间,促进不同区域间文旅产业的联动,带动周围各市县协同发展,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红色文旅基地。
此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红色文旅融合发展也需要建立完善更多的博物馆、文化馆等。尤其区域内部分城市,文化设施相对较为缺乏,部分场馆设施老化。因此,要鼓励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进行升级改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数字赋能,建立健全信息化、数字化文化场馆,建设起“数字+红色”文旅的机制,使游客能够通过数字媒体等多种形式体验到红色文化,运用手机APP、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构建红色文旅融合的数字平台,让游客在旅行中更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增加互动和体验的乐趣。
鼓励创新打造红色文旅融合新空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红色文旅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区域的联动和资源整合,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该连点成线、以线带面,形成具有自己独特文化特色的红色文旅IP。成渝地区目前拥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红色文旅IP,即重庆的红岩精神和四川地区的长征精神。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曾多次到达四川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应当重视对长征文化精神的挖掘,使在四川的长征遗址能够相互联系,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红色经典。目前比较可喜的是,成渝地区各市(县、区)大多建立了长征革命纪念馆或长征人物纪念馆,例如綦江区王良将军故居、成都红军长征纪念馆等。成渝地区对长征文化和长征精神的挖掘有了很大的进展,下一步还应当使其能充分联系,挖掘背后的文化因子,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长征纪念馆。
打造红色文旅空间融合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红色文化保护力度。通过合理修复和保护,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持续为旅游业提供资源支持,同时也传承了革命历史的珍贵记忆。在红色旅游景区可以设置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提高游客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通过展览、讲座、培训等方式,让游客在旅游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此外,要着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红色文旅品牌推广与营销。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旅品牌,通过合作推广、文化节庆等方式,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与体验。最后,监管与评估是健全体制机制的关键环节。政府应建立监管机制,确保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定期评估项目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措施,以实现最佳的发展效益。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颁布后,成渝两地协同周围其他城市都取得了较快发展,为成渝地区红色文旅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是推动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红色文旅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既要坚持思想教育,又要更好贴近市场需求,要时刻注重红色文旅产品的质量和优势,不断提升游客对成渝地区红色文旅产品的体验度和满意度。同时,成渝地区红色文旅产业也要高度重视高质量的品牌建设,进行优质的产品营销,不断提高红色文旅IP的国内外知名度。成渝地区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各地政府和市场经营主体的共同努力,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统一,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协调区域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