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精神 激发奋进力量

2024-02-23渡江战役纪念馆

中华魂 2024年2期
关键词:渡江战役渡江纪念馆

一座纪念馆就是一处精神高地。渡江战役纪念馆是纪念渡江战役辉煌历史的专题场馆,也是目前规模最大、收藏史料最全的渡江红色主题场馆。时至今日,“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气魄,依旧激励着中华儿女,给予深刻启迪。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1949年4月22日,毛泽东亲自为新华社撰写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透过文字,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堑,锐不可当的雄伟英姿。滚滚长江,承载着拥有5000多年文明的华夏历史,也正因渡江战役连接起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座馆,铭记历史,回望初心。

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巨大的馆身犹如两艘雄伟战舰并排行驶在浩瀚的水面,直指南方的长江,象征着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解放全中国的又一次伟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强渡江河进攻战役。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人民解放军历时43天,在西起江西九江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千里长江上,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突破国民党海空陆立体防线,相继解放了南京、苏皖浙赣和上海等广大地区,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政府 “划江而治”的迷梦,宣告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渡江战役,不仅仅是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更是为了建立新中国。从渡江战役打响,到取得胜利,再到各野战军向全国进军。从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召开,到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屆全体会议召开,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着对人民的承诺,从胜利走向辉煌。

安徽是渡江战役的指挥中心,渡江战役总前委先后驻扎在蚌埠孙家圩子和肥东瑶岗村;安徽是渡江战役练兵场、出发地、主战场,人民解放军横渡千里江面,皖江占了八百余里。为了更好地展现渡江战役的伟大贡献,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担当与初心,1997年,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呈报了《关于要求建立渡江战役纪念馆的请示》。1998年6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同意在合肥建立渡江战役纪念馆。经数年筹建,2012年11月28日,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的渡江战役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开馆以来,渡江战役纪念馆始终在打造好精品展陈、讲述好红色故事、开展好红色教育、传承好红色基因、谱写好红色新篇上下功夫。

纪念馆基本陈列《百万雄师过大江》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优胜奖。以渡江战役进程为主线,通过“战前形势”、“战役准备”、“突破江防”、“战役胜利”、“人民支前”、“英烈业绩”六个部分,突出展示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运筹帷幄、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以及指战员们的英勇无畏、人民群众的无私支前等重要主题。采用幻影成像、蓝幕抠像技术摄制的纪录片《八百将士忆渡江》和4D电影,生动地再现了渡江战役的恢宏场景,阐释了军民的鱼水深情。

渡江战役纪念馆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创新教育形式,打造出多个经典社会教育活动品牌。“全能小民兵”系列社教活动,就是以观众感兴趣的支前小推车、渡江木盆等文物为依托,让参加活动的观众在体验穿草鞋、推小推车、坐木盆送情报的过程中感悟革命年代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军民团结一往无前”的渡江红色内涵。

纪念馆以其独有的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和红色资源吸引了广大公众前来参观、学习,累计接待近1200万人次,先后被授予第三批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一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等称号。近年来,更以独有的红色革命题材展览和红色教育特色为基础,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定位、抓住机遇,在红色宣教之路勇担时代使命。

2020年8月19日,正在安徽省合肥市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渡江战役纪念馆,重温那段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在主场馆,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参观了战役准备、战绩统计、人民支前、英烈业绩等展区,他一边听讲解,一边询问有关细节,不时驻足端详、凝神思考。站在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战斗序列表、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兵团以上领导人展区前,习近平总书记如数家珍,同大家一起回顾了我军优秀军事将领的革命历程。在战绩统计展区,渡江战役解放军战役统计表前,习近平总书记久久驻足。在人民支前展区,当讲解员介绍与三大战役相比,渡江战役中民工支前的热情更高、规模更大,解放军和支前民工比例至少为1:10时,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凝视。

参观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渡江战役纪念馆一楼序厅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人们深入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近年来,渡江战役纪念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红色宣教、红色精神展示传播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1. 精准定位,焕发红色魅力

为了深入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深化观众的红色感悟,我们构建了以基本陈列为基础、专题展览为补充、巡回展览为延伸的展览体系。《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史料展》、《信仰的丰碑——红色安徽特工传奇》、《渡江战役与新中国》等10多个专题展览先后走进四川、重庆、上海、贵州、广东等8个省份17个地区的博物馆,打破了馆际壁垒,有力扩大了渡江红色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渡江一日》、《天翻地覆慨而慷》、《信仰的丰碑》20多个巡回展览,300余次走进学校、社区、部队、企业等,传播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广大观众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

为了使渡江战役所凝聚的红色精神被各个年龄段各个知识层次的游客所认同、铭记,乃至内化于心,推动红色魅力持续焕发,渡江战役纪念馆结合红色教育主题,量身打造了不同版本的讲解词。针对青少年游客,主要以红色故事为主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快板、舞台剧等多种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寓学于乐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艰辛,进而感知新生活的不易;针对一般游客,则在讲解内容上侧重于用對待人民的不同态度,揭示是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历史抉择;针对党员干部群体,则将革命史的基本陈述转为精神内涵的逐步剖析,以“渡江红色内涵”作为讲解主线,启发他们思考渡江战役乃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所在。对于需要进一步理论提升的游客,渡江战役纪念馆还通过理论课程、亲历者讲述、研讨等多种形式来予以效果保证。

2.多方联动,锻造红色品牌

渡江战役纪念馆充分发挥理论宣讲的独特优势,创建“渡江英雄马毛姐”红色宣讲志愿服务品牌。宣讲队员以《牢记总书记嘱托 传承好红色基因》、《渡江精神的人民“内核”》、《百万雄师,千万人民》等为主题,先后为机关、高校、部队、社区、企业等宣讲90余次,受众达15万人次。“渡江英雄马毛姐”红色宣讲志愿服务荣获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为了更好地汇集优势资源,打造“渡江红色”品牌,形成红色传播矩阵,2021年,渡江战役纪念馆发起成立首个长三角红色博物馆合作联盟,构建起一体化文化交流平台。2022年,渡江战役纪念馆牵头,联合江浙沪皖4地20家渡江战役相关的纪念馆、旧址、陵园,成立了渡江战役纪念馆(地)合作联盟,加大了红色场馆在学术研讨、展览交流等方面的联系,开创红色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互惠共赢的新局面。

3.创新形式,增强宣教活力

为了在潜移默化中让游客接受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涵,从而升华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渡江战役纪念馆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引进虚拟展览、网络直播、微视频等新形式,使革命历史教育打破时空限制,在互联网上延伸,让纪念馆真正“看得见、摸得着”。

近年来,我们依托红色资源,创新载体,开发精品文创,打造红色IP,开发“渡江飞行棋”、“渡江第一船”等30余种文创产品,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红色体验。开展各类品牌教育活动和节日主题活动近200场,累计线下参与4万多人次,线上浏览超80万人次。将学校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打造“红馆小主播”社教品牌,采用少儿视角讲解馆内革命人物或红色文物故事,充当“线上主播”,讲好红色故事、传播革命文化,创办以来受到社会各届的好评,“学习强国”平台也予以了报道。

为了激发观众对“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这句话更深刻的感悟,开发创作了舞台剧——《渡江小英雄马毛姐》,再现了人民支前的感人场面,加深了观众对军民鱼水情的认识,填补了渡江馆情景互动式社教活动的空白。我们还以展陈人物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创作红色话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线上直播加线下观众达20万人次,“沉浸式”的氛围,更好地引导观众深刻感悟革命先烈的精神伟力。

4.数字赋能,助推提质升级

渡江战役纪念馆充分利用“博物馆+科技”融合,通过虚拟展览、网络直播、微视频等新形式,打破时空限制,使红色教育在互联网上延伸。已入选2021年度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试点单位,将充分利用VR、XR等高科技手段,将展馆中的已陈展物品通过数字化影像制作展示在三维建模的数字空间中,优化多媒体互动体验,将渡江红色精髓更为“完整”地展现给观众,带来更好的红色体验。

笃行不怠向未来,砥砺奋进再出发。面对新时代的新考验,渡江战役纪念馆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立足新起点,深入挖掘红色内涵,强化使命担当,不断提高红色资源智慧化、数字化水平,切实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潮”起来,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激发奋进力量。

(执笔:王高)

猜你喜欢

渡江战役渡江纪念馆
渡江战役中的“紫石英”号事件
萧军纪念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电影《渡江侦察记》与聂凤智
姜瑞福:难忘的渡江战役
吕蒙白衣渡江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白衣渡江
命题小品——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