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

2024-02-23屠静芬韩勤

中华魂 2024年2期
关键词:斗争挑战中华民族

屠静芬 韩勤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宝贵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是我们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全党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体现了我们党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意志品质,为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进行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生态环境斗争、意识形态斗争、治党治国治军,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蕴含于伟大建党精神之中的强大精神力量。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只有具有伟大精神的政党才能带领人民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奋斗、牺牲、创造,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际,坚持马克思主義真理、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践行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初心使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带领人民迎难而上、攻克难关、突破重围,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始终贯穿在伟大建党精神之中,深深融入了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和灵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要面临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既要敢于和困难作斗争,又要敢于和风险挑战作斗争。党员干部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中汲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和革命烈士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不卑不亢的中国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斗争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层面的斗争思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将为国为民作为自己的最高职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报负,展现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救国救民于危难之间。二是自然层面的斗争思想。《史记》中讲到:“人众者胜天”,强调人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战胜大自然,大禹治水、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都体现出古人坚持不懈、敢想敢干,不屈服于现状的斗争精神。三是“穷变通久”的变革思想。《易传·系辞下》中“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革理念,强调事物发展要顺势而行,通过变革、斗争,达到革故鼎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斗争思想也锻造和培育了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顽强斗争的精神品格,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扬斗争精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淬炼于百年伟大斗争实践之中的强大精神力量。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人类社会总是在各种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从浴血奋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一穷二白基础上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到拨乱反正的改革开放,再到进入新时代,斗争精神无不贯穿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民族危亡,共产党人先后发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开展武装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艰苦卓绝中锻炼和提升了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强敌,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解放思想、从新的实际出发,有效应对改革路上的风险挑战,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得到历史性的成长飞跃。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同外部反华势力作斗争,坚持同贫困落后作斗争,坚持同环境污染作斗争,坚持同党内腐败和作风问题作斗争,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百年伟大斗争实践淬炼了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越是目标远大、任务艰巨,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我们越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依靠伟大斗争赢得未来。

站稳人民立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性质和宗旨、初心和使命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我们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利益而非个人私利而斗争,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进而战胜重重困难,不断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始终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办人民群众之所需,为人民利益而斗争;必须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凝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开创未来的伟力开展斗争,防范化解一系列危及人民利益、阻碍民族复兴的重大风险考验,实现奋斗目标。

把握正确斗争方向。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伟大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在应对所有风险挑战的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性风险挑战,必须为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斗争,必须为维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决斗争,必须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斗争,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

强化理论武装。科学理论是坚持正确方向、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思想武器。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學指南。在新征程上进行伟大斗争,我们既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切实把握其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还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自觉认识规律,科学把握规律,正确运用规律,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复杂斗争中磨砺意志、淬炼思想,努力提高斗争本领,提升斗争实效。

讲求斗争艺术。发扬斗争精神要在坚持原则、坚守信仰、坚定立场的基础上因时、因势、因地采取最为有效的积极行动,以达成既定的目标使命。我们党在历史上多次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采取以我为主、灵活多变的斗争策略,以一流的斗争艺术赢得各方面事业的不断胜利。如今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任务,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就必须讲究斗争艺术,始终坚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统一,准确把握大局和大势,明确斗争任务,精准把握斗争进程、判断出招时机,找准靶心、一击即中。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坚决斗争、全力斗争,采取最妥善的方法和手段化解风险冲突。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还将面临不少困难、风险和挑战,必须坚持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

着力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需要顽强的斗争精神,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当前,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各方面风险可能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要看到,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各种矛盾风险挑战源、各类矛盾风险挑战点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风险挑战一个接一个,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扬斗争精神,打好每一仗、打胜每一仗,战胜了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力维护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

没有和平的发展环境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中国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在进入21世纪后的20多年里,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世界乱象有增无减,人类发展遭遇空前难题,许多国家现代化进程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式现代化正在努力破解人类发展种种难题,为人类发展道路提供新的选择。面对全球日益突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面对全人类的诸多挑战,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人顶住外部压力,努力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稳定高效发展,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社会安定和谐,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巨轮行稳致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腐败现象就不会根除,我们的反腐败斗争也就不可能停歇。自我革命,就要打赢反腐败这场“输不起的斗争”,特别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斗争挑战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