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人民服务理念的当代意蕴

2024-02-23甄璐秦德占

中华魂 2024年2期
关键词: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类

甄璐 秦德占

为人民服务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始终秉持的宗旨和信念。自1944年毛泽东同志为纪念张思德同志发表著名的《为人民服务》讲话以来,“为人民服务”一词就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最熟悉的词语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许多重要讲话、党和国家的各类文件中反复强调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饱含着中国共产党满满的人民情怀。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为人民服务理念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945年,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到唯一宗旨的高度。党的七大正式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此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员的最高行为准则。

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其中最根本的是立场,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为人民服务理念彰显了人民主体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昭示每个共产党员“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这个根本宗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价值主线,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共识,更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充分彰显了为人民服务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同时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始终坚持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联系起来,积极倡导和促进全球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

面对全球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博大的天下情怀,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人类繁荣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正如2023年7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的贺信中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坚持发展与世界共享,更好地服务中国人民和整个人类社会。

首先,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坚持终身为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团结一致,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说,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为人民服务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共产党人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诉求,走群众路线,为群众真正做一些实事好事,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其次,要在发展的基础上,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深刻揭示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的真谛。今天,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建设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

最后,要保证党员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为人民用好权,全力打造清廉形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做好制度化安排,构筑畅通的、制度化的民情沟通与参与机制,搭建完善的为民服务平台,始终保持与人民的密切联系,以实實在在的行动赢得人民信赖。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担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重任,始终躬身践行为人民服务理念。

猜你喜欢

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类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永远的初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论“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