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以“人”为本
2024-02-23兰忠兵
兰忠兵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第十中学(以下简称“来宾十中”)成立于2016年9月。办学7年来,共有5届学生参加中考,每年中考获得A+人数、A人数和优秀率等各项教学质量指标均优于同市其他学校,为高中学校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生源。来宾十中在桂中一带享有较高声誉,是来宾市义务教育学校中的教学质量新星和窗口学校。
毛泽东曾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来宾十中在“打教学质量提升仗”时也十分重视“人”这个因素。学校认为完备的办学条件固然重要,但“人”是成事的关键,只有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挖掘“人”的潜在价值,才能使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可能。
以“师生”为本
确定“活力教育”的办学理念
来宾十中以“活力教育”为办学理念。围绕“激活潜质、奠基未来”这个目标,学校着力打造“身体鲜活、思维灵活、乐教活教”的活力教师,着力打造“身心强健、阳光正直、好学乐学”的活力学生,着力打造“活教活学、活跃思维、活泼生动”的活力课堂。
学校注重将“活力教育”理念具体化,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活力教育”就在身边,就在日常。例如在每天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中,全体师生都要参加2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每学期举办运动会、艺术节、民俗展演等,其中师生体育、艺术和技能活动都设有“固定动作”和“灵活动作”,形成序列化;每周武术、音乐、美术、舞蹈、舞狮、书法、壮族山歌等20多个社团都在争相要求安排场地开展活动;学校常态化举办各学科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报告等。
通过实施“活力教育”,充分挖掘师生潜质、调动师生的能动性,来宾十中形成了“每一个人都奔赴在梦想路上”的活力态势,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
以“学生”为本
打好教学质量提升的素质根基
来宾十中生源的三分之一来自干部子女,三分之一来自城乡接合部农村家庭子女,三分之一来自进城务工和经商人员子女,建档立卡户占了近四分之一,生源可谓参差不齐。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学校从一开始就抓学生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树立德育标杆,培养“根正苗红”的好少年。优秀的行为习惯是成功教育的基石,学校德育管理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行习惯。培养优秀品行习惯的核心则是“五个好”—文明礼仪好、待人接物好、卫生习惯好、休息习惯好、活动习惯好。在来宾十中,这“五个好”时时抓、日日抓、处处抓,塑造出了学生“言有礼、行有方、吃有相、坐有姿、站有态、走有型、摆有样、放有究”的内、外在美。来宾十中的德育管理自开展以来,深受同行的肯定和赞扬,近7年来,已有200多所学校到校观摩、交流。
狠抓向上学风,养成“好学乐学”的好习惯。学校制定了优秀的学风标准,包括“入室即静、静后即学、学后即专、专而有思、思而有惑、惑而有问”的入室规定、“讲后100分、练后100分、考后100分”的效率要求、“总结方法、反思错误、错题入库”的讲练后习惯、“随师学习成功三分之一,自主学习成功三分之一,向他人学习成功三分之一”的意识自觉、“‘要我学’事倍功半,‘我要学’事半功倍”的态度自觉、“自主感悟、探究进步、合作共赢”的方法自觉等。通过全体学科教师日常的齐抓共管,学生“好学乐学”蔚然成风,“好学乐学”的好习惯已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倍增器”。
不断给学生赋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向往梦想。学校为教师树立起一种理念:始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无限可能,只要不断给他们赋能,他们便一切都有可能。第一,树立正面的教育意识,从班主任到科任教师,都要用美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第二,心理辅导全覆盖和常态化,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每个月都要找每位学生个别谈话1次以上。针对心理脆弱学生、学习状态异常学生、行为习惯异常学生和特殊群体学生等需要额外进行个别谈话和心理辅导。第三,经常举行专题讲座和励志报告,不断给学生“打气”。第四,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帮助每位学生树立目标和梦想,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同时经常邀请专家、优秀校友到校做报告,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
以“教师”为本
打造教学质量提升的“能工巧匠”
让教师“和”起来,“人心顺”方能“事业兴”。学校积极打造团结、和谐、平等的教职工人际关系,让人人都有好心情。
一是领导主动让“C位”,做到“五不”“五要”。“五不”即不摆架子、不争利益、不埋怨教师、不训斥教师、不怒气讲话;“五要”即生活上要“谦自己,敬他人”、工作上要“多指导,少领导”、业务上要“多交流,少权威”、评优评先上要“看实绩,戒人情”、面对异议时要“先和气,后事理”。二是倡导“和”的理念,着重培养教师的“三和”与“最美”气质。“三和”即承认学生差异,面对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和气”,心态平和地面对学生;承认人际差异,面对同事、家长和社会人士能够“和谐”,不争、不计、不较;承认现实有阴影和不足,面对残缺能够“和畅”,保持心态美好。“最美”即基于“和”的理念,每学期开展“最美教师”“最美教研组”“最美师徒”“最美班主任”“最美办公室”等评选。通过“最美”评选,让“和”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自觉行为和潜在品质。
让教师“活”起来,激发干事创业的蓬勃生机。来宾十中“活力教育”的办学理念目的是为“激活潜质,奠基未来”,让教师“活”起來,干事业才有干劲、闯劲。为了让教师“活”起来,来宾十中主要打造“四活”:“身体活”“心理活”“思维活”“工作活”。
“身体活”即常态化开展教师课外活动、趣味活动、健康促进活动,如教师运动会、趣味活动、综合实践拓展活动等,让教师保持身体鲜活、充满激情;“心理活”即努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通过举办心理讲座、与各地“名师”零距离面对面座谈、表彰个人成长典型案例等,让教师有梦想、有追求,积极乐观上进;“思维活”即激发教师创新精神。学校善于采纳教师的“新点子”“新做法”,搭建平台让教师独立或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和教学研究,让每人每年都有两次以上的外出培训机会,让每位教师都能与时俱进,有自己的教法、做法和想法;“工作活”即学校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机制,搭建平台和创造机会,形成人人都创先争优的工作态势。如制定《“优秀青年教师”鉴定确认办法》《“学科骨干教师”鉴定确认办法》等,通过“价值引领”,引导教师为“评衔”而拼着干、比着干、合作干。
让教师“能”起来,打造“工匠”型教师。教师首先要“会”,才能教学生“会”,教师首先要“能”,才能引导学生“能”。来宾十中主要磨炼教师做到“三能”:能“独立”、能“合作”、能“探究”。
“独立”即拥有自己的教书育人价值体系,可以学别人但更要成就自己,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对于新教师,鼓励其在不断地“刷题”“模仿”“借鉴”中成长自己、成为自己;对于老教师,鼓励其通过“总结”“提炼”让自己“有型”“有样”,可供别人学习和复制。“合作”即善于与同事、名师合作。校内各学科都成立了一个或多个由名师引领的工作坊,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参加工作坊,通过完成部分工作坊任务,在合作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才干。“探究”即教师要有开展课题研究或校本开发的能力,能在报纸或杂志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学校积极鼓励教师的“探究精神”,课题研究、校本开发、文章发表都被纳入个人年度评优事项。
来宾十中紧紧围绕“人”的因素,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想学”“乐学”“会学”“能学”,想方设法激发教师“想教”“乐教”“会教”“能教”,令教学质量的提升水到渠成。2023年,学校在来宾市教育会议上就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做法作典型发言,引起了同行强烈反响。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