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林木种苗生产情况调查与对策分析
2024-02-21吕红艳
吕红艳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林木种苗工作站,陕西 千阳 721100)
千阳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陲,辖7镇65村3社区,总面积996.46 km2,总人口13.4万人。南邻陈仓,东靠麟游、凤翔,西接陇县,北连甘肃省灵台县。近年来,千阳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秉持“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发展原则,严格种苗管理,合理调整结构,林木种苗在“质”和“量”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补齐短板,创新机制体制,才能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同频共振。
1 千阳县种苗生产历史
从1992年开始,千阳县在国有苗圃的带动下,苗圃周边群众开始发展苗木培育。最初,群众以培育速生杨为主,以满足本县平原绿化和速生丰产林建设需求。1995年,随着德援工程的深入开展,刺槐苗培育加入其中,育苗区域逐渐扩大,面积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随着退耕还林、三北四期工程、日元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工程的相继实施,杨树、刺槐、容器侧柏、容器油松得到了大面积发展。2004年以后,随着“绿色宝鸡”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群众在县种苗站、林业站的指导下,积极调整育苗结构,从杨凌等地引进柿树、杏、扁桃等经济苗木培育技术和红叶李、大叶女贞、小叶女贞、金叶女贞、国槐等绿化苗木繁育技术,大力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苗木。从2008年开始至今,广大苗农在大力发展苗木培育的同时,积极引进良种核桃繁育技术,主要培育辽核、香玲、陕核、中林、鲁光等新品种核桃。苗木培育产业从无到有,从线到面,不断扩大。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已建成能够生产经济、绿化各类苗木的大中型综合性苗木繁育基地3处。
2 千阳县林木种苗现状
2.1 苗木生产充足有力
每年5月中旬开始,千阳县种苗工作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县域内育苗情况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摸底调查。据统计,截至2022年5月底,全县育苗面积631.48 hm2,产苗2 561.23万株,产值达9 202.44万元,既确保了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国土绿化林木种苗需求,又带动了县域内林农增收致富,助力了乡村振兴。培育的苗木主要包括绿化苗木和经济林苗木。绿化苗木主要培育树种为油松(容器袋油松、大田移植营养钵油松)、侧柏(容器袋侧柏和大田移植营养钵侧柏)、华山松、白皮松、雪松、国槐等品种。相比而言,油松、白皮松、国槐、侧柏占育苗面积比例相对较大。全县油松育苗面积92.4 hm2,产苗899.19万株,占绿化苗木培育面积的25%;白皮松育苗面积70.12 hm2,产苗132.75万株,占绿化苗木培育面积的19%;国槐育苗面积50.7 hm2,产苗25.85万株,占绿化苗木培育面积的16%;侧柏育苗面积15.9 hm2,产苗566.5万株,占绿化苗木培育面积的4%。经济林苗木主要包括核桃、苹果。其中:苹果育苗面积229.4 hm2,产苗689.3万株,占经济林育苗面积的96%;核桃育苗面积9.6 hm2,产苗574万株,占经济林育苗面积的4%。
图1 千阳县2016~2022年苗木培育情况统计
2.2 苗木质量备受青睐
千阳县地处陕甘交界,气温、降雨量、土壤等自然条件处于两省的过渡地段,独特的气候条件下培育的侧柏、油松苗木既有陕西关中苗木生长量大、木质化程度高的优点,又具备西北地区苗木耐寒耐旱、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的优势,受到了广大用苗单位的青睐。侧柏、油松苗木远销甘肃、宁夏、内蒙等周边地区,苗木培育逐步走上了规模化、多元化、产业化发展轨道。
2.3 苗木经营主体多元
从2010年第一个“新诚苗木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千阳县始终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带动农户共同富裕”为宗旨,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统一管理。苗木培育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之一[1],林农培育苗木的积极性、响应率高。截止目前,全县共有苗木专业合作社37个,吸纳参与群众2950人。
2.4 质量监管从严从实
为了确保苗木质量,千阳县在苗木管理过程中多年来坚持检验人员分组包镇包单位检验苗木,坚持谁检验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责任到人,权责清楚。在苗木监管过程中严把质量“三关”。
2.4.1 严把起苗关。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标准要求起苗,做好苗木分级,确保苗木根系完整,防止人为、机械损伤根系。
2.4.2 严把调运关。坚持“就近调苗”的原则,即优先使用本县苗木,不足部分从邻近县区组织调剂,减少长途调运和久置苗木造林,尽量做到随起、随运、随栽。
2.4.3 严把检验关。在生态工程建设用苗中,严格落实“一签两证”(苗木标签、苗木检验证和苗木检疫证)制度,由县林木种苗工作站、县林业工作站复检后方可使用。同时,坚决杜绝从疫区调苗。
2.5 种苗执法常抓不懈
每年县林木种苗工作站联合县森林派出所、县林政稽查队对全县所有苗木生产经营户进行摸底排查,逐户发放“苗木生产经营告知书”,对种苗生产、经营秩序进行整顿,现场查验苗农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销售苗木“一签两证”、苗木合格率及苗木生产经营档案,净化了种苗市场,维护了苗木生产经营户的合法利益,有效杜绝了无证生产、经营种苗现象的发生,依法保护了种苗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截止目前,全县共办理普通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43户,良种苗木生产经营许3户。
3 存在的问题
3.1 苗木培育结构合理性不强
因其油松、侧柏营养钵苗木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所以群众培育积极性高,培育面积也相对较大,与其相比县域内培育的乔灌花草及彩叶树偏少、且普遍为中等规格和小规格,导致城镇绿化美化大规格苗木匮乏,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3.2 苗圃科学管理水平不高
近年来,由于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经营苗圃的苗农年龄普遍偏大,且文化程度不高,习惯于老套路、凭经验育苗,对运用滴灌、耕作机械、无人机防治病虫害等新技术知之利较少,利用率极低,对新的科技管理方法不愿意大胆尝试,导致苗圃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程度不够高。
3.3 良种苗木培育规模较小
全县良种苗木培育只有红豆杉,侧柏,核桃三个品种。从调查情况来看,良种苗木培育面积29.53 hm2,仅占全县育苗面积4.6%。
3.4 苗木监管存在空白
因行业管理权限所致,林业局在监管时仅局限于林业生态工程用苗。水利、农业、住建等部门所调入的用苗未纳入林业监管范围,导致全县整体苗木质量不高。
3.5 投资额度占比小、设备落后
近年来,中央省市对苗木基础设施、苗木培育补贴等投资有所减弱,导致苗圃设备普遍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苗木滞销,苗农对规模化、集约化育苗积极性不高。
4 发展对策与建议
4.1 统筹谋划,苗木生产与规划设计无缝衔接
苗木生产企业要采取适地适树+定向培育的方式,积极与园林设计师、市政设计师、林业造林规划设计师沟通、交流,提前掌握规划苗木需求,避免苗木生产与规划设计脱节。其次专业设计人员也要深入一线,掌握苗圃生产品种、规格,根据城市、乡村5~10年规划指导苗木生产群体培育出与市场相适应的苗木。同时,建议建大棚温室培育花草苗木,譬如常见品种:郁金香、蝴蝶兰、一品红、菊花等,适逢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供应。
4.2 观摩与现场培训相结合,提升苗圃管理水平
定期组织苗圃经营者实地观摩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苗圃,拓展视野,交流沟通,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提升苗圃管理经验,让苗圃经营者尤其是留守经营苗圃的老年人看到新技术、新理念带来的真正效益,使之中从心理上真正接受新路径、新方法,从而提升苗圃管理水平。
4.3 引导苗农推广良种,打造“拳头”品牌
面对全省工程造林良种苗木使用率不低于75%的要求,积极引导苗农开展良种苗木培育。以全省开展种质资源调查为契机,开发利用珍稀植物,发展选育良种。同时,以千阳天台山侧柏母树林为依托,鼓励苗农大力培育侧柏良种,形成有规模的良种育苗基地,打造千阳的“拳头”苗木品牌。
4.4 加大执法力度,确保苗木质量监督监管全覆盖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宣传,坚决杜决无证经营或制售假劣种子等行为。同时,以县政府名义下发《关于全县苗木质量检验检疫的通知》,避免出现苗木质量检验“真空带”。
4.5 加大资金投资力度,推广规模化、集约化育苗
建议中加大对种苗行业的资金投入,提高育苗科学技术含量,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到实际生产中[2],鼓励企业对育苗设施、设备升级、实现机械化经营[3],同时,对有一定规模的苗圃进行补贴性投资,调动苗农培育苗木的积极性,从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擦亮底色[4-6]。